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季宗杰 《河北医药》2000,22(5):329-330
目的 探讨高血压左室肥厚(LVH)和非左室肥大(NLVH)QT间期离散度(QTcd)与室性心律失常及心率变异性(HRV)之间的关系。关系 对86例高血压患者分为有或无左室肥厚两组进行QTcd与24h动态心电图及HRV测定。结果 发现高血压LVH组的QTcd延长和室性心律失常明显高于高血压NLVH组(P〈0.01),而高血压LHV组的HRV明显低于高血压NLVH组(P〈0.01)。结论 高血压LVH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非洛地平缓释片对高血压左室肥厚的逆转作用。方法:应用动脉血压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定26例高血压并左室肥厚患者口服非洛地平缓释片(5~10mg/d),24周后血压及左室形态结构变化。结果:治疗后血压明显下降(P<0.01),舒张期室间隔厚度及左室后壁厚度,左室重量指数均明显减少(P<0.01)。结论:非洛地平缓释片不但能有效降低血压,而且能逆转左室肥厚。  相似文献   

3.
雷玲  张彤 《云南医药》1996,17(4):261-262
分析400例高血压患者24小时动态心电图,发现伴左室肥厚高血压组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明显高于不伴左室肥厚组,如左室肥厚同时伴血压升高及高龄,更易发生恶性室律失常,提示左室肥厚是高血压病恶性室律失常发生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4.
孙广辉  于洪杰 《天津医药》1994,22(9):527-529
报告6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与40例血压正常者的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和室性心律失常的变化,随访观察两年。结果高血压组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90.91%,其中成对室早25.76%,短阵室速13.64%;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发作43.94%,与血压正常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01),尤以原发性高血压伴左室肥厚者更明显,室性心律失常与无症状性心肌缺血间关系密切。左室肥厚、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和室性心律失常是影响预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高血压左室肥厚(LVH)与QT高散度的关系及卡托普利对此影响。方法 测量30例健康人(组1)、35例卡托普利治疗组(组2)、治疗后(组3)高血压左室肥厚患者的QTD及QTCD。结果 组2QTD、QTCE较组1明显延长(P〈0.01),组3QTD及QTCD明显短于组2(P〈0.01),接近组1水平。卡托普利治疗后左室重量指数(LVMI)明显下降(P〈0.01),左室肥厚QTCD与LVMI成正相关(r=0.48,P〈0.01)。结论 QTD及QTCD的延长是左室肥厚易发室性心律失常的重要原因,卡托普利降低QTD、QTCD可能与其对左室的重构有关。  相似文献   

6.
氯沙坦治疗高血压病伴左室肥厚患者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氯沙坦对高血压病伴左室肥厚患者降压及左室肥厚的治疗效果。方法高血压病伴左室肥厚患者60例,随机分为氯沙坦组(30例)和卡托普利组(30例),用药前及用药后3个月测量血压和计算患者左室质量指数。结果2组用药后血压和左室质量指数均比用药前有显著的下降(P〈0.01),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沙坦可有效降低高血压病伴左室肥厚患者的血压,逆转左心室肥厚。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氯沙坦对老年高血压性左室肥厚的逆转作用及对血浆内皮素(ET)水平的影响。方法:以20例健康老年人为对照组,观察单纯高血压32例(EH组)、高血压伴左室肥厚26例(LVH组)在每日服氯沙坦50mg前及16wk后血压、ET的变化。用超声心动图观察LVH组在用药前后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后(LVPWT0、左室重量(LVM)、左室重量指数(LVMI)的变化。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联合应用贝那普利及非洛地平治疗高血压左室肥厚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2名高血压左室肥厚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6例。对照组单纯采用贝那普利治疗,观察组应用贝那普利及非洛地平联合治疗,对两组患者的血压情况和左室重量指数进行分析对比。结果:两组患者的血压较治疗前均出现了明显下降(P〈0.05);两组患者的左室重量指数较治疗前均出现了明显下降,且观察组下降情况较对照组明显(P〈0.05)。结论:联合应用贝那普利及非洛地平治疗高血压左室肥厚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能有效改善左室肥厚逆转,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葛根素联用氯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疗效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葛根素或氯沙坦单用或联用对原发性高血压左室肥厚(LVH)的逆转作用及其对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81例原发性高血压左室肥厚患者随机分成3组,分别给予葛根素注射液400mg(A组);服用氯沙坦50mg/d(B组):氯沙坦50mg/d加葛根素注射液400mg(C组),治疗6个月,观察左室形态结构和左室功能变化及其对胰岛素抵抗的影响。结果葛根素组或氯沙坦组均能使病人血压显著下降(P〈0.01),左室质量指数较治疗前减低(P〈0.05),舒张期末室间隔厚度和左心室后壁厚度变薄,左心室舒张末内径缩小,E/A及射血分数增加.与对照组比较,CHD患者的血浆胰岛素(FINS)浓度减少(P〈0.01),ISI增加(P〈0.05)。而葛根素联用氯沙坦组减低左室质量指数的程度更大(P〈0.01).结论葛根素和氯沙坦在治疗高血压的同时,能逆转左心室肥厚,改善左心室舒张功能和胰岛素抵抗(IR),二者联合应用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转移酶抑制剂(ACEI)西拉普利长期治疗对高血压左室肥厚及内皮素(ET)和一氧化氮(NO)水平的影响。探讨高血压患(EH)血浆内皮素(ET)与左室重量和功能的关系。方法:选择75例高血压伴左室肥厚病人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5例,患服用西拉普利5-10mg/d;对照组30例,单用珍菊降压片控制血压,疗程均为12月。治疗前后放免法测定患的血浆内皮素和一氧化氮水平。心脏超声仪测量患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收缩末期内径(LVSD),舒张期室间隔厚度(IVSD),舒张期左室后壁厚度(LVPWD)。计算左室重量(LVM)及左室重量指数(LVMI)。并作治疗前后的对比分析。结果:长期服用西拉普利不仅能使血压持续稳定在较低水平,而且随着血压的下降,左室肥厚逆转,ET水平明显降低,NO水平显提高。结论:ACEI可以改善高血压患的左室肥厚及内皮功能失调,ET可能是引起左室肥厚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1.
依那普利对高血压左室肥厚及心律失常的作用山西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030001)武明虎,李运乾太原化工焦化厂卫生所侯振华高血压病的左室肥厚(LVH)是一个独立于血压之外的新的心血管病的危险因子。应用药物可以逆转LVH。LVH逆转,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减少...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联合氯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室肥厚的效果.方法:选取原发性高血压左室肥厚患者84例,随机分为两组,阿托伐他汀和氯沙坦联合组43例,在基础治疗上加用阿托伐他汀20 mg,每日1次和氯沙坦50 ng,每日1次;氯沙坦组41例,在基础治疗上加用氯沙坦50 mg,每日1次,两组均治疗6个月,分析疗效.结果:联合治疗组舒张期室间隔厚度、舒张期左室后壁厚度、左室心肌重量指数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氯沙坦组舒张期室间隔厚度、舒张期左室后壁厚度、左室心肌重量指数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舒张期室间隔厚度、舒张期左室后壁厚度、左室心肌重量指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丁联合氯沙坦治疗高血压,既可使血压、血脂迅速达标,又可有效逆转左室肥厚.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对逆转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左室肥厚(LVH)的作用。方法:对58例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左室肥厚患者,服用厄贝沙坦每天150mg,疗程3个月,于治疗前及治疗后测的血压对比,同时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定参数对比。结果:58例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左室肥厚患者服用厄贝沙坦治疗后血压下降明显,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前后对比,室间隔厚度(LVS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DS)、舒张末期左室后壁厚度(LVPWD)、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重量指数(LVMI)均比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1)。结论:厄贝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除降压效果显著外,有逆转左心室肥厚,同时减少心肌重构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评价洛沙坦治疗高血压左室肥厚的疗效并与苯那普利作比较。原发性高血压左室肥厚患者50例,随机分为洛沙坦治疗组(25~50mg/d)、苯那普利治疗组(5~20mg/d),疗程4个月,结果洛沙坦或苯那普利治疗后血压比治疗前显著降低,两组对左室肥厚的逆转率分别为80%与72%,逆转作用无差别,不良反应发生率洛沙坦比苯那普利明显减少。本文资料显示,洛沙坦是降低血压、逆转左室肥厚疗效较好的药物。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价科素亚对高血压病左室肥厚的逆转作用。方法 测量36例高血压病患者在科素亚治疗前和治疗后12周的血压、心功能及左室重量指数、左室壁厚度。结果 12周治疗后血压明显下降,LVMI、PWTd明显减少,心功能指标改善。结论 科素亚在降压的同时能逆转左心室肥厚。  相似文献   

16.
高血压左室肥厚与心电图QT间期离散度关系探讨福建省立医院内科李瑞爱左室肥厚(LVH)的高血压患者,其心肌梗塞、心衰和猝死发生率明显增高[1、2]。而心电图QT间期离散度(QTd)反映了心室肌复极的非同步性,对心梗后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有预测价值。为此,...  相似文献   

17.
血压昼夜节律与左室肥厚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姜志安  张晓光 《河北医药》2000,22(8):572-573
目的 探讨轻中度高血压患者左室肥厚与血压昼夜节律的关系。方法 对91例轻中度高血压左室肥厚患者进行动态血压监测(ABPM)监测,根据监测结果将其分为两组:血压节律正常组(A组)35例,异常组(B组)56例,将这两组患者ABPM和左室肥厚的参数进行比较。结果 B组比A组有较高的24hSBP、nSBP、nDBP、收缩压负荷以及明显的LVMI(P〈0.05,P〈0.01)。结论 轻中度高血压患者其异常血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价氯沙坦治疗Ⅲ期高血压病伴左室肥厚、心功能不全的疗效。方法 76例Ⅲ期高血压伴左室肥厚、心功能不全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即氯沙坦组(A=36例)及雅施达组(B=40例),给予A组氯沙坦每天1次,每次50mg,对照组B组给予雅施达每天1次4mg,疗程为10个月。治疗前及治疗4、9个月后测量以下指标: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室间隔与左室后壁舒张末期厚度(IVSTd和LVPWTd)、左室重量指数(LVMi)、左室射血分数(EF)、等容舒张时间(IRT)、二尖瓣瓣尖处测量舒张早期峰值速度(E峰)及舒张晚期峰值速度(A峰)、E/A比值。结果 治疗5个月后两组病人均有逆转左室肥厚,改善心功能作用,但治疗10个月后氯沙坦组疗效明显优于雅施达组(P<0.01)、各项指标LVDd、IVSTd、LVPWTd、IRT及LVMI均明显降低,EF值、E/A明显升高(P<0.01)。治疗前后对血液电解质、血糖、血糖影响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 氯沙坦逆转Ⅲ期高血压病左室肥厚、改善心功能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9.
近年高血压病左室肥厚与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已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 ,本文对 12 5例高血压病患者检测 2 4小时动态心电图和彩色超声心动图 ,旨在探讨高血压病左室肥厚对室性心律失常的影响 ,现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12 5例高血压病的高血压诊断标准符合 1999年WHO/ISH高血压病指南标准 ,并排除继发性高血压及其它器质性心脏病。病例分两组 ,左室肥厚组 5 2例 ,其中男 39例 ,女13例 ;平均 74.6± 5 .0岁 ,高血压病程 11.8± 6 .7年 ,血压平均 184.7± 15 .5 /99.2± 9.0 mm Hg(1mm Hg=0 .133k Pa)。无左室肥厚组 73例 ,其中…  相似文献   

20.
缬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左室肥厚逆转作用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缬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降压疗效及对左室肥厚的影响。方法选取门诊或住院治疗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62例,服用缬沙坦80mg/d,降压不明显者加至160mg/d,测定服药前及服药8个月后坐位血压、心率和超声心动图各指标。结果在治疗8个月后,血压下降显著,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超声心动图指标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IVSd)、舒张末期左室后壁厚度(PWT)和左室重量指数(LVMI)均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率及实验室检查服药前后无明显变化。结论口服缬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降压效果确切,并能有效逆转左室肥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