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比较鼻中隔矫正术后鼻中隔黏膜瓣连续缝合和鼻腔填塞对患者术后症状、并发症和住院时间的影响。方法25例诊断为鼻中隔偏曲,并排除其他鼻部疾病和基础疾病的成年患者,入院接受鼻中隔矫正术,术后随机接受缝合(13例)或者填塞(12例),比较术后第一天症状(鼻部头部疼痛和睡眠情况自我评分),并发症和住院时间。结果缝合组较填塞组术后头部和鼻部疼痛有明显减轻,睡眠显著优于填塞组(P〈0.05)。两组均无观察到鼻中隔血肿、脓肿和穿孔。缝合组术后住院时间平均为1.3d(1—3d),填塞组为2.7d(2—4d),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鼻中隔矫正术后黏膜瓣缝合可作为鼻腔填塞外的另一选择,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18):3410-3411
探讨鼻中隔缝合技术应用于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后的临床效果。选取我院行鼻中隔偏曲矫正术的患者7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观察组在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后予鼻中隔缝合,双侧鼻腔不做填塞处理;对照组在术后予双侧鼻腔填塞。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2d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术后2d内出血量和鼻中隔血肿情况以及术后1个月并发症发生情况。两组患者术后2d在鼻塞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鼻部疼痛、耳鸣/耳闷、溢泪及睡眠困难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2d内出血量和鼻中隔血肿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均未出现再次出血、局部感染、鼻中隔血肿及穿孔等并发症,观察组出现鼻腔局部粘连2例(5.1%),对照组出现4例(10.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鼻中隔缝合技术应用于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后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患者不适感和疼痛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后鼻腔填塞宾格膨胀海绵对术后的影响.方法 对65例鼻中隔偏曲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3例用宾格膨胀海绵填塞鼻腔,对照组22例用橡皮手指套内塞入凡士林纱条方法填塞鼻腔,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反应.结果 用宾格膨胀海绵填塞鼻腔较用橡皮手指套内塞入凡士林纱条方法填塞鼻腔的术后不良反应明显减轻.结论 宾格膨胀海绵是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后较为理想的鼻腔填塞物. 相似文献
4.
目的:改进鼻中隔矫正术后鼻腔填塞的方法,减轻鼻腔填塞的不适感。方法:66例鼻中隔矫正术患者,按术后鼻腔填塞凡士林纱条或硅胶管的不同分成两组,以视觉模拟评分法记录鼻腔填塞后鼻塞、鼻腔头部胀痛、吞咽困难、失眠情况,以及拔除填塞物时患者和医生的感受评分,记录填塞期间血氧饱和度,并比较分析两组间年龄、性别的差异。结果:鼻腔填塞期间患者的各项感受、血氧饱和度情况,硅胶管填塞组优于凡士林纱条组(P<0.001)。结论:鼻中隔矫正手术后用硅胶管填塞鼻腔,患者的不适感轻,而且管状通道能够提供适当的通气量。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探讨塑夹法防止鼻中隔矫正术后不良反应的效果.方法;鼻中隔矫正术后患者分别应用塑夹法(A组48例)和填塞法(B组36例),比较2组手术后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手术后2组均未发生鼻中隔穿孔及血肿.A组患者无鼻部疼痛、头痛症状,44例出现单侧鼻塞 ,4例双侧鼻塞;B组患者术后均有不同程度鼻部疼痛,16例出现头痛症状,患者均有双侧鼻塞.结论:与传统填塞法比较,塑夹法取材容易,方法简单,对患者生理功能干扰小,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鼻中隔矫正术不行鼻腔填塞的技术方法.方法 对52例鼻内镜下鼻中隔矫正手术,采用弧形切口,切除偏曲的软骨和骨部,彻底止血后,将双侧黏膜缝合封闭间隙,而不行鼻腔填塞.结果 51例术后12 h出血量为5~25mL,平均15mL,1例单侧鼻腔出血约50mL,给予单侧鼻腔填塞止血.术后鼻腔通畅,均无反射性头痛,无溢泪,仅为轻度鼻腔水肿,对患者饮食、睡眠、血压均无明显影响.随访6个月~2年,鼻塞、头痛、出血症状均消失或缓解,无鼻腔狭窄和粘连.结论 该方法简便易行,减轻了术后痛苦,治疗效果满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鼻中隔偏曲(DNS)矫正术中鼻中隔贯穿连续缝合技术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自愿配合研究的80例DNS矫正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双色球法分为两组,每组40例,常规鼻腔填塞为对照组,鼻中隔贯穿连续缝合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术后2 d,观察组不适症状(疼痛、睡眠障碍、耳鸣/耳闷、溢泪)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鼻塞评分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个月内,组间单一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但总发生率观察组更低(P<0.05)。结论 DNS矫正术采取鼻中隔贯穿连续缝合处理,可更好地缓解术后不适症状,同时减少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9.
罗彬郭杰峰李海鸥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2018,19(4):65
目的探讨鼻中隔成形术后单侧与双侧鼻腔Merocel填塞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4例鼻中隔偏曲患者按入院的先后顺序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102例。2组均采用鼻中隔成形术。研究组术后采用单侧鼻腔Merocel填塞,对照组术后采用双侧鼻腔Merocel填塞。观察2组术后填塞期间头痛程度、抽取填塞物的难易程度、抽取填塞物时患者舒适度的比例。结果研究组填塞期间头痛为轻度疼痛、抽取填塞物为容易、抽取填塞物时患者轻度不适所占比例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填塞期间头痛为重度疼痛、抽取填塞物为较难及难、抽取填塞物时患者重度不适所占比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对鼻中隔偏曲患者行鼻中隔成形术后采用单侧鼻腔Merocel填塞具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鼻中隔穿孔修补术3种鼻腔填塞方法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多数鼻中隔穿孔都有手术病史,少数是无明原因发现的,穿孔修补难度大,操作困难。术后固定是手术的关键,介绍以下三种方法的选择: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比分析鼻腔扩容术与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治疗鼻中隔偏曲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4月鼻中隔偏曲患者88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4例。对照组实施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治疗,观察组实施鼻腔扩容术治疗。对两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展开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5.5%,明显高于对照组(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腔扩容术治疗鼻中隔偏曲较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疗效更佳,安全性更高,可显著促进鼻腔通气功能恢复对称性,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塑夹法"防止鼻中隔矫正术后不良反应的效果。方法:鼻中隔矫正术后患者分别应用"塑夹法"(A组48例)和填塞法(B组36例),比较2组手术后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手术后2组均未发生鼻中隔穿孔及血肿。A组患者无鼻部疼痛、头痛症状,44例出现单侧鼻塞,4例双侧鼻塞;B组患者术后均有不同程度鼻部疼痛,16例出现头痛症状,患者均有双侧鼻塞。结论:与传统填塞法比较,"塑夹法"取材容易,方法简单,对患者生理功能干扰小,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13.
孙小春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16,(Z1):91-92
目的:对比鼻中隔矫正术中应用凡士林油纱与硅胶管2种不同材料填塞鼻腔对术后疼痛程度、鼻腔黏膜损伤鼻腔功能恢复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鼻中隔矫正术后患者分2组进行2种不同材料的随机对照研究.观察鼻腔填塞后患者的疼痛程度、鼻腔黏膜损伤程度、功能恢复及术后并发症的情况.结果:填塞期间硅胶管组患者疼痛情况较凡士林油纱组轻,取出填塞物后硅胶管组鼻腔功能恢复情况较凡士林油纱组快、好,鼻腔黏膜损伤情况较凡士林油纱组轻.而术后并发症两者无明显差异.结论:鼻中隔矫正术后应用硅胶管作为填塞材料能够改善术后填塞期间鼻腔通气量,使患者疼痛度减轻,又因硅胶管对鼻腔黏膜损伤轻,术后鼻腔功能恢复快.因此,我们认为硅胶管是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后鼻腔填塞的理想材料.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探讨更好的鼻腔出血填塞物。方法:比较传统的凡士林纱条与Ivalon带通气管高膨胀海绵作为鼻腔充血填塞物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在填塞后头痛、鼻痛、鼻塞等临床症状及填塞物取出后再出血方面有显著差异(P<0.05);填塞物取出后在鼻内窥镜下观察黏膜变化情况,Ivalon组填塞后出现鼻黏膜充血、糜烂和脓性分泌物者占32.5%,凡士林油纱组占97.7%。结论:使用带通气管Ivalon止血海绵是较理想的鼻出血鼻腔填塞物。 相似文献
15.
1999年以来 ,我们采用改良鼻中隔矫正术治疗鼻中隔高位 (筛骨垂直板 )及后部 (犁骨 )偏曲 ,取得良好的效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经CT及鼻内窥镜检查 ,诊断为鼻中隔高位及后部偏曲共 5 0例。男 2 8例 ,女 2 2例 ,年龄 19~ 5 6岁。其中筛骨垂直板偏曲 3 3例 ,犁骨部棘突5例 ,合并以上两种偏曲 12例。临床上出现鼻塞症状者 9例 ,反复性头痛 16例 ,伴慢性鼻窦炎者 2 3例。既往行鼻中隔黏膜下切除术后残留骨部偏曲者 2例。1 2 手术方法 手术在鼻内窥镜下进行 ,伴有鼻窦炎者同期完成手术。患者取平卧位 ,1%的卡因肾上腺素… 相似文献
16.
17.
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后预防并发鼻中隔穿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后并发鼻中隔穿孔的预防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总结分析20年来我科经治的243例鼻中隔偏曲患者术后疗效及穿孔的发生情况。结果鼻中隔粘膜下矫正术组185例,其中发生黏膜破损41例(22.16%),术后并发鼻中隔穿孔1例(0.54%),与鼻中隔黏膜下切除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疗效评定:鼻中隔黏膜下矫正术组,治愈31例(74.59%),好转47例(25.41%),与黏膜下切除术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结论无论从预防鼻中隔穿孔的角度,还是手术的疗效角度,鼻中隔偏曲黏膜下矫正术都是比鼻中隔黏膜下切除术更理想的术式。 相似文献
18.
鼻中隔偏曲是鼻出血的主要原因之一,对于此类鼻出血以前认为应先进行填塞或其它物理方法烧灼止血后,待鼻黏膜完全愈合后再行二期鼻中隔手术。但对于重度鼻中隔偏曲导致的鼻出血患者,因鼻腔过于狭窄而无法进行准确堵塞及其它物理方法止血,反而因反复堵塞造成鼻腔黏膜损伤、感染,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比观察鼻内镜鼻中隔矫正术与传统鼻中隔矫正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40例鼻中隔偏曲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予传统中隔矫正手术治疗,观察组予鼻内镜鼻中隔矫正术治疗,对比两组2周后治愈情况,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9.13%)明显高于对照组(43.61%),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12.17%)明显低于对照组(48.7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鼻中隔偏曲的治疗中采用鼻内镜鼻中隔矫正手术相较于传统鼻中隔矫正手术,其治愈率高,手术危险性低,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不同填塞方法在鼻内窥镜下鼻中膈矫正术中的临床价值.方法:78例经鼻内窥镜鼻中膈矫正术的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红霉素软膏)和对照组(凡士林)2组,术后分别用红霉素软膏油纱条和凡士林油纱条填塞鼻腔,比较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及鼻窦炎的复发率.结果:对照组术后有6例出现鼻中膈感染,治疗组未发生鼻中膈感染,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合并慢性鼻窦炎、鼻息肉28例中,复发2例;对照组30例中复发8例,组问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使用红霉素软膏油纱条可减少鼻中膈的感染及鼻窦炎的复发.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