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正>耳针疗法,泛指用针刺或其他方法刺激耳廓穴位以防治疾病的方法。在我国古代,对通过望耳、触耳诊断疾病和刺激耳廓防治疾病的方法早有记载。《灵枢·五邪》记载:"邪在肝,则两胁中痛…取耳间青脉以去其掣。"《千金要方》中有取耳中穴治疗马黄、黄疸、寒暑疫毒等病的记录。历代医籍也有用针、灸、吸、按摩、耳道塞药、吹药等方法刺激耳廓以防治疾病的记载。中医认为,耳与人体的经脉脏腑有密切关系。从经脉来说,足太阳膀胱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手太阳小肠经、手阳明大肠经、  相似文献   

2.
李立红 《中国保健营养》2013,23(6):3341-3341
奇穴牵正治疗面瘫一病,其效显著,根据"治痿独取阳明"的治则,又因风为阳邪,易袭阳位,故取手阳明及足少阳经之穴.  相似文献   

3.
米皮糠,又名谷臼皮、米糠等,是禾本科植物稻的种皮,它的主要成分为:谷维醇、多种甘油酯、多糖及糖甙等。祖国医学认为,米皮糠叶甘辛、性平、无毒、入手足阳明经。《本经逢原》中曰:“舂杵头糠,能治噎、消磨胃之陈积也,然惟暴噎为宜。”《食疗本草》中亦曰:“通肠...  相似文献   

4.
患者,女,37岁。自诉1月前右眼睑下垂,无明显原因,经外院按摩治愈。1周后左眼睑又下垂,瞳孔被遮盖不能视物。神疲乏力,食欲不振,面色少华,二便正常,舌淡苔白,脉缓弱。诊断:右眼睑下垂。治则:健脾益气,疏通经路。取攒竹、阳白、丝竹空、风池、合谷、足三里、三阴交穴位。取眼周的攒竹、阳白、丝竹空等穴以调和局部气血。配足少阳经风池、手阳明经合谷以通经活络、疏风解表。配足阳明经足三里、足太阴经三阴交以健脾  相似文献   

5.
运用针灸下病上取法临床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灵枢.终始》说:“病在上者,下取之;病在下者,高取之;病在头者,取之足:病在腰者,取之胭。”《针灸骤英.时后歌》说:头面之疾寻至阴,腿脚有疾风府寻,心胸有疾少府泻,脐腹有疾曲泉针。”是中医的一种独特疗法,则充分体现了治病求本的辩证思想。  相似文献   

6.
关于《伤寒论》少阳病病位问题,历来争论甚多,当今中医界推崇的,特别是全国高等医药院校试用教材确认的理论是“少阳展太阳、阳明之间,因病邪既不在太阳之表,又未达阳明之里,故少阳病亦称半表半里证”[1]。剖析《伤寒论》的本来面目,与上述认识大相径庭。如不及时纠正,对于广大中医界贻害非钱。本卷‘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方针,笔者从下述几个方面就少阳病位问题予以辨析,与诸中医同道商榷。1从少四病病理方面来认识1.1半表半里实为半阳半阴。《伤寒论》153条:“伤寒五六日,头开出,微恶寒,手足冷,心下满,口不欲食,大便…  相似文献   

7.
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消化功能减退,饮食稍不注意,就容易导致腹泻,可通过按压肚脐旁边的天枢穴来缓解症状。天枢穴位于腹部肚脐旁2寸处,左右各一处,属足阳明胃经要穴,同时,也是手阳明大肠经的募穴。中医认为,天枢穴为手足阳明经经气所发之处,  相似文献   

8.
中医小知识     
正阳病治阴语出《素问·阴阳应像大论》。①患阳热盛的病,损伤了阴津,治疗方法应滋阴。例如,温病日久未愈,身热面赤,口干舌燥,甚则齿黑唇裂,手足心热超过手足背热,脉虚大,用甘润滋阴之剂,宜用加减复脉汤(炙甘草、干地黄、白芍、麦冬、阿胶、麻仁)。②疾病的症状在阳经,而针刺阴经。例如,足阳明胃经有问题导致呕吐,可针刺内关(手厥阴心包经穴)、太冲(足厥阴肝经穴)。阴病治阳语出《素问·阴阳应像大论》。①患阴寒盛的病,损伤了阳气,治疗方法应扶阳。例如,水肿  相似文献   

9.
刘海峰  张爽 《家庭医学》2008,(12):12-13
“胃不和则卧不安”出自《素问&#183;逆调论》:“阳明者,胃脉也,胃者,六腑之海,其气亦下行,阳明逆不得从其道,故不得卧也。《下经》曰:“胃不和则卧不安。”  相似文献   

10.
王大华 《健康生活》2023,(11):24-25
<正>肚脐“服药”,即药物敷脐,是一种独特的给药途径,是中药治病的常用方法。肚脐周围是足少阴肾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任脉、督脉和冲脉在此交集、贯通,是多条经脉经过的“中央”。“央”就是阴与阳会合之地。中医将肚脐称为神阙穴。明代著名针灸学家杨继洲在《针灸大成》中写道:“神阙主百病。”中国古代养生学奠基人彭祖在《小续命蒸脐法》中指出:“脐者,肾间之动气也,  相似文献   

11.
赵忠国 《药物与人》2014,(9):243-244
目的,观察踝三针为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根性痛的临床疗效。方法:患者取侧卧位,取穴:踝三针定位:足三阳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外踝上四寸,每条经脉循行线上各一穴,分别是根痛1、根痛2、根痛3。L3~4椎间盘突出症取根痛1;L4—5椎间盘突出症取根痛2;L5-S1椎间盘突出症取根痛3:混合性突出,根据具体情况综合选穴。结果:共计观察152例患者,治疗2个疗程后,152例患者中治愈74例,显效62例,有效10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96.1%。随访半年无复发。结论:踝三针为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根性痛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2.
应用迎香、风池穴位按摩预防感冒,对照2184人次,收到较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辯证取穴 (一) 迎香穴 属手阳明大肠经,主治鼻炎等病。手阳明大肠经与手太阴肺经相表里,肺主皮毛,皮毛是抵御外邪侵袭藩篱。鼻为肺窍,常成为邪气入侵肺脏的通道,所以按摩后疏经活络,抗御外邪,保卫机体。 (二) 风池穴 属足少阳胆经,主治感冒、头痛、头晕等。足少阳胆经与足厥阴肝经相表里,而足厥阴肝经交于手太阴肺经。由于经脉之间有着阴阳表里及交叉、交会的关系,所以不仅可以在本经取穴,也可在异经取穴。  相似文献   

13.
益气聪明汤出自《东垣试效方》,可补益中气,使视听灵敏、聪颖智慧,其组方巧妙,直入足太阴、阳明、少阴、厥阴经,与眼五轮关系密切相关,广泛应用于眼科疾病的治疗。故笔者将近年文献、书籍进行总结,并将该方在眼科的应用总结如下,旨在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这年头,胃痛实在太常见了! 或本身有胃病,或吃撑了饿着了,压力太大工作太累……都可能诱发胃痛. 中医认为,胃痛的形成是因胃气阻滞,胃失和降,不通则痛. 缓解胃痛有妙招,梁丘是个宝. 缓胃痛,梁丘有一手 梁丘出自《针灸甲乙经》,属于足阳明胃经.梁,指山梁;丘,指丘陵.  相似文献   

15.
手太阴之别,名曰列缺.起于腕上分间,并太阴之经直入掌中,散入于鱼际.其病实则手锐掌热;虚则欠?,小便遗数.取之去腕半寸(《医部全录》当作寸半).别走阳明也. 手少阴之别,名曰通里.去腕一寸半(明?马莳曰:半为衍文),别而上行,循经入于心中,系舌本,属 目系.其实则支膈,虚则不能言.取之掌后一寸.别走太阳也.  相似文献   

16.
朱启仁 《家庭医学》2004,(21):53-53
“寒头暖足”这一养生保健妙诀,古已有之。长沙马王堆出土的汉墓帛医书《脉法》中有:“圣人寒头暖足,治病者取有余而补不足也。”  相似文献   

17.
口僻是面部一侧瘫痪,以口眼喁斜为主要表现的病证,《灵枢》称之为“口喁”、“僻”、“卒口僻”;《金匮要略》称“喁僻”,历代医家将其归入风门中,相当于现代医学的面神经麻痹(面神经炎),是属周围体面瘫,其表现是一侧鼻唇沟变浅,口角偏向另一侧,重则口角流涎,咀嚼时食物滞于患侧齿颊之间,又因面瘫口歪,说话时吐字不清,本病是由于正气不足,经络空虚,卫外不固,风邪乘虚人中经络,气血痹阻而致,故《诸病源候论》则谓,风邪入是阳明经,而又遇寒,故筋急引颊。  相似文献   

18.
6六经辨证六经辨证是东汉医学家张仲景在《素问·热论》的理论基础上 ,总结了汉以前的医学成果 ,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 ,把外感病在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各种证候进行系统的分析归纳 ,根据六经的生理、病理 ,概括为六经病证 ,是用于外感病的一种辨证方法。六经系指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和厥阴而言 ,它是人体脏腑经络气血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的概括。六经辨证将外感病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普遍性的证候 ,以阴阳为纲 ,分为三阳病和三阴病两大类 ,即 :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为三阳病 ;太阴病、少阴病、厥阴病为三阴病。六经病证也是各经…  相似文献   

19.
周楹 《职业与健康》2003,19(5):110-111
中腔为胃之募,腑之会,为任脉之会所,又系手太阴,少阳、足阳明经,故治疗一切腑病,尤其胃疾为先。根据笔者多年的临床体会,认为中脘穴,不仅仅对胃病疾患为长,而且在治疗一些疑难病症的过程中,发现其用之广泛,深不可测。正如《金元》所赞“谓中脘者,禀人之中气,营气之所出,在时论,春为阳中,万物以生,秋为阴中,万物以成,长夏居四季之中,当脾胃之令,脾胃居于肺、心肝、肾之中,当于上、中、下、胃脘之  相似文献   

20.
陈驹 《家庭医学》2007,(23):36-36
人体五脏六腑在脚上都有相应的投影。脚部是足三阴经的起始点,又是足三阳经的终止点。经常用热水洗脚,能刺激足部穴位,增强血脉流通,疏通经络,增强新陈代谢,达到强身健体、驱除病邪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