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夏若林 《中国现代医生》2007,45(18):109-109
目的 观察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无痛胃镜的效果.方法 胃镜检查患者80例,随机分为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组(Ⅰ组)和丙泊酚组(Ⅱ组),术中置入胃镜前、胃镜经咽时、镜检时、镜检后5min时各点监测HR、MAP、SPO2等变化情况,记录镇静起效时、体动反应、呛咳呃逆等不良反应及丙泊酚的用量.结果 丙泊酚组在胃镜经咽时,HR明显增快(P<0.05),镜检时丙泊酚组低血压率明显增高(P<0.05);丙泊酚组体动反应和呛咳呃逆等不良反应发生率较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组明显增高(P<0.01);瑞芬太尼组的丙泊酚用量较丙泊酚组显著减少(P<0.05).结论 瑞芬太尼复合丙酚用于胃镜的镇静起效快,苏醒恢复短,丙泊酚的用量明显减少,副作用少,且镇静效果增强.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在胃镜检查中的镇静效果和安全性进行研究。方法选择ASAⅠ~Ⅱ级90例胃镜检查患者,随机分成三组,即丙泊酚组(A组)、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组(B组)和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组(C组),每组30例。术中在置入胃镜前、胃镜经咽时、镜检时及镜检后5min各时点监测HR、MAP、SpO2等。记录镇静起效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镜检满意度、术中知晓、胃镜操作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B组在置入胃镜前、胃镜经咽时、镜检时及镜检后5min各时点HR明显减慢(P〈0.05),A组在胃镜经咽时、镜检时HR明显增快(P〈0.05)。B组MAP较A组和C组明显降低(P〈0.05)。检查过程中A组和B组低血压发生率较C组明显增高(P〈0.05)。A组和B组注药时静脉疼痛及术后头晕发生率较C组明显增高(P〈0.05)。A组肢体扭动和呛咳等不良反应发生率较B组和C组明显增高(P〈0.01)。结论胃镜检查中采用瑞芬太尼和丙泊酚联合镇静,起效时间快、定向力恢复时间短、镜检满意度高、丙泊酚用量明显减少、费用更低、副作用少,且镇静效果增强,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无痛胃镜检查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门诊自愿接受无痛胃镜检查患者160例随机分为瑞芬太尼组(R组)和芬太尼组(F组),各80例。评价麻醉效果,观察并记录麻醉前即刻、胃镜过咽时、检查后10 min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意识恢复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及丙泊酚用量,及术中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2组患者均取得满意麻醉效果。2组患者麻醉后不同时点MAP和HR均较麻醉前有所下降(P〈0.05~P〈0.01)。与F组比较,R组术中、术毕注射痛和头晕均明显减少(P〈0.01)。R组低SpO2发生率高于F组(P〈0.05)。R组意识和定向力恢复时间均较F组明显缩短(P〈0.01),丙泊酚用量显著减少(P〈0.01)。结论: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无痛胃镜检查麻醉效果优于芬太尼复合丙泊酚,患者苏醒迅速,不良反应少,是一种安全、快速、舒适、有效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4.
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无痛胃镜的麻醉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无痛胃镜的麻醉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将160例行无痛胃镜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单纯丙泊酚组(A组)和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组(B组)。对两组患者的麻醉镇痛效果进行评级,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麻醉前、手术中、手术结束时的HR、RR、SpO2变化,以及丙泊酚用量、清醒时间和离院时间。结果 B组的镇痛效果优于A组(P〈0.01);B组丙泊酚用量明显少于A组(P〈0.01),且术毕清醒及离院时间也明显短于A组(P〈0.01)。结论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应用于无痛胃镜的麻醉效果优于单纯丙泊酚,且该方法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5.
颜淑红  伊冬梅 《中外医疗》2015,34(1):127-128
目的通过观察分析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全麻在胃镜检查中的临床麻醉效果,探讨其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1—12月接收的进行胃镜检查的上消化道疾病患者(按美国麻醉师协会体格情况分级Ⅰ~Ⅱ级胃镜检查患者)8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两个麻醉组,分别命名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40例患者采用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剂量:芬太尼0.5 ug/kg、丙泊酚1.0 mg/kg),观察组40例患者采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剂量:瑞芬太尼0.5 ug/kg、丙泊酚1.0 mg/kg)。手术过程中选取置入胃镜前、胃镜经咽、胃镜检查时与胃镜检查后四个时间点,监测记录患者的血液动力学指标HR、MAP和SPO2。记录两组患者镇静起效时间、胃镜操作时间、不良反应以及胃镜检查满意度,重点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后苏醒时间、住院时间和丙泊酚总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镇静起效时间快、胃镜操作时间短、不良反应少,丙泊酚总用量少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胃镜检查过程中采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全麻具有良好的镇静镇痛作用,麻醉起效快,定向力恢复时间短,术中不良反应较少,患者胃镜检查满意度较高,丙泊酚的用量明显减少,具有良好的安全性,是一种理想的麻醉方式,在临床胃镜检查中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王明仓  陈玲阳  周春莲  王惠琴 《浙江医学》2015,37(19):1607-1610
目的评价丙泊酚、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或右美托咪啶用于内镜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结扎术的镇静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内镜下行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结扎术患者75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丙泊酚组(P组)、丙泊酚分复合瑞芬太尼(PR组)和右美托咪啶复合丙泊酚组(DP组),每组各25例。3组患者给予丙泊酚靶控输注(TCI),效应室浓度以1.0μg/ml开始,以0.3μg/ml上调;PR组瑞芬太尼TCI效应室浓度1.5ng/ml;DP组手术开始前15min先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啶0.5μg/kg,10min后持续给予右美托咪啶0.3μg/(kg·h)静脉注射。记录并比较麻醉前(T1)、达到合适镇静深度内镜置入前(T2)和治疗结束后(T3)时点MAP、HR和SpO2,术中低氧血症、体动、呛咳等不良事件,丙泊酚用量、手术时间、患者苏醒恢复时间和术后头晕等情况;评估内镜医师和患者的满意度。结果PR组和DP组在T2时点MAP和HR较P组明显降低(P<0.05),DP组在T2时点SpO2较P组升高(P<0.01);PR组和DP组恢复时间、丙泊酚浓度、体动、呛咳和术后头晕发生率较P组均明显降低(P<0.05或0.01),而患者和手术医师的满意度则明显增高;RP组低氧血症发生率较P组均明显增高,DP组则降低(P<0.05或0.01);DP组低氧血症发生率和内镜医师满意度较RP组升高(均P<0.05)。结论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或右美托咪啶用于内镜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结扎术镇静效果优于单纯使用丙泊酚,但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会增加呼吸抑制风险。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丙泊酚复合舒芬太尼用于门诊无痛胃镜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ASAⅠ-Ⅱ级要求行门诊无痛胃镜检查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3组,即分为丙泊酚+生理盐水组(P组)、丙泊酚复合芬太尼组(PF组)和丙泊酚复合舒芬太尼组(PS组),每组40例。各组在静脉注射丙泊酚前分别静脉注射生理盐水2ml、芬太尼0.5mg、舒芬太尼0.1μg/kg,待患者睫毛反射消失后插入胃镜,检查过程中连续监测HR、MAP、SpO2,记录丙泊酚的总量、意识恢复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胃镜操作时间、术中知晓发生率等,观察注药时静脉疼痛、胃镜检查中呛咳、体动反应、头晕的情况。结果三组患者术中HR、MAP、SpO2与术前或术后相比均明显降低(P〈0.05),各组之间HR、MAP、SpO2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意识恢复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P组与PF、PS组相比明显延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F、PS组之间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丙泊酚用量P组比PF、PS组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F、PS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丙泊酚复合小剂量舒芬太尼(0.1μg/kg)不仅可以减少丙泊酚用量、有效降低呼吸抑制等副反应,而且能缩短苏醒时间,使麻醉更加平稳。  相似文献   

8.
徐莉  王健 《四川医学》2011,32(1):38-40
目的评价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小儿胃镜检查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80例2~10岁行胃镜检查的患儿,随机分成两组,瑞芬太尼组(R组):瑞芬太尼1μg/kg复合丙泊酚2.5mg/kg;芬太尼组(F组):芬太尼1μg/kg复合丙泊酚2.5mg/kg。术中间断推注丙泊酚维持麻醉。记录患儿意识消失时间、术后苏醒时间、苏醒期不良反应及丙泊酚用量;呼吸和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所有80例患儿均完成了胃镜检查。R组苏醒时间较F组明显缩短,R组与F组相比丙泊酚用量减少(P〈0.05);F组与R组比较平均动脉压(MAP)较基础值明显降低,R组与F组呼吸暂停发生率分别为8%和22%(P〈0.05)。结论瑞芬太尼与丙泊酚联合用于小儿胃镜检查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无痛胃镜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7月-2013年7月湖北省恩施州中心医院收入的接受无痛胃镜检查的患者14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丙泊酚麻醉,观察组给予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比较两组患者体征、麻醉效果、苏醒及出院时间、丙泊酚用量。结果用药后对照组SPB明显下降,观察组RR、HR、SPB指标均有下降,与用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麻醉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无痛胃镜检查,可提升麻醉效果与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脑电双频指数(BIS)应用于胃肠镜检查中的优势和重要性,观察比较单纯靶控输注(TCI)丙泊酚和TCI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两种方法在胃肠镜检查中的应用价值及不良反应。方法 132例ASAⅠ~Ⅱ级接受胃肠镜检查的病人(35~68岁),随机分成3组(n=44):单纯TCI丙泊酚组(A组),BIS监测TCI丙泊酚组(B组),BIS监测TCI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组(C组)。A组根据病人意识和血流动力学调整血浆丙泊酚TCI靶浓度,B、C组根据BIS值和血流动力学调整丙泊酚和(或)瑞芬太尼TCI血浆靶浓度,术中维持BIS值在45~60。分别记录手术中丙泊酚总量,术后清醒和出院时间,术中呼吸抑制、心动过缓、不自主体动、呛咳、呃逆、术后恶心、呕吐和躁动等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三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检查,与A组比较,B、C组的丙泊酚总量减少,苏醒和出院时间均缩短,术中体动减少(P〈0.05),与B组比较,C组丙泊酚总量减少,苏醒时间缩短(P〈0.05),出院时间和体动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A、B组比较,C组术中发生呼吸抑制、心动过缓的概率明显增高(P〈0.05),三组术中呛咳、呃逆,术后恶心、呕吐、躁动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IS监测下TCI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胃肠镜检查的价值在于可以达到更合理的麻醉深度以减少术中不良刺激反应,且能减少丙泊酚用量,保证术后麻醉快速苏醒,缺点是需要特殊设备并需加强术中呼吸循环管理。  相似文献   

11.
瑞芬太尼用于支撑喉镜下声带息肉摘除术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比较瑞芬太尼或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支撑喉镜下声带息肉摘除术的心血管反应、丙泊酚用量及苏醒时间。方法:30例支撑喉镜下声带息肉摘除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10例。A组以咪唑安定、丙泊酚、瑞芬太尼麻醉诱导,以丙泊酚、瑞芬太尼麻醉维持。B组以咪唑安定、丙泊酚、芬太尼麻醉诱导,以丙泊酚、芬太尼麻醉维持。C组麻醉诱导同B组,麻醉维持同A组。观察记录三组不同时点的BP、HR、SpO2和丙泊酚用量、手术时间、苏醒拔管时间、拔管后10min的VAS评分。结果:SBP在插管后lrainB、C组明显高于A组(P〈0.05),置入支撑喉镜时A、C组明显低于B组(P〈0.05)。丙泊酚用量和苏醒拔管时间A、C组明显少于B组(P〈0.05),拔管后VAS评分B、C组明显低于A组(P〈0.01)。结论: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支撑喉镜下声带息肉摘除术较芬太尼抑制心血管反应更有效且丙泊酚用量少、苏醒快。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异丙酚静注联合应用瑞芬太尼靶控输注(TCI)在胃镜诊疗中的镇静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实行无痛胃镜诊疗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予以异丙酚静注联合瑞芬太尼靶控输注(RP组)和单纯静注异丙酚镇静(P组),观察诱导前、进镜时、诊疗时及术毕时BIS、SpO2、平均动脉压(MAP)、HR的变化以及比较检查操作时间、意识消失时间、意识恢复时间、异丙酚用量。结果与诱导前相比,2组术中BIS降低(P〈0.05),P组术MAP和HR及术毕时HR降低(P〈0.05)。与P组比较,RP组术中BIS升高(P〈005),MAP、HR、SpO,差异无显著性。结论瑞芬太尼靶控输注联合异丙酚静注用于胃镜检查及治疗时,麻醉迅速、平稳,苏醒快,镇静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在逆行胰胆管造影检查取石术中应用的麻醉效果.方法80例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检查取石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单纯丙泊酚麻醉组(P组);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组(PR组),观察记录不同时点HR、MAP、RR、SpO2,镇静评分、手术时间、苏醒时间、丙泊酚、瑞芬太尼总用量、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所有病例均能顺利完成操作,诱导入睡后P组MAP、RR下降(P〈0.05),PR组苏醒时间、丙泊酚总用量、不良反应发生率均少于P组(P〈0.05),镇静评分优于P组(P〈0.05)、手术时间及患者满意度无差异性.结论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适用于ERCP诊疗中,是一种更为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Narcotrend(NT)麻醉深度监测和常规血流动力学指标监测,对腹腔镜子宫次全切除术全凭静脉麻醉在减少麻醉药用量及缩短苏醒时间等方面的作用。方法随机选择40例ASA I~Ⅱ级择期行腹腔镜子宫次全切除术患者,分为NT监测组和常规监测组。两组均以丙泊酚、瑞芬太尼、罗库溴铵静注诱导,以丙泊酚-瑞芬太尼静脉泵注维持,术后均采用舒芬太尼、昂丹司琼PCIA(patient 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术中调整丙泊酚、瑞芬太尼用量维持NT监测组NTS(NT分级)为(D0~D2)级,常规监测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在基础水平20%范围内波动。记录患者苏醒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及相应时点的NTS、NTI(NT指数)、MAP、HR;记录两组丙泊酚、瑞芬太尼用量及PCIA舒芬太尼用量、按压次数。结果与常规监测组比较,NT监测组的苏醒时间明显缩短P〈0.05,丙泊酚、瑞芬太尼用量明显减少P〈0.05,PCIA舒芬太尼用量、按压次数、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NT监测能明显减少术中丙泊酚、瑞芬太尼用量,缩短麻醉苏醒时间,对PCIA舒芬太尼用量、按压次数、频率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行无痛胃镜的效果观察及对呼吸循环的影响。方法:60例受检者(ASAⅠ~Ⅱ级)随机均分为两组,分别给予异丙酚(Ⅰ组)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Ⅱ组),观察两组麻醉前后SBP、DBP、HR、RR的变化。结果:麻醉后2分钟及置胃管后2分钟Ⅱ组SBP、DBP下降(P〈0.05),两组患者RR均下降(P〈0.05),Ⅱ组患者苏醒时间显著缩短(P〈0.01),异丙酚用量显著减少(P〈0.01)。结论: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为无痛胃镜检查提供安全快捷的麻醉。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靶控输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在消化道内镜粘膜下剥离术的应用效果。方法 ASAI~Ⅱ级、择期全麻下行消化道内镜粘膜下剥离术患者38例,随机分为丙泊酚组(A组)和丙泊酚+瑞芬太尼组(B组)各19例。A组靶控输注丙泊酚(初始血浆药物浓度为3.0μg/ml),视麻醉深度调整靶浓度0.1μg/ml。B组静脉注射瑞芬太尼负荷剂量1μg/kg,随后开始微量泵静脉输注瑞芬太尼0.1μg.kg-1.min-1,并同时靶控输注丙泊酚(初始血浆药物浓度为2.5μg/ml),视麻醉深度调整靶浓度0.1μg/ml。观察麻醉前、麻醉后2 min、置胃镜后2 min及苏醒时患者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脉搏氧饱和度(SpO2)、手术时间、丙泊酚的用量、苏醒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与麻醉前相比,麻醉后2 min及置胃镜后2 min两组患者的MAP均下降(P〈0.01);麻醉后2 min两组患者均发生一定程度的HR减慢和SpO2下降(P〈0.01),但均为一过性,至置胃镜后2 min好转(P〉0.05);并且两组患者中无1例发生心动过缓或呼吸抑制。两组患者之间各时间点的生命体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两组患者各种不良反应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B组患者苏醒时间明显缩短并且丙泊酚用量明显减少(P〈0.01)。结论丙泊酚靶控输注复合瑞芬太尼在消化道内镜粘膜下剥离术中的麻醉效果安全可靠,且与单用丙泊酚相比,患者苏醒更快。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右美托咪啶或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用于后腹腔镜手术效果。方法:将60例ASAⅠ~Ⅱ级后腹腔镜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D组予盐酸右美托咪啶负荷剂量0.5μg/(kg·h)静脉泵注10 min,术中继续泵注右美托咪啶0.3μg/(kg·h),瑞芬太尼20μg/(kg·h)。 P 组予丙泊酚5 mg/(kg·h)静脉泵注10 min,术中继续以丙泊酚4 mg/(kg·h),瑞芬太尼20μg/(kg·h)微泵维持。观察麻醉诱导前(T0)、气管插管后1 min(T1)、气腹后即刻(T2)、气腹后30 min(T3)、气腹结束时(T4)、拔管后即刻(T5)患者心率(heart rate,HR)、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blood pressure,MAP),苏醒时间、镇痛、镇静评分及唤醒期间的呛咳、躁动等相关不良反应。结果:二组比较T0、T5点HR、MAP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D组唤醒时间长于P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镇痛评分效果D组明显优于P组(均P〈0.05);苏醒时躁动、呛咳发生率P组高于D组(均P〈0.05);拔管后D 组患者术后镇静优于P组(均P〈0.05)。结论:右美托咪啶联合瑞芬太尼用于后腹腔镜手术,效果优于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应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手术中的效果。方法100例ASAⅠ~Ⅱ级拟行无痛人工流产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组(Ⅰ组)和丙泊酚组(Ⅱ组),每组50例。Ⅰ组先静脉给予瑞芬太尼0.5μg/(kg·次),再缓慢静脉注射丙泊酚1.5mg/(kg·次)。Ⅱ组静脉给予丙泊酚2mg/(kg·次),术中两组患者均视情况单次追加丙泊酚0.5~1mg/(kg·次)。监测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呼吸频率(RR)、收缩压(SBP)等各项生理参数。记录丙泊酚的用量、术毕清醒时间及离院时间,并观察两组患者术中镇痛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SBP、HR、SpO2,术前、术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比较,术中BP、HR、SpO2 Ⅱ组明显低于Ⅰ组(P〈0.05);两组术前与术中BP、HR、SpO,比较,Ⅰ组术中低于术前(P〈0.05),Ⅱ组术中显著低于术前(P〈0.01)。丙泊酚用量Ⅰ组明显低于Ⅱ组、术毕情清醒时间、离院时间Ⅰ组短于Ⅱ组。术中镇痛效果Ⅱ组明显差于Ⅰ组(P〈0.05)。结论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应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使患者镇痛、镇静充分,苏醒迅速,并发症少,术后即可离院,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毛卫明  李俊  曹振刚 《新疆医学》2011,41(11):20-22
目的:观察贫血对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麻醉的影响。方法:选择42例因巨大子宫肌瘤行经腹全子宫切除术的患者,分为贫血组(H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21例,观察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给药后意识消失时间,麻醉诱导后及切皮时血液动力学变化,记录术毕停药后到拔除气管导管的时间,术中瑞芬太尼的总用量。结果:2组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H组意识消失时间明显短于C组(P〈0.05);麻醉诱导期间2组均出现低血压,H组低血压发生率高于C组(P〈0.05),但未见严重的心血管副作用,2组切皮时血液动力学变化无差异(P〉0.05);术后拔除气管导管时间2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2组瑞芬太尼总用量差异亦无显著性(P〉0.05)结论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麻醉可安全地用于中度贫血患者。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比较丙泊酚TCI和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TCI两种麻醉方法用于临床无痛胃镜下胃息肉切除术的可行性,探讨更为安全有效的麻醉用药方法。方法将150例无痛胃镜下胃息肉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观察组采用静脉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TCI方法实施麻醉,对照组采用静脉丙泊酚TCI方法实施麻醉。结果观察组的镇痛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诱导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芬太尼联用丙泊酚TCI麻醉比单纯丙泊酚TCI麻醉的诱导更快,镇痛镇静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