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青霉素皮试假阴性的原因,以引起临床足够的重视,最大限度地减少其发生。方法查阅近10年有关文献,结合作者多年的临床实践,对引起青霉素皮试假阴性的常见原因进行分析总结。结果青霉素皮试假阴性并不少见,引起青霉素皮试假阴性的原因很多,绝大多数是可以避免的。结论青霉素皮试阴性,并不能完全排除不会发生过敏反应,使用时要做好充分的抢救准备。  相似文献   

2.
在临床工作中,我们常遇到这样的问题:有些病人青霉素皮内试验呈阳性反应,有时因治疗需要而冒险使用了青霉素治疗后却无变态反应发生,而有此病人皮内试阴性,用药后引起过敏性休克死亡的病例报道却很多,这是为什么呢?这就是青霉素皮试可呈现假阳性、假阴性所致,探讨出假阳性、假阴性的原因,即可减少或避免变态反应的出现。笔者根据临床实践观察,归纳总结出如下几点,仅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3.
青霉素具有高效、低毒、价格低廉等优点,在基层医疗单位临床应用甚为广泛,但青霉素易引起过敏反应,严重者可发生过敏性休克而死亡。故临床用药前要常规做皮试敏感试验(简称皮试)。皮试对判断能否用药及防止休克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婴幼儿因其特有的生理特点,给皮试结果的判断带来一定困难,致使假阳性率明显增多。本文对可能造成婴幼儿青霉素皮试假阳性结果的原因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影响青霉素皮试结果的相关因素.[方法]对7 211例行青霉素皮试的患者进行观察分析.[结果]7 211例中,青霉素皮试阳性者112例,阳性率为1.55%;阴性者7 081例,阴性率为98.20%;皮试判断阴性但青霉素使用后出现不同程度的过敏反应者为假阴性[1],共18例,假阴性发生率为0.25%;皮试结果介于阳性与阴性之间,青霉素使用后无过敏反应者为假阳性[2],共215例,假阳性发生率为2.98%.[结论]两组消毒剂之间的阴性、阳性、假阴性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消毒剂之间的假阳性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通过对影响青霉素皮试结果相关因素的分析,以降低皮试假阴性率、假阳性率,提高青霉素皮试结果判断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5.
徐玫  时青 《中国乡村医生》2009,11(23):115-115
目的:通过青霉素皮试假阳性的原因分析,采取相应的对策,较少青霉素皮试假阳性的因素的发生。方法:通过对2625例青霉素皮试中158例假阳性病人的观察并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结论:医护人员加强责任心,在操作上准确掌握皮试液的剂量、浓度,严格操作规程,对可疑阳性者作对照试验,有效避免和减少青霉素皮试假阳性的出现。  相似文献   

6.
浅谈影响青霉素皮试结果的相关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犤目的犦探讨影响青霉素皮试结果的相关因素。犤方法犦对7211例行青霉素皮试的患者进行观察分析。犤结果犦7211例中,青霉素皮试阳性者112例,阳性率为1.55%;阴性者7081例,阴性率为98.20%;皮试判断阴性但青霉素使用后出现不同程度的过敏反应者为假阴性犤1犦,共18例,假阴性发生率为0.25%;皮试结果介于阳性与阴性之间,青霉素使用后无过敏反应者为假阳性犤2犦,共215例,假阳性发生率为2.98%。犤结论犦两组消毒剂之间的阴性、阳性、假阴性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消毒剂之间的假阳性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通过对影响青霉素皮试结果相关因素的分析,以降低皮试假阴性率、假阳性率,提高青霉素皮试结果判断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7.
王婧  王敏 《卫生职业教育》2006,24(17):135-135
青霉素是临床广泛应用的广谱抗生素。由于青霉素是人工合成的半抗原,进入人体后与人体蛋白质结合为全抗原,易致过敏,如发生过敏性休克,抢救不及时会危及生命,因此使用范围受到一定限制。皮试过程中某一环节稍有疏忽,就会出现假阳性或假阴性,本文对假阳性的原因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正> 青霉素皮试假阳性反应在临床工作中经常遇到,我院对500例青霉素皮试患者进行临床观察,结果皮试阴性86%,阳性4.8%,假阳性9.2%,现就其假阳性反应的原因作一分析,以探讨对假阳性反应的斟别对策,为临床提供高效价廉的治疗手段。 一、临床资料。①一般资料 46例青霉素皮试假阳性患者男24例,女22例,年龄最大64岁,最小4个月,平均年龄24.2±0.4岁,有青霉素皮试阳性史而从未用过青霉素者31例(占67.4%);青霉素皮试阴阳交替出  相似文献   

9.
<正> 青霉素是临床治疗广泛应用的广谱抗生素。由于青霉素是人工合成的半抗原,进入人体后与人体蛋白质结合成为全抗原,易致过敏。如发生过敏性休克,抢救不及时,会危及生命,故使用范围受到一定限制。皮试过程中某一环节稍有疏忽,就会出现假阳性或假阴性的判断。因此,慎重而准确地判断青霉素皮试的阳性及阴性,是患者能否得到正确抗炎治疗的关键所在,为此本文对假阳性的原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减少青霉素皮试假阳性的方法胡琰艳(广西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桂林市541001)关键词青霉素;皮试;假阳性近年来青霉素皮试阳性率明显升高,影响因素较多,其中一个较为突出的因素为皮试皮肤消毒液引起的假阳性。使相当部分患者未能使用青霉素类药物。为了探讨减少假...  相似文献   

11.
龚晓辛欣 《吉林医学》2014,(11):2297-2298
目的:探讨如何降低青霉素皮试结果假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 780例青霉素皮试的临床资料。结果:3 780例皮试结果中阴性3 260例,阳性100例,可疑阳性420例(其中假阳性380例)。结论:青霉素假阳性与患者年龄、性别、皮试时间及护理人员操作方法等有关,必须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提高业务技术水平,降低青霉素皮试假阳性,安全地扩大青霉素的使用范围。  相似文献   

12.
青霉素和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是近年来发展快、临床应用最广的抗生素,但此类抗生素易引起过敏反应及严重的过敏性休克。且相互有交叉过敏现象,其严重性以及致死亡率方面居各类药物过敏史首位,故在用药前必须做药物试敏,皮试过程中很多因素可造成假阴性或假阳性,假阴性会造成过敏反应,引起不良后果,假阳性将延误治疗。本文通过1999~2004年中近600例药物试敏结果分析,对影响皮试的五种主要因素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对 12 3例以往青霉素阳性患者 89例青霉素皮试阳性者再分析。方法 对 89例青霉素皮试阳性者运用 0 .2 %利多卡因作为溶液配制剂进行测试 ,定人观察 ,同时避免了在皮试液的温度、浓度、皮试部位、病人心理等方面易发生假阳性的因素。结果 在 89例青霉素皮试局部阳性者中 ,青霉素阴性为 69例 ,注射青霉素后有阳性反应者 14例 ,有阳性症状者 6例 ,分别占77.5 1%、15 .7%、6.85。结论 假阳性率的产生与测试者、皮试液、病人三者均有一定的联系 ,皮试时要规范操作、爱岗敬业 ,可减少假阳性的产生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讨降低小儿青霉素皮试假阳性率的临床护理对策,本文对小儿青霉素皮试假阳性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表明小儿青霉素皮试假阳性与消毒剂、皮试液、年龄、气候等因素密切相关,护理工作者要有高度的责任感,时刻牢记青霉素皮试假阳性反应的影响因素,严格技术操作规范,力争把青霉素皮试假阳性率降到最低限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婴幼儿青霉素皮试假阳性影响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13-04~2014-04接诊的青霉素皮试结果为可疑阳性的婴幼儿2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取对侧生理盐水对照试验再次判定假阳性情况,总结影响青霉素皮试假阳性的因素,并提出护理对策。结果200例可疑阳性婴幼儿最终确定阴性199例,假阳性率为99.50%。结论影响婴幼儿青霉素皮试假阳性的因素主要有婴幼儿自身状况、人体生理周期、结果判断标准、婴幼儿皮内注射液量等。做好皮试前准备、皮试时护理及皮试后观察等,才能有效降低婴幼儿青霉素皮试假阳性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正确分析青霉素皮试假阳性反应发生的原因,排除假阳性反应。方法:采用回顾分析方法对我院2741例注射青霉素前做皮试患者中出现的30例假阳性反应进行分析。结果:2741例中排除阳性反应14例.阳性率为5.1%o,假阳性率为10.9‰,为阳性的2倍。成人组1129例,假阳性9例(7.97‰),小儿组1612例,假阳性21例(13.02‰)。在男女两组患者中,无明显差异(P〉0.05),而在小儿组中假阳性发生率极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确分析青霉素皮试假阳性反应的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可提高临床上青霉素的使用率。  相似文献   

17.
临床青霉素皮试常出现假阴性或假阳性,而由此诱发青霉素过敏性反应也不少见,根据多年临床实践观察,将有关因素做如下探讨。1皮试假阴性①皮试液含量不准确,浓度偏小;②有的患者虽然也是过敏体质,但机体由于刚刚接触青霉素不足3-7天,抗体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快速无痛过敏皮试仪做皮试的准确性。方法:在同一个患者身上使用同一批号的青霉素类或头孢类药物,同时作传统的针刺皮试和皮试仪皮试,以比较2种皮试法的假阳性结果差异。结果:273例患者中,2种皮试方法均阳性者18例,2种方法均阴性者210例,传统皮试法假阳性,皮试仪皮试法阴性者40例,传统皮试法阴性,皮试仪皮试法阳性者5例。结论:快速无痛过敏皮试对青霉素类和头孢类药物的假阳性率明显低于针刺皮试,快速过敏皮试准确、无痛、省时、高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更好指导临床正确合理使用青霉素。方法通过对308例曾有“青霉素过敏史”的住院病人进行的口头调查结果分析。结果病人被判定为青霉素过敏的原因主要为皮试部位发红(占87%);青霉素皮试阴性,但在用药途中发生皮肤过敏反应者26例。讨论护理人员要慎重判断病人为青霉素过敏,可对皮试红的可疑“阳性”进行重新鉴定,增大病人的选药范围。对皮试阴性的用药病人严密观察用药反应,确保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20.
周海萍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26):157-158
目的观察青霉素皮肤过敏试验结果,探讨影响皮试结果的原因及预防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青霉素皮内试验法45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皮试结果阴性4240例,阳性160例。假阴性14例(0.31%),平均年龄(58.7±21.3)岁,大于全部患者4500例的(47.8±22.3)岁(P〈0.05);男8例,女6例,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疑阳性86例(1.91%),男21例,女65例,女性比例高(P〈0.05);平均(27.5±9.8)岁,小于全部患者的(47.8±22.3)岁,用生理盐水对照试验后68例假阳性(1.07%)。结论青霉素皮试假阴性及假阳性现象发生率较高,与多种因素有关,应通过卫生宣教、规范皮试操作综合判断、提高护士综合素质等预防或减少假阴性及假阳性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