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任振湖 《职业与健康》2004,20(6):134-134
根据传染病的疫情监测和人群免疫水平分析,按照科学的免疫程序,有计划地利用疫苗进行预防接种,以提高人群免疫水平.在大量的预防接种人群中,除发生一些与预防接种有直接关系的反应以外,亦会遇到一些偶合其他疾病情况,严格说来它与预防接种关系不大,只是一种巧合,即不作预防接种同样亦会发生此病;或预防接种仅仅是诱发或加重原有疾病,故列为预防接种的偶合症.  相似文献   

2.
吕群 《家庭医学》2005,20(1):22-22
什么是不明热临床上最令人头痛的疾病莫过于不明热了。由于无法准确治疗,延误了即时治疗的好时机。什么是不明热,过去的定义是:数次发热38.0℃以上,经3周后并住院一周以上,经病史、体检及常规化验,病因仍不清楚。但随着医学的发展和医疗技术的进步,Durack医生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一个新的意见,不明热应包括:1.口表在38.3℃以上,并持续3周以上,经3次门诊和3天入院详细检查,仍不能诊断;  相似文献   

3.
国际旅行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在国际旅行中罹患传染病的情况频频发生,而预防接种可以有效地预防国际旅行中某些传染病的发生.目前,我国的大多数旅行者在出境前未去检验检疫机构的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进行保健咨询和预防接种.本文从:国际预防接种计划,国际旅行者的预防接种要求,国际预防接种证书,国际预防接种疫苗的种类、剂量与方法及接种对象,国际预防接种疫苗的保护期限与复种,预防接种的禁忌症和预防接种反应和处理及预防等七个方面探讨了如何作好国际旅行中的预防接种.  相似文献   

4.
分析40例自身免疫病患者甲皱微循环异常与自身抗体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自身免疫病患者甲皱微循环异常与抗核糖核蛋白抗体(抗RNP抗体)明显相关。抗RNP抗体阳性患者与正常人比较甲皱微循环异常例数,它们之间存在明显差异(P<0.001)。而其它抗体(SSA/SSB/APL/ds-DNA)阳性患者与正常人比较甲皱微循环异常例数,它们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经直线相关分析,发现抗RNP抗体滴度与甲皱微循环异常程度呈正相关。研究结果表明抗RNP抗体可能影响血管微循环,参与抗体致病。  相似文献   

5.
移民者与预防接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为移民提供切实有效的疫苗免疫接种。[方法] 对北京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1997年7月1日~2001年12月31日赴美国移民的免疫接种工作进行了总结分析。[结果]随着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移民者日益剧增,从1997年的330人增长到2001年的2373人,特别是65岁以上的老年人也在不断增加。5年间共为6984名移民进行了接种,绝大部分受种者没有不良反应。各种疫苗接种后的不良反应者,占受种人数的8.25%。[结论] 在移民接种工作中应加强业务技术培训。  相似文献   

6.
流行性感冒疫苗的预防接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目前的流行性感冒 (流感 )疫苗种类、抗原含量、接种人群、免疫方案以及新一轮流感疫苗株的确定原则 ,列举了世界上 2 2个发达国家的流感疫苗使用情况。此外 ,详细阐述了流感疫苗的有效性、保护效果与开展流感疫苗效果研究应注意的事项 ,指出在评价流感疫苗的接种效果时 ,采用相对危险来评价更切合实际。  相似文献   

7.
刘跃梅 《家庭医学》2005,(23):26-26
发热是临床常见症状。引起发热的疾病有很多,其中有一些发热一时找不到原因,称为不明热。什么是不明热.过去的定义认为:数次发热38.0℃以上,经3周后并住院一同以上,经病史、体硷及常规化验.病因仍不清楚。随着医学的发展,圈外专家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一个新的意见,不明热应包括:1.口表在38.3℃以上.并持续3周以上,经3次门诊和3天入院详细检查,  相似文献   

8.
人类在与传染病进行斗争的过程中发现了免疫预防传染病的方法,从1876年琴纳发现疫苗预防天花至今已逾百年,历史经验证明,在预防多种传染病中疫苗接种起关键作用,如全球普遍接种痘苗,进而消灭天花,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破伤风类毒素的免疫效果得到肯定,伤员的破伤风发病率和死亡率大大低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在生物技术进入分子水平,并随着生命科  相似文献   

9.
科学家将危害较大的细菌和病毒,进行特殊处理,做成疫苗,接种到人体内,使人产生很轻微的感染,产生了抗体,便能预防再感染这种疾病,这就是预防接种。由此看来,预防接种后产生的轻微反应是正常现象。实践表明,多数儿童预防接种后不会产生什么反应,少数人可能出现一些不良反应。预防接种后产生的不良反应主要有全身反应和局部反应两类:1、全身反应。表现为体温升高,37.5℃以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建立浙江省疫苗与预防接种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分析建成后的应用和实施效果。方法 通过统一的管理和一体化应用模式,采用SaaS系统,构建微服务架构,开放技术架构,实现系统的快速部署和上线运行,评价系统运行效果。结果 建立并集成疫苗与预防接种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实现疫苗管理、预防接种管理、便民服务、数据质量监管等子系统互联互通,具备综合业务数据统计、查询分析等功能。结论 浙江省疫苗与预防接种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了管理信息化、业务应用电子化、统计分析智能化、业务操作公开化,疫苗最小包装单位的采购、储存、运输、使用等实现全过程可追溯、可核查,但部分功能仍需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了解朝觐人员的预防接种状况,为更好的开展预防接种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04—2008年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4—2008年新疆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共体检出国朝觐人员8658人,男4900人,女3758人,其中60岁以上的老年人7368人,占总人数的85%以上,共有8658人接种了口服霍乱疫苗(可唯适)和A+C群流脑菌苗。结论朝觐者的出国体检和预防接种工作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政策性,对预防接种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13.
Abstract

Autoimmune diseases affect over 14 million Americans, who may frequently search for alternative or complementary treatment methods aimed at reducing the debilitation associated with chronic disease. Included in this column is a select list of Web-based resources that explore the use of alternative and complementary medicine for autoimmune diseases.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预防接种引起过敏性休克的临床特征、流行病学特点和应对措施。[方法]对1999~2008年国内文献报道的70例预防接种引起的过敏性休克病例进行分析。[结果]70例病人由17种疫苗引起,死亡5例。接种狂犬病疫苗、乙脑疫苗、乙肝疫苗引起的合计41例(占58.57%)。疫苗接种后〈30min发生的占78.57%,30-60min发生的占10.00%;〉60min发生的占11.43%;28例合并过敏性皮疹;5例有药物过敏史,2例有食物过敏史,1例有疫苗接种过敏史。[结论]单价多针次灭活疫苗是引起预防接种过敏性休克的主要疫苗品种。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江西省2008年实施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后疫苗接种情况。方法 采用分层按容量比例概率抽样方法,对全省11个设区市、21个县(市、区)、375个乡镇的2岁组和7岁组儿童进行接种情况调查。结果 共调查8 780名儿童,其中2岁组和7岁组各4 390名,建证率100.0%,建卡率99.7%,卡证相符率84.4%;2岁组卡证相符率明显高于7岁组,不同年龄组城市地区的卡证相符率均高于农村。全省不同年龄组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均>95.0%。2岁组除百白破、甲肝合格接种率低于90%以外,其余各疫苗合格接种率均高于90%;7岁组除卡介苗、乙肝、白破的合格接种率高于90%外,其余各疫苗合格接种率均低于90%。7岁组中,城市与农村地区的乙肝首针及时率有统计学差异。2岁组和7岁组麻疹首针及时率均较低(69.8%和66.9%),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自实施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后,全省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建证率、建卡率及乙肝首针及时接种率均较高,但仍存在合格接种率、卡证相符率、麻疹首针及时接种率较低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赴美移民多种疫苗同时接种安全性的前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在中国人群中开展多种疫苗不同部位同时接种的安全性,为其进一步推广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2004年6月~2006年8月到广东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接受预防接种的赴美移民申请者为调查对象,采用自填式调查表和电话报告相结合的方法收集受种者接种后不良反应情况,并与国外研究结果进行比较。结果772名受种者,接种后7d内不良反应报告率为49.6%,其中局部反应报告率为39.8%,全身反应为20.1%,与国外同类研究结果相仿。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女性不良反应报告率显著高于男性,接种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者局部反应报告率较高,而同时接种疫苗针次未纳入回归模型。结论多种疫苗不同部位同时接种所出现的不良反应较轻微,其发生率不会因同时接种多种疫苗而增加;在中国人群中开展多种疫苗同时接种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Vaccine》2019,37(31):4262-4267
BackgroundIncidence of high-grade cervical lesions (HGCL) has declined in the U.S following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human papillomavirus (HPV) vaccine in 2006. However, many women continue to be diagnosed with HGCLs, including those eligible to receive the vaccine but did not. We determined self-reported barriers to and correlates of HPV vaccination in vaccine-eligible women diagnosed with 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grades 2, 2/3, 3 and adenocarcinoma in situ (CIN2+).MethodsData from a statewide surveillance system in Connecticut for CIN 2+ during 2008–2015 were used for this analysis. Enhanced surveillance data were collected for women residing in New Haven County, including HPV vaccine history and demographic factors, through chart review and patient interviews. Women who reported being unvaccinated were asked why they did not receive the vaccine. We evaluated trends in reasons for not receiving the vaccine using a two-sided Cochran Armitage trend test. Log-binomial analysis was used to assess associations between sociodemographic characteristics and vaccination status.ResultsBetween 2008 and 2015, 1625 vaccine-eligible women were diagnosed with CIN2+, with 882 of these women reporting never receiving the HPV vaccine. The proportion of unvaccinated vaccine-eligible women did not significantly change from 2008 to 2015 (p = 0.18, range 49.1% to 60.0%). The most commonly reported reason for being unvaccinated was age/too old, followed by previous HPV diagnosis and no provider recommendation. Women who had public or no insurance were significantly more likely than privately insured women to report being unvaccinated (p = <0.001, p = 0.0034).ConclusionsCommonly cited barriers to vaccination, such as age/too old and previous HPV diagnosis, are not contraindications for vaccination. Furthermore, frequent reporting of no provider recommendation underscores the important role providers play in the immunization of their patients. These results indicate the need for greater efforts by providers to dispel myths about HPV vaccine eligibility and to promote vaccination for all of their eligible patients.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自身免疫抗体检测在临床诊断自身免疫性肝病(AILD)中的价值。方法选取AILD患者69例、病毒性肝炎患者77例以及正常健康者65例,检测并比较三组的血清自身免疫抗体和肝功能指标。结果AILD组的血清自身免疫抗体ANA、AMA-M2、LKM-1、SP100、SLA阳性率以及总阳性率均显著高于病毒性肝炎组和健康对照组(P<0.05)。AILD组的肝功能指标(ALT、AST、GGT、ALP)含量均显著高于病毒性肝炎组和健康对照组(P<0.05)。结论自身免疫抗体检测对临床诊断自身免疫性肝病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可用于自身免疫性肝病的早期诊断,联合肝功能指标检测有利于提高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和研究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相关肾病临床特点和发病机制。方法通过20例病人临床资料分析及文献复习,对临床表现和疗效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相关肾病发病率较高,应重视原发病的治疗,大多数病人需同时应用糖皮质激素和/或免疫抑制剂治疗才能取得良好疗效。结论临床上应重视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相关肾病,对肾病综合征患者应注意检查甲状腺功能以免贻误治疗。  相似文献   

20.
吴风 《职业与健康》2011,27(18):2087-2088
目的探讨抗核抗体(ANA)和抗可提取性核抗原(ENA)多肽抗体谱检测对自身免疫病诊断的意义。方法对205例各种自身免疫病患者和40例健康人血清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ANA,免疫印迹法检测ENA多肽抗体。结果 ANA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中阳性率最高为94.2%抗SSA、抗SSB、抗Sm、抗dsDNA、抗核小体在SLE中检出率分别为84.5%、76.7%、36.9%、90.3%和88.3%;抗SSA、抗SSB和抗Ro-52在干燥综合征(SS)中检出率分别为70.4%、66.7%和66.7%;抗nRNP抗体在混合性结缔组织病(MCTD)中检出率为80.0%;抗Sc l-70抗体在系统性硬化症(PSS)中检出率为57.1%,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瘢(ITP)中检出率为71.4%。结论 ANA和抗ENA抗体谱阳性分布有明显的倾向性,不同的自身免疫病患者血清所含自身抗体有差异,因此ANA和ENA抗体联合检测对自身免疫病具有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