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Tankyrase是一种与人类端粒有关的二磷酸腺苷核糖多聚合酶,最早是通过与TRF1结合而被发现,是人类端粒的正性调节因子。近几年研究发现,有丝分裂期的核孔复合物、中心体,减数分裂期的纺缍体和分裂问期的高尔基体也存在着大量Tankyrase,提示Tankyrase是一种多功能蛋白。现就Tankyrase和Tankyrase2的结构和功能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自Chong在1995年发现人端粒重复序列结合因子hTRF1后,近几年已发现了包括Tankyrase、TRF2、TIN2、PIN2等近10种端粒结合蛋白,对它们的结构和功能也有更深的了解。现在认为hTRF1等端粒结合蛋白与端粒一起形成三维环状结构t-loop,在这一复合结构中端粒结合蛋白和端粒、端粒酶相互作用,共同完成对细胞基本生命活动的调节,与衰老和肿瘤也有着密切的联系。展开和深入对该领域的研究不但可以解决这些问题,也对了解衰老和肿瘤的根本机制和进一步寻求诊断和治疗的途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就端粒酶结合蛋白在近几年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急性白血病患者白血病细胞TRF1和Tankyrase 1 mRNA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些端粒结合蛋白在调节端粒长度和功能方面起着重要作用。TRF1是端粒长度的负调节因子,与肿瘤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为此,我们建立了定量实时RT-PCR法,对急性白血病患者的白血病细胞TRF1、Tankyrase 1 (TRF1-interacting ankyrin-related ADP-ribose polymerase 1)及c-myc基因mRNA表达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4.
肿瘤是人类当前面临的最大顽症 ,原癌基因的激活 ,抑癌基因的突变失活是肿瘤形成的重要分子基础。肿瘤细胞获得无限增殖的特性—永生性 ,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端粒酶在细胞永生化和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端粒是染色体末端的一种特殊结构 ,为 DNA与蛋白质的复合体。端粒酶是目前发现的唯一能延长端粒的一种 RNA依赖性 DNA聚合酶。肿瘤细胞中端粒酶被激活 ,所以端粒酶活性将成为肿瘤检测的新指标。端粒酶抑制剂将成为肿瘤治疗的一种新途径  相似文献   

5.
肿瘤是人类当前面临的最大顽症,原癌基因的激活,抑癌基因的突变失活是肿瘤形成的重要分子基础,肿瘤细胞症得无限增殖的特性-永生性,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重检作用,端粒酶在细胞永生化和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端粒是染色体末端的一种特殊结构。为DNA与蛋白质的复合体,端粒酶是目前发现的唯一能延长端粒的一种RNA依赖性DNA聚合是染色体末端的一种特殊结构。为DNA与蛋白质的复合体,端粒酶是目前发现的唯一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临床分期与端粒酶活性的关系,采用聚合酶键反应-酶联免疫吸附法(PCR-ELISA)测定骨髓细胞端粒酶活性。结果发现,正常骨髓细胞端粒酶活性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各期端粒酶活性均高于正常骨髓组(P<0.05),加速期和急变期高于慢性期(P<0.05),但加速期和急变期两组无差别。结论提示,端粒酶活性可做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分期和判断预后的有用指标。  相似文献   

7.
端粒延伸替代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端粒是真核生物染色体的末端结构,具有维持染色体结构完整性和稳定性的作用。目前已发现两种端粒长度维持机制,一种是端粒酶途径,另一种是端粒延伸替代途径。端粒延伸替代途径以端粒长度异质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小体的存在、小卫星不稳定性为特征,其分子机制与同源重组介导的端粒复制有关。端粒延伸替代途径多存在于神经上皮或间充质来源的肿瘤,抑制此途径将成为肿瘤治疗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8.
多年来 ,多数学者认为癌症与衰老是在细胞凋亡 (apoptosis)调节机制的控制之下。现在关于端粒(telomere)和端粒酶 (telomerase)的研究有可能改变这一观点 ,即细胞癌变与衰老主要是受细胞染色体两端的重复序列 -端粒长度的控制 ,端粒随着每一次的细胞分裂而缩短 ,当缩短到临界长度时 ,该细胞就会死亡[1] 。端粒是由端粒末端转移酶 -端粒酶特异地合成。近年来的研究发现 ,在多数人类肿瘤中都可见到端粒缩短、端粒酶活性表达加强 ,端粒、端粒酶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2 ,3] 。因此 ,鉴于端粒、端粒酶与正常细胞…  相似文献   

9.
恶性血液病细胞中tankyrase表达与端粒酶活性关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研究以白血病为主的恶性血液病细胞中端粒酶活性正向调控基因tankyrase的表达与端粒酶活性的关系并初步探讨tankyrase对端粒酶活性调控的机理和意义 ,以实时定量RT PCR技术对髓细胞系白血病细胞株K5 6 2 ,HL 6 0 ,U937,NB4 ,THP 1,HEL ,Dami,T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细胞株 6T CEM ,Jurkat和B细胞淋巴瘤细胞株Raji中tankyrase的表达进行检测 ,同时检测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的表达确定端粒酶活性 ,并以经磁珠分离的正常人CD3 ,CD19 和CD33 细胞和 10份正常人骨髓单个核细胞做对照。结果发现 :tankyrase在恶性血液病细胞株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对照 (U =19,P <0 .0 1) ,其中髓系白血病细胞株中的表达高于正常人CD33 细胞 ,T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细胞株和B细胞淋巴瘤细胞株中的表达分别高于正常人CD3 和CD19 细胞。髓系恶性血液病细胞株tankyrase的表达 (0 .0 0 32± 0 .0 0 10 )明显低于淋系恶性血液病细胞株的表达 (0 .0 12± 0 .0 0 16 ) (F =2 3,P <0 .0 1)。Tankyrase与hTERT的表达呈正相关 (相关系数为 0 .395 ,P <0 .0 5 )。结论 :tankyrase在恶性血液病细胞株中呈高表达 ,与端粒酶活性呈正相关 ,提示tankyrase可能是恶性血液病中端粒酶活性增高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明确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外周血白细胞端粒酶活性对预后的影响。方法纳入河北省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2016年6月至2017年4月确诊为非小细胞肺癌的患者共55例,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对患者外周血白细胞端粒酶活性进行检测,并随访患者生存状况,分析患者端粒酶活性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肿瘤病理类型、TNM分期、性别、是否吸烟均对外周血白细胞端粒酶活性的影响差异无显著性,不同TNM分期患者的端粒酶活性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Ⅰ期比Ⅱ期:P=0.90;Ⅱ期比Ⅲ期:P=0.24;Ⅰ期比Ⅳ期:P=0.10;Ⅱ期比Ⅲ期:P=0.28;Ⅱ期比Ⅳ期:P=0.12;Ⅲ期比Ⅳ期:P=0.77)。TNM分期与端粒酶活性存在相关性(γ=0.27,P=0.025)。将所有患者按端粒酶活性分为高端粒酶活性组32例及低端粒酶活性组23例,进行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结果发现高端粒酶活性组生存时间[(20.65±2.29)个月]低于低端粒酶活性组[(27.54±1.58)个月](P=0.02)。进一步行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计算,发现年龄及端粒酶活性是患者生存的独立风险因素。结论外周血白细胞端粒酶活性及年龄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