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院2005~2007年抗抑郁药利用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评价我院门诊患者抗抑郁药的应用现状及趋势,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05~2007年门诊患者使用抗抑郁药的种类、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抗抑郁药的处方数、购药金额及DDDs等逐年增长,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是临床治疗抑郁症的首选药物,3年处方数比例都在80%以上。帕罗西汀、西酞普兰、氟西汀、舍曲林等SSRI在3年中都是应用最多的药物。结论:本院的抗抑郁药应用基本合理。SSRI类抗抑郁药的应用3年中占主导地位.三环类抗抑郁药(TCAs)应用较少。  相似文献   

2.
了解我院抗抑郁药的应用情况及发展趋势,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销售金额排序法、限定日剂量(DDDs)排序法和分类排序法对2008--2011年我院口服抗抑郁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院近4年抗抑郁药销售金额呈逐年上升趋势,尤其是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销售金额及用药频度(DDDs)增幅更大,三环类抗抑郁剂(TCA)年销售金额呈下降趋势。结论:我院抗抑郁药应用合理,SSRI因其安全、高效而成为抗抑郁的首选药。  相似文献   

3.
了解我院抗抑郁药的临床应用情况及发展趋势,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限定日剂量(ODD)分析法,对2009--2011年我院抗抑郁药的应用品种、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限定El费用(DDC)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年来,我院抗抑郁药的销售金额和DDDs均呈逐年上升趋势;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SNRI)使用较多,居各类抗抑郁药销售金额排序前2位;帕罗西汀、舍曲林一直居各种抗抑郁药DDDs和销售金额排序的前3位;度洛西汀、文拉法辛、艾司西酞普兰居各种抗抑郁药DDC排序的前3位。结论:我院SSRI已成为临床一线抗抑郁药,三环类药(TCA)应用比例减少,SNRI发展迅速。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我院抗抑郁药使用情况及趋势,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06~2008年抗抑郁药的品种、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限定日费用(DDC)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抗抑郁药的销售金额、DDDs呈逐年上升趋势,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的销售金额每年都占80%以上,成为一线抗抑郁药,西酞普兰、氟西汀、舍曲林是近3年来使用最多的SSRI类药物。结论:我院抗抑郁药使用基本合理,SSRI成为抗抑郁首选药物,三环类抗抑郁药应用逐年减少。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我院2009—2011年抗抑郁药的应用情况与变化趋势。方法:采用限定日剂量(DDD)、用药频度(DDDs)、用药金额、限定日费用(DDC)、药品消费金额排序(B)、DDDs排序(A)及排序比(B/A),分析我院2009—2011年抗抑郁药应用情况。结果:抗抑郁药销售金额和DDDs呈上升趋势。西酞普兰(易特安)、舍曲林(左洛复)、文拉法辛(怡诺思)、米氮平(瑞美隆)是我院最常用的药物。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选择性5-羟色胺与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SNRI)已成为一线抗抑郁药,三环类抗抑郁药(TCA)应用较少。结论:我院抗抑郁药销售金额和DDDs呈上升趋势,SSRI和SNRI临床应用呈增长倾向。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我院抗抑郁药的使用情况及发展趋势,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限定日剂量(DDD)分析法,对2008—2012年我院抗抑郁药的品种、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限定日费用(DDC)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院使用的抗抑郁药包括6大类17个品种;抗抑郁药的销售金额和DDDs均呈逐年增长趋势;其中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的销售金额排序及DDDs排序均居第1位,成为临床一线抗抑郁药;三环类抗抑郁药(TCA)的销售金额一直处于较低水平,其使用强度仍较高,同时呈逐年下降趋势;曲唑酮、米氮平、丁螺环酮等新型抗抑郁药销售金额增长较快。结论:我院抗抑郁药的使用结构较合理,SSRI等新型抗抑郁药已逐步成为基层医院治疗抑郁症的首选药,基本符合我国目前抗抑郁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我院抗抑郁药应用情况及发展趋势,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08—2010年抗抑郁药的品种、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限定日费用(DDC)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抗抑郁药的销售金额、DDDs呈逐年上升趋势,选择性5-羟色胺(5-HT)再摄取抑制剂(SSRI)成为临床一线抗抑郁药,近3年DDDs排序前3位的抗抑郁药为盐酸帕罗西汀、氢溴酸西酞普兰和盐酸舍曲林。结论:我院抗抑郁药使用基本合理,SSRI成为抗抑郁首选药。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估我院抗抑郁药使用趋势,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统计2009—2011年我院抗抑郁药的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限定日费用(DDC)等情况并进行分析。结果:3年来我院抗抑郁药总体销售金额和DDDs平稳增长。国产帕罗西汀为我院临床首选药,3年其销售金额及DDDs均居首位。结论: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占我院抗抑郁药的主导地位,进口新型、非典型药使用比例呈逐年增长趋势。  相似文献   

9.
《中国药房》2015,(23):3200-3203
目的:为抗抑郁药的临床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地区31家医院2011-2013年的抗抑郁药使用情况,统计限定日剂量、用药频度、日均费用、年平均增长率和排序比值。结果:南京地区医院2011-2013年抗抑郁药物的销售金额以及DDDs逐年上升,帕罗西汀3年来持续占据用药金额榜首。根据DDDs排序,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占据榜首,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与特异性5-羟色胺抑制剂分据第2、3位。结论:南京地区医院的抗抑郁药使用基本合理,以氟伏沙明、氟西汀、西酞普兰、舍曲林及帕罗西汀为代表的SSRI类抗抑郁药仍是医院的一线用药。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我院抗抑郁药应用情况和发展趋势。方法:对我院2006~2008年抗抑郁药用药金额、用药频度(DDDs)和日均费用(DDC)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年来我院抗抑郁药销售金额和DDDs呈逐年上升趋势。5-羟色胺(5-HT)再摄取抑制剂(SSRIs)已成为一线抗抑郁药,三环类(TCAs)抗抑郁药应用逐年减少,新型抗抑郁药用量呈上升趋势。氟西汀、帕罗西汀、舍曲林、文拉法辛和米氮平是我院常用的抗抑郁药。结论:应加大国产新药的开发和使用,加强用药教育,为合理用药及开发新产品提供依据和思路。  相似文献   

11.
肖林  成孝林 《上海医药》2012,(23):23-27
目的:通过分析我院抗抑郁药使用特点,了解我院抗抑郁药物的应用现状,分析用药特点,预测用药趋势,为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时我院2007—2011年抗抑郁药物的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efineddailydose,DDDs)和日均费用(defineddailycost,DDC)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新型药物的使用量逐年上升,5年销售金额增长2.2倍,DDDs增长1.89倍;三环类抗抑郁药(TCAs)类药物使用量则逐年下降,5年销售金额下降近40%,DDDs下降近30%。抗抑郁药物的DDC稳中有降,新型药物的DDC是TCAs类药物的10倍。结论:我院抗精神病药物应用基本合理。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类药物使用的品种最多,使用份额最大;SNRIs类药物呈现快速增长;更多使用国产药物能有效降低抗抑郁药物的DDC。  相似文献   

12.
应露  戴海斌 《海峡药学》2014,(5):106-108
选择某市一家综合性医院2011~2012年的抗抑郁药物消耗数据,采用金额分析法、用药频度( DDDs)分析法进行统计分析。该医院抗抑郁药物消费结构稳定,临床上主要以5-HT摄取抑制剂( SSRI)为主。但总金额和总 DDDs分别增长31.4%和42.2%,其中,5-HT及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 SNRI)文拉法辛销售金额增长最快,分别达到53.8%和339.0%,而三环类抗抑郁药( TCA)的销售金额一直处于较低水平。说明该院抗抑郁药应用合理,SSRI因其安全、高效而成为抗抑郁的首选药。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我院抗抑郁药的使用现状及用药特点,观测用药趋势,为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限定日剂量( DDD)法,对2013~2015年我院使用的抗抑郁药的品种、用量、金额及用药频度( DDDs)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近3年我院抗抑郁药的用药金额和用药频度( DDDs)逐年上升,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 SSRIs)、选择性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能再摄取抑制剂( SNRIs)和中成药的应用在3年中占主导地位。结论新型抗抑郁药已成为临床用药首选,传统抗抑郁药的使用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4.
2005~2008年我院新型抗抑郁药应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我院新型抗抑郁药应用情况及用药趋势。方法:对我院2005~2008年的新型抗抑郁药应用品种、销售金额、用药频度等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我院使用的新型抗抑郁药有5类,共20个品种。2005~2008年新型抗抑郁药销售金额呈逐年上升趋势,销售金额年均增长率为26.54%,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约占总销售金额的65%,进口及合资企业生产的新型抗抑郁药约占总销售金额的78%。结论:我院进口及合资企业生产的新型抗抑郁药用量呈逐年上升趋势,国产的新型抗抑郁药用量呈逐年下降趋势。SSRI类新型抗抑郁药已成为我院治疗抑郁症的一线用药。  相似文献   

15.
徐倩 《中国药业》2015,(5):38-40
目的 了解医院抗抑郁药的应用现状,分析抗抑郁药的用药特点,预测用药趋势,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限定日剂量(DDD)法,对2011年至2013年抗抑郁药的用药金额、用药频度(DDDs)、日均费用(DDC)等指标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抗抑郁药应用总金额和DDDs逐年上升,新型抗抑郁药的应用更为广泛。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和选择性5-羟色胺及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双重抑制剂(SNRI)的应用这3年中占主导地位。结论 新型抗抑郁药己成为临床的首选用药,得到医患的普遍认可。  相似文献   

16.
林文盛  陈志霞 《海峡药学》2010,22(12):243-245
采用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限定日剂量为指标的分析方法,对我院2007~2009年抗抑郁病药的应用情况进行药物利用评价与分析.抗抑郁病药销售金额、用药频度逐年增长,2009年的销售金额是2007年的1.45倍,DDDs是2007年的1.23倍;三类环类等传统抗抑郁药销售总金额和用药频度平均年增长率为-12.74%和-13.82%;选择性5-羟色胺(5-HT)再摄取抑制剂销售总金额和用药频度平均年增长率为21.23%和8.68%;5-羟色胺(5-HT)和和去甲肾上腺素(NE)再摄取抑制剂销售总金额和用药频度平均年增长率为40.01%和48.15%;销售金额和用药频度前5位的药品有氯米帕明、氟西汀、帕罗西汀、西酞普兰、舍曲林、文拉法辛;新型抗抑郁药因其不良反应少而轻,治疗地位不断上升.我院新型抗抑郁药占据了抗抑郁病药销售金额与临床应用的主导地位,用药水平的变化趋势符合现代医学治疗的需要,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我院口服抗抑郁药的使用情况和变化趋势.方法以用药金额排序对我院2003~2005年抗抑郁药物的品种和金额等进行归类,并用限定日剂量法对药物使用进行评估.结果2003~2005年我院口服抗抑郁药物用药金额增长了561.81%,DDDs增长了108.91%.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elective serotonin reuptake inhibitor,SSRI)类抗抑郁类药物的应用占抗抑郁药物总份额的50%以上.结论应注意口服抗抑郁药物的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理解我院抗抑郁药使用情况与发展趋势,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限定日剂量(DDD)分析法,统计分析我院2012年~2014年抗抑郁药的品种、销售金额、用药频度。结果近三年我院抗抑郁药销售总金额呈下降趋势;西酞普兰、舍曲林、帕罗西汀、氟西汀等选择性5-羟色胺在摄取抑制剂(SSRIs)的销售金额及DDDs排序位居前列。另外氟哌噻吨美利曲辛(黛力新)销售金额一直处于较高水平,其使用强度很高但呈下降趋势。三环类抗抑郁药:多塞平、阿米替林的销售金额一直较低,其使用强度居中,同时呈逐年上升趋势。结论选择性5-羟色胺在摄取抑制剂(SSRIs)占我院抗抑郁药的主导地位。符合我国抗抑郁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
陈瑶  刘青青  赵银 《中国药师》2011,14(2):257-258
目的:分析我院抗抑郁药的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限定日剂量(DDD)法,对我院2005~2009年抗抑郁药的用药频度(DDDs)、用药金额及日均费用(DDC)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抗抑郁药用量逐年上升。氟哌噻咄/美利曲辛、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药(SSRIs)、三环类抗抑郁药(TCAs)的DDDs位居前列。结论:SSIRs已逐渐成为临床的首选用药;TCAs等经典抗抑郁药在临床应用中仍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20.
刘周杰  陈锦元 《海峡药学》2016,(10):237-238
对我院门诊2016年3月~7月口服抗抑郁药物的总销售金额、用药频度( DDDs)及构成比、日均用药费用( DDC)等进行统计分析。本院所用各类抗抑郁药物中选择性5-羟色胺(5-HT)再摄取抑制剂(SSRIs)的 DDDs 所占比重最大,5-HT 和去甲肾上腺素(NE)再摄取抑制剂( SNRIs)和5-HT2A受体拮抗药及5-HT再摄取抑制剂( SARIs)的 DDDs比重也都占到了27.31%、17.39%,它们的代表药物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盐酸文拉法辛缓释胶囊,盐酸曲唑酮片分别占据了销售金额和DDDs的前三位,传统抗抑郁药三环类( TCAs)、四环类逐渐被取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