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我院门诊药房退药情况统计及原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对我院门诊退药情况进行分析,以减少门诊退药的发生,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探求减少患者退药的有效方法。方法对2009年6—12月我院门诊退药情况进行统计及分析原因。结果门诊药房退药原因主要为药物不良反应,退药品种以抗菌药物为主。结论为降低门诊药房退药率,需建立退药制度,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门诊退药情况,为减少和规范退药提供参考.方法 对我院门诊药房2011年全年共340份退药处方进行分析.结果 门诊药房退药的主要原因药物不良反应(38.5%)和患者病情变化(24.4%);退药品种以抗菌抗菌药物(33.5%)为主.结论 应加强对主观原因引起的退药,为患者提供安全经济用药环境.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减少和规范门诊药房退药现象。方法对我院2013年1~6月门诊药房退药情况及其原因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6个月门诊药房共调配处方588978张,其中退药处方243张,占0.041%;退药原因主要为药品不良反应、重复用药、医师开药过多或电脑输入错误以及患者依从性差等原因。结论提高合理用药水平,有效开展药学服务,提高患者依从性,完善医院退药制度,建立适当奖惩制度,规范医师行为,可减少门诊药房退药率,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我院门诊药房退药原因,探讨减少退药率及合理退药的方法 .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 ,抽取我院2015年3月1日~2016年3月1日门诊药房退药处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退药原因按所占比例依次为药品不良反应,占38.1%;医生原因,占31.4%;患者原因,占23.2%;药房原因,占6.2%;其他,占1.1%.所退药品种类主要以抗菌药物用药、呼吸系统用药为主.结论 建议建立完善有效的退药制度,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监管力度,积极开展院内处方点评,提高医护人员技术服务水平,加强医患以及医护之间的沟通,以减少不合理的退药情况发生.  相似文献   

5.
628张门诊退药处方分析及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减少门诊退药,确保患者用药安全,对门诊退药处方进行分析。方法:按退药原因系统分析本院2008年3月~2009年2月628张退药处方。结果:退药主要原因是药房缺药和药品收费错误,其次为发生不良反应,以抗菌药物青霉素和头孢菌素类药物最多。结论:必须加强对药房工作的监督管理,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和责任心;要求临床医师提高药学知识,加强医患沟通,提高处方质量;医院各科要通力合作,提高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我院门诊药房退药原因,促进合理用药。方法对医院2011年1-6月的1 437份门诊药房退药处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小儿科占医院科室退药率最高,退药原因以药物不良反应、划价错误为主。结论应提高门诊诊治质量,积极开展药学服务,加强用药知识宣传,完善门诊患者退药制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我院药房退药情况,提高用药安全。方法对我院药房退药的原因进行调查。结果我院药房退药常见原因为医嘱改变、患者依从性差、药物不良反应等。结论我院应该建立合理的退药制度,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开展药学服务等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该院急诊退药情况,以减少急诊退药,提高处方质量,为保证用药安全提供依据。方法对该院急诊药房2010年1~5月的患者退药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急诊药房退药原因主要为药物不良反应;退药品种以抗菌药物为主;急诊儿科发生退药情况较频繁。结论为降低急诊药房退药率,需建立退药制度,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在急诊药房开展药学服务、制定奖惩制度以规范医务工作者的行为等。  相似文献   

9.
何钦 《北方药学》2014,(1):95-95
目的:了解我院门诊药房退药情况和原因,为减少和规范退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门诊药房的212张退药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门诊患者退药原因主要为药品不良反应、退材料费或检查费,患者拒绝用药。结论:医院应建立退药制度,必须重视药品不良反应,加强医患沟通,减少退药,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0.
古蓉  王国义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2):426-428
目的分析门诊药房退药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方法收集整理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我院门诊药房退药记录1463例,对退药原因及不良反应的药物分布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退药原因以药物不良反应为主,占退药总数的33.8%,其中又以抗菌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导致退药居多。结论加强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改善患儿用药依从性,从而减少退药现象发生。  相似文献   

11.
门诊西药房退药处方构成帕累托图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门诊药房退药原因,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将退药原因归纳为9类,运用管理学上的帕累托图对本院门诊药房退药处方进行分析。结果:造成患者退药的前3项因素(ADR、不合理用药、医生笔误或收费错误)为主要因素,患者病情变化、医务人员因素为次要因素,其余为一般因素。结论:应针对存在的问题制定诸如开展临床药学服务、提高医务人员的服务意识和业务学习、提高服务质量等措施,本院药事管理委员会应制定出台相应的奖惩措施条款以降低退药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保证患者用药安全,促进医院合理用药,减少退药处方提供依据。方法:对新疆八一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医院门诊2009年3月—2010年3月的退药处方作统计与分析。结果:退药原因按所占比例依次为:药物过敏反应,收住院、转院,收费错误等;所退药物类别中占最大比例为:抗感染药;退药科室占最大比例为:儿科。结论:提高医务人员的专业技能;增强医务人员的责任心;开展并完善药学服务;建立完善的退药制度;可以有效地减少退药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我院门诊药房退药原因分析及对策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海燕  杨玉敏 《中国药房》2010,(21):2012-2014
目的:减少和规范退药,保证患者用药的安全、有效、经济、合理。方法:对我院2009年3月~2009年11月门诊西药房449份退药登记单进行统计,分析退药原因,探讨应对策略。结果:退药原因主要由医师(如医患缺少沟通,计算机操作错误)、患者(如医药知识不足而拒绝用药,入院、转院、死亡)、药房供应短缺、收费错误、其他(如药品不良反应,医保费用问题)等几方面原因引起。结论:退药现象是客观存在的,应完善各项制度,提高医务人员诊疗水平,强化服务意识,加强对患者的用药指导,努力避免退药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对我院门诊退药情况的调研和分析,探索并提出干预和降低我院退药发生的建议,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从我院药房信息系统(pharmacy information system,PIS)调取2009年1月1日-2011年12月31日的门诊退药数据,对退药的品种、金额、科室、频率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造成退药的主要原因和影响因素。结果:我院2009-2011年门诊退药总次数、总金额均呈上升趋势;三年中,退药次数与退药金额位于前十位的科室及退药类别相对集中;应关注单价较高的品种退药金额的增长,除诊断用药外,退药金额的变化趋势与退药次数没有相关性;退药原因主要包括医生开错、患者自愿不取、医保过量等因素。结论:退药现象客观存在,医院需从信息系统、处方行为、医保筛查和管理制度等方面构建完整的退药干预系统,借助PDCA理论持续改进,减少退药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张娟  张钒 《中国药房》2011,(45):4318-4320
目的:为提高医院服务质量、减少退药现象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09年1月-2010年12月我院药房(西药房)退药处方417张,以《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为依据,分析其退药原因,并提出建议。结果与结论:退药原因包括医师原因(148张,35.49%)、药房原因(96张,23.02%)、患者原因(77张,18.47%)、药品不良反应(41张,9.83%)、收费员录入错误(25张,6.00%)、病房更改医嘱(20张,4.80%)、计算机系统方面原因(10张,2.40%)。建议通过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完善各科室岗位标准操作规程、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优化工作流程、加强团队合作等措施减少退药现象。  相似文献   

16.
吕建洪 《中国药房》2011,(12):1140-1142
目的:寻找符合我院实际的管理措施,提高合理用药水平。方法:收集2010年8月23日-2010年11月3日我院门诊西药房退药申请单180张,涉及药品367种,以科室为标杆,按退药原因、退药品种、贮存条件进行分析。结果:退药科室主要分布在儿科,退药主要原因有不良反应/事件(ADR/ADE)、病情变化、不合理用药等,分别占退药次数的41.2%、26.3%、19.3%,累计达86.8%。所退药品主要为常温贮存下的西药。结论:应以确保药品质量为前提,明确退药情形和处理要求,通过加强内涵建设,加强ADR/ADE报告和监测工作,建立临床药师咨询服务制度来提高我院合理用药的水平。  相似文献   

17.
目的调查内科系统住院患者退药情况,总结分析退药原因,为减少和规范退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11年3月至2011年9月住院部内科系统患者的退药情况及其原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患者退药频次10950次,退药原因主要是医嘱调整、患者出院、停药、转科等。结论为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保证临床用药安全,应加强药品规范化管理,规范和减少退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