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2.
目的:为规范中药饮片临床合理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通过电子问卷的方式对全国10个省(区、市)12家中医院中药饮片处方使用情况(处方剂量、药味数)进行调研;通过医院信息系统收集并分析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我院)2016年5月-2019年4月共计416100张门诊中药饮片处方的处方剂量、药味数及处方中饮片使用情况,同时分析不同科室中药饮片处方使用情况,探讨中药饮片处方临床应用现状并提出相关建议。结果:12家中医院的中药饮片处方平均剂量为129.60~245.00 g,平均药味数为11.90~18.25味;儿科中药饮片处方平均剂量均低于其他科室。我院中药饮片处方平均剂量为242.21 g,剂量分布在201~300 g的处方数占55.75%,超过300 g的处方数占15.22%;处方平均药味数为15味,药味数分布在11~20味的处方数占87.75%,超过20味的处方数占6.64%。我院中药饮片处方中使用频次排名前20位的中药饮片均有不同程度的超剂量使用情况,超剂量使用频率最高的3味饮片为醋郁金(占85.51%)、麸炒白术(占82.10%)和白术(占79.13%);我院内科中药饮片处方数占40.84%;内科和外科中药饮片处方剂量超过300 g(分别占11.98%、18.69%)、药味数超过18味(分别占14.60%、9.53%)的处方较多;儿科中药饮片处方药味数超过18味的处方占24.09%。结论:中药饮片处方整体剂量偏高、药味数过多,处方中单味中药饮片超剂量使用现象普遍存在。其中,内、外科应着重把控中药饮片处方药味数、单味中药饮片用量以规范处方剂量,妇科需着重控制单味中药饮片用量,儿科应特别关注处方药味数的使用,以保证更加科学、合理地规范中药饮片处方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3.
中药处方药味过多之弊病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治病以复方为特点,强调组方配伍。因为药物的作用各有所长,也各有其毒副作用,只有通过合理的配伍,调其偏性、制其毒性,增强或改变其原来的功用,消除或缓解其对人体的不利因素,发挥其相辅相成或相反相成的综合作用,使各具特性的群药联结成一个新的有机整体,才能符合辨证施治的要求,更充分地发挥药物的作用,适应复杂病症的治疗需要。因此,组方配伍是否得当直接影响疗效。 从笔者目前接触到的医院门诊处方来看,我们认为不同程度上普遍存在着这样一种现象,那就是:忽视配伍规律,组方不严,药味偏多。现就这一情况提出一点意… 相似文献
4.
钱之光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4,(3):218-219
目的:提高饮片处方的质量,促进合理用药.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法抽取我院门诊饮片处方600张(简称医院组)、方剂学教材中处方288张(简称方剂组),将处方各因素输入电脑,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组数据构成差异很大,处方解析也显示二者有差异.结论:应加强和重视对饮片处方结构的整体水准. 相似文献
5.
笔者在泰国工作的过程中发现,泰国和中国在调配处方药味应付上存在着很多不同。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后,笔者认为调配处方药味应付上的不同,仅仅是表象,真正值得我们这些医药从业者重视的是:中药的炮制问题,归根到底也就是中医药的继承与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规范中药饮片处方剂量的使用提供参考。方法从医院门诊收费数据库中抽取2005年度的95363张处方数据,以“*、DBF”的形式从原数据库中导出后保存,再用MS—Access和MS—Excel的统计、查询、数据透视表和函数功能进行数据处理。结果在使用次数最多、用量最大的前50个饮片品种中,使用剂量次数最多、占第一位的处方超过2005年版《中国药典》高限规定的共有31个品种(62%),每个饮片常用剂量前10位的平均值超过2005年版《中国药典》高限规定的共有41个品种(82%),以上两项指标均符合《中国药典》规定的仅有9个品种(18%)。结论中药饮片处方超剂量使用情况比较严重,应加强规范使用。 相似文献
7.
张仲景所著《伤寒论》是我国第一部理法方药比较完善,理论联系实际的古代重要医学著作,其方被称为经方.经初步探讨,张仲景当时所用药物的剂量远超现今之量,其组方用药精简,药味少,但用药量较大,每剂药所煎取药液大多数分多次服药来维持有效药物浓度,使病势顿挫,对汗、吐、下的方剂见效即止和少少加的办法来取得有效疗效而不因药...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我院中药处方中的药物剂量进行调查与分析,以便监督控制中医临床合理用药,为规定用药范围提供依据。方法采取分层抽样法从内科、外科、儿科等科室中,按每个科室医生总数的比例进行抽样。对处方中出现频率最高的50种药物的常用用药剂量进行统计,再与2005版《中国药典》规定的剂量范围进行比较。结果 2012年我院处方中运用频率最高的50种药物,有64%的药物用量超过药典规定范围。每张处方中药味数以16~20味为主。结论我院处方普遍出现药物剂量超过药典规定用药范围的现象,其原因包含各个方面的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挖掘出单味中药饮片剂量的特点和规律,为中药饮片临床合理应用提供实际指导意义,同时为规范中药饮片剂量的应用奠定基础,并推动中药临床应用标准化建设。方法对中药饮片临床使用剂量及法定标准现状进行调研,寻找中药饮片剂量概念界定不完整与其临床应用之间的内在联系,调查分析我院2017年3月1~30日排名前50中药饮片剂量,从而探寻中药饮片剂量应用的规律和特点;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进行总结分析。结果符合药典规定用量的饮片仅为8%,常用剂量符合药典规定的仅占40%,由此可知,我院中药饮片在临床使用中普遍存在超药典剂量使用的情况。结论中药饮片的剂量范围不仅应当考虑安全性,还要将量效之间的关系充分考虑在内。 相似文献
10.
中药材及其饮片的包装仍较原始落后,为促进中药事业的发展,保障中药质量和用药安全有效,应尽快推行中药饮片单剂量分装。笔从中药饮片包装的现代化和国际化,中药饮片加工产业的发展,中药调配方式的改革,中药贮存、保管和运输,医生辨证用药,中药饮片的销售等六个方面论述了其必要性。 相似文献
11.
2009年我院中药饮片使用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红丽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0,(7):585-586
目的:通过对2009年中药饮片的使用分析,为指导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法抽取处方共50000张,将处方数据输入微机,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处方药味数以13~19味居多,单位药常用剂量为13~15g,处方药物结构中补虚药最常用,其次是活血化瘀药、理气药,使用频率前10位饮片中,甘草使用频率最高,不规范处方存在。结论:需要认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范中药饮片使用,根据用药习惯和疾病特点合理采购、储存饮片,提高医院整体用药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索中药配方颗粒标示量与所等同的中药饮片量之比值的科学性。方法:对14味根与根茎类、全草类、叶类、果实与种子类、花类中药饮片,按一般医院药剂室煎药的操作过程提取水溶性浸出物,计算其得率,与同品种中药配方颗粒的标示量所表示的得率进行比较,并参照该中药饮片在《中国药典》中的水溶性浸出物“含量测定”项下规定的得率进行分析。结果:中药饮片与其对应配方颗粒浸出物含量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应参照《中国药典》规定的同品种药物浸出物含量限度,统一中药配方颗粒标示量与所等同的中药饮片量之比值。 相似文献
13.
14.
我院中药饮片连续3年使用变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3年中我院中药饮片的使用特点及变化,为指导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法抽取3年处方共73285张,将处方数据输入微机,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处方药味数以16~20居多,味数有逐年增加趋势;10g、15g及12g为单味药常用剂量,单位药剂量有增加趋势;处方药物结构变化不大,活血化瘀类药最常用;3年中使用频率居前10位的饮片略有不同,甘草使用频率均最高,其次是补血、补气、活血药;不规范处方仍然存在。结论:需要认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范中药饮片使用;根据用药习惯、疾病特点合理采购、储存饮片,提高医院整体用药水平。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药剂人员提供参考。方法:对25种中药饮片的水试鉴别法进行归纳和介绍。结果与结论:水试鉴别法是传统的经验鉴别法,能有效鉴别药材饮片质量,保证用药安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中国药房》2017,(19):2674-2677
目的:初步考察3首中药方剂代煎后的稳定性,为保证代煎药液储存质量、提高用药安全性提供参考。方法:选用3首出自《伤寒杂病论》的经典方即葛根黄芩黄连汤(A方)、五苓散(B方)、抵当汤(C方),以自动煎药机煎煮并包装后分别置于常温(25℃)与冷藏(4℃)条件下储存,分别于第1、7、14、21、28天检测药液中微生物、沉淀量、p H及总黄酮、生物碱、多糖、总蛋白含量。结果:与第1天比较,在第28天时,A方常温组总黄酮、多糖含量显著升高(P<0.05),冷藏组多糖含量显著升高(P<0.05);B方常温组多糖含量显著降低(P<0.05);C方常温组与冷藏组的p H及总蛋白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或P<0.01);其余指标在试验期内均未见明显变化。结论:在常温与冷藏条件下,上述代煎中药保存至第4周时,药液成分开始出现变化,提示中药代煎后的保质期以3周内为宜。 相似文献
17.
目的:进一步完善中药饮片日常管理。方法:根据中药饮片的管理流程,设计计算机管理各功能模块,建立中药饮片计算机管理系统,并通过该系统对中药饮片进行实时、定量管理。结果:该系统实现了对中药饮片金额、数量的动态管理。结论:该系统可用于医院内中药饮片的日常管理,提高管理绩效,进一步推动医院药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中药饮片污染耐胆盐革兰阴性菌的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考察中药饮片耐胆盐革兰阴性菌的污染状况。方法:依据2015年版《中国药典》微生物限度检查法草案中耐胆盐革兰阴性菌检查方法对中药饮片耐胆盐革兰阴性菌进行定性检查,对阳性样品进行定量检查,比较预培养2h和不预培养两种方法对耐胆盐革兰阴性菌定量检出的差异。结果:通过对17个品种174批中药饮片的考察,结果显示中药饮片耐胆盐革兰阴性菌污染比较严重,达81.0%。按2015年版《中国药典》中药饮片耐胆盐革兰阴性菌标准来判断,16.1%不合格,且预培养2 h和不预培养两种方法检验结果没有显著差异( P>0.05)。结论:本研究可为2015年版《中国药典》中药饮片耐胆盐革兰阴性菌限度标准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本文针对市场上出现的中药材、中药饮片的质量问题进行了介绍,揭露了药材中出现的各种掺假行为,并对出现的问题提出了合理可行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20.
高碧莲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1,(11):1013-1016
目的:为了更好地掌握综合医院中药饮片的销售及临床应用,了解中药饮片的使用情况及趋势。方法:从药库网络系统提取2007—2010年中药饮片的出库量及销售金额信息,并将中药饮片销售数据输入电子表格软件Excel中,对中药饮片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结果:4年中补益药、清热药、利水渗湿药、活血祛瘀药和解表药位居前5位。在单品种销售额前10位中,补益药占较大份额,其中茯苓连续4年销售排序第1位。结论:中药饮片的年销售量在逐年下降,中药饮片的价格总体在上涨,治疗疾病以慢性病为主,应充分发挥中西医结合治疗疾病的优势。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