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雪辉 《中国药业》2011,20(1):72-72
目的 探讨泮托拉唑、左氧氟沙星、阿莫西林三联1用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HP)的疗效.方法 将68例HP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治疗组口服国产泮托拉唑肠溶胶囊40mg,每日1次,阿莫西林胶囊1 000 mg,每日2次,左氧氟沙星200mg,每日2次,治疗7 d后继续单用泮托拉唑胶囊40 mg,每日1次,连服3周;对照组口服奥美拉唑胶囊20 mg、左氧氟沙星200 mg、阿莫西林胶囊1 000 mg,均为每日2次,治疗7 d后继续服用奥美拉唑胶囊20 mg,每日1次,连服3周.疗程结束4周后复查胃镜和HP,观察症状缓解、溃疡愈合、HP根除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症状缓解率均为100%,但治疗组患者48 h内疼痛症状消失或缓解更明显(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溃疡愈合率分别为94.12%和91.18%,HP根除率分别为91.18%和88.24%,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5.88%和8.82%,不良反应主要为恶心、呕吐、头晕和皮疹等.结论 泮托拉唑、左氧氟沙星、阿莫西林三联疗法是根除HP的理想方案.  相似文献   

2.
曹军 《江西医药》2009,44(1):43-44
目的比较左氧氟沙星联合枸橼酸雷尼替丁、阿莫西林和左氧氟沙星联合质子泵抑制剂、阿莫西林两种三联用药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66例HP阳性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3例。观察组给予枸橼酸铋雷尼替丁(400mg)+左氧氟沙星(0.2g)+阿莫西林(1.0g),每日2次,口服;对照组给予泮托拉唑(40mg)+左氧氟沙星(0.2g)+N莫西林(1.0g),每日2次,日服。疗程7d,观察两组HP根除率。结果观察组HP根除率为89.2%,溃疡愈合率为82.4%;对照组HP根除率为87%,溃疡愈合率为91.75%。两组比较,溃疡愈合率及HP根除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氧氟沙星联合枸橼酸雷尼替丁、阿莫西林和左氧氟沙星联合质子泵抑制剂、阿莫西林两种三联用药治疗HP感染根除率高.症状缓解快.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3.
李龙华  张金良 《江西医药》2008,43(12):1346-1348
目的观察泮托拉唑、左氧氟沙星、阿莫西林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HP)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用泮托拉唑(40mg,2次/d),左氧氟沙星(0.2g,2次/d),阿莫西林(1.0g,2次/d),治疗7d,溃疡患者继续用泮托拉唑40mg,每日1次,共3周。对照组45例,用奥美拉唑(20mg,2次/d),阿莫西林(1.0g,2次/d),替硝唑(0.5g,2次/d),治疗7d,溃疡患者继续用奥美拉唑20mg,每日1次,共3周。治疗结束后4周复查。结果治疗组HP根除率93.3%,对照组HP根除率77.8%(P<0.05)。治疗组溃疡愈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95.7%,4.4%,对照组溃疡愈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91.3%,6.7%(P>0.05)。结论治疗组三联疗法根除HP是有效的方案。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埃索美拉哗联合左氧氟沙星和阿莫西林一线治疗幽门螺杆菌的疗效.方法 163例幽门螺杆菌阳性患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应用埃索美拉唑20mg每13 2次(A组),埃索美拉唑40 mg每13 2次(B组),埃索美拉唑40 mg每日1次(C组),3组均加用左氧氟沙星500 mg每日1次和阿莫西林1000 mg每日2次,疗程7 d.并且对幽门螺杆菌根除率分别按意愿治疗(ITT)分析和方案(PP)分析进行评估.结果 A、B、C组各治疗方案的根除率:ITT法为82.98%、87.10%、70.37%;PP法为86.67%、88.52%,73.08%.B组明显高于C组(P<0.05).结论 埃索美拉唑联合左氧氟沙星和阿莫西林一线治疗能显著提高幽门螺杆菌根除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消化性溃疡应用左氧氟沙星、阿莫西林四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Hp)的疗效。方法消化性溃疡的患者96例,分为A组(克拉霉素+甲硝唑+泮托拉唑+枸橼酸铋钾治疗)、B组(克拉霉素+阿莫西林+泮托拉唑+枸橼酸铋钾治疗)、C组(左氧氟沙星+阿莫西林+泮托拉唑+枸橼酸铋钾治疗),各32例。观察Hp的根除率。结果 C组Hp根除率高于A、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氧氟沙星联合阿莫西林的四联疗法Hp根除率高,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序贯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由潘托拉唑、阿莫西林、左氧氟沙星、克拉霉素组成的10日序贯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经胃镜检查确诊为慢性胃炎或消化性溃疡且Hp阳性的患者115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8例)前5天口服潘托拉唑+阿莫西林,后5天口服潘托拉唑+克拉霉素+左氧氟沙星;对照组(57例)口服潘托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疗程7天,比较治疗后两组Hp根除率。结果:Hp根除率治疗组93.0%,对照组81.9%,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潘托拉唑、左氧氟沙星等组成的10日序贯疗法治疗Hp感染具有较高的根除率,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泮托拉唑联合阿莫西林和左氧氟沙星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的消化性溃疡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40例幽门螺杆菌阳性的消化性溃疡患者应用泮托拉唑联合阿莫西林和左氧氟沙星联合治疗的临床疗效;对照组给予胶体次枸橼酸铋、克拉霉素、甲硝唑治疗,两组治疗的结果进行对照观察。结果治疗组中Hp清除检测36例为阴性,2例为弱阳性,2例为阳性;对照组中Hp清除检测36例为阴性,4例为阳性,Hp清除率为90%,两组Hp根除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泮托拉唑联合阿莫西林和左氧氟沙星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的消化性溃疡临床疗效好,不良反应轻微可以耐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蔡淑帆  计文超 《海峡药学》2012,24(6):196-197
目的 观察雷贝拉唑四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2例快速尿素酶和病理学检查确定为Hp阳性的消化性溃疡患者分为雷贝拉唑治疗和泮托拉唑对照组.治疗组:雷贝拉唑10mg 1日2次加胶体果胶铋200mg 1日3次加左氧氟沙星0.5g 1日1次加阿莫西林1g 1日2次,连服1周,再服雷贝拉唑3周.对照组:泮托拉唑40mg 1日2次加胶体果胶铋200mg 1日3次加克拉霉素0.5g 1日2次加阿莫西林1g 1日2次,连服1周,再服泮托拉唑3周.停药1个月后复查胃镜并进行Hp13碳-呼气试验(13C-UBT)检查,观察Hp感染是否治愈以及溃疡愈合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Hp根除率96.4%,对照组Hp根除率为85.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溃疡愈合率为94.6%,对照组溃疡愈合率为92.9%,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方面,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57%,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71%,两组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中还有两例因严重的胃肠道反应而暂停治疗,而治疗组无此情况.结论 雷贝拉唑为主的4联疗法具有Hp根除率高,溃疡愈合有效率高,不良反应少,为临床治疗Hp感染的消化性溃疡提供了新的选择.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含左氧氟沙星和阿莫西林的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H.pylori)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144例有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72例。治疗组采用埃索美拉唑20 mg、胶体果胶铋200 mg、左氧氟沙星200 mg、阿莫西林1000 mg,均2次/d;对照组采用埃索美拉唑20 mg、胶体果胶铋200 mg、克拉霉素500 mg、甲硝唑400 mg,均2次/d;两组疗程均为14 d。停药4周后行尿素呼气试验(UBT),观察H.pylori的根除率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H.pylori根除率意向性分析(ITT)和方案(PP)分析分别为91.7%(66/72)VS75.0%(54/72),93.0%(66/71) VS77.1%(54/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率相似,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含左氧氟沙星和阿莫西林四联疗法对H.pylori根除率较高,值得本地区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含左氧氟沙星和铋剂的四联10d疗法作为一线方案根除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150例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初治患者,随机分配至三联组和四联组,三联组给予埃索美拉唑20mg(2次/d)+克拉霉素500mg,2次/d+阿莫西林1.0g(2次/d)治疗7d,四联组给予埃索美拉唑20mg(2次/d)+胶体果胶铋200mg(2次/d)+左氧氟沙星500mg(1次/d)+阿莫西林1.0g(2次/d)治疗10d。疗程结束6周后行13C-尿素呼气试验检查,判断幽门螺杆菌根除情况,同时观察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结果三联组按意向治疗(ITT)分析和按方案(PP)分析H.pylori的根除率分别为73.3%和75.3%,四联组按ITT分析和按PP分析根除率分别为93.3%和95.9%,四联组的按ITT分析和按PP分析H.pylori的根除率均明显高于三联组(P<0.01)。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似,无严重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结论含左氧氟沙星和铋剂的四联10d疗法用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初治,疗效高于标准三联7d疗法,是一种可供选择的一线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泮托拉唑、阿莫西林、替硝唑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Hp)的疗效。方法将94例Hp阳性的十二指肠和(或)胃溃疡患者随机分为2组:第1组46例,每日口服泮托拉唑80mg、阿莫西林2000mg、替硝唑1000mg,均分两次服用,2周为一疗程;第2组48例,给药方式同第一组,1周为1疗程,疗程结束后继续每日口服泮托拉唑40mg,持续1周。疗程结束四周时复查胃镜及幽门螺杆菌(Hp)。其中根除Hp的30例6个月后行14C-尿素呼气试验(UBT)。结果第1组和第2组的Hp根除率分别为82.6%和79.1%,十二指肠溃疡和胃溃疡的愈合率分别为84.7%和81.2%。6个月的Hp再感染率为6.7%。结论第1组Hp根除率和溃疡愈合率均略高于第2组,两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均有较理想的溃疡愈合率和Hp根除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奥美拉唑、左氧氟沙星、阿莫西林三联疗法在幽门螺杆菌阳性的消化性溃疡患者中的疗效。方法将360例幽门螺杆菌阳性的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74例和对照组186例。治疗组给予奥美拉唑20mg,每天2次;左氧氟沙星片0.2g,每天2次;阿莫西林胶囊1.0g,每天2次,疗程为10d。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20mg,每天2次;克拉霉素分散片0.2g,每天2次;阿莫西林胶囊1.0g,每天2次,疗程为10d。治疗后比较2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结果治疗组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及复合性溃疡患者幽门螺杆菌根除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轻微。结论奥美拉唑、左氧氟沙星、阿莫西林三联疗法对根除消化性溃疡患者幽门螺杆菌效果好,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奥美拉唑、左氧氟沙星、阿莫西林三联疗法在幽门螺杆菌阳性的消化性溃疡患者中的疗效.方法 将360例幽门螺杆菌阳性的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74例和对照组186例.治疗组给予奥美拉唑20mg,每天2次;左氧氟沙星片0.2g,每天2次;阿莫西林胶囊1.0g,每天2次,疗程为10d.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20mg,每天2次;克拉霉素分散片0.2g,每天2次;阿莫西林胶囊1.0g,每天2次,疗程为10d.治疗后比较2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结果 治疗组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及复合性溃疡患者幽门螺杆菌根除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轻微.结论 奥美拉唑、左氧氟沙星、阿莫西林三联疗法对根除消化性溃疡患者幽门螺杆菌效果好,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艾普拉唑+阿莫西林+左氧氟沙星1周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HP)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91例HP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采用艾普拉唑(5 mg,2次/d)+阿莫西林(1 000 mg,2次/d)+左氧氟沙星(200 mg,2次/d)联合治疗。对照组采用艾普拉唑(5 mg,2次/d)+阿莫西林(1 000 mg,2次/d)+甲硝唑(400 mg,2次/d)联合治疗。两组治疗7 d后继续用艾普拉唑5 mg,1次/d,共3周。疗程结束4周后复查胃镜和HP,观察HP根除率、症状缓解率、溃疡愈合率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HP根除率分别为91.3%、73.3%(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症状缓解率、溃疡愈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8.7%vs.6.7%、89.1%vs.84.4%、19.7%vs.17.8%,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普拉唑+阿莫西林+左氧氟沙星三联1周疗法是根除HP的理想方案。  相似文献   

15.
刘恒新  刘蕾 《中国当代医药》2011,18(35):80+82-80,82
目的:探讨潘托拉唑在胃溃疡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50例胃溃疡患者使用潘托拉唑联合阿莫西林和左氧氟沙星治疗,并与使用奥美拉唑联合阿莫西林和左氧氟沙星治疗的患者比较,治疗2、4周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消失率以及对幽门螺旋杆菌的根治作用,并统计治疗的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治疗后2周临床症状消失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4周观察组临床症状消失率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4周幽门螺杆菌根治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单发胃溃疡患者使用潘托拉唑治疗,相对于奥美拉唑经济方便且有效率更高,是一种值得临床推广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埃索美拉唑、阿莫西林、左氧氟沙星及埃索美拉唑、克拉霉素、左氧氟沙星两种三联法7d疗程根除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疗效。方法:将92例经电子胃镜诊断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14碳-尿素呼气试验(14C-UBT)Hp阳性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治疗组48例给予埃索美拉唑20mg、阿莫西林1000mg、左氧氟沙星200mg口服,2次/d,共7d;对照组44例给予埃索美拉唑20mg、克拉霉素500mg、左氧氟沙星200mg口服,2次/d,共7d;停服药4周后复查胃镜及14碳-尿素呼气试验,观察溃疡愈合情况以及幽门螺杆菌根除率。结果:治疗组及对照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及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愈合率分别为93.75%、93.18%和97.92%、97.73%,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新的三联法治疗方案在治疗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并Hp感染均有效,不但为探讨多种根除Hp治疗方式提供了临床依据,同时可作为根除十二指肠溃疡Hp再感染复发的一线治疗或失败后的补救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7.
孙杰 《现代医药卫生》2012,28(7):1012-1013
目的 探讨奥美拉唑、左氧氟沙星、阿莫西林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相关胃溃疡的效果.方法 消化内科收活的107例经内镜确诊为HP阳性的胃溃疡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4例,以奥美拉唑10mg、左氧氟沙星400mg,每天1次口展,阿莫西林1 000mg,每天2次口服,治疗14d;对照组53例,以雷尼替丁150 mg、克拉霉素500mg、阿莫西林1 000mg,每天2次口服,治疗14d,疗程结束后4周复查内镜,观察胃溃疡的愈合率及HP根除率.结果 观察组胃溃疡的愈合率为90.7%,HP的根除率为92.6%;对照组胃溃疡的愈合率为71.6%,HP的根除率为73.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奥美拉畦、左氧氟沙星、阿莫西林三联疗法治疗HP阳性胃溃疡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含左氧氟沙星的三联疗法在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性消化性溃疡中的疗效。方法 116例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两组各58例,观察组予左氧氟沙星+泮托拉唑+阿莫西林治疗,对照组予甲硝唑+泮托拉唑+阿莫西林治疗,对比两组疗效与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含左氧氟沙星的三联疗法在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性消化性溃疡中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埃索美拉唑+左氧氟沙星+阿莫西林-周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HP)的疗效。方法选择82例HP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埃索美拉唑(20mg,每日2次)加左氧氟沙星(200mg,每日2次)加阿莫西林(1000rag,每日2次),治疗7天后继续用埃索美拉唑20mg,每日1次,3周。对照组采用埃索美拉唑(20mg,每日2次)加甲硝唑(400mg,每日2次),加阿莫西林(1000mg,每日2次),治疗7天后继续用埃索美拉唑20mg,每日1次,3周。疗程结束4周后复查胃镜和HP,观察HP根除率,症状缓解率、溃疡愈合率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HP根除率分别为92.7%和75.6%,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症状缓解率、溃疡愈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95.1%和90.2%,95.1%和92.7%,22%和19.5%,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埃索美拉唑加左氧氟沙星加阿莫西林三联1周疗法是根除HP的理想方案。  相似文献   

20.
含泮托拉唑、左氧氟沙星的三联方案治疗幽门螺杆菌10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含泮托拉唑、左氧氟沙星的三联方案治疗幽门螺杆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102例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hpylori,Hp)阳性的消化性溃疡及慢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克拉霉素治疗组和阿莫西林治疗组,抑酸剂选用泮托拉唑,两组联合的抗菌药均含左氧氟沙星,疗程6d。各组在治疗1周内和治疗后4~8周分别检测Hp感染情况。结果含泮托拉唑、左氧氟沙星的三联方案Hp根除率为82.35%,克拉霉素治疗组Hp根除率与阿莫西林治疗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84.62%vs80.0%,P〉0.05)。结论含泮托拉唑、左氧氟沙星联合克拉霉素或阿莫西林是安全有效的幽门螺杆菌根除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