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观察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在临床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深静脉穿刺置管对11例患者进行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结果置管时间〉20d,无1例发生感染或其他并发症。结论采用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能合理保护静脉,为需要大量静脉输液而周围静脉穿刺困难及重危患者的抢救开辟了一条简便安全的途径,减少了患者反复穿刺的痛苦,有利于顺利完成治疗工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62例ICU病人行锁骨下静脉置管的护理思路。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2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62例ICU患者,对患者采用锁骨下静脉置管术输液,并监测中心静脉压,进行严密的病情观察及护理。结果 62例锁骨下静脉置管时间在10-30天,所有患者中置管部位皮肤红肿5例,置管部位有少量脓性分泌物1例,对患者进行局部0.5%碘伏消毒,并每天更换敷料后症状消失,所有患者没有出现气胸、静脉炎、血栓等现象,拔管后伤口愈合较好。结论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能减少患者穿刺的痛苦和血管的损坏,减轻护理人员的劳动强度,争取了抢救危重病人的时间,经过对患者的心理护理、导管护理,预防并发症,患者康复较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在脊柱骨折病人救治中的临床应用及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8例接受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病人的穿刺成功率,后续治疗中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结果 在所有28例接受锁骨下静脉输液病人中,27例均穿刺成功,1例因操作失误而发生气胸.结论 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在脊柱骨折患者的救治中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护理操作技术.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经外周行中心静脉置管术(PICC)与锁骨下静脉置管术和股静脉置管术的优点和缺点。方法将30位患者分组为PICC10例,锁骨下静脉置管10例,股静脉置管10例。结果30例中一例锁骨下静脉置管患者在置管32d后出现穿刺口红肿现象;1例股静脉穿刺置管患者在置管9d后因主诉感置管侧下肢肿胀,其余均顺利完成临床治疗。结论PICC适宜置长期化疗或需长期输液患者;锁骨下静脉置管适宜胃肠道手术中输血及术后进行完全肠外营养(TPN)的患者;股静脉穿刺置管适宜需要做血滤或单疗程化疗等短期临床治疗的患者。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128例采用CB-B型深静脉穿刺套管进行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的患者资料回顾分析。结果:置管时间10~90d,无1例发生感染,置管时间大大超过四肢周围静脉置管时间。结论:采用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能合理保护静脉,为需要大量静脉输液而周围静脉穿刺困难的患者以及静脉内高营养治疗的患者、化疗的患者、危重患者、老年患者等开辟了一个简便安全的途径,减少了反复穿刺带给患者的痛苦,有利于顺利完成治疗及抢救工作。  相似文献   

6.
改良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552例效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建龙 《中国全科医学》2006,9(13):1108-1109
目的探索改良锁骨下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术的效果。方法选取行改良前、后锁骨下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术的患者分别为278例和522例。改良后穿刺点在右锁骨中外1/3交界处下缘2cm,方向为斜向胸锁关节与甲状软骨下缘连线中点,穿刺针与胸壁夹角为20°~30°。比较两种方法的成功率和并发症率。结果改良穿刺术成功率和并发症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良后锁骨下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术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锁骨下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并发症及其预防。方法回顾性分析进行锁骨下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的2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成功置管人中发生并发症的人数。结果 248例成功进行锁骨下静脉穿刺的患者中共发生并发症12例,其中6例穿刺点局部渗血、局部血肿,2例误穿动脉,2例气胸,1例局部红肿感染,1例心律失常。结论要重视锁骨下中心静脉穿刺置术的并发症预防,以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深静脉置管术常见并发症及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深静脉置管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种需要大量补液、血液透析、肿瘤化疗和外周静脉输液困难的患者。常用的置管方式有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股静脉穿刺置管及右颈内静脉穿刺置管。因静脉留置时间长,其并发症时有发生,影响导管的留置时间及患者的治疗。如何通过护理措施预防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9.
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的临床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付容  谭本仁  潘兰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13):1736-1737
目的:总结我院肝胆外科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的临床护理疗效经验。方法:分析我院肝胆外科自2007年1月至2008年1月92例患者使用锁骨下静脉置管的护理体会。结果:患者的液体补给得到了及时改善,无并发症,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结论:锁骨下静脉穿刺技术治疗方法安全性较高,患者易于接受,方便观察护理,治疗护理的效果是满意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将循证护理方法应用于解决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护理中出现并发症的实践过程。方法:对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护理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汇总、筛选,应用计算机网络检索有关文献,对证据的真实性、可靠性、实用性做出评判和选择。结果:与常规护理相比,运用循证护理可以有效预防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并发症的发生,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运用循证护理可以有效预防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并发症的发生,还可以培养护士的评判性思维,提高护士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提高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的成功率具体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重症医学科行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的328例患者,回顾分析其临床治疗资料,所选取患者均与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相关诊断标准相符。观察比较手术治疗前、后患者手术成功率。结果:所选取的328例患者经治疗后,一次性锁骨下静脉置管成功率为96.6%(317/328),失败率3.35%(11/328),失败患者6例改为对侧锁骨下静脉穿刺,其中5例获成功,1例失败;另外5例改为股静脉穿刺,均获取成功。结论:针对所选取的重症医学科患者,对其采用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实施治疗,可显著提升手术成功率,乃是中心静脉置管的首选路径。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置管术在多发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其并发症的预防办法。方法对617例多发伤患者行中心静脉置管术,其中采用锁骨下静脉置管法418例和颈内静脉置管法199例。结果本组617例共发生并发症46例,其中锁骨下静脉置管28例,颈内静脉置管18例。结论对穿刺部位解剖结构的掌握及熟练运用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刘莲琴  史珂慧 《中外医疗》2011,30(9):144-145
目的总结分析输液用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的操作及术后护理,为经外周静脉输液困难的患者建立静脉输液通路提供一个途径。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0月至2010年10月西安北车医院24例经外周静脉输液困难的患者,行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的穿刺部位选择、穿刺要点、术后护理方法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1)24例患者均成功行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术后输液通畅;(2)1例患者发生血肿,发生率为4.1%,2例患者发生置管处皮肤轻微感染,发生率为8.3%。未发生其他并发症。(3)导管平均留置时间(20±9)d。结论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安全可靠,是经外周静脉输液困难的患者建立静脉输液通路的一个途径,可在基层医院广泛开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在普通病房行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的安全性。方法为监测中心静脉压和/或全胃肠外营养,对2089例患者施行锁骨下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术,分析其临床效果及并发症情况。结果2089例锁骨下静脉穿刺插管术成功率99.14%,并发症发生率1.53%(32例),其中气胸6例(0.29%),误穿动脉25例(1.20%),突发脑血管痉挛1例(0.05%)。结论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在肝胆外科临床应用广泛,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在普通病房操作安全易行,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锁骨下静脉置管在化疗中的应用及护理。方法:选择102例经锁骨上路行锁骨下静脉置管化疗的患者,针对在置管化疗期间可能出现的并发症,采取有效的预防及护理。结果:本组穿刺成功率为97%;导管留置时间为7—122天;无气胸、心律失常等并发症;无静脉炎及药物外渗发生。结论:经锁骨上路行锁骨下静脉置管操作简便,为静脉化疗患者提供了输液的保证,减轻了因反复浅静脉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6.
罗志平 《中外医疗》2013,(34):29-30
目的 对经锁骨下静脉穿刺置换术并发症形成患者采取急诊措施予以急救与护理,从而提高患者生命质量.方法 分析该院2012年4月-2013年4月间收治的100例病患的临床资料,采用急诊措施予以抢救,从而提高患者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穿刺点出现异常出血、心律失常以及导管误入颈内静脉、动脉误穿、心肌穿孔等均是经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诱发的并发症.结论 采用急诊措施对经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并发症实施抢救,有利于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生命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7.
经皮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目前正在被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在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治疗过程中,静脉高能营养的支持、血容量的监测、快速输血补液、血液净化治疗、长期输液治疗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其中,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又因为操作方便、护理便利、不易感染、容易固定等优点得到人们的重视。近3年来笔者进行了120例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经过顺利,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已普遍应用于临床,为抢救休克病人、胃肠外供给高营养、介入治疗、长期输液和应用抗癌药物开辟了一条安全简便的途径,病人乐于接受,减少每天穿刺的痛苦,节省了护士的劳动时间和强度.作自2004年1月至6月行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88例,对置管术后的常见并发症进行了细致的观察、分析与护理,无一例发生意外.  相似文献   

19.
孙晓清 《中外医疗》2010,29(22):164-164,166
目的探讨锁骨下静脉置管在肿瘤化疗中的优越性及护理体会。方法总结33例锁骨下静脉置管化疗患者临床资料,分析锁骨下静脉置管护理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预防。结果锁骨下静脉置管成功率为97%,留置时间为3~122d(平均54.13d)、33例中30例未发生导管堵塞、栓塞、感染等并发症。结论锁骨下静脉置管为肿瘤病人化疗用药提供了一条安全、简便的输液途径,加强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病人的护理及健康教育,有效提高了病人的疗效及生活质量,有效预防并发症。  相似文献   

20.
深静脉置管术通常是指自颈内静脉穿刺或经锁骨上、下径路,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上腔静脉。是大手术、危重及慢性消耗性疾病患者进行输液、输血、中心静脉压监测和实施完全胃肠外营养、血液透析、化疗等方面的静脉通道。具有留置时间长、输液速度与量随机可控、患者痛苦少,便于患者活动等特点。穿刺成功后,深静脉导管的维持主要依靠精心的护理及并发症的预防。我科在2013年6月至2013年12月共有35例患者进行了颈内静脉置管,在此期间我们给予了相应的护理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