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雷米芬太尼、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全凭静脉麻醉诱导、维持及苏醒的效果。方法:ASAⅠ-Ⅱ级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40例,随机分为雷米太尼组(RF组)和芬太尼组(F组),每组20例。观察麻醉诱导气管插管即刻、切皮时、气腹后5min、10min、20min时的SBP、DBP和HR变化;术毕拔管时间和清醒时间比较。结果:在插管即刻、气腹后5min、10min、20minRF组SBP、DBP变化显著小于F组(P〈0.05或P<0.01);插管即刻和切皮时RF组HR变化显著小于F组(P〈0.05)。在全麻恢复期RF组病人拔管时间和苏醒时间显著短于F组(P〈0.05或P<0.01)。结论:雷米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诱导平稳,循环稳定,苏醒迅速,麻醉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以异丙酚为主的全凭静脉麻醉应用日益广泛。但在烧伤方面目前在国内尚无报道。本研究旨在探讨异丙酚-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在烧伤手术应用的可行性。1对象和方法1.1对象60例次烧伤手术患者,心肺肝肾功能正常,ASAⅠ~Ⅱ级,行切痂 自体(异体)皮移植术。随机分为氯胺酮组(Ⅰ组)和异丙酚(Ⅱ组),每组均为30例次,其中Ⅰ组男16例,女14例,平均年龄33.3岁,平均体重49.9kg,平均烧伤总面积42.2%,平均切痂面积16.3%,第Ⅱ组男18例,女12例,平均年龄34.0岁,平均体重57.0kg,平均烧伤总面积42.3%,平均切痂面积16.4%,两组年龄、体重、烧伤总面积、切痂面… 相似文献
3.
4.
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全静脉麻醉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评价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全静脉麻醉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时对血流动力学、术后恢复时间及脑动-静脉血氧含量差的影响.方法 ASAⅠ-Ⅱ级,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的患者30例,随机分成静脉全麻组(R组)和静吸复合麻醉组(Ⅰ组),于手术各时点分别检测血流动力学指标,并测定动静脉血气,计算脑动-静脉血氧含量差,并比较术后恢复时间.结果气管插管后Ⅰ组血流动力学变化比R组大(P<0.05),R组术后恢复时间明显低于Ⅰ组(P<0.05),气腹后R组脑动-静脉血氧含量明显低于Ⅰ组(P<0.05),两组术后VAS评分没有明显差别(P>0.05).结论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全静脉麻醉降低血流动力学变化,降低脑动-静脉血氧含量的升高,可能有利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时脑的保护.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丙泊酚静脉麻醉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及其临床效果.方法 40例拟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静吸复合麻醉组(C组)和丙泊酚静脉麻醉组(P组),每组20例.两组均以咪哒唑仑0.1 mg/kg、丙泊酚0.5~1 mg/kg、芬太尼4 μg/kg和维库溴铵0.1 mg/kg静脉快速诱导行气管内插管,C组以异氟烷维持麻醉,间断给予芬太尼;P组接微量泵持续泵注丙泊酚复合芬太尼液(每200 mg丙泊酚复合0.1 mg芬太尼),设定丙泊酚速率8 mg/(kg·h)、芬太尼4 μg/(kg·h),两组均以维库溴铵分次静注维持肌松.麻醉诱导前、气腹前和气腹后10 min、气腹后30 min、气腹毕、拔管前和拔管后5 min,记录收缩压、舒张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心电图,并记录拔管时间、拔管时清醒程度、不良反应和随访结果.结果 气腹后C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明显上升,而P组变化不明显,C组气腹后10 min、拔管前5 min、拔管后5 min 变化显著高于P组,两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C组气腹后各时段数值明显高于基础值(P<0.05).P组拔管时间明显短于C组,拔管时清醒程度高于C组,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低(P<0.05).结论 丙泊酚静脉麻醉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术中血流动力学平稳,拔管时清醒程度高,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低,麻醉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全凭静脉麻醉(PFK方法)与吸入麻醉两种不同麻醉方法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30例进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病人分别采用全凭静脉麻醉与吸入麻醉方式进行麻醉,监测生命体征,记录不良反应,术后疼痛情况,苏醒及拔管时间,并对两组数据应用配对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全凭静脉麻醉组的血流动力学变化较吸入麻醉组平稳(P<0.05).两组术后意识恢复,苏醒及拔管时闻差异无显著性(P>0.05),全凭静脉麻醉组术后镇痛情况优于吸入麻醉组,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少.结论:全凭静脉麻醉组比吸入麻醉组的血流动力学平稳,而且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均少于吸入麻醉组,且48小时内镇痛效果好. 相似文献
7.
8.
9.
目的:探讨异丙酚全凭静脉麻醉对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LC)患者内脏灌注的影响。方法:30例择期行LC患者,随机分为异氟醚静吸复合麻醉组(Ⅰ组)和异丙酚全凭静脉麻醉组(Ⅱ组)。测定气腹前(T1)、气腹后40min(他)和放气后20min(T3)时胃黏膜pH值(pHi)和胃黏膜与动脉血CO2分压差(Pg—aCO2)。结果:与T1比较,两组他和Ⅰ组T3时Pg—aCO2升高,pHi降低(P〈0.01或P〈0.05)。与Ⅰ组比较,Ⅱ组他和T3时Pg—aCO2降低,pHi升高(P〈0.05)。结论:异丙酚全凭静脉麻醉可减轻LC患者CO2气腹期间的内脏低灌注。 相似文献
10.
11.
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用于老年危重患者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在老年危重患者临床麻醉中的应用效果及可行性。方法 ASAⅡ~Ⅲ级老年患者7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5例。Ⅰ组为瑞芬太尼组:瑞芬太尼0.5μg/(kg·min)泵注诱导、0.2μg/(kg·min)泵注维持;Ⅱ组为芬太尼组:芬太尼3μg/kg静注诱导、0.03μg/(kg·min)泵注维持。术中监测ECG、MAP、SpO2、PETCO2,并记录术中HR、MAP以及停药后自主呼吸、意识、定向力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诱导后两组病人HR、MAP均显著降低(P<0.01)。插管即刻及插管后、探查时Ⅰ组的所有患者均接近诱导前水平,Ⅱ组HR、MAP升高幅度显著>Ⅰ组,停药15min后Ⅰ组患者均恢复自主呼吸,而Ⅱ组较Ⅰ组意识及定向力恢复、拔管时间明显延迟,Ⅰ组与Ⅱ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芬太尼可安全用于老年患者,循环稳定,效价比高,应激反应抑制良好,苏醒快,但无术后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异丙酚复合芬太尼、利多卡因用于无痛性人工流产 (下简称人流 )的麻醉效果 ,对宫缩的影响 ,及发生的并发症。方法 观察 ASA - 级早孕病人 3 2 6例。选用手背浅静脉静注给药 ,给药顺序 :2 %盐酸利多卡因 2 ml,芬太尼 0 .0 5mg~ 0 .1 mg,异丙酚量以病人睫毛反射消失 ,手术时不动为好 (一般为 2~ 3 mg/ kg)。术中监测 :SBP,DBP,MAP,HR,Sp O2 。结果 2 62例病人 BP轻微下降 ,但都在临床可接受范围 ,仅 1例 SBP最低达 83 mm Hg,静注 5 mg麻黄素后迅速恢复正常。2 1例病人出现心动过缓 ,但多为一过性 ,仅 2例达 5 0次 / min,用 0 .2 5 mg阿托品静注处理后好转。Sp O2 轻微降低 ,一般不会低于 90 % ,托起下颌或面罩给氧能很快上升。对宫缩无明显影响。并发症有 :血压下降 2 62例 (占 80 .3 7% ) ,心动过缓 2 1例 (占 6.44% ) ,清醒后恶心、呕吐 3例 (占 0 .0 9% ) ,颈部红斑 5例 (占 1 .5 3 % ) ,短暂的呼吸变浅、呼吸暂停 7例 (占2 .1 5 % ) ,膈肌痉挛 2例 (占 0 .0 6% ) ,清醒期和苏醒后短暂的兴奋躁动现象 5例 (占 1 .5 3 % ) ,异丙酚注射痛 2 9例 (占8.89% )。结论 异丙酚、芬太尼、利多卡因复合用于无痛人流效果确切 ,安全系数高 ,并发症轻且消失快 ,对宫缩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3.
为了减少人工流产术的痛苦和防止人工流产综合征的发生。我院于1997年9月起,将异丙酚静脉麻醉用于人工流产术,经与用宫术安栓和未用药者比较,应用异丙酚者效果满意。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妊娠34~72d者210例,年龄22~38岁。均要求行人工流产,随机分为异丙酚组70例,其中未产妇28例;宫术安栓组70例,未产妇26例;未用药组70例,未产妇31例。1.2 方法 异丙酚组:术前常规禁食,术前未用药,先建立静脉通路,消毒铺巾后将异丙酚2.0~2.5mg/kg作为诱导剂量在约30~60s内缓慢静注,待意识丧失后开始手术。根据患者对手术刺激的反应情况,必要时术中分… 相似文献
14.
正瑞芬太尼是一种新型的μ受体激动剂,分子中含有酯键,主要经血液和组织中非特异性酯酶水解代谢,且不依赖于肝肾功能,起效迅速,作用持续时间短,消除快,重复或长期用药无蓄积作用,为用于于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我们比较了微泵输注瑞芬太尼和异丙酚静脉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与常规静吸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雷米芬太尼用于全麻剖宫产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足月择期行剖宫产的产妇45例,随机分为三组,每组15例。雷米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组(R组)、氯胺酮复合丙泊酚组(K组)和硬膜外组(E组)。观察产妇麻醉前、切皮时和胎儿取出后10 min产妇的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率的变化。记录新生儿体质量和胎儿娩出后1、5 min的Apgar评分。结果切皮时,R和K组收缩压高于E组(P<0.05),K组心率高于E组(P<0.05)。新生儿出生后1 min Apgar评分R和K组低于E组(P<0.05);5 mim Apgar评分K组低于E组(P<0.05),R组和E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雷米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对新生儿的影响小于氯氨胺酮复合丙泊酚。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比研究静吸复合麻醉和全凭静脉麻醉在小儿神经外科麻醉的应用。方法40例择期手术患儿随机分为2组,静吸复合组20例,全凭静脉麻醉组20例。静吸复合组诱导后给予异丙酚3mg·kg^-1·h^-1,同时吸入1%~2%的七氟烷维持,全凭静脉组诱导后给予异丙酚8mg·kg^-1·h^-1,瑞芬太尼0.25ug·kg^-1·min^-1持续泵入,根据血压调节,直至手术结束。观察麻醉维持及苏醒、拔管时的血液动力学变化,记录拔管、苏醒以及清醒时间,苏醒期躁动以及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结果全凭静脉麻醉术中血液动力学较平稳,拔管时间、苏醒时间以及清醒时间明显短于静吸复合麻醉组,同时苏醒期躁动和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低。结论全凭静脉麻醉较静吸复合麻醉更适合应用于小儿神经外科手术麻醉。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雷米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在无痛人流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60例ASAI-II级年龄20~35岁妊娠1~3月自愿行无痛人流术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单纯应用丙泊酚2~3 mg/kg;B组:芬太尼0.5μg/kg加丙泊酚0.8 mg/kg,C组:雷米芬太尼0.5μg/kg加丙泊酚0.8 mg/kg并用输注泵维持。A组2 mg/(kg.h),B组芬太尼0.03μg/(kg.h)加丙泊酚1 mg/(kg.h),C组雷米奇太尼0.03μg/(kg.h)加丙泊酚1 mg/(kg.h),如有体动,每次静脉追加丙泊酚10 mg。术中观察:BP,心率,SPO2,体动反应,呼吸暂停,低氧血症,术中知晓等术中并发症发生率,术后苏醒时间及离院时间。结果:A组虽然苏醒时间短,但是术中体动反应明显,术中知晓发生率高,C组苏醒时间及离院时间较B组显著缩短,A、B、C组低氧血症发生率相当。结论:雷米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在无痛人流术中应用较为合适,但应注意注药速度,并加强监测,尽可能避免低血压,心动过缓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价丙泊酚联合雷米芬太尼深度镇静用于7岁以下保留自主呼吸患儿行胃肠内镜检查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丙泊酚联合雷米芬太尼用于42例未用术前药小儿行胃肠镜检的镇静效果。麻醉诱导:联合使用七氟醚、笑气、氧气,麻醉维持;持续泵入丙泊酚50~80μg/(kg.min)及雷米芬太尼0.1μg/(kg.min)。每5 min记录患儿的心率、血压、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同时记录患儿的恢复时间和出院时间。结果:42例患儿全部完成手术,无并发症发生。丙泊酚联合雷米芬太尼用于小儿胃肠镜检可致心率减慢、血压降低、呼吸频率减慢。所有患儿均未发生呼吸抑制和血氧饱和度明显降低。其中1例患儿因严重肢体运动而单次给予丙泊酚1 mg/kg完成手术。麻醉恢复期无1例患儿出现不良反应。结论:丙泊酚联合雷米芬太尼用于小儿胃肠镜检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异丙酚静脉麻醉用于人工流产手术的镇痛效果。方法:异丙酚组采用异丙酚静脉麻醉,平均诱导用药量122.6mg(70~200mg),平均维持用药量38mg(0~100mg),平均总用药量155.9mg(80~270mg);利多卡因组应用1%利多卡因3ml宫颈内口处注射;分别比较两组人工流产术的镇痛效果、出血、不良反应等。结果:异丙酚组麻醉诱导及维持顺利,手术镇痛效果好,并对宫颈的松弛作用明显,并不影响子宫收缩、不增加人工流产手术后的出血量,其疗效明显优于利多卡因组。结论:异丙酚用于人工流产术的镇痛,效果明显优于利多卡因宫颈注射法。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 ,药物依赖性患者增多。此类患者对阿片类镇痛药依赖性很强 ,且对手术不配合。常规的麻醉方法使用受限 ,这就给麻醉带来了一定的困难。笔者对 2 0例此类患者的小手术采用异丙酚 氨胺酮静脉麻醉的方法 ,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术中患者的呼吸和循环功能稳定 ,未发生麻醉并发症。1 临床资料与方法 2 0例阿片类药物依赖性患者 ,男性 15例 ,女性 5例 ;ASAⅠⅡ级 ;年龄 (2 5 .6± 6 .3)岁 ;体重 (5 0 .4± 4.3)kg。均为单纯的局部脓肿切开引流术 ,其中上臂 13例 ,臀部 7例 ,手术时间 5 15min。麻醉前用药均为地西泮 10mg ,阿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