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病毒性肝炎抗病毒治疗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是病毒性肝炎的高发区,尤其是乙型病毒性肝炎,全国约有1.2亿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其中需接受抗病毒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约2000万。而我国HCV感染率占总人口的3.2%左右.总数约为4200万,其中多数为慢性持续性感染。众所周知,病毒性肝炎病情发展有三步曲,即肝炎、肝硬化、肝癌。  相似文献   

2.
陆晖  江建宁 《内科》2008,3(2):213-216
自1965年Blumberg发现澳大利亚抗原(HBsAg)以来,病毒性乙型肝炎(viral hepatitis B)有了划时代的研究进展。病毒性乙型肝炎主要流行于亚洲、非洲、南部欧洲和拉丁美洲。全世界约20亿人有既往或持续感染HBV,慢性HBV感染者达3~3.5亿,其中15%~25%最终死于肝衰竭、肝硬化或肝癌,年病死人数约100万;男女性病人的病死率分别约50%和15%。我国是病毒性乙型肝炎的高发区,约有1.3亿人为慢性HBV感染者,其中有10%即1700万人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乙型肝炎病毒共价闭合环状DNA(covalenfly closed cirular DNA,cccDNA)可长期存在于细胞核中,且抗病毒药物难以将其清除,成为HBV慢性持续感染的关键因素。因此,检测HBVcccDNA对进一步认识HBV生活周期及指导抗病毒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左旋咪唑涂布剂联合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治疗效果。方法比较干扰素联合左旋咪唑涂布剂和单用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经3个月治疗后,治疗组HBsAg、HgeAg、HBVDNA的阴转率分别为22.4%、58.6%、68.9%,对照组分别为10.3%、25.5%、20.6%,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但停药后3个月复查,治疗组HgeAg、HBV DNA阴转率分别为25%、66.7%,对照组分别为11.0%、4.5%。结论左旋咪唑涂布剂联合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疗效显著优于单用干扰素。  相似文献   

4.
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进展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据统计,全世界范围内大约有4亿乙型肝炎病毒(HBsAg)感染者,我国是高发区,据最新统计资料显示,HBsAg阳性者占人口总数的9.75%,约1.3亿。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大约为3000万,其中10%-20%可以演变为肝硬化,1%~5%可发展为肝癌。HBV虽然对肝细胞无直接致病变作用,但是病毒可以通过诱发免疫反应而引发细胞水肿、坏死或凋亡等多种机制介导对肝细胞的损伤。HBV的长期持续性复制,  相似文献   

5.
拉米夫定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04年版)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全球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多达3.6亿,我国占1.2亿。慢性感染者中约50%~75%有活跃的病毒复制和肝脏炎症改变,部分慢性肝炎可进展为肝硬化、肝衰竭或原发性肝癌,是主要的疾病死亡闪索之一。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自然病程漫长,可持续30~50年,并且多在青壮年时期发病。期间可分为免疫耐受期、免疫清除期、残留期(低复制或无复制期)或终末肝病期。在免疫清除期,  相似文献   

6.
目前全球乙型肝炎病毒(HBV)携带者约3.5亿人,国内有10%人口感染HBV,感染者逾1.2亿,其中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近3000万,肝脏病变的反复发生和发展可演变为重型肝炎,肝硬化和肝癌。复方甘草甜素和苦参碱单独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均有一定的疗效,本文联合应用两药观察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的现状和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平宣 《内科》2008,3(2):246-248
全球有20亿人曾经受到乙型肝炎病毒(HBV)的感染,其中约4亿发展成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国约占其中的三分之一(约1.3亿)。慢性乙型肝炎是导致肝硬化、肝癌、肝功能衰竭的主要原因,而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癌的发生与HBV的持续复制密切相关。因此,抗病毒治疗是慢性乙型肝炎治疗的关键。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抗病毒药物应用于临床,其疗效和存在的问题得到逐步深入的认识,故选择何种抗病毒药物成为临床上经常遇到的问题。现将抗病毒药物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现状和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8.
决明子治疗男性慢性乙型肝炎乳房发育症54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决明子治疗男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乳房发育症的疗效。方法:决明子研极细末,25g/次,2次/d,开水冲服,15~30天为1个疗程。结果:54例慢性乙型肝炎男性乳房发育症患者,治愈42例,占77.8%;好转12例,占22.2%;总有效率100%。随访半年,治愈患者中有3例复发,好转患者中有4例加重,再次用决明子治疗,4例治愈,3例好转。结论:决明子研末冲服是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男性乳房发育症的有效、方便、安全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799例重型肝炎患者的临床病原学与实验室分析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目的探讨乙型重型肝炎患者乙型肝炎病毒(HBV)DNA定量、e抗原表达与病死率的相关性,为重型肝炎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统计我院2000-2004年各型重型肝炎的发病率,进一步应用荧光定量多聚酶链反应方法检测乙型重型肝炎患者血清HBV DNA,应用微粒子方法检测乙型肝炎e抗原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病死率及抗病毒治疗的临床疗效间的关系。结果(1)重型肝炎中乙型肝炎占83.50%,慢性重型肝炎中乙型肝炎占96.77%;(2)5年间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HBV DNA定量大于1×10,拷贝/ml组,总病死率为53.25%,小于1×105拷贝/ml组,病死率为34.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e抗原表达对病死率无影响;(3)2004年,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HBV DNA定量大于1×105拷贝/ml病例加用拉米夫定抗病毒治疗,病死率由2000年的54.64%下降至2004年的30.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重型肝炎以慢性乙型重型肝炎为主,病毒载量高是高病死率关键因素之一,抗病毒治疗可以降低患者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10.
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目标、终点和策略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斯崇文 《胃肠病学》2006,11(4):193-194
慢性乙型肝炎是一种流行性、进展性传染病。全球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约为3.5亿人,我国是HBV感染的高流行地区。根据2002年全国HBV感染者血清流行病学调查.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流行率为9.09%,约1.2亿人,其中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约为3000万人,如无正确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5年后约10%-20%可发展为肝硬化.20%-23%可发展为失代偿期肝硬化.6%~15%可发展为肝细胞性肝癌(HCC)。而5年存活率,代偿期肝硬化为55%,失代偿期肝硬化为14%。每年死于乙型肝炎相关性肝病者约30万人。此外.母亲为HBV携带者可通过垂直传播使婴儿受染,婴儿时期感染HBV者90%以上将成为慢性HBV携带者.随着年龄的增长,可反复发作肝炎.  相似文献   

11.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树突状细胞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世界约有3.5亿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virus,HBV)携带者,而我国是乙型肝炎的高发区,约有1.2亿HBV携带者,因此慢性HBV感染是当前我们急需解决的难题。新近的研究表明,乙型肝炎患者的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表型和功能的缺陷可导致患者体内T、B淋巴细胞耐受,继而导致HBV感染的慢性化。目前对DC应用于乙型肝炎的基础理论及实验研究已经取得惊人的进展,成为研究慢性乙型肝炎免疫学发病机制的前沿领域。  相似文献   

12.
乙型肝炎病毒拉米夫定耐药的临床监测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我国是病毒性肝炎高发地区 ,以乙型病毒性肝炎为例 ,全国估计有 1 .3亿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 ,其中约有 2 0 0 0万是需要抗病毒治疗的慢性进展性肝病患者。新近报道的核苷类似物可以抑制HBV复制 ,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一大突破。拉米夫定是这类核苷类似物的代表性药物 ,对临床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已经得到充分肯定。拉米夫定长期应用可能发生耐药 ,现就HBV拉米夫定耐药相关的问题进行讨论。一、拉米夫定耐药与HBV聚合酶基因变异1 996年在临床应用拉米夫定治疗的病例中首次发现HBV耐药毒株的存在[1 ] 。目前认为HBV…  相似文献   

13.
我国约1/3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乙型肝炎e抗原(HBeAg)阴性,但仍然伴有高水平的乙型肝炎病毒(HBV)复制。在不能进行HBV DNA检测的单位,对这些患者HBV复制程度的判定难以进行。现探讨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大蛋白(LHBs)与HBV DNA的关系,试图明确LHBs是否可以用作HBeAg阴性乙型肝炎患者病毒复制程度的判定指标。  相似文献   

14.
乙型病毒性肝炎易慢性化,与机体免疫功能障碍有关,伟易发展成肝炎后肝硬变我们对5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采年。毛b干扰素治疗收到了较为满意效果.回对象和方法1.且对象、我院住院慢性乙型肝炎患者56例,随机选择同拉住院慢性乙型肝炎患者44例作对照,其年龄、性别、临床分经均有可比性.皆为按1990年第六次全国肝炎会议诊断标准矿诊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治疗组与对照组均为H&护措阳性HBcA阳性,HBeAg和(或)HBVDNA阳性及AI,T升高的;$者.1.2方法治疗组以天津华立达公司生产。-Zb干扰素300万单位,隔日一次im;护肝片4片,3…  相似文献   

15.
唐永良 《内科》2009,4(5):757-759
乙型病毒性肝炎是世界性常见病、多发病。我国是乙型肝炎的高发区,统计显示,HBsAg阳性者约1.3亿,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约3000万。其中10%-20%可演变为肝硬化,1%-5%可发展为肝癌。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目标是持续抑制或中止肝炎病毒的复制,减少肝细胞损伤,阻止肝炎演变为肝硬化和肝癌。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主要包括抗病毒、免疫调节、抗炎保肝和降酶、抗纤维化和对症治疗,其中抗病毒治疗是关键。现就近年的抗病毒治疗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6.
慢性乙型肝炎治疗的新突破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姚光弼 《肝脏》1999,4(4):193-193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是危及全球人类健康的疾病。根据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的报告,全球有约3.5亿的慢性病毒携带者,其中至少有20%~30%人患有不同程度的肝脏疾病。根据全国范围的流行病学调查,我国人群中HBV的感染率高达60%,其中约1.2亿为慢性病毒携带者,占我国人口的10%左右。他们中约2千万人将死于与乙型肝炎有关的肝脏疾病。如何预防和治疗HBV感染是全世界学者所关注的问题。60年代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的发现,70年代对HBV基本结构研究清楚,亚单位乙型肝炎疫苗便很快研制成功。这是一种与传…  相似文献   

17.
乙型肝炎病毒(HBV)是引起乙型肝炎的病原体,据统计全球HBV慢性携带者的总数超过2.8亿。我国是HBV感染的高发区。据血清流行病学调查HBsAg携带率达10%约1.5亿人。虽然传统的抗病毒药物及新一代的核苷类和干扰素有部分作用,但远期疗效均不显著。寻找新型抗乙型肝炎病毒药物成为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18.
季尚玮  王江滨  张永贵 《肝脏》2008,13(3):205-207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幽门螺杆菌(HP)感染状况。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对50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抗-HP-IgG和乙型肝炎病毒(HBV)DNA定量及分型进行检测。结果HP感染率在慢性乙型肝炎组(59.5%)、乙型肝炎肝硬化组(77.1%)及合并肝癌组(80.6%)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43.4%),且随着病变程度的加重,HP感染率亦增加。HBVDNA阳性组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P感染率高于HBVDNA阴性组(P〈0.05)和健康对照组(P〈0.001),但不同病毒载量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HBV基因型之间HP感染率无明显差异。肝硬化合并肝性脑病、消化性溃疡和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者HP感染率较高。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率明显增加,且随着病变程度的加重,HP感染率亦增加。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并发症的发生可能与HP感染有关。  相似文献   

19.
全世界约有3.5亿人为现症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B)患者,而我国的慢性无症状HBV携带者可能超过1.2亿其中15%~40%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在一生中可能会发生严重并发症(肝癌、肝硬化、肝衰竭)。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基因治疗已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如反义寡核苷酸、核酶、脱氧核酶技术、小干扰RNA等,在抗病毒的研究中已显示出可观前景。  相似文献   

20.
乙型肝炎是21世纪全世界共同面临的难题,抗病毒治疗目前仍未取得突破性进展.我国约有1.2亿人感染过乙型肝炎病毒,包括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和病毒携带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