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90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应用环孢菌素A联合雄激素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5年9月至2011年1月在我院确诊为再生障碍性贫血的90例住院患者,治疗过程中应用CSA联合雄激素,同时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临床表现。结果治疗总有效例数45例,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50%。72例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中,病程<6个月的患者21例,基本治愈患者3例,缓解患者3例;其中明显进步患者15例;治疗总有效率100%;其中病程在6个月~2年之间共24例,缓解患者3例,其中明显进步患者12例,总有效率为62.2%。其中病程>2年的患者27例,明显进步患者6例,总有效率为22.2%。结论应用环孢菌素A联合雄激素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临床有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采取环孢菌素A与雄激素联合使用的方法对再生障碍性贫血进行治疗并观察其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9月至2014年3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100例,随机选取50例为观察组,另50例为对照组,在两组均采用一般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对照组采用雄激素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额外添加环孢菌素A进行治疗,并对其疗效进行临床观察。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明显高于对照组74%的总有效率,两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雄激素对于再生障碍性贫血有一定的疗效,但是使用环孢菌素A联合雄激素能够收到更好的效果,后者疗效更加确切,且效果稳定,不良反应减少,两组治疗效果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小剂量环孢菌素A联合雄激素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疗效。方法46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用雄激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小剂量环孢菌素(CsA)3 mg/(kg.d),口服。疗程至少3个月,如无效停用,有效再继续服用3~6个月减量、停药并随访观察。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总有效率观察组为86.9%,对照组为65.2%,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血象的变化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环孢菌素A联合雄激素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是有效的治疗方案,其不但安全可靠,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环孢素A联合雄激素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120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雄激素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环孢素A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5.00%,实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0.00%,两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环孢素A联合雄激素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疗效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复方皂矾丸联合安特尔治疗慢性再障40例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复方皂矾丸联合安特尔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疗效.方法 40例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20例以复方皂矾丸联合安特尔(雄激素)为治疗药物,对照组20例以安特尔(雄激素)为主.结果 治疗组基本治愈4例,缓解10例,明显进步2例,无效例;对照组基本治愈2例,缓解8例,明显进步3例,无效7例.治疗组有效率为80%,而对照组有效率为65%.结论 复方皂矾丸联合安特尔是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雄激素联合环孢素A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疗效。方法病例资料来源于我院2014年2月至2015年1月就诊的100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随机分组方法:随机数字表法。100例患者分为单药组和联合用药组。单药组给予雄激素治疗;联合用药组行雄激素联合环孢素A治疗。比较总治疗效果、不良反应的差异。结果联合用药组对比单药组总有效率更高,P<0.05。其中,单药组显效有23例,有效有15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为76.00%;联合用药组显效有32例,有效有17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8.00%。两组不良反应相似,P>0.05。其中,单药组高血压3例、手足震颤4例,齿龈增生3例,肝功能受损2例,发生率24.00%;联合用药组高血压3例、手足震颤3例,齿龈增生2例,肝功能受损2例,发生率20.00%。结论雄激素联合环孢素A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但有一定治疗不良反应,在用药过程需加强药物不良反应监测。  相似文献   

7.
高一丹  丁林立 《海峡药学》2005,17(6):136-137
目的 探讨环孢菌素A(CsA)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重再障)的疗效.方法 将31例患者分成2组.环孢菌素A、康力龙、复方皂矾丸联合治疗为治疗组,康力龙和复方皂矾丸联合治疗为对照组,疗程1年,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68.75%,对照组总有效率26.7%,两组比较有效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环孢菌素A联用雄激素,复方皂矾丸治疗重再障有效率明显优于康办龙联用复方皂矾丸的有效率,且不良反应轻微.可逆,是无条件做移植的重再障患者的有效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环孢菌素A联合十一酸睾酮与单独运用十一酸睾酮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08年9月~2010年5月收治的40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治疗组采用研究环孢菌素A联合十一酸睾酮治疗,对照组仅采用十一酸睾酮进行治疗。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5%和65%,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2667,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分别为20%和25%,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867,P〉0.05)。结论环孢菌素A联合十一酸睾酮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与传统疗法相比,治疗效果明显,并且能够减少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王羽 《中国实用医药》2013,8(18):175-176
目的探讨环孢素A在127例再生障碍性贫血中的临床应用,并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对本院2010年11月份至2012年2月份收治的127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给予环孢素A进行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并进行分析。结果在127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中,基本治愈38例(29.92%),缓解42例(33.07%),明显进步22例(17.32%),无效25例(19.69%),总有效率为80.32%。未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环孢素A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其临床疗效较好,不良反应轻,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环孢素、雄激素辅以造血生长因子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疗效。方法2005年至2010年我院57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接受环孢素、雄激素,辅以造血生长因子治疗,回顾性分析该方法治疗疗效。结果57例患者基本治愈2例,缓解13例,明显进步20例,无效22例(死亡9例,其中4例死于脑出血,5例死于严重感染)。结论环孢素、雄激素,辅以造血生长因子是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有效方法之一,经济、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环孢素A联合雄激素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诊断为再生障碍性贫血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及对照组30例,观察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环孢素A治疗,对两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血常规变化、不良反应进行比较分析,经χ2检验,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两组有效率分别为100%,62.4%。经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不良反应轻微、可逆。结论环孢素A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疗效满意,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环孢素A等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环孢素A(CsA)等治疗雄激素治疗无效或复发的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CAA)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26例经雄激素治疗无效或复发的CAA患者,采用口服小剂量CsA、肌注长效睾丸酮或十一酸睾丸酮,并根据病情加用造血生长因子,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基本治愈10例,缓解8例,明显进步3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0.8%;不良反应轻微。结论CsA等联合治疗雄激素治疗无效或复发的CAA效果好,不良反应轻。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环孢菌素A联合康力龙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CAA)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比较单用康力龙及康力龙联合环孢菌素A治疗CAA的疗效。结果环孢菌素A联合康力龙治疗组总有效率84.6%,明显高于单用康力龙对照组54.2%。结论环孢菌素A联合康力龙治疗CAA疗效优于单用康力龙治疗组。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60例急性和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两种免疫抑制疗法治疗前后外周血及骨髓中细胞因子的含量变化和临床意义,并探讨细胞因子监测再障疗效的可行性。方法应用EL ISA检测外周血和骨髓IL-3、IL-8和TNF-α及IFN-γ水平。结果急、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外周血和骨髓中IL-8、TNF-α及IFN-γ含量均远高于正常对照者,IL-3则低于正常对照者。抗淋巴细胞球蛋白(ALG)联合环孢素A(C sA) 雄激素较C sA 雄激素治疗效果明显,总有效率分别为83.3%和58%。结论细胞因子IL-3、IL-8和TNF-α及IFN-γ等可以作为急、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诊断和治疗监测指标。ALG联合C sA治疗急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5.
张媛  郭智  何学鹏  刘晓东  刘丹  陈惠仁 《中国医药》2010,5(11):1014-1016
目的 观察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联合环孢素、雄激素及造血生长因子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 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应用ATG联合环孢素、雄激素及造血生长因子对21例SAA患者进行治疗,检测其治疗前后血象及骨髓象的变化,分析临床疗效. 结果 21例SAA患者中,基本治愈3例,缓解4例,明显进步7例,无效5例,死亡2例;总有效率为66.7%. 结论 联合应用ATG、环孢素、雄激素及造血生长因子治疗SAA,疗效肯定,不良反应相对较轻,值得临床广泛应用,是SAA长期无病生存的重要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李红  周洁  董会敏 《河北医药》2013,35(12):1862-1863
再生障碍性贫血是一种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症,主要表现为骨髓造血功能低下、全血细胞减少和贫血、出血、感染征候群[1]。目前临床治疗多采用大剂量免疫抑制剂,但大剂量免疫抑制剂有明显副作用,如反复使用其临床疗效不理想。因此,本研究用雄激素与环孢菌素A对再生障碍性贫血进行联合治疗,介绍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收集我院确诊为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50例,  相似文献   

17.
李伟丽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0):534-535
目的研究环孢菌素治疗妊娠期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自1998年1月至2001年12月内收治的32例妊娠期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其中实验组16例,对其进行环孢菌素治疗,并观察统计环孢菌素治疗妊娠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治疗效果。对照组12例,进行常规的护理治疗。结果收治的16例实验组患者中,有10例患者获得长期生存,4例患者并未有所改观,2例患者死亡,总治愈率可达50%以上,可用于临床的长期应用。结论对于妊娠期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治疗,选择环孢菌素具有较好的疗效,可用于临床的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环孢菌素A(CsA)联用方案对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骨髓细胞Fas表达及单个核细胞(MNC)凋亡率的影响。方法选择医院2010年2月至2014年2月确诊为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48例,分为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组和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CAA)组,各24例。两组患者均予以常规十一酸睾酮、丙种球蛋白及环孢菌素A治疗,SAA组加用抗人T细胞猪免疫球蛋白(ATG)治疗。结果 SAA组总有效率为66.67%,与CAA组的87.50%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但SAA组明显缓解率显著低于CAA组( P<0.05)。两组治疗前CD34+ Fas+细胞百分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但治疗后SAA组明显高于CAA组( P<0.05)。SAA组治疗后MNC凋亡率为(2.92±1.20)%,显著低于治疗前( P<0.05);CAA组治疗后MNC凋亡率为(2.27±0.74)%,显著低于治疗前的(6.46±2.17)%及SAA组治疗后的(2.92±1.20)%( P<0.05)。结论细胞Fas异常表达和再生障碍性贫血发病有一定联系,采用环孢菌素A联用方案治疗,可明显降低其骨髓MNC凋亡率。  相似文献   

19.
何倩  陈霞 《安徽医药》2017,21(2):343-345
目的 探讨抗人T-细胞兔免疫球蛋白(ATG-F)联合环孢菌素A(CSA)治疗儿童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儿童再生障碍性贫血者40例,其中重型再障(SAA)22例,极重型再障(VSAA)8例,依赖输血型非重型再障(NSAA)10例.采用ATG-F联合环孢菌素A的免疫抑制疗法.观察治疗前后T细胞亚群、疗效和影响因素.结果 治疗后CD3+和CD4+的细胞比例显著升高,CD8+细胞比例显著下降,CD4+/ CD8+比值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后发现,患儿的总有效率为72.5%(SAA+VSAA组为70.0%、NSAA组为80.0%),总生存率为85.0%,且SAA+VSAA组和NSAA组的各项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疾病严重程度、性别、年龄与疗效无相关性,病程和淋巴细胞绝对计数下降幅度与疗效有相关性(P<0.05).病程≤6个月的患儿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病程>6个月者(P<0.05),淋巴细胞绝对计数下降幅度>2×109·L-1的患儿有效率显著高于≤2×109·L-1者(P<0.05).结论 ATG-F与CSA联合使用治疗儿童再生障碍性贫血可改善T细胞功能异常,提高疗效,且早期治疗效果更优,同时提示两组药物联合使用时需对药物剂量进行个体化研究,保证免疫抑制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大剂量丙种球蛋白(丙球)在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中的疗效。方法用大剂量丙球联合环孢霉素、雄激素治疗重型再障12例,治疗6月后评估疗效。结果缓解2例.明显进步6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66.7%。结论大剂量丙球联合环孢霉素、雄激素治疗重型再障安全、有效,可降低早期死亡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