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苗苗  辛大庆 《中国医药》2011,6(6):754-754
患者男,34岁,因"心脏扩大、心律失常"入院.体格检查:心率90次/min,心律不齐.超声心动图示:左心房体积增大,其余各房室、主动脉及肺动脉内径正常.心室壁及室间隔厚度正常,运动幅度尚正常.三尖瓣及二尖瓣可见反流,其余瓣膜形态及运动尚正常.左心室收缩功能正常.二尖瓣血流频谱呈"单峰",峰值约115 cm/s.  相似文献   

2.
患者胡某某,男,47岁,因"阵发性胸痛4年,加重1天"入院.每次发作持续几分钟至半小时不等.患者既往有"高血压病"2年,最高血压180/110 mm Hg,未正规服用降压药,有长期吸烟、饮酒史.入院查体:T 36.4℃,P 68次/min,R20次/min,Bp 120/80 mm Hg,神志清醒,两肺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率68次/min,律齐.辅助检查:心电图:窦性心率,左心室高电压;血脂:低密度脂蛋白3.9 mmol/L,心肌酶谱及其他生化指标均正常;心脏彩超:心脏结构大小、功能未见明显异常.  相似文献   

3.
<正>患者,女,81岁.体重46 kg,身高153 cm,因"左足第一足趾外翻畸形矫正术后创面皮肤缺损"入院。完善各种术前检查后,拟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1左足第一足趾清创术;2左足第二足趾局部皮瓣转移修复创面术。术前检查:血常规:RBC 4.32×10~(12)/L,WBC 4.43×10~9/L,PLT 134×10~9/L,Hb 113 g/L,HCT 37.8%。凝血四项:PT-T 12 s,APTT 30 s,TT 19.7 s,FIB 3 g/L。ECG示:窦性心律,下壁异常Q波。心脏彩超示:  相似文献   

4.
1 病例资料患者,女,58岁,于2020年6月8日因"间断胸闷气短21年,加重3个月"入院。患者27岁时被诊断为"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因经济原因未行手术治疗,日常快步行走即出现胸闷气短症状。3个月前患者症状加重,为求进一步诊治来我院。既往史:无高血压、糖尿病病史;否认食物、药物过敏史;否认家族遗传病病史。入院查体:体温36.5 ℃,脉搏70次/min, 呼吸20次/min, 血压136/84 mmHg。  相似文献   

5.
<正>患者,男,1岁,因反复出现呼吸困难就诊当地医院,体检发现心脏杂音,合并肝肿大。心率持续在180次/min以上,给予强心、利尿效果差。经胸心脏彩超提示"右心室内占位"。家族中无心脏肿瘤病史。入院检查:体重5 kg,呼吸45次/min,心率185次/min,口唇无发绀,胸骨左缘可闻及收缩期Ⅲ/6级杂音,肝肋下4.0 cm。X线胸片提示:心脏增大。心电图提示:窦性心动过速,心电轴右偏,右心室肥大,  相似文献   

6.
<正>例1女,52岁。因"间断游走性多多关节肿痛5年余,伴脱发1月余,发热1周"入院。2005年诊断为类风湿性关节炎(SLE)。间断口服"双氯芬酸"、"柳氮磺胺嘧啶"、"甲氨蝶呤"等药物维持治疗,病情控制尚可。近1月来出现口腔溃疡、面部红斑,活动后胸闷。入院专科查体:T 38.5℃,P 86次/min,BP 120/70 mmHg(1 mmHg=0.133 kPa)。两侧面颊部可见蝶形红斑。双手近端指间关节呈梭形肿胀,双膝关节肿胀,伴压痛。实验室检查:HB 110 g/L,WBC 2.6×109/L,PLT68×109/L;ESR 124 mm/h;RF(+);IgG 28.8 g/L,补体C3:  相似文献   

7.
某女,18岁,因发现心脏杂音17年而以先天性心脏病、动脉导管未闭入院.该患平素易感冒,活动不受限,耐力稍差,无紫绀史,晕厥史及心衰史;查体:血压16/9kPa,心前区轻度隆起,胸骨左缘第Ⅰ、Ⅱ肋间可触及双期连续性震颤,并可(?)及双期连续性机械样杂音,周围血管征(+);心电图示:窦性心律、左室高电压;心脏像所见:肺血增多,主动脉结正常,肺动脉段凸,左心缘圆隆,心胸比率0.49;心动超声检查:降主动脉与左肺动脉间可见一管状交通,7×8mm;临床诊断:先天性心脏  相似文献   

8.
心房纤颤是常见的一种心律失常,可见于心脏瓣膜病、冠心病、肺心病和先天性心脏病等,我们所遇自发性气胸并快速心房纤颤一例,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患者,男,43岁,因突然剧咳,呼吸困难,胸痛,心悸,于1990年9月21日急诊入院。入院查体:体温36.7℃,脉搏120次/分,呼吸38次/分,血压17.3/10.7kPa,无突眼,口唇轻度发绀,甲状腺无肿大,气管左侧移位,胸廓不对称,右侧饱满,语颤减弱,叩诊呈鼓音,肺肝界下移,右肺第二肋以上呼吸音减弱,以下呼吸音消失,左侧叩诊呈清音,左肺呼吸音正常。心浊音界向左侧移位,第一心音强弱不等,节律不整,心室率  相似文献   

9.
患者男性,46岁,主因体检发现肺结核10 d,腹痛8 h入院.查体:T:36.6℃,神志清晰,双肺呼吸音减低,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脏未闻及杂音,上腹部压痛,无反跳痛,无移动性浊音及双下肢水肿.入院前10 d体检时肝功能、肾功能均正常,血常规正常,胸部CT示:双肺多发斑片状致密影,内可见小空洞,痰涂片找抗酸杆菌(+),既往无慢性肾炎病史,入院前3 d在当地疾控中心予以异烟肼0.3 g/d,利福平0.45 g/d,乙胺丁醇0.75 g/d,吡嗪酰胺1.5 g/d治疗,8 h前出现腹痛,伴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在当地医院行腹透未提示肠穿孔及肠梗阻.既往于9年前患"结核性胸膜炎",在当地予2HRZE/4HR抗痨治疗.  相似文献   

10.
患者,男56岁。因头昏、恶心1周于1991年12月10日入院,入院体检:BH24/14kpa,肥胖体型。急性病容、1年前胸片示心影正常。入院诊断:高血压病1期。入院后检查:肝肾功能、血糖正常,甘油三酯偏高(2.09mmol/L)。心电图示:实性心律,低电压,电轴显著顺钟向转位。先后两次作Holter一次示:窦性心律,未见心律失常,S—T段抬高0.05~0.1MV;第二次显示:窦性心律,部分为窦性心律不齐(55~94次/分,偶发房早,部分时间S—T段抬高0.05MV,部分时间S—T段下移0.05 MV。彩色多谱勒示:主动脉硬化,二尖辫前叶下降速度慢(29mm/S)胸骨旁长轴左室切面可见左室后壁基部、中部(笫三、四段)局限性膨突,室壁运动减弱,反射增强,约3.3×0.9cm大小。心尖四腔位可见左室侧壁基部、中部(第八、九段)局限性膨突,  相似文献   

11.
王红贤 《北方药学》2012,9(2):93-94
1 临床研究 患者女,46岁,主因发热7天,左侧胸腹痛3天于2011年10月31日入院.患者8月前患脑炎,已经治愈.患者于入院7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最高达38.0℃,渐出现干咳、气短、平卧位气短加重,伴双下肢浮肿、乏力、纳少,未诊治.3天前出现左侧胸腹部疼痛,尤以咳嗽及深吸气时为著,平卧位疼痛剧烈,蜷曲坐位时有所减轻.无头晕、头痛,无肢体活动障碍,无恶心、呕吐,全身无瘀点瘀斑,无血尿少尿.入院查体:体温:36.5℃,血压133/57mmHg,呼吸28次/分,脉搏100次/分;贫血貌,消瘦体型,精神欠佳,双肺呼吸音清,心界饱满,心率100次/分,律齐,二尖瓣听诊区可闻及鸥鸣音,主动脉瓣区可闻及2/6级双期杂音,心包摩擦音未闻及.腹部稍隆起,剑下及左腹部压痛阳性,脾大肋下约4.0cm,质稍韧,触痛阳性.双下肢轻度可凹性浮肿.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T波广泛地平,院外心脏超声心动:LA45.8mm,LV55.1mm,EF64.1%,主动脉无冠瓣增厚,回升增强,瓣尖可见7×5.5mm强回声光团,边界毛糙(性质待定),心包少量积液.入院查血沉(ESR)61mm/h,血红蛋白81g/L,尿潜血2+,白蛋白27.2g/L,入院后3次血培养均阴性.胸水探查:双侧胸腔少量积液;腹部B超:肝脾大,脾实质回声不均匀,可见范围约7.2×2.9cm楔形低回声区,尖指向脾门.上腹部CT:脾大,进一步增强扫描示脾梗死.据DUCK诊断标准符合一个主要标准及3个次要标准诊断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主动脉瓣狭窄伴关闭不全,心脏扩大,心功能IV级(NYHA分级)脾栓塞.入院后给予头孢唑林钠2.0g,q8h抗感染,加强营养,纠正低蛋白血症,利尿,改善心功能,对症止痛等治疗.患者体温正常,腹痛渐消失,复查心脏超声心动:主动脉无冠瓣增厚,回声增强,可见20×11mm强回声团,形态不规则,舒张期飘向左室,经心胸外科会诊建议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2.
例 1:女 ,17岁。因发现动脉导管未闭 16a,劳力性气短5 a,于 2 0 0 2年 10月 2 5日入院。患者 1985年 11月发现心脏杂音并确诊为“先天性心脏病 ,动脉导管未闭”。查体 :体温 3 6.2℃、脉搏 92次 /min、呼吸 2 0次 /min、血压 110 /70m m Hg( 1m m Hg=0 .13 3 k Pa) ,发育中等 ,胸骨左缘第二肋间闻及连续的机器样杂音 ,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亢进。心电图示左室肥大。心脏超声在降主动脉与左肺动脉间可见直径 8m m ,长 11m m的动脉导管 ,并有双期正向血流。当天进行了 Am platzer蘑菇伞堵塞器堵闭动脉导管术。手术在 X光透视下进行。首先采用 …  相似文献   

13.
<正>患者男,32岁,苯酚(42%)烧伤3h入院。入院前曾用大量清水冲洗,并用5%碳酸氢钠湿敷。入院查体:T37.4℃P76次/min,R25次/min,Bp120/84mmHg(1mmHg=0.133kPa),头面颈、躯干、双臀及四肢可见大片皮肤呈棕红  相似文献   

14.
患儿,女,4岁,因"全身红斑、结节伴肌肉疼痛乏力3月"入院。查体:T36.5℃,P80次/min,R 20次/min,体质量16 kg,一般情况可,心肺腹(-),NS(-)。专科查体:面部可见以眼睑为中心的紫红色水肿斑,面颊部见对称分布的红斑,双手指关节、肘关节、膝关节伸侧可见数枚米粒至绿豆大小的丘疹,其上可见少量鳞屑,甲边缘见甲周红斑,  相似文献   

15.
尼丽英 《齐鲁药事》2012,31(3):184-185
<正>患者女,62岁,既往有心脏病史,无药物过敏史,因胸闷憋气2 d入院。入院查体:体温36.5℃,呼吸20次.min-1,心率65次.min-1,血压150/90 mmHg。心电图检查:窦性心律;心肌缺血样改变。血流变检查:高黏滞综合征,总胆固  相似文献   

16.
赵华  包丽雅  肖斌 《云南医药》2012,(5):506-507
病例患者,女,56岁。本次入院前3月曾诊断为"甲亢",口服他巴唑治疗,近10d来出现不明原因发热,最高体温41℃,伴有畏寒、寒战,右手掌肿痛,院外检查发现白细胞明显减低WBC1.8×109/L,NE 0.2×109/L,故以"粒细胞缺乏症"收住我科。入院时查体:T39.8℃,咽稍红,双肺呼吸音稍粗,未闻及湿性啰音,右手掌、手指肿胀有压痛。入院后查血WBC 0.86×109/L,NE0.06×109/L,ALB 25.6G/L,ALT 93U/L,T30.68nmol/L,T 434.79nmol/L,ANCA(+),PANCA(+),MPO(+)。心脏彩超提示:左房扩大,右心轻  相似文献   

17.
刘文华  贺进英 《齐鲁药事》2011,30(8):437-437
<正>临床资料:患者,女,40岁。因咳嗽、恶寒、发热4 d收入院。入院查体:T39.3℃、P108次/分、R22次/分、BP120/70mmHg,神志清,精神不振,营养一般,自主体位,血常规示:WBC:10.8×109.L-1,入院诊断:气管感染。入院后即给予NS 100 mL,哌拉西林舒巴坦钠1.25 g静脉滴注,每天两次,复方甘草合剂10 mL口服,每日3次。患者于入院第二天  相似文献   

18.
【病例】 女,10岁。体重2 5kg。因腹痛、脱肛、便血2天急诊入院。查体:体温3 8 2℃,脉搏95 /min ,呼吸3 5 /min ,血压85 /60mmHg。面色青紫,呼吸急促,口唇重度发绀,两肺叩诊清音,听诊呼吸音尚清晰,可闻及少量哮鸣音。心脏叩诊位于胸廓右侧,听诊心率95 /min ,律齐,胸骨右缘第二  相似文献   

19.
患者,男,32岁,因"反复咳嗽2年余,间断气喘1年余,加重1周",于2019年12月3日入院.入院症见咳嗽,干咳无痰,夜间咳甚,偶可闻及喉间哮鸣音,胸闷气喘,夜间及晨起时喘甚,鼻塞,流黄白涕.体检:体温36.4℃,脉搏138次/分,呼吸频率20次/分,血压115/92 mmHg.咽部无充血,扁桃体肿大,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双肺呼吸音粗,双下肺可闻及湿啰音;心率138次/分,律齐,心脏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额外心音及杂音;腹部及神经系统检查未见阳性体征.辅助检查:嗜酸性粒细胞计数1.85×109/L(参考值0.02×109/L~0.52×109/L),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25.0%(参考值0.4%?8.0%),余均在正常范围内.CRP 10.1 mg/L(参考值0.0?5.0 mg/L),降钙素原(PCT)1.140 ng/L(参考值0.0~0.046 ng/L),尿常规、大便常规、凝血、血沉、甲状腺功能、真菌D葡聚糖、肝功能、肾功能、心肌酶、空腹血糖、电解质、肌酸激酶同工酶MB、细胞角蛋白19片段、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均未见明显异常.胸部CT平扫:双肺间质性炎症(以双下肺为著),纵隔内可见淋巴结肿大.心脏彩超及心功能测定诊断意见:(1)心脏形态结构及瓣膜功能未见明显异常.  相似文献   

20.
<正>1病例资料患者女性,72岁,因"咳嗽、胸闷10+天,心脏彩超发现左心房团块3 d。"于2013-09-25入院。人院前10+天,心脏彩超发现左心房团块3 d。"于2013-09-25入院。人院前10+天,患者受凉后出现咳嗽,呈干咳,间断发作;伴胸部闷胀不适,活动后心累气促,无发热、胸痛、咯血、晕厥等不适;于当地卫生室给予输液治疗无好转(具体不详),遂于3 d前在涪陵中心医院就诊,行心脏彩超提示:左房增大,左房内稍增强回声团块,考虑黏液瘤,未行特殊治疗;为求进一步治疗,于今日来我院,门诊心脏彩超提示:左房、右房增大,左房内实性异常回声,中度肺动脉高压伴三尖瓣重度反流,肺功能提示轻度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以"左房黏液瘤"收入我科。2+天,患者受凉后出现咳嗽,呈干咳,间断发作;伴胸部闷胀不适,活动后心累气促,无发热、胸痛、咯血、晕厥等不适;于当地卫生室给予输液治疗无好转(具体不详),遂于3 d前在涪陵中心医院就诊,行心脏彩超提示:左房增大,左房内稍增强回声团块,考虑黏液瘤,未行特殊治疗;为求进一步治疗,于今日来我院,门诊心脏彩超提示:左房、右房增大,左房内实性异常回声,中度肺动脉高压伴三尖瓣重度反流,肺功能提示轻度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以"左房黏液瘤"收入我科。2+年前,患者开始出现夜间不能平卧,伴间断双下肢可凹型浮肿(1年内未再出现浮肿);近10+年前,患者开始出现夜间不能平卧,伴间断双下肢可凹型浮肿(1年内未再出现浮肿);近10+天发病以来夜间不能平卧明显,无端坐样呼吸,不伴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