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腰椎间盘术式与腰椎不稳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随访,比较椎间盘开窗、半椎板切除、全椎板切除三种术式对腰椎稳定性的影响.方法本院1978年6月至2003年10月间治疗了53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共随访434例,其中椎板间开窗294例,半椎板切除95例,全椎板切除45例,随访时间3个月~20年.结果3种术式早期均影响腰椎稳定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的远期疗效取决于腰椎的稳定性.术后腰椎稳定时间:开窗3~6个月;半椎板切除:0.5~1.5年;全椎板切除:1~2年.全椎板切除对腰椎稳定性影响最大,腰椎不稳发生率为44.4%;半椎板切除优于全椎板,腰椎不稳定发生率为26%;而椎板间开窗术不影响腰椎稳定性,是值得应用的术式.结论腰椎不稳与术式和小关节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式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近、远期治疗效果及对脊柱稳定性的影响。方法将该院2005年2月至2012年2月收治的258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按手术方式分为开窗组(88例)、半椎板组(91例)和全椎板组(79例),分别行腰椎间盘摘除,并对不同治疗方式下患者的腰腿疼痛症状、下肢肌力改变和脊柱稳定性变化进行比较分析。结果258例患者均顺利手术,开窗组、半椎板组、全椎板组的治疗优良率分别为94.32%(83/88)、90.11%(82/91)、91.14%(72/79),三组优良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5年获得随访239例,开窗组、半椎板组、全椎板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14%(1/88)、2.20%(2/91)、8.86%(7/79)。开窗组与全椎板组、半椎板组与全椎板组并发症发生率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窗、半椎板切除、全椎板切除后路钉棒系统内固定植骨融合3种腰椎间盘摘除手术方式均有效,但是开窗、半椎板切除具有手术创伤小、费用低、愈合快等优点,应作为手术指征患者的首选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特点及外科手术方式与治疗效果。方法对108例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腰椎后路手术治疗,单侧椎板扩大开窗70例,单侧半椎板切除20例,全椎板切除18例。结果平均随访18个月,按JOA下腰痛评分系统,JOA评分术后平均改善率为75.8%。手术前后JOA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临床表现有其特殊性,手术治疗疗效取决于手术适应证和治疗方案的选择;手术方式因人而易,手术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彻底减压与稳定;手术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治疗效果。方法采用后入路"开窗"或半椎板或全椎板切除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06例,并对手术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本组106例中共随访88例,随访率83.0%。采用Macnab评估标准,优73例(83.0%),良11例(12.5%),优良率95.5%。结论准确的诊断和定位是手术成功的保证,手术应在彻底减压并摘除髓核的基础上,尽量减少对腰椎结构的破坏,以保持腰椎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5.
腰椎间盘摘除术后远期并发症预防及术式的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观察全椎板切除术(A)、半椎板切除(B)、椎板间开窗术(C)三种手术方法治疗7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远期并妆症(如腰椎失稳、粘连及瘢痕所致的腰痛及腿痛)的发生率,结果发现全椎板节除术破坏了脊柱的稳定性,同时因为骨缺损大易导致瘢痕压迫神经根从而出现腰痛或症状“复发”。提示临床上应严格手术指征,根据不同的病例选择合理的手术方法以提高手术效果,降低远期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观察全椎板切除术(A)、半椎板切除(B)、椎板间开窗术(C)三种手术方法治疗7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远期并妆症(如腰椎失稳、粘连及瘢痕所致的腰痛及腿痛)的发生率,结果发现全椎板节除术破坏了脊柱的稳定性,同时因为骨缺损大易导致瘢痕压迫神经根从而出现腰痛或症状“复发”。提示临床上应严格手术指征,根据不同的病例选择合理的手术方法以提高手术效果,降低远期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脊柱外科高发、常见疾病,既往治疗方式有微创射频消融、椎间盘镜下髓核摘除术、椎板开窗髓核摘除、半或全椎板切除髓核摘除,但有椎间盘脱出复发、继发腰椎失稳、临近椎间盘退变及小关节增生内聚等并发症,近年来采用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PLIF)+内固定手术,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术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分别用腰椎后路小切口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及腰椎后路小切口髓核摘除终板次全切椎体自发愈合的方法,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及相关因素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48例临床资料,其中150例采用腰椎后路小切口髓核摘除终板次全切椎体自发愈合的方法;98例采用腰椎后路小切口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结果: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后路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脊柱的稳定性,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减少远期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后路手术32例,其中全椎板切除18例,非全椎板切除14例,对两术式后脊柱的稳定性进行比较,所获数据经χ^2检验。结果18例全椎板切除有3例出现并发症,其发生率为16.7%,非全椎板切除的14例中只有1例出现并发症,两组比较P〈0.05。结论在做髓核摘除术时,尽量少切除椎板以增加其稳定性,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总结分析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要点,探讨后路椎间盘镜髓核摘除术、椎板间开窗髓核摘除术、半椎板切除髓核摘除或全椎板切除髓核摘除加椎间植骨椎弓根内固定术等方法 的临床护理经验.方法 回顾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行后路椎间盘镜髓核摘除术、椎板间开窗髓核摘除术、半椎板切除髓核摘除或全椎板切除髓核摘除加椎间植骨椎弓根内固定术等术后患者的护理体会.结果 本组76例患者,据其发病情况、临床表现、心理变化等制定系统科学的护理措施,在术前、术后、出院等不同阶段采取相应的临床护理方案,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结论 系统全面科学的专科护理可以减轻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心理负担,缩短住院天数,提高临床康复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临床疗效。方法 52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13例行开窗术,15例行全椎板切除,24例行半椎板切除。结果症状基本消除40例,明显好转12例,随访30例,优良率95%。结论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腰椎间盘髓核切吸术和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即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腰椎间盘髓核切吸术,实验组采用臭氧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比较两组患者的有效率及治疗前后生活质量的评分。结果实验组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略高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臭氧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优于腰椎间盘髓核切吸术,两种方法治疗后患者的生活质量均得到提高,臭氧注射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RSS椎弓根钉内固定结合植骨融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伴腰椎不稳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本院2011年9月~2013年9月收治的4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伴腰椎不稳患者按不同手术治疗方案随机分为对照组21例和观察组23例,对照组采用髓核摘除+经后路关节突单纯植骨融合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RSS椎弓根钉内固定+植骨融合手术治疗,比较两组的围术期情况、JOA评分、植骨融合情况。结果两组的手术耗时、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6个月的JOA评分均明显高于术前(P〈0.05);观察组术后6个月的JO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植骨融合成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SS椎弓根钉内固定结合植骨融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伴腰椎不稳具有植骨融合率高、远期恢复效果显著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次手术和预防复方的方法。方法对46例再手术者均采用omnipaque作脊髓造影,确定再次手术方法。再次手术方法:采用开窗减压术8例,半椎板切除22例,全椎板切除6例,对10例全板切除合并腰椎不稳者施行后外侧融合,其中2例植入BAK。结果46例手术者方均随防3年2个月,优良率达91.3%。结论术前细致检查明确诊断,术中定位准确,术式得当,操作仔细是减少失误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非手术脊柱减压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选取2008年7月~2012年10月本院收治的1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普通腰椎牵引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非手术脊柱减压系统进行牵引治疗,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6.00%,高于对照组的8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VAS、COD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VAS、CODI均降低,观察组降低程度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手术脊柱减压较普通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能更好地改善患者症状、体征和帮助患者恢复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TESSYS技术与传统开放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09年3月~2012年9月本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78例,将选择经皮椎间孔镜下TESSYS技术治疗的43例作为TESSYS组,选择传统开放手术治疗的35例作为开放组。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时应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疼痛程度,应用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评估腰椎功能改善情况。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术前VAS和JO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VAS均显著下降(P〈0.05),JOA评分均显著升高(P〈0.05),且两组间VAS和JO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ESSYS组的手术时间短于开放组、出血量少于开放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开放组(P〈0.05)。结论与传统开放手术相比,TESSYS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相当。且安全性更高,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少、并发症少的优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多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多节段腰椎间盘突出患者136例,116例选择后路手术,其中,行开窗减压单纯髓核摘除手术66例,在后路减压的同时进行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植骨融合手术50例;余20例患者选择前路置换人工椎间盘手术。观察治疗前后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JOA)评分及视觉模拟评分(VAS)情况。结果治疗后JOA评分高于治疗前,VAS评分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多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针对性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自拟“强筋健骨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本试验选择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4周通过有效率、疼痛评分来评价“强筋健骨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结果经过4周治疗后观察组VAS疼痛评分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且与对照组相比,疼痛评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7%(29/3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0%(23/30),(P<0.05)。结论自拟“强筋健骨汤”能有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伴Modic改变的临床疗效。方法82例腰椎间盘突出伴Modic改变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MED组(即椎间盘髓核摘除术组,42例)和PLIF组(即椎间融合内固定术组,40例),观察两组患者术前、随访末临床基本情况,包括Oswed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ODI)(0~45)、视觉疼痛模拟标尺(VAS)(腰,0~10)、VAS(腿,0~10)。结果术后,两组患者症状均较术前改善,MED组手术后ODI、下腰痛及下肢根性痛的改善率分别为81.7%、76.6%、90.3%,PLIF组手术后ODI、下腰痛及下肢根性痛的改善率分别为85.0%、86.7%、91.8%,PLIF组总体优于MED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LIF组内ModicI型下腰痛的改善程度优于ModicII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ED组不同终板类型间VAS、ODI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后下腰痛的改善与终板Modic改变间存在相关性,MED术和PLIF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伴有Modic改变均有效,但处理终板后的PLIF术疗效优于MED术,特别是对ModicI型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