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罗溪镇儿童乙型肝炎疫苗预防接种的效果。方法:以2016年4月至2017年10月在罗溪镇选取的1800名儿童为研究对象,这些儿童先前全部都给予过乙型肝炎疫苗接种,随机分为观察组(1400例)和对照组(400例)。其中,给观察组儿童进行加强接种乙型肝炎疫苗,而对照组儿童都没有进行加强。以两组儿童血清中的HBsAg,抗-HBS,以及抗-HBC含量为评定标准。结果:观察组儿童加强接种后的HBsAg阳性率,抗-HBc的阳性率都较对照组低,差异显著(P0.05);而观察组儿童的抗-HBc较对照组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儿童进行乙肝型疫苗预防接种有较好的效果,且对儿童实施加强性接种能够有效的避免因为各种因素而导致对疫苗的影响,加强了预防接种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熊瑛 《中国医药指南》2011,9(32):117-118
目的探讨黄冈龙感湖管理区儿童乙型肝炎疫苗接种效果监测。方法 2010年6至2011年7月在我疾控中心收集了我区467例1~12岁儿童乙型肝炎三系定量检测资料,对这些儿童的乙型肝炎接种率、HBsAg、抗-HBs和抗-HBc等HBV血清标志物进行调查,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患者HBsAg阳性率为0.86%,抗-HBs阳性率为78.6%,城区儿童的HBsAg阳性率明显低于各农村儿童,抗-HBs阳性率明显高于农村儿童;且出生当天和第2天接种的儿童的HBsAg明显低于出生第3天及以后的儿童,抗-HBs明显低于出生第3天及以后的儿童,P<0.05;抗-HBc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讨论对新生儿实施乙型肝炎疫苗接种能提高对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预防,出生后及时接种取得的免疫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新生儿乙型肝炎疫苗接种后长期免疫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00年2月至2005年8月期间在我院进行乙型肝炎疫苗接种的206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按照0、1、6个月的规定免疫顺序全程接种乙型肝炎疫苗,采集血液样本,检测血清HBsAg、抗-HBs以及抗-HBc,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研究组HBsAg阳性率为1.21%,对照组HBsAg阳性率为13.8%,两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按照规定程序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后具有持久的免疫效果,可以获得较高的HBsAb阳转率,但仍有一部分新生儿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后免疫无应答,这将成为今后新生儿预防乙型肝炎工作重要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孕期多次注射免疫球蛋白(HBJG)阻断乙型肝炎母耍垂直感染效果.方法对40例HBsAg阳性孕妇从产前6个月开始,注射免疫球蛋白,每月一次,连续三次;对照组产前3个月开始,每月注射免疫球蛋白,每月一次,连续三次,分娩后6小时内新生儿先注射HBIG 100IU,然后在1.2.7月龄再接种乙型肝炎疫苗5μg,两组婴儿于12月龄时测定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结果治疗组新生儿HBsAg阳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15.8%、23.5%)P<0.05.出生后耍儿12个月随访,治疗组新生儿单用疫苗和对照组的新生儿单用疫苗血清抗-HBs阳性率两组比较有显著意义(P<0.05).治疗组血清抗-HBs 阳性(71.4%)明显高于对照组血清抗-HBs阳性率(64%)P<0.05.结论免疫球蛋白可有效阻断乙型肝为母婴的垂直传播.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江苏启东地区乙型肝炎(乙肝)疫苗接种人群HBV感染与ABO血型的关系。方法 2018—2020年随机抽取江苏启东市乙肝干预研究队列中的12 214例为研究对象。其中,新生儿期接种乙肝疫苗6 595例(疫苗组),未接种乙肝疫苗5 619例(对照组)。检测ABO血型、HBsAg、HBV表面抗体(抗-HBs)和HBV核心抗体(抗-HBc),分析不同血型与HBV感染之间的关系。结果 12 214例中,AB型1 122例,A型3 585例,B型3 466例,O型4 041例。疫苗组HBsAg和抗-HBc阳性率分布为1.79%和4.76%,低于对照组的7.54%和23.88%(P<0.01)。疫苗组中,AB型和A型血HBsAg阳性率分别为2.69%和2.30%,高于O型血的1.34%(P<0.05);与O型血比较,AB型血HBsAg阳性风险增加了1.01倍(P<0.05),A型血HBsAg阳性风险增加了72%(P<0.05)。结论 江苏启东地区乙肝疫苗接种人群发生HBV感染与ABO血型有关,AB型和A型血人群发生HBV感染的风险高于O型血。  相似文献   

6.
在台湾省决定广泛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前,作者于1984年6~10月,对台北市1200名(647名男孩,553名女孩)15岁以下未接种乙型肝免疫苗的健康儿童采集了血样,用放射免疫试验测定HBsAg、抗-HBs和抗-HBc,并对HBsAg阳性者测定HBeAg和抗-HBe。结果表明,婴儿中HBsAg阳性率为5.1%;1~2岁儿童的阳性率增为10.7%,随后维持在10%左右。婴儿的抗-HBs、抗-HBc和血清阳性率(至少可测到一项乙型肝炎阳性指标)分别为39.0%、30.5%和52.5%,而1~2岁儿童则分别降至10.7%、14.3%和17.9%,以后抗体阳性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13~14岁儿童的抗-HBs和抗-HBc阳性率分别达41.7%和44.7%。上述结果提示,儿童中大多数HBsAg携带者是由3岁前感染所致,3岁后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很少引起HBsAg  相似文献   

7.
作者于1985年1~11月对无乙型肝炎疫苗接种史的35名男性同性恋者作了研究。对所有受试者测定了抗人类免疫缺陷症病毒(HIV)抗体。在首次接种前采集的血清标本中,HBsAg、抗-HBs和抗-HBc均阴性。受试者分别于第0、1和6个月在臀部肌注20μg乙型肝炎疫苗。并分别于每次接种前和未次接种后3个月采血10ml,检测HBsAg、抗-HBc、抗-HBs和抗-HIV,并进行全血细胞计数。结果发现,18人的抗-HIV持续阴性,17人阳性。第3次接种后3个月,35名受试者的HBsAg和抗-HBc均为阴性。18名抗-HIV阴性者中仅1人未检出抗-HBs,而17名抗-HIV阳性者中有8人未检出抗-HBs,两者有显著差异(P<0.01)。抗-HIV阳性人群中,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儿童乙型肝炎疫苗预防接种效果。方法选择门诊部763例接受乙型肝炎疫苗接种的儿童为研究对象,选取其中的有效血清730份,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开展检测,对疫苗注射效果进行观察,并评价其免疫效果。结果乙型肝炎表面抗体的标化阳性率为65.23%;5~7岁儿童乙型肝炎表面抗体阳性率表现出降低趋势;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标化阳性率为0.43%;3~7岁儿童中5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呈现为阳性。在接受乙型肝炎疫苗接种1个月后, 375例儿童再次接受加强接种。加强接种儿童的乙型肝炎表面抗体阳性率71.20%高于未接受加强接种儿童的45.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乙型肝炎疫苗的应用会使儿童机体免疫力提升,提高其机体血清乙型肝炎表面抗体阳性率,避免儿童受到乙型肝炎病毒的感染,有效预防乙型肝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接种疫苗的目的是预防疾病或感染。对乙型肝炎(HB)疫苗接种来说,区别感染和疾病很重要。HB病毒感染后血清中出现抗-HBc。病毒携带者HBsAg持续阳性,而免疫者则为抗-HBs阳性。 HB疫苗接种仅导致血清抗-HBs阳转。如果以前免疫者出现抗-HBc阳性,则提示感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本地乙型肝炎流行状况,探索乙肝流行因素及流行规律。方法 随机与整群抽样相结合,对1岁以上共650人进行了乙型肝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HBsAg阳性率为2.15%,低于2002年全国乙型肝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抗-HBs、抗-HBc阳性率分别为54.31%、17.69%,HBsAg、抗-HBs、抗-HBc阴性率皆为41.69%。结论 新生儿实施乙肝疫苗预防接种已取得显著成效,HBsAg、抗-HBc阳性率低年龄低于高年龄,抗-HBs阳性率低年龄高于高年龄。但乙肝疫苗免疫成功率偏低。  相似文献   

11.
王洪莉  宋淑琴 《天津医药》1992,20(4):204-206
本文分三个组(抗-HBc阳性组,抗-HBc、抗-HBe同时阳性组和抗-HBc、抗-HBe、抗-HBs同时阳性组),观察了97例HBsAg阴性的HBV感染者血清中的pre-S_2,抗-pre-S_2的情况,其中pre-S_2阳性5例,均分布在抗-HBc、抗-HBe同时阳性组,抗-pre-Sa_2阳性47例,以抗-HBc、抗-HBe、抗-HBs同时阳性组阳性率最高,占78.57%,且抑制率数值与抗-HBc和抗-HBe同时阳性组比较有显著差别。结果提示,抗-HBc、抗-HBe同时阳性组的部分人不能排除仍存在慢性HBV感染,而抗-pre-S_2在抗-HBc、抗-HBe、抗-HBs同时阳性组的存在应视为一种感染后的免疫标记。  相似文献   

12.
作者报道了比利时安特卫普地区医院和输血中心的医务人员接种比利时第一批商品乙型肝炎病毒(HBV)疫苗的结果,并分析了年龄和性别对接种效果的影响。疫苗由无症状携带者HBsAg阳性血清纯化制成。1剂疫苗(1ml)含5μg HBsAg。臀部接种3剂疫苗,每月1次,1年后加强1次。志愿者中女性69人;男性34人,平均年龄为31.6岁(中位数年龄为27.5岁,最大58岁,最小19岁)。所有人接种前HBV标志(HBsAg、抗-HBs和抗-HBc)均为阴性。在每次接种前和第3、4次(加强)接种后1个月采集血清。用放射免疫法测定HBsAg、抗-HBc和抗-HBs。结果:第1针后1个月,17.5%的接种者抗-HBs阳性,抗体几何平均滴度(GMT)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意大利那不勒斯附近地区婴儿大规模接种乙型肝炎疫苗的情况。该地区为乙型肝炎流行区(HBsAg阳性率约为14%),共有13万人,每年约出生2300名婴儿。自1987年1月以来,所有HBsAg阴性母亲所生的婴儿均于3、5及11月龄接种3次乙型肝炎疫苗;HBsAg阳性母亲所生的婴儿除按上述程序接种外,还于出生时注射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作者检测了110份血清标本的抗-HBs滴度,末次接种前的抗-HBs阳性率为  相似文献   

14.
为评价目前瑞典斯德哥尔摩乙型肝炎(HB)免疫方案,作者对212名HBsAg阳性母亲的婴儿进行了为期2~9年随访。 按HBsAg阳性孕妇的HBeAg情况分成三组:第1组HBeAg阳性;第2组HBeAg和抗-HBe均阴性;第3组HBeAg阴性,抗-HBe阳性,该组复分为接种疫苗和未接种疫苗两小组。婴儿出生后1小时内,肌肉接种HB疫苗5μg(血源或重组疫苗,均为美国MSD制造)。第1组首针时加用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BIG)5ml;3周龄和2月龄时分别接种第2及第3剂HB疫苗。用放射免疫法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HBsAg、HBeAg、抗-HBe、抗-HBc和抗-HBs。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重组乙型肝炎疫苗(CHO细胞)采用两种免疫接种程序的不同影响。方法选择75例接种乙型肝炎疫苗的儿童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对照1组、对照2组、对照3组与观察组,对四组儿童分别进行不同剂量的乙型肝炎疫苗,观察抗-HBs阳转率及抗HBs平均几何效价。结果对照1组、对照2组与对照3组、观察组抗-HBs转阳性比较, P〈0.05;对照3组与观察组比较, P〉0.05;对照1组、对照2组、对照3组与观察组比较, P〈0.05;对照3组与观察组比较, P〉0.05。结论大剂量的乙肝疫苗免疫接种后抗HBs抗体转阳性及抗-HBs效价明显高于小剂量乙肝疫苗,而两针法与三针法效果相同。  相似文献   

16.
作者在慢性尿毒症患者中比较了巴斯德研究所生产的含有S和前S2抗原的重组乙型肝炎疫苗和血源性乙型肝炎疫苗的免疫原性。 选择120例HBsAg、抗-HBc和抗-HBs阴性血清转氨酶正常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60人,在0、1、2、4和12个月(加强接种)分别肌肉接种20μg重组乙型肝炎疫苗(G组)或5μg血源性乙型肝炎疫苗(H组)接种后1、2、4、6、9、12和13个月采血标本,测定HBsAg、抗-HBc、抗-HBs和抗前S2抗体。 结果发现,在第3、4和加强接种后G组血清阳转率(抗-HBs效价≥2mIU/ml)分别是76%、85%和94%;N组分别是63%、67%和76%。G组抗-HBs几何平均滴度(GMT)分别为8.1、35.2和346.3;H组为9.9、27.2和133.4。G组血清保护水平(抗-HBs≥10mIU/ml)的百分率分别是44%、71%和84%,H组分别是46%、59%和70%,仅在加强注射后两组差异有显著性。加强接种后,两组抗-HBs GMT相似,G组为879mIU/ml,H组为1001mIU/ml。G组血清抗前S2抗体阳转率(30mIU/ml)和GMT皆高于H组,但仅在第3和第4次接种后有统计学差异。  相似文献   

17.
作者比较了血源性乙型肝炎疫苗(PHB,20μg)和酵母重组乙型肝炎疫苗(YHB,10μ)混合接种(皮下注射)与YHB单独接种的效果。把101名HBsAg和抗-HBs均为阴性的女职员分为两组:第1组59人,第1次接种PHB,第2、3次接种YHB;第2组42人,3次均接种YHB。她们都在接种第3次疫苗后测定抗-HBs。用放射免疫法测定HBsAg和抗-HBs,以抗-HBs>2.0为阳性。结果发现,第3次疫苗接种后,第1组的抗-HBs为55.3±49.2,第2组为39.4±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早产儿乙肝疫苗接种时机、剂量研究和远期效果评价。方法对180名早产儿进行乙肝疫苗免疫接种,通过不同接种时机、剂量来反应其检测抗-HBs阳性远期效果情况。结果 180名观察对象经过检测后,观察发现抗-HBs阳性人数为90名,检出率为50.0%,其中首次接种后第13、和6个月的抗-HBs阳转率分别为20.0%、38.3%和91.7%,逐渐增加,3个时间段前后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免疫后时间段的大剂量抗-HBs阳性率都明显高于小剂量(P<0.05)。结论小儿接种是预防和控制乙型肝炎的有效手段,在应用建议推迟到6个月进行免疫,多采用大剂量疫苗。  相似文献   

19.
作者对78名婴儿期接种过3次极低剂量(1或2μg)血源性乙型肝炎疫苗(PDV)的儿童观察了对加强免疫的回忆应答。这些儿童平均年龄为46个月,接种疫苗时间为出生时、6周龄和5月龄。约4岁时用2μg重组DNA(rDNA)乙型肝炎疫苗进行加强接种,接种前及接种后2周采血用放射免疫法检测抗-HBs。加强接种前还用酶免疫试验检测抗-HBc。利用世界卫生组织的抗-HBs标准品,分别稀释成0、12.5、15、25、50、100、150和200  相似文献   

20.
本文报道了常规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后低应答或无应答的健康人补充接种3剂疫苗的结果。 831名健康的医务人员,HBsAg和抗-HBs均阴性。分别在第0、1和6个月肌注3剂20μg血源疫苗。末次接种后1个月,用放射免疫法检测抗-HBs应答。与世界卫生组织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标准进行比较。抗-HBs水平低于1.51U/l表明抗-HBs试验阴性。 38名低应答和无应答者中,有26人同意补充接种20μg乙型肝炎疫苗(每月1次)。首剂补充接种后1个月,检测抗-HBs水平和HBsAg、抗-HBc及抗-HBe。接种4剂疫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