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平山病(Hirayama disease)又称青少年上肢远端肌萎缩症[1],是日本学者平山惠造于1959年首次报道[2],该疾病主要发生在亚洲人群,多为男性,青春期起病,起病隐匿,此病的突出表现为一侧上肢远端肌群萎缩,多为单侧损害,部分可表现为不对称双侧损害。本文主要通过经临床证实的3例平山病患者的MRI平扫及增强扫描图像的特征性表现进行总结,以加深对平山病的MRI表现的认识和了解。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平山病MRI检查方法和诊断要点,提高对该病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经临床证实的平山病患者的MRI资料。结合相关文献报道,归纳、总结MRI的检查方法和诊断要点。结果平山病MRI检查方法包括:自然位和屈颈位颈椎矢状位T1WI及T2WI扫描及低位颈髓横轴位T2WI扫描,屈颈位颈椎矢状位及横轴位增强扫描。诊断要点包括下颈段脊髓萎缩、变扁,硬脊膜后壁前移,硬膜外间隙增宽,增强扫描后可见硬脊膜外间隙内明显强化。结论 MRI检查软组织分辨率高,可多方位扫描,对平山病诊断十分有利,是诊断平山病的重要的、不可或缺的检查手段。颈椎过屈位MRI扫描能显示平山病的所有影像学特征,可提高该病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探讨平山病的临床特征及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年来诊断的2例平山病病例的临床表现、肌电图及磁共振成像(MRI)影像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2例均为青少年男性,呈单侧上肢远端无力伴萎缩,1例患者累及另一侧,尺侧肌萎缩明显,上肢呈斜坡样改变,无感觉障碍和锥体束征,肌电图检查显示神经源性改变。屈颈MRI检查均可见下颈髓前移、硬脊膜外间隙增宽,1例患者颈5-6水平脊髓内可见T2高信号。结论平山病临床少见且易误诊,当青少年出现上肢远端不对称肌无力伴肌萎缩时,需进一步行肌电图和屈颈位MRI检查以提高平山病的确诊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平山病患者临床与颈椎磁共振成像(MRI)的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平山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其颈椎MRI扫描资料。结果 17例患者临床表现均符合平山病诊断标准,全部为男性,青春期发病。自然位时磁共振(MR)示曲线异常,下颈髓轻度萎缩;屈颈位时MR示不等程度的下颈髓受压扁平、前移。结论平山病主要发生于青春期男性,过屈位MRI可有助于平山病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脑内淋巴瘤的磁共振影像学表现,提高淋巴瘤的检出率。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病理证实的脑内淋巴瘤的磁共振影像学表现。30例病例均使用GE3.0T磁共振,进行SE序列T1WI、T2WI、FLAIR、DWI以及对比增强T1WI扫描,分析其在各序列图像上所显示内部信号和强化特征,以及与相邻组织结构的相互关系特征。结果病变在T1WI图像上均为等或稍低信号;T2WI图像上均为与灰质相似或明显低于周围水肿的稍高信号;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图像上肿瘤为高信号;增强扫描后多呈均质或明显强化,周围水肿均明显,可见占位效应。结论磁共振增强扫描后淋巴瘤强化明显及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呈高信号可与其它颅内肿瘤进行鉴别,对淋巴瘤诊断有较高价值,可提高淋巴瘤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提高磁共振对卵巢癌诊断及鉴别诊断水平。方法回顾分析22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卵巢肿瘤的影像资料,其中16例诊断正确,6例误诊。6例误诊中其中3例胃肠道恶性肿瘤卵巢转移,2例阑尾恶性肿瘤卵巢转移,1例卵巢卵泡膜细胞瘤。结果22例卵巢肿瘤中,囊实性14例,实质性8例;肿瘤边界清晰16例,边界不清6例;14例囊实性肿瘤表现为混杂信号,8例实质性肿瘤表现为稍长T1、稍长T2信号,21例DWI为高或明显高信号,1例为稍高信号,21例性肿瘤ADC值范围0.8×10-3-1.2×10-3mm2/s,平均ADC值0.98×10-3mm2/s,1例良性肿瘤ADC值1.5×10-3mm2/s。结论常规磁共振结合DWI及ADC值的分析,对卵巢癌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正>阵挛性面肌痉挛(clonic facial spasm)或称面肌抽搐,以一侧面肌的抽搐样收缩为特点。以中年妇女为多。病因未明。近年来国内外都有报道,颅后窝探查发现大部分患者面神经进入脑干处被微血管袢所压迫,减压术后可痊愈,提示与三叉神经痛有类似的发病基础。有关面神经脑池段周围责任血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对烟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S iem ens 1.0T超导型MR I系统行三维时间飞跃法(3D-TOF)MRA,分析70例烟雾病的MRA表现。结果MRA发现双侧颈内动脉末端狭窄闭塞49例;单侧颈内动脉狭窄闭塞21例;大脑前、中动脉狭窄闭塞70例;大脑后动脉狭窄闭塞8例;血管跳跃征18例;颈外动脉分支代偿性扩张19例,大脑后动脉代偿扩张43例。脑底异常烟雾血管70例。结论MRA是一种无创伤性诊断烟雾病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0.
刘静  严敏 《现代医药卫生》2005,21(11):1341-1342
目的:探讨以眼科病症为首发体征的空蝶鞍(ESS)MRI表现。方法:35例以眼科病症为首发体征的病人,经MRI明确为空蝶鞍,分析其MRI表现。结果:垂体上下径小于3mm,垂体柄下陷,鞍区大部分被脑脊液信号影充填,矢状位“垂体柄视交叉角”加大,轴位鞍区“晶状体后移征”等为ESS的典型表现,矢状位T1WI加抑脂为最佳显示序列和位置。结论:对眼科体征不能满意解释时,要进行MRI检查除外ESS。  相似文献   

11.
目的:提高垂体腺瘤的磁共振诊断水平;方法:对9例临床诊断为垂体腺瘤,通过磁共振检查证实为垂体腺瘤的脑垂体MR图像进行分析;结果:垂体腺瘤的磁共振诊断应注意垂体腺瘤的位置、大小、形态及信号强度的变化,同时还应注意其间接征象;结论:磁共振检查是诊断垂体腺瘤,尤其是垂体微腺瘤最好的影像学检查手段。同时,如临床高度怀疑垂体腺瘤而平扫未能发现异常征象,应及时行MRI强化检查,以免遗漏垂体微腺瘤的MRI诊断。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经2-7颈椎椎间盘与相应椎管的关系进行MRI研究。选取40例正常MR扫描图像与80例临床有颈椎椎间症状的患者MRI扫描图像进行对照分析。认为椎管面积/椎间盘面积,椎管失戏/璋盘失径第项指标的改变作为椎间盘退行性变的诊断指标是可靠的。  相似文献   

13.
肖香佐  陈桂美  万林福 《江西医药》2009,44(11):1140-1141
血管病变已成为致死致残的首位原因.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和生命质量.以前血管病变的诊断一直依赖于昂贵而有创的X线血管造影和DSA;随着影像技术的发展,CT、MRI和多普勒超声技术日臻成熟,血管病变的诊断已进入无创伤检查阶段.尤其是磁共振三维增强血管成像(3D—CE—MRA)具有无创、准确特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自发眼球内出血的磁共振影像(MRI)及超声影像表现。方法选取6例经手术证实的自发眼球内出血患者回顾性分析手术前的磁共振影像(MRII)及超声影像表现,记录主要的的病变形态、信号、强化特点、声像特点。结果6例患者全部进行MRI及经灰阶超声检查,5例患者通过彩色多普勒检查及MRI增强检查。其中MRI图像上,病灶3例驼峰状,l例新月形,2例扁豆状,5例MRI增强检查病灶内部无强。在诊断表现上,6例灰阶超声诊断为肿块;4例彩色多普勒超诊断为出血,l例诊断为肿物;6例MRI诊断2例结果正确,4例误诊。结论自发眼球内出血的磁共振影像(MRI)信号多样,主要特点为病灶内部无强化特征,通过超声影像的配合使用可提高临床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研究侧脑室表皮样囊肿的磁共振影像表现,探讨磁共振扫描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5例侧脑室表皮样囊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行磁共振扫描和64排螺旋CT扫描成像,比较两种不同的检查方式的临床影像学表现。结果经磁共振扫描可见2例T1WI高信号,T2WI低信号,脂肪抑制像未能抑制;13例患者呈现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T2 FLAIR可见患者囊内有絮状稍高信号影。15例患者行扩散加权成像,在DWI上囊肿均表现为不均匀的高信号,且高于脑实质。增强扫描后反有2例患者的囊肿壁存在轻微的环状强化。CT扫描可见,14例患者的病灶位置呈现均匀或不均匀的脑脊液样低密度。2例患者的囊肿壁存在钙化影,1例患者的囊肿周围存在片状低密度水肿影。患者经CT增强扫描,2例囊肿壁有强化。结论经磁共振扫描侧脑室表皮样囊肿的影像具有特征性,可以作为临床诊断与鉴别的标志。  相似文献   

16.
<正>从2005年开始尝试将磁共振波谱成像(MRS)应用于颈髓。现就颈髓MRS技术成像质量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1.1研究对象:2005年1月至2010年11月在广东省中医院住院或者门诊45例患者以及15名健康志愿者行颈椎磁共振成像(MRI)和颈髓1 H-MRS检查,其中男性36例,女性24例,年龄25~84岁,平均46.5岁。45例患者中有33例MRI提示颈脊髓慢性压迫,21例因脊髓压迫症行手术治疗,7例确诊为脊髓侧索硬化症。  相似文献   

17.
李德炯  钟平  谢惠琴 《贵州医药》2004,28(2):132-133
Moyamoya病又称烟雾病,是一组病因不明、以脑动脉进行性闭塞及脑底出现异常血管网为特点的疾病^[1]。本文收集我院1996年10月至2003年10月的11例Moyamoya病磁共振影像资料,旨在对该病作进一步的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8.
<正>神经纤维瘤病(Neurofibromatosis,NF)是神经皮肤综合征的一种。神经皮肤综合征发生在胚胎2~4个月神经元增殖、组织发生和分化阶段,主要累及皮肤、周围神经和中枢神经系统。因常伴有特征性皮肤斑痣,故又称斑痣性错构瘤病(Phakomatoses)[1]。NF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起源于神经上皮组织,常累及中枢神经系统。本文就NF的MR影像表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9.
18例脉络膜裂囊肿的磁共振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脉络膜裂囊肿的磁共振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脉络膜裂囊肿的MRI表现。结果18例囊肿均位于脉络膜裂内,均为单发病灶;最大者2.9×2.2×1.1cm,小者最大径仅0.5cm,表现为界限清楚的囊性病变,病灶周围均无水肿,MR增强扫描无强化。结论正确认识脉络膜裂囊肿的影像学表现,可避免误诊。MRI具有多平面成像的特点,可清楚地显示脉络膜裂,对脉络膜裂囊肿的诊断明显优于CT。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磁共振成像(MRI)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对50例临床肺癌患者行MRI检查。结果分辨肿瘤与大血管的关系,以决定能否切除肿瘤,并能发现肺门及纵隔内肿大的淋巴结和肿瘤侵犯胸壁软组织的严重程度,以便更好地进行临床分期。结论 MRI可以从横断面、冠状面及矢状面成像,因而能从三个方位显示肿瘤的大小和位置。冠状面成像对显示主肺动脉窗淋巴结、气管隆突下淋巴结及锁骨上淋巴结转移比横断面清晰,并能显示较小的肺尖部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