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理 《四川医学》2013,(11):1759-1760
目的 探讨手术室腔镜专科护士规范化培训的方法与效果评价.方法 针对不同层次的手术室护士制定相应的腔镜专科培训目标和计划,进行规范化培训后对其考核评价.结果 2009-2012年96名学员在接受腔镜专科规范化培训后理论知识考核平均(94.6±2.7分),操作技能考核平均(96.2±2.3分).手术医生对培训后学员手术配合满意度评分均在94.2分以上,满意度呈上升趋势.结论 手术室腔镜专科护士的规范化培训能有效提高手术室护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是适应微创手术发展的必然需求.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手术室腔镜组护士专科规范化培训的方法与效果。方法:成立腔镜专科组,以全国手术室专科护士培训教材《手术室护理学》为指南,结合笔者所在医院实际情况,应用多媒体讲座、实物操作演示、护理查房的方法,对腔镜组护士进行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培训,每月考核理论和操作技能一次。结果:专科培训后腔镜组护士理论知识、实际操作能力测评成绩和手术医生满意度显著高于专科培训前(P0.05)。结论:腔镜组护士专科规范化培训可提高手术室的工作质量和效率,构建和谐的医护关系。  相似文献   

3.
目的在产科探讨一种新的小组责任制护理模式,更好地提高护理质量和提升护士专业能力。方法将科室病人和护士、医生进行分组,将护士和每天的班次分组固定,根据医生固定分管病床,由固定的护士分管固定的病人,实行医护一体化分管病人。结果实行新的小组责任制护理模式后,护士的专业水平、护理质量、病人满意度调查、医护满意度均明显提高,达到了优质护理服务的目标。结论小组责任制、医护一体化分管病人的护理模式,不仅提高了护士的综合素质、保证了护理质量,也提高了病人的满意度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4.
张素玮  麦碧荧  杜丽云   《中国医学工程》2013,(5):187-187,189
目的在产科探讨一种新的小组责任制护理模式,更好地提高护理质量和提升护士专业能力。方法将科室病人和护士、医生进行分组,将护士和每天的班次分组固定,根据医生固定分管病床,由固定的护士分管固定的病人,实行医护一体化分管病人。结果实行新的小组责任制护理模式后,护士的专业水平、护理质量、病人满意度调查、医护满意度均明显提高,达到了优质护理服务的目标。结论小组责任制、医护一体化分管病人的护理模式,不仅提高了护士的综合素质、保证了护理质量,也提高了病人的满意度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细节护理管理在手术室腔镜器械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我院2016年12月至2017年11月期间手术室使用的腹腔镜手术器械中选取720例,根据手术室腔镜器械管理方法分为甲、乙组,各360例。甲组实施传统护理管理方法,乙组实施细节护理管理方法。对比两组手术室腔镜器械的管理质量及医生满意度。结果乙组的手术室腔镜器械的管理质量评分、医生满意率均高于甲组的手术室腔镜器械的管理质量评分、医生满意率(P0.05)。结论在手术室腔镜器械管理中应用细节管理,取得了显著效果,有效提升了手术室腔镜器械的管理质量及医生的满意度,减少了差错率,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护士护理工作中实施工作质量评分制度在护理质量控制中的作用. 方法科室设置护士工作质量评分记录本,在每班护理工作中由护士长或质控成员进行检查和反馈,成绩纳入个人绩效考核. 结果 护理缺陷减少,护理部护理质量月综评价提高,病人满意度、医生满意度、同事满意度均得到提高. 结论护士工作质量评分是科室护理质量控制的一种有效方法,并能促进护士整体素质的提升和护理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王燕玲 《当代医学》2016,(16):162-163
目的:探讨病房护士分层次培训的体会。方法采用病例护理查房、组织专业理论知识培训、加强专业知识及技能培训、重视临床培训,提高实践能力等方法对护士进行分层次培训。结果护士考试成绩均优秀,患者满意度高。结论使护士得到全方位的培养,提高了专科护理水平,保证护理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腔镜手术护士实施能级管理的方法和效果。方法:根据腔镜手术护士的能级职责,对腔镜手术护士的技术职称、工作年限、业务能力进行综合评估后,确定每一名腔镜手术护士的能级,在实施严格的腔镜手术能级职责和能级技能培训后担任对应能级手术的配合工作。结果:实施能级管理后,腔镜护士的专科业务能力,腔镜手术医生对腔镜护士配合手术操作的满意度,腔镜护士对自身工作的满意度明显提高。实施能级管理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腔镜手术护士的能级管理可以提高腔镜专科手术质量,提高手术医生、护士满意度,能级管理有利于腔镜专科护士的快速成长。  相似文献   

9.
杨秀霞  杨兵  赵惠娟  杨云 《海南医学》2010,21(2):146-147
目的探讨手术室泌尿外科护理专科组的设置及培训方法。方法在手术室设立泌尿外科护理专科组,按专科化模式培养手术室泌尿外科护理专科护士,建立培训考核体系。结果该法提高了工作质量,手术医生和病人对手术室的满意度得到提高。结论手术室专科护士和专科组长的设置培养,能适应外科手术日益专科化发展的需求,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流程管理在手术室腹腔镜设备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全面梳理手术室腹腔镜设备使用的流程规范,对全科护士进行培训,以核心流程、辅助流程和质控流程为指导,对腹腔镜设备的使用维护全过程进行监控,加强设备的有效利用。结果:规范手术室腹腔镜设备的使用,提高手术室护理工作效率和质量,医生满意度由84%上升至96%。手术时间缩短,腔镜设备维修次数降低及配件购买费用降低。结论:构建规范、流程的腹腔镜设备使用流程,可有效地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和医生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对护理人员进行护士实用礼仪的系统培训,对临床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 对我院13个护理单元的106名护士,进行护士实用礼仪的系统培训,对培训前后患者的满意度、医生满意度等多因素进行对比.结果 护理人员进行护士实用礼仪的系统培训后,患者满意度测评,满意率明显高于培训前;医生满意度测评≥95分者明显高于培训前(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护理人员进行护士实用礼仪的系统培训,能有效提高临床护理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在妇科探讨一种新的护理模式,更好的提高护理质量和提升护士专业能力,使医患关系更加和谐。方法:将护士、医生进行分组,由固定的医生和护士分管固定的病床,将护士和每天的班次分组固定,实施医护一体化分管病人。结果:实施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后,护士的专业水平、护理质量、病人满意度、医护满意度均明显提高,达到了优质护理服务的目标。结论:医护一体化分管病人的护理模式,不仅提高了护士的综合素质、保证了护理质量,也提高了病人的满意度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3.
李洁  李芸 《西部医学》2010,22(8):1574-1575
目的探讨临床专科培训对中西医结合病房护士工作的影响。方法对中西医结合病房的50名护士进行系统的临床专科理论及技能培训和考核,并对培训前后护士的职业满意度,以及病人和医生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培训后护士的中医理论知识水平和中医操作技能较培训前有极显著差异(P〈0.01),西医内科护理知识和操作技能也有显著提高(P〈0.05)。病房护士的职业满意度明显增加(P〈0.05),医生及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也大大提高(P〈0.05)。结论系统的中西医结合临床专科护士培训,能提高护士的工作能力、增强自信心和工作积极性,使医生和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更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山区医院手术室护理核心能力培养的作用及效果。方法根据广东省《专业护士核心能力建设指南》中手术室专业护士核心能力培训模块,制定手术室规范化培训手册,对本科内20名护士实施核心能力培训,比较实施核心能力前后护士的培训效果。结果各级护士培训后在腔镜微创手术的术前准备、术中操作、故障排除、患者及医生的满意率方面显著优于培训前(P〈0.05),且培训后的护理质量评分、对培训方法的认同感显著高于培训前(P〈0.05)。结论核心能力培训有利于提高手术室护士的综合素质,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绩效管理在手术室质量控制中应用效果.方法 实行分级管理,阶梯式带教培训,固定护士搭配医生,加强围手术期整体护理,制定绩效管理考核项目,应用激励机制.结果 提高了手术护理质量与效率.使手术医生满意度达96%.病人满意度达98%.结论绩效管理是提高手术室质量控制、医生和病人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急诊科院前抢救病人中的实施效果。方法通过问卷调查,进行优质护理实施前后比较。评价病人及家属满意度,护士的自信程度、胜任力、认知水平,急诊科医生、病房医生、病房护士对急诊科护士的满意度。结果通过开展优质护理,提高了急诊科护士的工作效率和服务能力,提高了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提高了医生对护士的满意度。结论优质护理的实施,为患者提供了人性化、整体化、专业化的连续性优质护理服务,从而提高急诊科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分组护理管理在急诊科运行的可行性及优越性.方法 建立分组护理管理工作制模式,通过运行,将病人满意度、医生对护理工作质量的满意度、护士工作满意度、护士工作日进行比较.结果 病人和医生对护理工作满意率提高,节约了护理劳动时间,护士对成组护理弹性排班制表示赞同,也有利于年轻护士的培养.结论 分组护理管理不仅使管理者有效利用人力资源,而且提高了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8.
横、纵向小组责任制排班模式在妇产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一种新的护理排班模式,更好地提高护理质量和提升护士专业能力。方法将科室病人和护士进行分组,从横向和纵向上将护士和每天的班次分组固定,由固定的护士护理固定的病人。结果实行新的排班模式后,病人满意度调查、护理质量和护士的专业水平均明显提高。结论推广横、纵向小组责任制护理排班方式,不仅提高了护士的素质和地位,也更进一步保证了护理质量,提高了病陪人的满意度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9.
蒋薇  周丽荣  王琳  吴静  李静 《广西医学》2021,43(22):2751-2754
目的 探讨FOCUS-PDCA模式在国际合作专科护士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7年参加国际合作专科护士培训的护士作为对照组,将2018年参加国际合作专科护士培训的护士作为观察组,每组60名.对照组按照课程计划进行传统培训,观察组先对对照组的培训效果进行分析,了解影响培训效果的因素,采用FOCUS-PDCA模式开展培训.比较两组护士培训后的培训质量评分、理论考试得分、护士对培训的满意度.结果 在对照组中,护士职称越高,英语水平越好,培训质量越高(均P<0.05);年龄越小,工作年限越短,学历越高,英语水平越好,对培训的满意度越高(均P<0.05).翻译人员等级为A级的人员中,护理培训理论考试成绩为优秀的人数以及护士对培训的满意度为非常满意的人数最多(P<0.05).观察组护士培训质量得分、培训满意度得分、理论考试成绩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采用FOCUS-PDCA程序开展国际合作专科护士培训可以增强培训效果及护士对培训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CT检查中护理干预实施的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CT检查病人实施护理干预,提高CT扫描的质量,降低X线对受检者的辐射危害。方法学龄前儿童颅脑CT及成人上腹部CT扫描病人以每周六为护理干预组,周日为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护理干预组由护士进行全程护理干预,对照组由医生实施一般检查指导,周一由医生护士共同对CT图像质量、扫描时间、重复扫描次数、病人满意度进行评价、记录,再将所有病例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护理干预组CT检查时间及运动伪影发生人次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发生伪影者重复扫描次数亦减少,病人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CT检查由接诊护士实施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病人检查合作度,提高检查质量与速度,减少运动伪影发生率,降低X线对受检者的辐射危害,增加病人及家属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