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004年9月27日晚22时30分,长春市某公司71名员工就餐后2~6小时,39人因恶心、呕吐和上腹疼痛等消化道症状到医院就诊,经对症治疗后痊愈。  相似文献   

2.
李逸瑾  李水明  刘渠 《现代预防医学》2007,34(24):4680-4681
[目的]探讨食物中毒的原因。[方法]采用红细胞凝集实验、有机磷农药定性检测、皂甙实验、浓硫酸实验。[结果]为一起由皂甙引起的食物中毒。[结论]食用四季豆时,要充分加热、煮熟才可避免引起中毒,同时应加强对家庭、学校、幼儿园、企事业单位集体食堂的从业人员的卫生知识宣教。  相似文献   

3.
一起因食用豆角引起食物中毒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豆角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蔬菜,但豆角中含有的豆素和皂素对胃肠粘膜有刺激作用,能够凝集和溶解红细胞。豆角如果加热不彻底可引起食物中毒。安图县在2004年3月15日职业教育中心学生食堂集体就餐后引起了一起食物中毒事件。据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测,确定该食物中毒是由未炒熟豆角而引起的,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2004年6月2日21:30,大庆市卫生局卫生监督所接到市第二医院报告,该院急诊室有二十余人就诊,疑似食物中毒,监督所立即通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赶赴医院,监督所4名监督员于21:55赶到市第二医院进行调查。  相似文献   

5.
2010年8月25日下午,佳木斯市某工地食堂25人在食堂共进午餐,11人发生食物中毒。经现场卫生学及流行病学调查结合临床症状,确认为一起食用未煮熟豆角(本地产的一种油豆角)引起的食物中毒,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对南通开发区某造船厂发生的一起食物中毒,通过流行病学调查、病例的临床症状以及实验室诊断,认定是一起因食用未熟豆角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提示学校、工厂、建筑工地、快餐店等易发生豆角中毒的餐饮单位,应加强卫生监管,强化卫生知识培训,避免在加工过程中因操作不当引起食物中毒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皂甙引起75例食物中毒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皂甙引起的食物中毒时有发生,我单位于1999~2000年间,发生了2起共75人食用豆角而引起的皂甙集体中毒,现将调查内容及分析讨论报告如下。1 流行病学调查1.1 1999年7月16日晚21时许,××小区4~#5~#楼施工区食堂,96名民工集体进餐。食用大米饭、豆角炖肉,食用后2.5~3.5 h,48人相继出现恶心、呕吐、腹胀、乏力、精神不振等相似临床症状,其中1例重患陈××有上消化道出血,呕吐物为咖啡状  相似文献   

8.
一起由豆角引起的食物中毒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豆角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蔬菜 ,但豆角中含有的豆素和皂素对胃肠黏膜有刺激作用 ,能够凝集和溶解红细胞。豆角如果加热不彻底可引起食物中毒。我市在 1995年发生的食物中毒中 ,有三起都是由于集体就餐食用未炒熟豆角引起的。1999年 8月 ,我市某建筑工地又因集体食用未炒熟豆角而发生食物中毒。1 发病经过1999年 8月 30日 ,有 10多名工地工人到附近医院就诊 ,主要临床症状都是头晕、恶心、呕吐、腹痛 ,无发烧。随后又有 10多名相同症状的工人被送到医院 ,到午夜前后 ,共有 47名工人前去就诊。其中一名 47岁患者由于体质较差而症状较重 ,…  相似文献   

9.
2005年1月10日晚8点,某区卫生防疫站接到电话报告,有10余人在某商场就餐后,出现恶心、呕吐等食物中毒症状,现正在市中医院接受治疗。接到报告后,市卫生监督所、区卫生防疫站的卫生监督员立即赶赴中医院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取证工作,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11.
沈阳市1995年发生三起因食用豆角引起的食物中毒,共170人,有115人发病,发病率为67%。其患者均在进餐后0.5h发病,主要症状为头晕、恶心、流诞、呕吐、腹痛、腹泻。中毒现场采集的生熟豆角,是南方豆角,同时采集本地豆角进行对照分析研究,采用豆角的浸出液进行血球凝集试验和小鼠毒力试验。结果是:中毒现场剩余豆角浸泡2h的浸出液,血球凝集试验,为阳性,凝集效价1:64,南方生豆角浸出液血球凝集试验阳性效价1:128,当地生豆角浸出液血球凝集效价在1:16。同时对生豆角煮沸不同时间进行分析,结果是豆角在煮沸5~10min时的浸出液…  相似文献   

12.
豆角引起食物中毒的实验室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2003年豆角引起的食物中毒、进行实验室分析研究。方法:采集现场剩余的生、熟豆角分别用鸡血球凝集试验,小鼠毒力试验,及豆角皂素与豆素的破坏试验方法进行分析。结果:熟豆角浸出液血球凝集效价1:640倍时呈阳性而生豆角1:160倍即阳性。小鼠毒力试验出现不同程度中毒反应。豆角皂素与豆素的破坏试验,加热20min时血球凝集效价为阴性。结论:豆角引起食物中毒,主要是加热时间不够,应延长炒食时间,破坏豆角中有毒成分,预防食物中毒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13.
14.
15.
2010年5月13日19:20,北京市某医院报告当天下午有10例头晕、呕吐、腹痛等胃肠道症状的患者。本文以对该事件的调查为背景,运用描述和分析流行病学方法,并结合现场卫生学调查和实验室检测结果,分析推断本次事件的致病因子、可  相似文献   

16.
2004年9月4日中午,吉林省敦化市某高中的1100余名学生在本校大堂共进午餐,89名学生发生食物中毒。15:35敦化市卫生局卫生监督所接到市医院的报告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经调查证实中毒食物为炒豆角(本地产的一种江豆宽豆角)。在各相关部门的密切配合、通力协作下,中毒疫情迅速得到控制。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查明深圳市某公司一起食物中毒事件的疫情规模、致病因子,采取控制措施,为防止类似中毒事件发生提出建议。方法按照病例定义开展病例搜索,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事件特征并找出病因线索,应用病例对照研究分析危险因素。采用泡沫试验方法检测皂甙毒素,比较3种豆角未加工和煮沸后每5 min的毒素含量变化。结果本次调查共搜索到病例63名,主要临床症状为:恶心88.89%(56/63)、呕吐87.30%(55/63),呕吐最多的病例达15次,平均呕吐次数4.23次、头晕52.38%(33/63);腹痛33.33%(21/63),主要表现为上腹部隐痛特点;腹泻12.70%(8/63);头痛11.11%(7/63),潜伏期最短1.5 h,最长4.5 h,平均2.5 h。同时调查共同进餐未发病的162名对照组人员,病例对照研究表明本次事件的可疑食物为东北油豆角(OR=∞,P0.001)。剩余东北油豆角和2份病人呕吐物中检出皂甙毒素阳性。3种豆角中,菜豆和豇豆煮沸10 min后,东北油豆角煮沸15 min后,皂甙毒素显示阴性。结论本次食物中毒事件是由未煮熟的东北油豆角中的皂甙毒素引起,提示集体单位制作豆角类菜品时,必须彻底加工至皂甙完全灭活后方可供餐。  相似文献   

18.
19.
2006年3月28日晚6时50分,辽宁省开原市疾控中心接到电话,有7人因食用某饭店的午餐后出现恶心、呕吐症状,陆续到该市中心医院就诊,怀疑是食物中毒。接到报告后,该疾控中心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组织食品卫生监督人员赶赴现场,经流行病学调查,属食用未熟透的豆角中含有皂  相似文献   

20.
赣榆县地处黄海之滨,每年夏、秋季因食用海产品引起的食物中毒时有发生,冬季则较为少见。2010年1月本县某村发生一起6人食物中毒事件。接到报告后,立即组织专业人员进行调查处理,最后确认是食用因农药甲拌磷污染的鲫鱼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