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周围动脉闭塞性疾病早期常有间歇性跛行、静息痛,如果不及时治疗常可出现缺血性溃疡,以后发展成坏疽,伴局部蜂窝组织炎、骨髓炎,甚至败血症。我科自1999年共收治22例患者,采用动脉导管介入治疗方法,并配合密切观察与护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姜相录  孟昕 《黑龙江医学》2001,25(12):923-924
动脉闭塞性疾病是临床常见的外周血管疾病 ,其发病率有逐年上升趋势 ,严重影响广大患者的生活质量 ,甚至发生患肢缺血性坏死而截肢致残。目前 ,对于该类疾病多采取手术治疗方式 ,如动脉内膜剥脱术、旁路转流术、PTA、静脉动脉化等 ,但对于广泛性闭塞 ,目前尚无好的治疗方法。我院周围血管病科采用微导管溶栓技术治疗这类疾病 ,取得较好疗效 ,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患者 2 8例 ,男 2 4例 ,女 4例。其中 ,合并糖尿病者 8例 ,临床表现为患肢疼痛、间歇性跛行、皮温低、无脉等 ,病程 1个月~ 5年不等 ,均经彩超或动脉造影证实。2 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周围动脉闭塞性疾病的旁路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周围动脉闭塞性疾病的动脉旁路手术治疗方法。方法:65例周围动脉闭塞性疾病,采用彩色多普勒及动脉造影检查确定病变范围。52例术前应用超声多普勒血流仪行节段动脉压测定和计算踝/肱指数。根据动脉狭窄或闭塞病变范围,实施动脉旁路重建。术中自体大隐静脉移植38例,人工血管移植37例。结果:48例患者随访6~36个月,经彩色多普勒及动脉造影检查,通畅率为83.5%,踝/肱指数由就前平均0.41达到0.88。结论:动脉旁路术是治疗动脉闭塞性疾病的有效的手术方法,动脉流入、流出道的畅通,是手术成功的关键。多节段性动脉闭塞病变,可设计多平面分段旁路转流术或通过动脉内膜剥脱扩大流出道口径,可取得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经导管动脉内溶栓治疗急性动脉血栓栓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5例急性动脉血栓栓塞患者行经导管动脉内溶栓治疗 ,其中 4例一次溶栓成功 ,1例经两次溶栓成功 ,无一例出现并发症。对于急性动脉血栓形成的治疗过去常用静脉滴注溶栓剂的方法 ,小剂量效果不明显 ,加大剂量又易发生出血并发症。而采用经动脉插管至局部血栓部位灌注溶栓药物 ,并发症少 ,效果明确  相似文献   

5.
目的:应用Acolysis血栓超声消融仪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0)和血栓闭塞性脉管炎(TAO)进行治疗,评价其疗效。方法;8例患共8条肢体均经血管造影和彩色多普勒超声确诊,其中ASO5例,TA03例,病程在15天至3年。在DSA下用AcoIysis血栓消融仪行腔内溶拴治疗。配合抗凝,祛聚,扩张血管等治疗。多普勒超声随访。结果:10条闭塞的动静脉管腔均经一次治疗后再通,随访6个月,1例TAO肢体因动脉再次闭塞而被截肢,其余7例血管保持通畅,有效率达87.5%。结论:血管内超声消融技术,可以有效地消融外周动静脉的陈旧性血栓和斑块,重新恢复闭塞血管的血流,从而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挽救肢体。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多种介入技术联合治疗周围动脉闭塞性疾病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和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994年5月~2011年5月期间接受介入治疗的846例周围动脉闭塞性疾病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总结在介入术前及术后的护理经验。结果通过精心护理,患者术前能积极配合手术准备,术后临床症状均有明显改善。结论护理在多种介入技术联合治疗周围动脉急、慢性闭塞疾病患者的介入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溶栓治疗外周动脉闭塞性疾病已近 30年 ,早期均采用经静脉滴注溶栓药物 ,成功率低。国外在2 0世纪 80年代开展了腔内血管介入治疗 ,到上世纪 90年代在国内少数医院才开始进行这一治疗 ,我院自 2 0 0 0年 1月至 2 0 0 1年 1 2月共治疗 2 2例患者。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男性 2 0例 ,女性 2例 ,年龄 5 6~82岁 ,平均 62岁 ,病程 3个月~ 3年 ,平均 2 .5年。主要症状为患肢麻木、疼痛、发凉、间歇性跛行。多普勒超声检查提示 :患肢病变远侧动脉血流信号明显减弱 ,血流峰值减低。体查 :足背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 ,踝 /肱指数 …  相似文献   

8.
9.
10.
目的:探讨血管内溶栓治疗急性周围动脉阻塞性疾病的疗效及价值。方法:对14例血管阻塞性疾病进行国产尿激酶高剂量冲击疗法和短时间(平均5小时)局部灌注溶栓治疗。结果:14例急性血管阻塞性疾病完全或部分开通率达100%。无一例并发症。结论:急性周围动脉栓塞性疾病选择性血管溶栓治疗应是首选方法,注意掌握适应证及禁忌证,以及插管操作技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外周动脉闭塞的介入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19例外周动脉闭塞动脉导管留置间断给药溶栓的治疗过程与疗效观察。结果通过影像学手段发现栓塞部位与长度,选择适合的穿刺方式,导丝开通,导管送入适当位置,留置导管间断给药。血管再通或基本再通可达59.1%,症状显著好转至基本消失的达77.3%,所有患者症状均有改善。结论留置导管间断给药是治疗外周动脉血栓的有效手段,创伤小、易操作、疗效好。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经中心静脉导管(PICC)溶栓治疗PICC并发深静脉血栓的护理。方法:采用PICC管逐步退管的方法,用尿激酶和法华林进行溶栓治疗,定时监测出凝血时间。结果:4例均溶栓成功,无肺栓塞、脓毒血症及患肢功能丧失等并发症。结论:采用逐步退管的方法进行溶栓,能在较短时间内打通深静脉通路,减少患肢回流受阻的时间,操作简单、经济。  相似文献   

13.
我科自 1998年 11月~ 2 0 0 2年 4月共收治了 2 7例急性脑梗塞行动脉导管溶栓治疗的患者 ,溶栓治疗期间护士密切配合 ,加强观察 ,使患者均度过了危险期 ,缩短了住院天数 ,提高了患者生存质量 ,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2 7例患者中男 13例 ,女 14例 ,年龄 4 5~ 6 5岁 ,平均 5 6 1岁。全部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肢体及语言功能障碍等临床表现。溶栓时间均在发病 6小时以内。1 2 方法动脉导管溶检采用Seldinger技术 ,选用一次性导管材料行全脑血管造影明确诊断血管梗塞部位 ,使用溶栓药为国产尿激酶 2 0~ 4 0万U加…  相似文献   

14.
于东 《当代医学》2012,18(25):42-43
目的 探讨局部动脉内溶栓结合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TA)治疗急性大脑中动脉闭塞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随机选择2009年1月~2011年1月的68例急性大脑中动脉闭塞的患者做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4例,观察组患者在发病6h内进行局部动脉内溶栓,同时对溶栓后存在M1段狭窄的患者进行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对照组在动脉溶栓后应用药物治疗.对两组患者在术后第1d及第30d进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比较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及1个月内的死亡率.同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1个月及1年内(通过随访)的动脉狭窄率.结果 观察组在术后第1d及第30d的NIHSS评分明显好于对照组,1个月内观察组无死亡病例,对照组死亡3例;在术后1个月及1年内,观察组的动脉狭窄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局部动脉内溶栓结合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治疗急性大脑中动脉闭塞的临床疗效明显,安全性较好,可在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5.
血管血栓性闭塞是一种较常见疾病 ,多由血管内血栓形成或栓子脱落而引起 ,可导致严重后果。本文报告我院 16例周围血管血栓性闭塞患者应用介入溶栓治疗的结果。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本组 16例中 ,男 10例 ,女 6例 ,年龄 19~ 6 7岁 ,平均 4 3岁。病因 :外科手术后 2例 ,栓子脱落性 3例。糖尿病 4例 ,外伤后长期卧床 4例 ,不明原因 3例。发病时间为 2 4小时内 9例 ,2 4小时~ 1周 4例 ,1~ 3周 2例 ,3周以上 1例。部位 :动脉性 7例 ,静脉性 9例。彩色超声检查提示肠系膜上动脉栓塞 1例 ,下肢动脉栓塞 6例 ,下肢深静脉闭塞 9例。下肢…  相似文献   

16.
视网膜中央动脉闭塞(CRAO)是由于视网膜中央动脉或其分支完全或部分闭塞而引起的视网膜灌注丧失或减少,从而引起视力和(或)视野急性受损的疾病,是眼科的急症和重症。常规保守治疗效果很差,采用超选择性动脉内溶栓治疗,效果明显。本文就CRAO的病因、诊断、溶栓治疗方法、溶栓剂的选择等问题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经导管血管内溶拴治疗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的疗效、价值和方法。方法:10例患者均选择经股动脉穿刺插管,1例患者因左侧髂总动脉起始部闭塞.改行右锁骨下动脉插管,采用微量泵注入尿激酶50万~200万U。结果:髂总动脉血栓1倒,髂外动脉1例,股浅动脉和腘动脉各3例,胫前动脉2例。结论:经导管血管内溶栓治疗,疗效可靠,方便快捷,是治疗动脉闭塞性疾病的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18.
吴庆华 《当代医学》2003,9(7):59-61
周围动脉硬化闭塞性疾病(peripheral arterial occlusive disease,PAOD),是由于周围动脉粥样硬化所导致动脉狭窄、闭塞引起的缺血性疾病,常见于下肢。随着生活水平和医学诊断技术的不断提高,无论在国外和国内动脉硬化性闭塞的发病均逐年上升。血管外科的诊治技术发展迅猛,日益更新,使得周围动脉硬化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析下肢缺血性疾病治疗中动脉内经导管直接溶栓术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8年7月接受治疗的50例下肢缺血性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直接行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先行动脉内经导管直接溶栓,后行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置入支架数量明显少于对照组,且置入支架长度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术后AB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下肢缺血性疾病的临床治疗中,采用动脉内经导管直接溶栓术加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治疗可缩短支架长度,减少支架数量,并发症少,且术后通畅率高,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介入性动脉内置管于血栓处,局部持续泵入尿激酶治疗急性动脉栓塞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32例急性外周动脉栓塞病人,采用Seldinger法经健侧动脉穿刺引管行动脉造影,发现动脉血栓部位后,用导管导丝插入,捣碎血栓抽吸后留置导管,开口抵于血栓近端,持续泵入尿激酶溶栓,每小时5万单位。12~24 h后造影复查,根据血栓溶解情况及时灵活调整导管位置。结果急性动脉栓塞病人治愈率为96.9%。无出血等严重并发症。结论经导管动脉内血栓局部持续泵入尿激酶治疗急性动脉栓塞效果显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