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皮肤扩张术并发症的原因与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 ,如何有效地预防和治疗并发症仍是提高皮肤扩张术治疗效果的关键之一[1~ 2 ] 。我们从 1991年至今 ,共进行常规皮肤扩张术 3 2 6例 ,现就其中的并发症发生原因及防治作一探讨。1 临床资料 本组中并发症 ,扩张期感染 2例、血肿 3例、外置注射壶渗漏 7例、内置渗漏 2例、皮炎 8例 ;扩张皮瓣移位术后皮瓣远端部分坏死 3例 ;面部皮瓣回缩致器官畸形 5例 ;面部小扩张器 (容量 15~ 3 0ml) 2 6例取出后均扩张部位凹陷 ;14 7例面部术后 3~ 6个月内均有局部表情减退、僵硬。2 讨论 2 .1 感染  2例均发生在头皮烧伤后曾患过局部“毛囊…  相似文献   

2.
目的 总结应用皮肤软组织扩张技术治疗面颈部瘢痕的临床经验.方法 对23例面颈部瘢痕患者分别采用单个或多个皮肤软组织扩张器置入面颈部正常皮肤下,经1~2个月注水扩张后,利用扩张后皮瓣直接推进或形成异位皮瓣修复面颈部瘢痕切除后创面.观察治疗过程中的并发症,术后皮瓣的成活、皮肤的色泽,以及最后面部的瘢痕情况.从而判断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 本组患者23例,其中1 例术后出现血肿、1例发生扩张器渗漏、2例在扩张过程中出现感染,经处理后正常扩张.扩张后皮瓣均满足修复区所需.术后随访6~12个月患者面颈部皮肤色泽正常,外形良好,无功能障碍,面部为线状瘢痕,较为平整,无增生性瘢痕,治疗效果满意.结论 采用皮肤软组织扩张术治疗面颈部瘢痕方法 简单,效果满意,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软组织扩张术治疗大面积头面部瘢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大面积头面部瘢痕的治疗方法.方法 头部采用1~3个扩张器行头部皮肤软组织扩张术.面部瘢痕均采用胸三角皮瓣预扩张后带蒂转移修复.结果 2003年至2007年,于临床应用12例,头胸部皮肤扩张充分.其中胸三角皮瓣预扩张的2例患者.扩张器自切口处外露,但未影响手术效果;3例因扩张过程中,注水过多,致妊娠纹形成.皮瓣转移后均无血运障碍成活良好,供区直接拉拢缝合,效果满意.结论 皮肤软组织扩张术是治疗大面积头面部瘢痕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面部扩张手术中纤维包膜的减张作用。方法 2005年6月-2011年5月,应用皮肤软组织扩张术治疗头面部瘢痕患者21例,其中男6例,女15例;年龄19~33岁,平均24.5岁。增生性瘢痕19例,挛缩性瘢痕2例;瘢痕持续时间1~31年;瘢痕范围4 cm×2 cm~25 cm×10 cm。一期手术时将扩张器置入面部与病损相邻的正常皮肤下,术后按期扩张。二期手术时术中保留基底部纤维包膜并与附近骨膜等相对固定的组织缝合固定,再将皮瓣侧纤维包膜或真皮固定于基底部纤维包膜,以稳定口角、下睑等面部重要结构位置,减少切口张力,维持面颈部重要形态结构。结果一期术后出现扩张器渗漏1例,感染1例,分别经及时更换扩张器后未影响二期手术。患者二期术后均未出现血肿、感染等相关并发症。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18个月,平均10.2个月;其中12例获1年以上随访。均未出现明显口角歪斜、眼眉牵拉、睑外翻等,扩张皮瓣外观、色泽和弹性佳,患者对手术效果满意。结论在面部扩张手术中,利用扩张的纤维包膜可以起到减张和保持口角及下睑位置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皮肤软组织扩张术治疗面颈部瘢痕的效果。方法采用单个或多个皮肤软组织扩张器置入46例面颈部瘢痕患者的面颈部正常皮肤下,经注水扩张后,再将扩张的皮肤软组织合理转移到要修复的瘢痕区整形缝合。观察术后皮瓣成活率、皮肤色泽、瘢痕恢复情况和治疗过程中的并发症。结果 46例患者术后皮瓣全部成活,2例患者面部扩张器埋置术后感染,3例出现面部皮瓣下血肿,均经对症处理后痊愈,对手术效果无影响,并发症发生率为10.87%。无扩张失败终止治疗病例。术后随访6~12个月,患者面颈部局部皮瓣转移后血运、色泽正常,外形良好,无功能障碍,面颈部为线状瘢痕,较为平整,无增生性瘢痕出现。结论采用皮肤软组织扩张术治疗面颈部瘢痕,操作简单、效果满意,是皮肤烧伤整形外科中修复创面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总结应用头皮扩张皮瓣移植分期修复跨发际的头面部大面积缺损的经验和策略.方法 跨发际的头面部组织缺损5例,包括烧伤后头面部瘢痕并秃发3例、色素痣2例,采用皮肤扩张皮瓣移植分二期或三期修复.二期手术共2例,Ⅰ期于头部植入扩张器,同时施行脐旁皮瓣或肩胛皮瓣游离移植修复面部缺损;Ⅱ期行扩张头皮转移修复秃发区.三期手术3例,Ⅰ期于头部和肩背部同时植入扩张器,Ⅱ期行扩张头皮转移,Ⅲ期行预扩张颈浅血管蒂肩背皮瓣岛状转移修复面部.结果 5例皮瓣均全部成活.术后随访6~36个月,秃发区95%以上得到覆盖,面部外观良好. 结论 跨发际的头面部大面积缺损需修复头部秃发区和面部,应用头皮扩张术和皮瓣移植术的分期修复方法能获得良好的外观并缩短治疗周期.  相似文献   

7.
扩张后皮瓣修复面颈部瘢痕挛缩畸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了解扩张后皮瓣治疗面颈部烧伤后瘢痕挛缩畸形的效果.方法 利用83个皮肤扩张器对38例烧伤后面颈部瘢痕挛缩畸形患者进行治疗.扩张器容量为100~600 mL,扩张时间3~5个月.扩张器置入部位大部分为正常皮肤,但其中10个扩张器置入烧伤后稳定软化的瘢痕下.扩张后行皮瓣转移术.本组有3例患者的扩张器置于斜方肌下部深筋膜层内,行以颈横动脉深支为蒂的远位扩张皮瓣移植.结果 38例患者术后皮瓣均成活,效果满意.其中8例术后发生血肿、感染等并发症,经处理后均未影响治疗效果.30例患者随访3~24个月,皮瓣颜色、质地均佳,外形及功能明显改善.结论 扩张后皮瓣是治疗面颈部烧伤后瘢痕畸形的最佳方法.在局部无正常皮肤的情况下,扩张瘢痕皮肤及远位扩张也是良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扩张颞浅血管蒂头部皮瓣移植联合激光脱毛修复面部皮肤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对6例面部大面积瘢痕患者,应用扩张颢浅血管蒂头部皮瓣移植联合激光脱毛治疗.治疗过程分三期进行.一期:根据面部瘢痕的大小和形状在同侧头部放置皮肤扩张器,术后定期注水扩张.二期:待扩张头皮组织量达到要求后,取出扩张器,形成颞浅血管蒂的头部皮瓣,移植修复面部皮肤缺损.三期:二期术后2周,开始对移植皮瓣进行激光脱毛,一般4~6次治疗后皮瓣毛发消脱干净.结果 6例7块皮瓣完全覆盖面部皮肤缺损,血供良好,全部存活,供区皮肤直接拉拢缝合;激光脱毛效果肯定.经术后6个月至1年随访,皮瓣与周围皮肤组织在色泽、质地、厚度等方面较匹配,面部轮廓、形态及美学效果均满意.结论 扩张颞浅血管蒂头部皮瓣移植联合激光脱毛是修复面部大面积皮肤缺损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9.
额部烧伤后瘢痕扩张鼻再造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全面部烧伤鼻缺损选择修复的额部皮瓣鼻再造,修复后鼻外形、颜色和质地与烧伤面部匹配的状况.方法 选择全面部烧伤、额部遗留平整萎缩性瘢痕或接受过皮肤移植手术但额肌仍完整保留的患者,应用扩张额部瘢痕或植皮区皮瓣再造全鼻.手术分3期进行:Ⅰ期行额部瘢痕瓣扩张术;Ⅱ期行扩张额部组织瓣转移全鼻再造术;Ⅲ期行鼻根部皮瓣蒂修整术.结果 切取的扩张额部瘢痕皮瓣宽为7.0~7.8 cm,蒂长9.0~11.0 cm.其中2例患者再造鼻的单侧鼻翼和1例患者的鼻小柱皮肤部分坏死,经换药后痊愈.术后随访3~36个月,再造鼻颜色、质地、形态与烧伤面部相配,所有患者均对再造鼻外形效果满意.结论 应用扩张额部瘢痕或植皮区皮瓣修复烧伤后鼻缺损,其皮肤颜色、质地与烧伤面部外形匹配,并在无支架埋置的状况下.鼻外形维持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0.
微创法超薄皮瓣式皮肤扩张法在面颈部瘢痕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研究探索一种高效的面颈部皮肤扩张方法。方法:选用长导管薄壁扩张器,经微创切口作潜行超薄皮瓣式皮下间隙剥离并埋入扩张器,术后2~3天进行快速扩张,完成扩张后制作超薄扩张后皮瓣修复瘢痕切除后创面。结果:42例共117个扩张部位均顺利完成注水扩张,Ⅱ期手术的超薄扩张后皮瓣回缩率低、回缩力小,修复术后面部表面平坦,颌颈角正常。发生血肿、炎症.皮瓣部分环死、扩张器外露共9个部位,经治疗全部得到控制,总并发症发生率为7.7%。结论:超薄皮瓣式皮肤扩张法用于面颈部瘢痕治疗效果优良,美学效果好,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以皮肤软组织扩张术为主的联合方案修复头面部大面积瘢痕畸形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自2003年1月至2011年6月,共治疗26例头面部瘢痕患者,瘢痕面积3cm×6cm~10cm×15cm.根据瘢痕特点,采用不同的皮肤扩张术方法,扩张正常头皮组织和部分额面部皮肤,然后切除瘢痕,遗留缺损由扩张皮瓣采用推进或旋转方式修复.部分严重患者,还须结合邻近皮瓣转移或游离皮瓣修复.结果 绝大部分患者瘢痕畸形得到完全修复,术后随访1~2年,获得满意疗效.结论 根据瘢痕畸形的不同特点,采用不同的皮肤扩张术对头面部瘢痕进行修复,可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2.
应用皮肤扩张术治疗口周及颏部瘢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回顾总结用皮肤软组织扩张术治疗口周、颏部瘢痕108例的经验体会。方法:对我科近6年来应用皮肤软组织扩张术治疗口周、颏部瘢痕的108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所有患者以患有上、下唇,口周或颏部瘢痕为准,可伴有或不伴有面颊或其他部位瘢痕。其中面部扩张术52例,颏底、颈前部扩张术13例,预扩张胸三角皮瓣43例,面部和颏底、颈前同时扩张26例。结果:绝大多数患者获得了满意疗效。术后发生血肿4例,经及时行血肿清除术,未影响治疗效果。发生转移皮瓣远端血运障碍5例,其中3例经术中皮瓣修薄、适度加压包扎、术后应用改善血液微循环药物及地塞米松等措施后完全成活,2例皮瓣远端部分坏死,二期植皮修复创面。2例下唇瘢痕挛缩伴唇外翻患者经颏底、颈前部扩张皮瓣修复2个月后发生皮瓣回缩致下唇外翻,经瘢痕松解全厚植皮后改善。行预扩张胸三角皮瓣的43例患者中有1例发生扩张囊感染,经急诊手术未明显影响最终治疗效果;有7例于术后半年行皮瓣去脂术。结论:应用皮肤扩张术治疗口周、颏部瘢痕应以面部扩张术为首选,可合并颏底、颈前皮肤扩张术。对于合并有面颌部较大范围瘢痕的患者,应用预扩张胸三角皮瓣也能取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利用腰臀皮瓣、臀大肌皮瓣治疗骶骨肿瘤术后局部切口长期不愈合甚至局部坏死、缺损等并发症的临床疗效. 方法 1998年1月-2006年1月,9例骶骨肿瘤术后出现切口局部皮肤坏死,残腔或内固定器械暴露,伴深部创口感染、皮肤缺损等并发症.男6例,女3例;年龄20~57岁.皮肤坏死范围为4 cm×3 cm×3 cm~6 cm×6 cm×4 cm.手术行臀大肌局部皮瓣移位4例,腰臀皮瓣移位4例,两者联合应用1例. 结果 术后9例皮瓣全部成活.3例创口I期愈合,6例创口经换药后3周~4个月愈合.3例术后1~2个月供区出现平均3 cm×2 cm瘢痕;1例术后2周供区脂肪液化,皮下积液,打开创口,通畅引流后好转.患者供区移植皮瓣无血管危象发生.9例术后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13个月,皮瓣色泽、弹性良好,无明显臃肿,感觉功能佳.1例患者术后12个月随访创口仍有间歇性极少量清亮渗液,但局部无感染现象. 结论 应用腰臀皮瓣和臀大肌皮瓣修复骶骨肿瘤术后切口长期不愈合甚至局部坏死、缺损等并发症是一种安全可靠、适用的办法,术后皮瓣供区与移植区外形美观,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应用多个扩张器联合扩张皮肤软组织,并延长扩张时间、增加扩张量治疗先天性巨痣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皮肤软组织扩张术修复躯干部巨痣9例,手术分两期进行。一期手术:在巨痣周围设计扩张器大小、形状及置入部位,扩张器容量为200~1000ml,扩张时间为3~6个月,扩张器结束时液体量为额度容量的2~5倍;二期手术:取出扩张器,切除巨痣,扩张皮瓣转移修复皮肤缺损。结果:扩张过程无1例出现扩张器因超量扩张出现破裂、渗漏,无出现血肿、感染、扩张器外露或注射壶渗漏等并发症。随访时间6个月到5年,患者术后的皮瓣颜色、质地佳,外观满意。结论:多个扩张器联合应用并延长扩张时间,增加注水量,可以产生更多的额外皮肤,修复躯干部先天性巨痣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躯干部扩张皮瓣带蒂转移修复儿童先天性上肢巨痣的治疗效果。方法自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采用躯干部扩张皮瓣带蒂转移治疗先天性上肢巨痣患儿7例。手术分3期进行:一期行躯干部扩张器置入术;二期行躯干部扩张器取出、上肢大面积病变组织切除、扩张皮瓣带蒂转移修复术;三期行皮瓣断蒂术。结果巨痣面积为16 cm×10 cm~30 cm×14. 5 cm,均完全切除。术后随访6~39个月(平均25. 5个月)。扩张皮瓣血运良好,颜色、质地与周围正常皮肤相近,无感染、血肿、皮瓣坏死、皮瓣挛缩等并发症。累及关节周围皮肤的病例,术后关节活动均正常。本组中有1例在注水过程中出现扩张器外露,但未影响皮瓣转移。结论躯干部扩张皮瓣带蒂转移可提供大面积正常皮肤,避免多次扩张,实用且治疗效果好,是修复上肢皮肤缺损的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16.
面颊部扩张皮瓣的设计和转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利用扩张皮瓣修复面颊不同部位皮肤缺损的扩张皮瓣设计。方法269例面颊部血管瘤、瘢痕、色素痣患者,依不同的皮肤缺损位置,在邻近部位放置大小适度的1~3个50~400ml容积的扩张器,扩张充分后采用推进皮瓣法、旋转推进皮瓣法和易位皮瓣法修复。结果269例中共形成305个扩张皮瓣,利用推进皮瓣121个,旋转推进皮瓣145个,易位皮瓣39个;共出现并发症52例,分别为扩张皮瓣远端血运障碍、血肿形成、感染、注水壶渗漏、扩张器外露、睑外翻和包囊挛缩,这些并发症基本未影响最终的手术效果,术后面颊部形态正常。结论我们提出的扩张皮瓣的设计和转移原则,对于面颊部的皮肤缺损组织扩张术治疗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扩张后皮瓣在面部美容整形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应用扩张后皮瓣修复面部色素痣、血管瘤、瘢痕等病损切除后创面的美容效果.方法 总结67例患者的治疗经验,根据面部病损的面积,选择适当容量的扩张器.切口一般选择在病损区,剥离平面位于SMAS筋膜浅层,剥离腔隙大于扩张囊边缘1.0~1.5 cm,止血完善后,置入扩张器,放置负压引流管.皮肤扩张充分后,扩张皮瓣的设计有推进皮瓣、旋转皮瓣、易位皮瓣等.推进转移利用扩张后的皮瓣面积充分,不需考虑供区缺损.易位皮瓣能最大限度利用扩张后皮瓣,并能克服旋转和推进皮瓣所带来的器官移位、变形等.同时,在面部设计皮瓣时应尽量减少切口,如切口不可避免时,使切口顺沿皮纹.结果 67例应用扩张后皮瓣修复面部病损切除后创面,皮瓣成活良好.术后效果满意.结论 面部有可供扩张的皮肤时,合理设计扩张后皮瓣修复病损切除后创面,是目前较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应用胸三角皮瓣转移治疗烧伤后面部瘢痕已有多年历史 ,但常因皮瓣供区范围小 ,皮瓣较厚 ,供区植皮等 ,使术后效果不满意。为克服以上缺点 ,我科应用预扩张的胸三角皮瓣转移修复面部烧伤后瘢痕 18例 ,取得良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自 1989年 1月至 1995年 3月共应用预扩张胸三角皮瓣修复面部瘢痕 18例 ,男 11例 ,女 7例。年龄 6~41岁。均为烧伤后面部瘢痕 ,单侧 2例。瘢痕最大面积38cm× 13cm ,最小面积 2 0cm× 8cm ;皮瓣最大面积 2 2cm×8.5cm ,最小面积 15cm× 7cm。全部病例皮肤扩张良好。皮瓣转…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比胸三角扩张皮瓣及全厚皮片游离植皮修复面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自2010年12月至2015年12月因外伤、瘢痕或肿瘤导致的面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共41例,分别采用面部全厚皮片游离植移(20例)及胸三角皮瓣扩张+皮瓣转移修复术(21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移植部位一般情况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采用全厚皮片游离移植患者中,1例出现小面积皮肤坏死,1例术后皮片挛缩致下睑外翻,2例出现轻微色素沉着;采用胸三角扩张皮瓣移植修复患者中,2例皮瓣远端出现小面积血运障碍,经高压氧治疗后缓解。所有患者术后随访1~3年,皮肤质地及弹性均较好,色泽自然。结论两种手术方法都存在比较明显的优缺点,应根据患者的缺损部位及面积选择适合的手术方法,以达到美学修复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索应用皮肤软组织扩张术治疗先天性巨痣的临床效果。方法 总结2010年7月至2019年9月收治的先天性巨痣患者28例,应用单次/多次头、躯干、四肢部位一期扩张后二期皮瓣进行修复。扩张器一期置入,当皮肤软组织充分扩张达预期目的时,取出扩张器,切除头面部、躯干、四肢部位巨痣,根据巨痣的大小、形状设计皮瓣,完全修复缺损。结果 本组患者28例,巨痣面积约13 cm×12 cm~43 cm×33 cm,均予以全部切除。1例血肿、3例感染积极处理后好转,未影响皮瓣转移。术后随访6个月以上,皮瓣均成活良好且未见明显挛缩,颜色与周围正常皮肤相近,无复发。结论 先天性巨痣通过皮肤软组织扩张术治疗后效果满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