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辽宁中医杂志》2021,48(6):76-78
《黄帝内经》是中医基础理论以及中医临床理论的基础,也是中医心理学的起源,书中多处提及有关心理学的基本理论与思想,形神一体论、心神认知论、五行情志论、阴阳睡梦论等,分别从阴阳、五行、脏腑、七情等多角度研究与分析中医心理学理论。中医心理学经过漫长的发展,在继承前人的经验与基础之上创新,总结临床实践经验,形成一门系统的科学体系。中医心理学是中医学基本理论中蕴含着的心理学。在临床诊疗的过程中遵循中医基础理论的基本原则与基本思想,结合后世医家在临床工作中的经验总结,在中医基础理论的基础之上继承与创新,强调中医的整体生命观,形神统一的思想,以及人与自然、社会相统一的理念,与现代医学的生物—心理—社会现代医学模式异曲同工,发挥中医药在心理学理论的独特优势,结合中医学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等中医基础理论与方法,建立具有中医特色的辨识与诊疗体系。  相似文献   

2.
王克勤氏从以下六个方面进行了论证:一、形神合一论。这是中医学的指导思想在中医心理学基础理论中的具体体现,是中医心理学基础的基础。二、心主神明论。它阐述了人体复杂生理活动的整合控制和心理活动的有序进行,突出了心理和生理的统一。三、心神感知论。它阐述了心主神明主导人体对客观世界感知活动的过程。四、五  相似文献   

3.
中医人格体质论是基于中医“形神合一”理念,源于《黄帝内经》人格、体质相关描述建立起来的心身相关学说,其对中医学及中医心理学关于心身的形成、发展、相互影响的认识及心理、心身疾病的治疗预防有重要意义.结合文献研究及现代医学、中医学、心理学相关研究,对中医人格体质论的内涵做出阐释,以明确该学说的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4.
中医心身观念的理论基础是"天地人三才一体"医学模式.心身理论的本质是"形神合一"论,中医心身理论的特点是由"心"统率形神功能.中医认为健康的本质是和谐,即人与自然和谐、心与身和谐、气与血和谐.因此,中医学养生要求:协调阴阳,和谐天人关系;形神兼养,调节心身关系;仁者寿,以德怡养心身;动而中节,养生责在适度;道法自然,健康离于自然之道.  相似文献   

5.
论中医心理学的阴阳睡梦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克勤 《世界中医药》2007,2(5):272-273
在"天人合一"、"形神合一"生命观及"心主神明"一元论思想指导下,运用阴阳学说阐释睡眠与梦的理论,强调脏腑气血的阴阳变化是睡梦形成的物质基础.寤寐的交替过程,就是卫阳之气由阳入阴及由阴出阳的过程.正因寤寐之理本于阴阳,所以生活起居法于阴阳,才有利于心身健康;寤寐失常调于阴阳,才堪称为治疗大法.睡中梦境,也与脏腑阴阳盛衰密切相关,据此可作为疾病脏腑阴阳虚实辨证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正>中医心理学"人格体质论"的提出,其意义在于能很好地指导中医临床实践。本着"万物负阴而抱阳"这一中华民族传统理念,《内经》提出:"人身有形,不离阴阳。"因此人格和体质也皆由阴阳构成。人格体质论强调人格(包括气质和性格)与体质相关,尤其是人格  相似文献   

7.
人格是心理学的核心词汇之一,人格理论是各个心理流派的基础理论之一。目前西方心理学的人格理论大多从当前时间点进行平面架构,而中医心理学深受中医学思维的影响,恒动发展观、整体观及阴阳辨证思维等为中医心理学人格理论建构提供了方法学基础,从而建立了动态发展、立体及整体性的人格理论,丰富和发展了人格心理学理论。  相似文献   

8.
通过总结<素问·生气通天论>中的养生思想,认为篇中的天人相应观、阴阳平衡观、重视阳气观、阴阳气位观、形神合一观、正气为本观、动静协调观、固护脾胃观不仅奠定了中医养生学的理论基础,而且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中医心身观念的理论基础是“天地人三才一体”医学模式,心身理论的本质是“形神合一”论,中医心身理论的特点是由“心”统率形神功能。中医认为健康的本质是和谐,即人与自然和谐、心与身和谐、气与血和谐。因此,中医学养生要求:协调阴阳,和谐天人关系;形神兼养,调节心身关系;仁者寿,以德怡养心身;动而中节,养生贵在适度;道法自然,健康寓于自然之道。  相似文献   

10.
现代心理学所研究的心理现象是指人的心理过程和人格。心理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认知过程主要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根据对历代中医文献的研究分析:感知活动的中枢为心神,心是认知客观事物的处所;"心有所忆谓之意",把心所接受的外界信息保留下来成为记忆,即脾意;"因志而存变谓之思,因思而远慕谓之虑",其中的思、虑即与思维、想象相符合;中医的"七情学说"与情感过程相符合;"意之所存谓之志",志与意志过程相符合。  相似文献   

11.
"形神合一"是中医学和中医心理学的重要思想,其内涵主张心身一体。中医体质理论兼顾生理和心理的阐述,正是对形神合一思想的体现。在形神合一思想指导下,辨识个体身心特征是中医体质研究的重要工作,其中生理与心理均是重要方面。现有中医体质辨识理论中,心理内容也有一定程度的体现。在现有的中医体质量表中,对心理内容有一定重视,但各个量表也表现出一定的局限性。故基于形神合一思想,结合中医体质内涵,经理论探讨及文献研究,认为心理内容在中医体质辨识中有一定必要性,建议在今后中医体质量表编制中应补充心理内容,增加相应条目或以心理辨识配合体质辨识,以有利于心身合一辨识的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古代哲学思想根源深厚,其中蕴含着中国古代心理学思想的萌芽,并在中医基础理论的发展下逐渐形成中医情志学说。随着现代社会科技及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工作和生活越发以高效率、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为主,使人们的情志疾病的发病率逐渐增高,成为威胁人们身心健康的隐患。中医情志理论融合现代医学、心理学等多学科知识,凸显中医学"形神合一"的整体观念,恰好符合了当今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中医情志学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在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交织着中国古代心理学思想的萌芽,通过对中国儒学学说的提炼,可把中医情志学说的早期学术观点加以分析,为现代研究心理学思想提供理论依据。由于历代医家所处的文化背景、社会环境以及临床实践有异,亦导致对情志学的理解歧义丛生,近年来又随着西方心理学关于情绪、情感及其相关概念的内涵,使中医情志学与西方心理学基础理论观点的相关性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3.
形神学说充分体现了中医基础理论的朴实性及唯物性,"形神合一"就是中医学辩证唯物观和整体观的反映.神生于形,神是形的主宰.神的存亡盛衰取决于彤的存亡盛衰,通过神之变,可诊及形伤之情.治神关键在治气,治形重在治气、血、精.  相似文献   

14.
通过总结《素问&#183;生气通天论》中的养生思想,认为篇中的天人相应观、阴阳平衡观、重视阳气观、阴阳气位观、形神合一观、正气为本观、动静协调观、固护脾胃观不仅奠定了中医养生学的理论基础,而且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中医临床实践中形成的"形神合一"的整体观 ,对人体生命的客观认识与现代系统论是基本一致的,只是中医对人体系统的认识还一般地停留在大的框架上,缺乏微观的实质认识去充实该系统的多个层次.中医学中包含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思想和理论,心身医学涉及医学、心理学、生物学、社会学等多学科,心身医学领域的中西医结合,在学术上可以兼收并蓄、优势互补、求同存异、相互借鉴,走多学科综合研究的道路.  相似文献   

16.
文章讨论了象思维、形神合一、气一元论等思维方式的本质及其多元性、多层次性和局限性。象思维必须有意象的形成与联想,中医"象"的本质是可以发生主、客观转化的信息。所谓"形神一体"的"构成"说,是对"形神合一"关系论的错误理解,导致了混淆体质与心理素质的"九种体质说"的错误。气具有非物质性,气一元论与气多元论的互补共存,是中国传统思维的完整方式。  相似文献   

17.
从中医养生的渊源、发展、现代研究等方面进行了探析,分析认为"未病先防、已病防变"的治未病预防观是中医养生的核心和关键,亦是中医养生的基本要求和目的;"顺乎自然、燮理阴阳"的天人相应整体观是中医养生的精髓和重点,亦是中医养生的根本原则和方法;"固守精微、摄养精神"的形神合一生命观是中医养生的内涵和要领,亦是中医养生的终极目标和归宿。  相似文献   

18.
中医整体观是中医理论体系的核心,甲状腺癌是目前常见的恶性肿瘤.文章从"形神合一观和天人相应观""病理互相影响和传变"探甲状腺癌的预防,从中医治疗整体观"祛邪扶正、中西并用、辨证论治、调补阴阳"谈甲状腺癌的治疗.临床应遵循中医理论自身的特点和规律,以中医整体观为指导核心,重视心理因素和自然环境的影响,以中医"治未病"理念...  相似文献   

19.
万兆新  苏同生 《陕西中医》2012,(11):F0003-F0003
<正>耳鸣患者往往继发有焦虑、抑郁等心理障碍。这种萦绕不去、捉摸不定的"噪音"分散了患者注意力,继而引起失眠、坐卧不宁,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形神学说"的核心是"形神一体观",是传统医学对生命在哲学高度的认识和理解。中医认为,形即形体;"神"是机体生命活动的体现,健康的标准是"形神合一",强调对"神"的深刻理解和关注辨证论治是调神守形的过程。耳鸣患者的"形"与"神"是如何被干扰的呢?  相似文献   

20.
从气与形神的关系、养气与形神合一等,论述气与形神合一。指出"形神合一"论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和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