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与造血干细胞共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患者的护理.方法 从无骨髓浸润的恶性血液病患者本人骨髓中分离、培养间充质干细胞.经放化疗等预处理后,与造血干细胞共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患者5例,并对其进行全程共移植护理.结果 在移植过程中5例患者均未出现感染,无移植并发症.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和造血干细胞输注过程中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移植后造血功能恢复,中性粒细胞≥0.5×109/L的中位时间为9.4(8~11)d,血小板≥20×109/L的中位时间为12.2(10~14)d.结论 自体骨髓闻充质干细胞与适血干细胞共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安全性好,不良反应小;做好移植护理是减少感染和并发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与造血干细胞共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患者的护理。方法从无骨髓浸润的恶性血液病患者本人骨髓中分离、培养间充质干细胞,经放化疗等预处理后。与造血干细胞共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患者5例。并对其进行全程共移植护理。结果在移植过程中5例患者均未出现感染,无移植并发症。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和造血干细胞输注过程中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移植后造血功能恢复,中性粒细胞≥0.5×10^9/L的中位时间为9.4(8~11)d,血小板≥20×10^9/L的中住时间为12.2(10~14)d。结论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造血干细胞共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安全性好,不良反应小;做好移植护理是减少感染和并发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3.
侵袭性肺曲霉菌病(IPA)是恶性血液病患者,尤其是接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人群真菌感染死亡的主要原因,早期诊治对于降低该类患者发病率和改善预后至关重要。然而,尽管IPA的诊治已有实验室生物学指标、病理及影像学多重证据支持,并已形成较为完善的诊治体系,但因受限于病变部位标本难以获取、非特异性的临床特征及预防性抗真菌药物的积极使用,早期诊断仍然具有挑战性。本综述从曲霉菌对恶性血液病患者的致病机理、临床表现、诊断标准、影像学及实验室检测等现有技术以及下一代基因测序(NGS)应用发展入手,探讨对恶性血液病患者发生IPA的认知及相关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4.
用于异基因移植的造血干细胞来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造血干细胞移植(hcmatopoied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HSCT)的临床应用已有近50年的历史,目前已成为治疗多种良恶性血液病、实体肿瘤、遗传性疾病和重症自身免疫性疾病等的有效手段。本文试就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中应用的不同来源造血干细胞(hematopoietic stemcell,HSC)的特点及其对移植效果的影响作一评述。  相似文献   

5.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是目前治疗恶性血液病的最有效手段,但是仅有25%的患者能找到人类白细胞抗原(HLA)全相合的亲缘供者从而顺利实施移植。因此HLA单倍体相合移植越来越受到重视,但移植后排异反应及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威胁生命。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MSC)具有多能干细胞特性,输注后可重建骨髓微环境、促进移植后造血干细胞的植入,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是一种恶性血液病,发病高峰年龄超过60岁,采用传统化疗的患者2年总存活率仅为10%~15%[1].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是治疗AML较有效的手段,但因老年患者的并发疾病多,若行标准预处理强度的allo-HSCT,受者移植相关死亡率较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造血千细胞移植患者认知功能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临床早期识别、早期干预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中文版癌症患者功能评估-认知功能量表、慢性病治疗功能评估-疲乏量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对152例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认知功能总分为(120.57±21.32)分;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年龄、疲乏是认知功能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P<0.01),能解释总变异的37.3%.结论 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认知功能存在受损的风险,性别、年龄和疲乏程度是重要的影响因素,医务人员需关注患者认知状态,根据认知功能损害程度进行针对性干预,以预防及减轻其认知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8.
哪些急性白血病患者适合造血干细胞移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白血病患者诱导缓解后复发是影响其长期生存的主要因素,选择合适的缓解后治疗对患者的长期生存十分重要。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的移植物抗白血病效应可以有效地减少复发,但移植相关死亡率较高。本文结合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2009年公布的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治疗指南及最新临床研究对哪些状况急性白血病患者适合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已成为治疗恶性血液病的有效手段,但移植后仍有些患者出现疾病的复发。allo-HSCT后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表型和功能的恢复在免疫监视中起着重要作用。我们监测了20例非清髓性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NST)患者移植后外周血中CD45RA 细胞的变化,现报告如下。对象与方法一、研究对象20例均为2000年10月至2003年7月在本院接受HLA相合的同胞间外周血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患者,其中男性12例,女性8例,年龄18~56岁,中位数35岁。20例的原发病,7例为急性粒细胞白血病(AML),2例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11例为…  相似文献   

10.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恶性血液病患者获得治愈的最有效手段,在临床上已广泛开展。急性白血病合并骨髓坏死(bone marrow necrosis,BMN)的病例临床有不少报道,但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此类病例报道鲜见。我们于2011年收治了2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合并BMN患者,经化疗诱导BMN逆转后为其实施了亲缘间单倍体相合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均成功重建造血功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白血病是国内高发病率的恶性肿瘤之一,是儿童及35岁以下成人发病率和病死率最高的恶性肿瘤.目前,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已经成为根治白血病等血液系统恶性疾病的一种重要手段.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指对患者骨髓进行推毁后,将正常供体或自体的造血干细胞经血管输注给病人,使之重建正常的造血和免疫功能.护理是移植能否成功的关键环节,故作好病人的护理工作至关重要.我院于2009年3月成功进行了1例母子间单倍型造血干细胞移植.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AlloHSCT)是治疗恶性血液病、遗传代谢性疾病、免疫性疾病和其它肿瘤的有效手段。造血干细胞的成功植入必须克服两方面的免疫屏障即宿主抗移植物作用(HVG)和移植物抗宿主作用 (GVH )。传统的AlloHSCT将两个问题分别处理 ,在移植前针对HVG ,一般联合大剂量强化疗和放疗 ,以期彻底毁灭宿主免疫应答和根除肿瘤细胞。移植后主要控制GVH ,一般长期联用免疫抑制剂。多年来 ,经典AlloHSCT追求最大限度的强化预处理方案。尽管伴随着与剂量相关的严重毒性反应和高相关死亡率 ,但通过预处…  相似文献   

13.
1型糖尿病(type 1 diabetes mellitus,T1DM)是一种T细胞介导的胰腺β细胞破坏的自身免疫疾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胰岛素的使用只是控制患者血糖水平,延缓糖尿病进展并不能治愈糖尿病.供体的短缺及预防排斥的长期免疫抑制限制了胰腺及胰岛细胞的移植.随着国内外对造血干细胞的深入研究,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1型糖尿病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正>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geneic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allo-HSCT)可以彻底治愈恶性血液病,且复发危险小。但allo-HSCT存在发生移植物抗宿主病及移植排斥反应的风险,临床上主要采用清髓照射及非特异性免疫抑制剂来应对,但部分患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造血干细胞移植(HISCT)已成为治疗恶性血液病的一种有效方法,但移植后的侵袭性真菌感染(IFI),尤其是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IPFI)的发病率明显上升,逐渐成为影响移植疗效、造成患者死亡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6.
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是一组高度异质性的克隆性疾病,化学药物治疗和造血干细胞移植均为治疗AML的方法。对于高危AML患者而言,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为治疗该疾病的有效手段,但部分AML患者造血干细胞移植后仍可能面临疾病复发的问题,大多数复发患者再行化学药物治疗、二次移植等的效果不佳,是导致患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加强对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AML患者的随访,并采取一些合适的手段预防移植后复发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高危AML患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复发的监测、药物治疗和细胞治疗进行综述,以期为改善高危AML患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预后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一日两次不等剂量全身放疗加环磷酰胺预处理,自体或异基因骨髓移植或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12例恶性血液病。按WHO抗癌药副反应分度标准分析预处理方案的毒性并积分。结果表明,不同剂量组毒性积分和造血恢复速度无显著差异。较大剂量组移植后复发率较低,但随访时间,例数少尚难评价。  相似文献   

18.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治疗恶性血液病及再生障碍性贫血等疾病的有效方法[1] ,但这种移植受到供、受者HLA配型的限制 ,即使在HLA完全相合的供、受者之间移植 ,仍然有 5 0 %左右的受者术后发生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 ,而其中又有约一半的受者最终死于本病或本病的免疫抑制治疗。因此 ,AGVHD是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主要并发症 ,它的预防及治疗效果是移植成功与否的关键。近 1年来 ,我们将免疫抑制剂他克莫司 (FK5 0 6 )用于 5例难治性重度 (Ⅳ度 )AGVHD的治疗中 ,取得较满意的结果。报告如下。一、资料与方法1.…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2次非清髓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NAST)治疗恶性血液病的疗效。方法 对6例恶性血液病患者进行了主动或被动2次NAST。结果 6例患者中第1次NAST后发生排斥反应3例,难治复发白血病呈混合嵌合性植入3例。经2次NAST,5例均经过或不经过混合嵌合性植入达完全供者植入,无病存活6~27个月,1例为混和嵌合性植入。发生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患者少而轻,无移植相关性死亡。结论 主动2次NAST是挽救难治复发或难植入、易排斥的恶性血液病患者生命的一条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带状疱疹发病情况、临床特点、治疗及转归.方法 回顾分析浙江省中医院血液科可评估的104例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预处理方案、移植物抗宿主病预防方案及病毒感染的防治方案等临床资料.结果 104例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中有24例(23.08% )并发带状疱疹,其中单倍体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带状疱疹发生率为47.6%,非亲缘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带状疱疹发生率为42.1%.应用抗病毒药物,适当减少免疫抑制剂用量及输注人免疫球蛋白,外用干扰素,同时中医中药辅助治疗,平均治疗(20.5±3.8)d后,患者疱疹全部消退,有4 例出现严重疱疹后神经痛,其中2例伴有局部肌肉萎缩.无泛发性疱疹及内脏受累病例,无疱疹相关死亡.结论 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发生的带状疱疹起病不典型,综合治疗能够有效地控制,但神经痛持续时间较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