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目的对腹腔热灌注联合静脉化疗和单纯静脉患者在晚期胃肠道肿瘤患者临床效果进行比较。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0年12月湖北医药学院附属襄阳医院120例晚期胃肠道肿瘤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单以静脉化疗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腹腔热灌注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生存期、不良反应以及免疫功能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71.7%(43/60),对照组有效率为46.7%(28/6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三年生存率为83.3%,平均生存时间为(32.98±1.83)个月,都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1.7%,(28.65±1.91)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CD3+T细胞、CD4+T细胞水平明显增加,CD8叩细胞水平明显减小,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后CD3+T细胞、CD4+T细胞、CD8+T细胞的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于单纯静脉化疗,腹腔热灌注联合静脉化疗术能有效对晚期胃肠道肿瘤患者进行治疗,治疗有效率高、预后患者生存率高、不良反应率低。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消瘤汤联合腹腔热灌注化疗对进展期结直肠癌术后机体免疫功能和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的影响。方法:104例行手术治疗的进展期结直肠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治疗组54例,采用腹腔热灌注化疗同时H服消瘤汤;对照组50例,单用腹腔热灌注化疗方案进行治疗,观察2组生存质量、免疫功能、血清VEGF水平变化、化疗药物不良反应等。结果:治疗组生存质量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前NK细胞活性为(24.6±8.68)%,治疗后提高至(27.8±9.27)%;对照组治疗前NK细胞活性为(23.4±9.28)%,治疗后降为(18.4±8.22)%,2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前CD4+/CD8+为(1.32±0.28)%,治疗后提高至(1.58±0.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清VEGF水平明显下降,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中性粒细胞减少、腹泻程度、神经毒性等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瘤汤联合腹腔热灌注化疗不但能减轻化疗药物毒副反应,而且能改善NK细胞的活性,提高CD4+/CD8+比值,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抑制血清中VEGF的表达,改善病人生存期质量,对进展期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复发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3.
体外高频热疗联合腹腔热灌注化疗治疗恶性腹水4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志斌  张丽华  李良英 《西部医学》2010,22(3):517-518,521
目的观察体外高频热疗联合腹腔热灌注化疗治疗恶性腹水的疗效及副反应。方法恶性腹水44例,同期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腹腔穿刺引流干净腹水后,治疗组22例给予43-45℃的生理盐水1000ml+顺铂80mg/m2、生理盐水500ml+5-氟尿嘧啶500mg/mz,以HGG2-102体腔热灌注治疗机(珠海和佳生产)快速灌注入腹腔,使进入腹腔的液体温度维持在41~43℃;灌注结束后,采用HG-2000Ⅲ型高频热疗机(珠海和佳生产)行腹腔热疗41~43℃,60分钟,每周热疗2次。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1000ml+顺铂80mg/m2、生理盐水500ml+5-氟尿嘧啶500mg/m2腹腔内注入。两组均于1小时内完成,每周灌注1次,连续灌注2周,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72.7%,KPS(一般状况)评分升高率54.5%;对照组有效率45.5%,KPS升高率31.8%。治疗组腹水控制率、KPS升高率均较对照组明显为优(P〈0.05)。两组副反应无明显差异。结论体外高频热疗联合腹腔热灌注化疗治疗恶性腹水疗效好,可以耐受。  相似文献   

4.
罗文娟  吴文涛  卢萍 《四川医学》2005,26(8):867-868
目的观察顺铂5-Fu腹腔化疗结合微波局部热疗治疗癌性腹水与单纯腹腔化疗的临床疗效。方法41例癌性腹水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1例顺铂+5-Fu腹腔化疗+微波热疗,对照组20例,单用顺铂+5-Fu腹腔灌注。结果治疗组有效率71.4%,KPS评分较对照组明显提高,对照组有效率35%,两组两项指标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顺铂+5-Fu腹腔化疗结合微波热疗能显著提高癌性腹水治疗有效率,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抗癌扶正方联合吉西他滨+顺铂化疗(G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45例接受化疗的晚期非小细胞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单用化疗组(对照组)22例及化疗并用抗癌扶正方组(治疗组)23例,治疗周期均为21d,1个周期后评价疗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有效率(CR+PR)分别为39.13%(9/23),36.36%(8/22),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及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发生率治疗组为26.09%(6/23),对照组为72.73%(16/2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治疗组为30.43%(7/23),对照组为77.27%(17/22),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化疗后生活质量改善治疗组9例(39.13%),对照组3例(13.64%),治疗组生活质量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结论:抗癌扶正方联合吉西他滨+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好,毒副反应轻。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腹腔免疫化疗前后对腹水中肿瘤标记物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糖链抗原(CA19—9)的影响,探讨其作为腹腔免疫化疗疗效及预后评价指标的可行性。方法 对39例进展期消化道肿瘤伴腹腔转移及癌性腹水患者,在行腹腔免疫化疗前后,采用免疫放射法检测AFP、CEA、CA19—9及常规脱落细胞检查,将每例腹水中上述肿瘤标记物读数在免疫化疗前后进行自身对照,并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腹腔免疫化疗后,免疫化疗有效组(部分缓解+完全缓解)人数比为53.9%(21/39),肿瘤标记物下降比率分别为:AFP38.1%(8/21)、CEA52.4%(11/21)、CA19—947.6%(10/21),化疗无效组(无效+进展)人数比为46.1%(18/39),肿瘤指标下降比率分别为AFP11.1%(2/18)、CEA11.1%(2/18)、CA19—95.6%(1/18),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腹腔免疫化疗有效组和无效组6、12、18个月生存率分别为76.2%、33.3%、14.3%和38.9%、27.8%、11.1%。当对免疫化疗有效组和无效组在不同时期生存率分别进行X^2检验时,发现化疗有效组能有效提高6个月生存率(X^2=4.15,P〈0.05),而个月以上两组生存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腹腔免疫化疗前后检测腹水中上述肿瘤标记物的变化对腹腔免疫化疗疗效的评价及预后有比较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腹腔热灌注化疗结合穴位照射治疗恶性腹水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安阳钢铁公司职工总医院从2010年11月-2012年4月共收治的100例恶性腹水患者,将其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的50例患者给予腹腔热灌注化疗联合穴位照射,对照组的50例患者仅给予热灌注化疗。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患者的总有效率是74%,对照组的总有效率是46%,观察组的总有效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热灌注化疗联合穴位照射治疗恶性腹水的效果明显,可以作为临床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联合化疗加放疗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以顺铂为主的化疗方案加放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方法:52例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联合化疗加放疗组(治疗组)以及单纯化疗组(对照组)各26例。化疗方案:EP(VP-16+DDP)、CAP(CTX+ADM+DDP)、MVP(MMC+VDS+DDP)三种方案。每例病人至少化疗2疗程,完成化疗后第7-14天行放疗。疗效及不良反应按WHO标准评价。随诊3年。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69.2%,中位生存期12.5个月;对照组有效率为34.6%,中位生存期8个月。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不良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恶心呕吐、脱发。其中Ⅲ Ⅳ度血白细胞下降治疗组为53.8%,对照组为46.2%,两组无差异(P>0.05)。结论:以顺铂为主的化疗方案加放疗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较高,可提高肿瘤局部控制率和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热疗联合腹腔热灌注化疗治疗恶性腹水的近期疗效、生活质量。方法:54例恶性腹水病人回顾性分析。观察组27例采用热疗联合腹腔热灌注化疗;对照组27例单用腹腔热灌注化疗。观察近期疗效、生存质量。结果:观察组腹水的吸收情况、KPS 改善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 <0.05)。结论:热疗联合腹腔热灌注化疗能显著提高恶性腹水的近期疗效,病人生存质量得到改善,耐受性好,值得进一步研究及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扶正消积方治疗晚期NSCLC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42例晚期NSCLC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7例(扶正消积方+GP方案化疗),对照组75例(GP方案化疗),治疗4个周期后观察瘤灶变化、临床症状、Karnofskv评分、体重、不良反应及生存期。结果治疗组疾病控制率(83.58%)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临床症状改善率(52.23%)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生存质量改善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化疗期间胃肠道反应及骨髓抑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1年生存率(53.73%)及中位生存期(13.33个月)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扶正消积方联合化疗治疗晚期NSCLC具有一定的减毒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11.
华蟾素辅助治疗晚期肿瘤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华蟾素联合姑息化疗治疗晚期肿瘤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晚期肿瘤患者96例分为治疗组50例,对照组46例。治疗组化疗同时加用华蟾素注射液,对照组仅采用与治疗组相同的化疗方案。分别观察比较两组近期疗效、生活质量、不良反应、NK细胞和T淋巴细胞变化。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68.0%和37.0%,两组疗效比较,P〈0.05。生活质量治疗组提高32.0%,对照组提高15.2%,两组比较,P〈0.05。治疗组发生化疗毒副反应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治疗组NK细胞活性及CD4^+/CD8^+比值明显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P〈0.05)。结论:华蟾素联合姑息化疗治疗晚期癌症,具有增效减毒、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和生活质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腹腔化疗联合微波热疗治疗恶性腹腔积液的近期疗效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5例恶性腹腔积液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32例。治疗组腹腔内灌注顺铂40mg-m12+地塞米松10mg,30min后行全身热疗。对照组只给予腹腔灌注化疗。治疗4周后g-4定临床疗效和生活质量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治疗后临床疗效比价,治疗组有效率为90.91%,对照组有效率为65.5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生活质量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化疗联合微波热疗治疗腹腔积液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3.
王丹 《铁道医学》2014,(2):142-145
目的:探讨腹腔热灌注化疗对卵巢癌患者血清miR-200a的影响。方法:将82例手术治疗后的卵巢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1例。观察组采用全身静脉化疗联合腹腔热灌注化疗,对照组采用全身静脉化疗联合普通腹腔灌注化疗。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疗效,并且测定患者血清miR-200a。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7.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miR-200a均有明显降低,观察组降低更加明显(P〈0.05)。结论:腹腔热灌注化疗对卵巢癌的效果更明显,可能与减少miR-200a的表达有关系。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腹腔热灌注化疗结合免疫治疗机治疗恶性腹水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0年12月~2012年12月收治的100例恶性腹水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2组,对照组患者进行腹腔热灌注化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进行免疫治疗机治疗,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有效率为90%,对照组患者的有效率为70%,2组患者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过程中观察组患者有9例患者发生恶心呕吐,7例发生腹痛腹胀,2例患者发生骨髓抑制,对照组有15例患者发生恶心呕吐,10例患者发生腹痛腹胀,6例患者发生骨髓抑制,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热灌注化疗结合免疫治疗机治疗恶性腹水有着良好的临床效果,且不良反应少,可以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索中医联合介入化疗在晚期恶性肿瘤治疗中的应用效果,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借鉴。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间收治的58例晚期恶性肿瘤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58例晚期恶性肿瘤患者作为对照组,给予观察组患者中医联合介入化疗,给予对照组患者单纯介入化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临床统计发现,观察组完全缓解22例,占37.9%,无变化23例,占39.7%,总有效率达到60.3%,明显优于对照组24.1%的完全缓解率以及36.2%总有效率,两组差异显著(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患者23例,占39.7%,稳定患者7例,占12.1%,总改善率达到51.8%,明显优于对照组36.2%(21/58)的改善率,两组差异显著(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此外,观察组发生不良反应患者13例,占22.4%,主要是恶心呕吐、肝肾功能异常、腹泻等,明显小于对照组46.6%(27/58)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两组差异显著(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医联合介入化疗用于晚期恶性肿瘤的治疗,能够取得理想的撩闲,提高患者的治愈效果和自愈率,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在临床实践中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区域亚高温热疗联合胸腔灌注顺铂治疗恶性胸腔积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区域亚高温热疗联合胸腔灌注顺铂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及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108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随机分为热化疗组(56例)和对照组(52例),两组均先用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尽量引流尽胸水。热化疗组予以胸腔区域亚高温热疗,1周2次,热疗温度保持在40~42%,1次90min,每周第1次热疗同时结合胸腔内灌注顺铂40~60mg,第2次热疗为单纯热疗;对照组进行胸腔闭式引流后局部灌注顺铂1次40~60mg,1周1次。两组均治疗4周后评估疗效。结果:近期疗效:热化疗组有效率71.4%,对照组有效率为51.9%,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热化疗组中位生存期(MST)8.9个月,对照组为6.2个月;热化疗组一年生存率39.3%,对照组为34.6%,两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生存质量评分:热化疗组治疗后比治疗前明显提高(48.08±7.32分 vs 43.76±8.32分,P〈0.05),对照组治疗后比治疗前降低(39.02±7.63分 vs 43.98±8.18分,P〈0.05)。结论:区域亚高温热疗联合胸腔灌注顺铂,有助于控制恶性胸水,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7.
1999年2月至2002年5月选择我院Ⅱ~Ⅲ期胃肠道恶性肿瘤术后患者101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1例)和对照组(50例),观察两组患者腹腔复发率、肝转移率及1、3、5年生存率。结果示治疗组腹腔复发率及肝转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5.5%比50.0%,13.7%比30.0%,P〈0.05),治疗组1、3及5年的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胃肠道恶性肿瘤术后腹腔热灌注联合全身化疗,能有效降低胃肠道恶性肿瘤术后腹腔复发及肝转移,而且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18.
热疗配合治疗鼻咽癌较大颈淋巴结转移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微波热疗配合放射治疗鼻咽癌较大颈淋巴结转移灶,能否增加疗终淋巴结消散率。方法:36例行放疗+化疗+热疗与33例行放疗+化疗对照。结果:热疗组疗终颈转移淋巴消散率63.89%(23/36),放疗+化疗组疗效终颈转移淋巴结消散率(42.42%(14/33))。结论:微波热疗配合放射治疗+化疗治疗鼻咽癌较大颈淋巴结转移灶能显著提高疗终颈转移淋巴结消散率(P<0.05)。  相似文献   

19.
宋淑萍  许倩 《中国民康医学》2007,19(6):177-177,229,233
目的:探讨术前化疗在晚期卵巢黏液性和浆液性上皮癌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32例晚期卵巢黏液性和浆液性上皮癌病例。无术前化疗组(A组)86例,先行手术切除,术后辅以铂类为主的联合化疗6~8个疗程;术前化疗组(B组)46例,先行以铂类药物为主化疗1~3个疗程,然后行手术治疗,术后再辅以铂类为主的联合化疗6—8个疗程。术前化疗组在以下5项:Ⅳ期病例;低分化病例;合并腹水、胸水的病例;CA125中位值等不利因素高于无术前化疗组(P〈0.05)。结果:满意的手术切除率A组56.89%,B组67.39%(P〈0.05)。术后并发症A组27.91%,B组10.87%(P〈0.05)。术后中位无进展生存期A组15个月,B组13个月(P〈0.05)。结论:术前化疗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满意的手术切除率,而不影响中位无进展生存期。晚期不能手术切除的卵巢上皮癌进行术前化疗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全植入式(drug delivery system,DDS)动脉灌注化疗对进展期胃癌根治术后预防腹腔复发的疗效。方法:将102例可切除的进展期胃癌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7例)在行胃癌根治术的同时,植入DDS,术中及术后经DDS灌注化疗。对照组(35例)不植入DDS,术后行静脉化疗。结果:治疗组3年生存率58.2%,对照组3年生存率37.1%(P<0.05)。治疗组腹腔复发率46.3%,对照组腹腔复发率80.0%(P<0.01)。结论:全植入式腹腔动脉灌注化疗对预防进展期胃癌根治术后腹腔复发、延长生存期的疗效明显优于静脉全身化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