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患者的应用效果,建立脑出血患者的最佳护理模式.方法 将80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实验组按制定好的临床护理路径表格实施每日诊疗护理工作,对照组采取传统医疗护理方法.结果 实验组患者平均住院日、住院费用、护理安全意外等方面较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1).患者满意度和健康教育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用于脑出血患者,可以减少住院费用及缩短住院日,可以提高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以及对健康教育的知晓率,同时又有效提高护理质量,优于传统的护理模式.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对脑出血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0月—2016年6月收治的110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5例,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临床护理路径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并发症发生率、满意度和依从性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脑出血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降低并发症和住院时间,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临床护理路径(CNP)在脑出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86例脑出血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观察组采用制定好的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对照组采用传统模式进行神经内科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Barthel指数、运动功能积分(FAM)、医疗费用、住院时间、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患者的满意度等.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的Barthel指数、FAM及患者的满意度明显提高(P<0.05),医疗费用、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减少(P<0.05).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提高了护理质量以及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随机选取2011年3月-2012年3月在我院治疗的80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平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患者,对照组采取神经内科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临床护理路径进行临床护理.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护理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路径应用于脑出血的护理中能明显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护理满意度高,值得临床上广泛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分析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对脑出血患者进行护理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12月该院收治的脑出血的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护理,实验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出血的患者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实施护理,有效的提高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促进了患者的康复,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我院2015年8月-2016年8月收治的脑出血患者12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3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予以临床护理路径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护理优良率、护理满意程度、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脑出血患者予以临床护理路径能够优化康复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安全可靠,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究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患者护理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本院2014年8月~2015年10月收治的90例脑出血患者,按照患者住院尾号的奇偶数,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接受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86.67%,明显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60.00%(P<0.05).两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3.33%、7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出血护理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干预,护理效果较好且能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减少住院时间和费用,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8.
徐妍 《内蒙古医学杂志》2014,46(12):1513-1515
目的 探讨临床路径护理模式应用于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为该病临床护理积累经验.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3月至2013年11月收治的脑出血患者90例,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临床路径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健康知识掌握率及Barthel评分.结果 患者出院时,研观察组健康知识掌握率、护理满意度及Barthel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路径护理模式应用于脑出血患者,有助于提高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护理效果显著优于常规临床护理,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4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观察组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2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天数、平均住院费用及并发症的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减少,满意度与对照组相比显著提高。结论临床护理路径能提高脑出血患者健康教育效果及满意度,降低并发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脑出血临床护理路径对患者满意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晓霞  王淑会 《基层医学论坛》2012,16(11):1481-1482
目的观察脑出血临床护理路径对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择42例急性脑出血患者作为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管理模式进行护理;42例急性脑出血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2组对比,观察其并发症发生情况、住院天数、健康知识知晓情况、住院费用以及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住院天数、平均住院费用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减少,观察组护理服务满意度与对照组相比显著提高。结论临床护理路径的制订和实施,为患者提供了优质服务,大大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讨论临床护理路径护理应用于脑出血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评价。方法:选取脑出血术后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给予临床路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准备时间、引流量与住院时间。结果:经临床路径护理治疗后,患者术时间、引流量与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传统处置组,两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护理路径护理对于脑出血患者的治疗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急性脑出血导致近25%的老年患者出现中风症状.因此,除了医生的治疗,改善预后的护理方法也显得非常重要.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脑出血患者中应用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建立和探讨脑出血患者护理中完善的临床护理路径。方法选择住院的脑出血患者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观察组的护理采用制定好的临床护理路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Barthel指数、患者满意程度及医疗费用有无差异。结果观察组的平均住院费用、平均住院天数、并发症的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并且观察组的患者满意度较对照组明显提高。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以及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探讨将路径式护理干预方式应用于手术室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及对患者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随机选取2015年6月至2019年11月于本院治疗的脑出血患者76例,按照患者入院时间先后顺序分为基础组与干预组,各38例.基础组采用基础护理干预措施,干预组采用路径式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整体临床情况.结果 护理前,两组脑出血患者各项血液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护理干预后,两组Hb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基础组患者其他3项血液指标均显著低于干预组(P<0.05);基础组患者手术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长于干预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干预组(P<0.05).结论 将路径式护理干预方式应用在手术室脑出血手术患者中不仅能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而且能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改善患者血液指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莉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20):2616-2618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急性期护理中的作用。方法:选择住院的123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67例采用制订好的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对照组66例采用传统的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Barthel指数、并发症发生率,医疗费用及患者满意度有无差异。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Barthel指数,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减少,医疗费用显著减少,患者满意度虽有提高,但两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急性期中的应用,提高了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脑出血患者护理中护理路径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140例脑出血患者,按照随机双盲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0例,观察组患者接受临床护理路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对比2组患者护理效果. 结果 观察组护理满意率为95.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 结论 在脑出血患者护理中采取护理路径,可明显提高护理效果,其应用价值确切.  相似文献   

17.
目的:应用临床护理路径模式对患有脑出血疾病的患者在治疗期间实施护理,并观察效果。方法:将本院收治的94例患有脑出血疾病的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脑出血疾病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模式。结果:观察组患者脑出血疾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神经功能评分水平复常时间和护理方案实施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出现不良反应的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脑出血疾病治疗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应用临床护理路径模式对患有脑出血疾病的患者在治疗期间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观察脑出血护理中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效果。方法:在接受脑出血治疗的患者中择取8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4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护理措施;研究组患者给予临床护理路径措施。观察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和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采用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对两组患者进行评定。结果:研究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与Barthel指数好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与住院费用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对脑出血患者实施临床路径护理效果更好,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临床护理路径是以病人为中心,围绕康复,以病人结果为导向管理模式.目的 是提高健康教育质量,保证病人得到及时有效的健康教育.方法 按照临床护理路径,以规范化的手段,为患者提供合理到位优质的护理服务.根据患者健康知识掌握情况,满意度调查评价其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健康知识掌握优良率、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通过引入护理路径,形成主动护理与主动参与相结合的护理工作模式,由于服务流程优化,患者健康知识掌握情况,满意度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20.
宋敏   《中国医学工程》2012,(10):175-175
目的研究并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患者护理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以我院2010年6月-2011年6月期间共收治的90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所有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即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分别由45例脑出血患者组成,对照组的患者采取的是传统的神经内科常规护理,而治疗组的患者则采取预先制定的临床护理路径来进行临床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住院天数、医疗费用、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对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结果治疗组在住院天数和医疗费用等方面明显少于对照组,在患者护理的满意度方法明显优于对照组,在健康知识掌握情况方面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护理路径指导模式对于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价值,它不仅有助于减少患者入院的天数、降低患者的住院费用,还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并有助于患者健康知识的掌握,是一种优于传统护理模式的护理方式,值得在临床中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