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终末期肾病透析治疗方式包括血液透析(简称血透)和腹膜透析(简称腹透)两类,但血透技术在终末期肾病患者中的应用远高于腹透。本研究通过对国内外两种透析效果、费用及补偿机制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其卫生经济学的深层次原因。  相似文献   

2.
《祝您健康》2014,(9):24-25
我选择血液透析还是腹膜透析?我年过6旬,最近被诊断为慢性肾功能衰竭,需进行透析治疗。有的人说血液透析好,还有的人说腹膜透析好。请问我选择哪种好?甘肃曹小莉曹小莉读者:透析是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患者肾脏替代治疗方法之一。透析有血液透析(血透)和腹膜透析(腹透)两种。这两种方法总的来说原理基本相同,即通过半透膜的弥散功能,将体内的小分子毒素如肌酐、尿素氮等排出体外,利用对流的原理将多余的水分也排出体外。血透是将体内的血液引出体外,通过人造的半透膜(即"透析器")来完成。  相似文献   

3.
摘要:目的 对2种透析方式进行费用效用分析,为患者自主选择透析方式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KDQOL-SFTM1.3量表随访调查四川省人民医院的稳定期透析患者264名。结果 腹透组费用相对较低;两种透析方式对患者生命质量均有改善,血透对总体生命质量、躯体健康总评(PCS)的改善优于腹透;腹透组每获得一个QALY的花费低于血透组。结论 腹透组更具有费用效用优势,且随着自购药费用的下降,该优势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4.
透析的疾病经济负担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测定我国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的疾病经济负担,为建立合理的透析治疗费用支付范围和标准提供决策依据。方法:根据血透和腹透患者的年直接医疗费用、直接非医疗费用和间接费用计算经济负担。结果:血透和腹透患者的年总费用分别是98204元和84141元,其中直接医疗费用分别是80988元和76205元,直接非医疗费用分别是6014元和3522元,间接费用分别是11132元和4414元;医保部分每年为每位血透患者和腹透患者分别负担总费用的65.8%和72.0%。血透患者和腹透患者的负债率分别是8.2%和3.6%。结论:透析对患者和医保部门来说经济负担都是沉重的,需要多方面积极采取措施,控制费用,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观察分析重症肾衰患者在初次透析时,选择血透、腹透的疗效、利弊,为更好地选择透析方案提供指导。方法:对从1998年至2001年我科收住的25例重症肾衰患者急诊透析疗效,按年龄、疾病分层分析。结果:血透与腹透疗效相似。但血透心血管并发症明显高于腹透,腹透并发高血糖及营养不良高于血透组。结论:对有高血压III级、冠心病、房颤、室早者易早期进行腹膜透析;对有营养不良、高血糖未控制的患者易早进行血液透析。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腹膜透析植管术后临床路径的运行,合理降低医疗成本。方法75例进行腹膜透析治疗患者随机分为三组:腹透机组、传统护理组(拆线后组)、临床路径组,比较三组术后住院天数、术后住院费用及并发症。结果临床路径组术后住院天数、术后治疗费用均低于其他两组(P〈0.05),并发症无统计学意义(P〉0.05),90%的患者能够进入临床路径。结论推荐腹膜透析植管术后临床路径为:术后3d开始行IPD治疗,腹透液初始剂量500~1000ml,逐渐加大剂量至2000ml后改为CAPD治疗,同时腹透护士进行健康宣教,至患者能够独立操作后出院。下列情况之一者不纳入临床路径:1、年龄大于70岁;2、糖尿病合并肥胖。  相似文献   

7.
腹膜透析(简称腹透)作为终末期肾脏病肾脏替代治疗的有效手段之一,由于其具有居家治疗的便利性,成为越来越多终末期肾病患者的首选,近年来在我国得到迅速发展。但感染性腹膜炎仍然是腹膜透析最常见的并发症,是腹透技术失败、转为血透治疗的重要原因[1]。研究表明,腹透相关性腹膜炎多为操作不当导致的接触污染引起[2],因此,腹膜炎的预防问题一直以来是众多研究者关注的焦点。2006年,国际腹膜透析学会(ISPD)关于培训的指南强调,  相似文献   

8.
目的 比较手工腹膜透析与自动化腹膜透析机在终末期肾病腹膜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于龙南妇幼保健院行腹膜透析治疗的60例终末期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手工腹膜透析组与自动化腹膜透析组,各30例,比较两组矿物质代谢指标[钙(Ca)、磷(P)、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矿物质代谢达标率、肾功能指标[血清尿素氮(BUN)、血清肌酐(Scr)]、并发症情况及随访结局。结果 自动化腹膜透析组Ca、P、iPTH指标低于手工腹膜透析组(P<0.05);自动化腹膜透析组Ca、P、iPTH代谢达标率高于手工腹膜透析组(P <0.05);自动化腹膜透析组Scr、BUN水平低于手工腹膜透析组(P <0.05);自动化腹膜透析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持续腹膜透析率、肾移植率、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自动化腹膜透析组转血液透析率低于手工腹膜透析组(P<0.05)。结论 相较于手工腹膜透析,自动化腹膜透析机在终末期肾病腹膜透析中的矿物质代谢效果更佳,可减轻肾功能损伤,且并发症...  相似文献   

9.
血液透析与腹膜透析的效果及其费用补偿模式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国外多数研究表明,腹膜透析(简称腹透)与血液透析(简称血透)人群在费用消耗、死亡风险等客观指标方面并无显著差异。同样,在均衡各类影响因素后,两者的主观评价指标(即生命质量)差异也不显著。但由于透析费用补偿模式的差异,造成了对服务提供方的利益驱动,并影响了透析技术的合理应用。本研究进一步比较两种透析方式的效果,剖析现行透析相关政策的影响,并以此为据,探讨透析费用补偿模式等相关政策的调整和完善。  相似文献   

10.
目的:从技术的提供和使用两方面分析腹膜透析(腹透)和血液透析(血透)两种常见终末期肾病治疗技术在我国应用的公平性并探讨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通过结合问卷调查和访谈等定性研究方法和数据收集整理等定量研究方法开展回顾性队列研究.结果:腹透和血透患者生存质量近似,但腹透患者治疗不充分现象较血透普遍,64.9%因经济原因减少治疗次数或透析量,同时腹透患者疾病经济负担较重,灾难性支出发生率为74.1%,大于血透患者(60.1%).结论:认知、资源、经济、管理和政策五方面因素严重影响腹透技术利用的公平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分析血液透析患者左心室肥厚的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0年2月至2012年4月收治的57例接受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分析透析前后所有患者的超声心动图检测指标及心室肥厚的发生率.根据患者是否发生左心室肥厚分为左心室肥厚组(23例)与非左心室肥厚组(34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先进行单因素分析,再对单因素分析有意义的项目进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以找出血液透析患者左心室肥厚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 透析后左心室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透析前(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左心室肥厚组与非肥厚组高容量负荷、高血压、贫血、透析是否充分及营养不良情况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高容量负荷(β=1.624,OR=5.073)、贫血(β=1.519,OR=4.568)、透析不充分(β=1.213,OR=3.364)是血液透析患者发生左心室肥厚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高容量负荷、贫血、透析不充分是血液透析患者发生左心室肥厚的独立危险因素,对于合并上述临床特征的患者,应进行早期的预防性治疗以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腹膜透析技术规范化的必要性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07年2月至2011年8月采用腹膜透析技术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69例,研究与腹膜透析技术相关的并发症情况。结果与腹膜透析技术相关的并发症主要包括:感染(发生率由2007年的42.85%逐年下降至2011年的5.26%,总发生率为14.49%);外科技术相关性并发症如管周渗漏(4.35%)、渗血(15.94%)、疼痛(39.13%);导管技术相关性并发症如导管脱落(1.45%)、导管堵塞(5.80%)、导管移位(18.84%)。结论重视腹膜透析技术的规范化有助于推广腹膜透析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明显减少腹膜透析的退出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持续质量改进(CQI)的PDCA方法,改善腹膜透析患者的容量超负荷状态,减少心血管并发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方法对135例透析龄超过3个月的腹膜透析患者,要求每月随访时提供透析日志,在CQI实施前后监测心脏超声指标LVEF及LVEDD,运用PDCA循环法,设计并实施纠正患者容量超负荷的流程。结果高血压发生率由69.63%降至27.40%,高血压伴水肿的发生率由23.70%降至10.37%,充血性心衰的发生率由4.50%降至0.74%,1年内新增患者76例无1例发生心衰。结论通过持续质量改进措施对尿毒症腹膜透析患者的容量负荷状态进行管理,减少了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碳酸镧对维持透析患者高磷血症的短期疗效及耐受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0月2013年10月在我院使用碳酸镧治疗高磷血症透析患者(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的临床资料。结果共入组22例患者,其中男13例,女9例,腹膜透析4例,血液透析18例,平均年龄(54.2±15.1)岁,平均透析龄(51.5±21.4)月。治疗前、治疗12周后血磷,血清校正钙、钙磷乘积、iPTH为:(2.94±0.43)vs(2.31±0.39)(p=0.00),(2.23±0.11)vs(2.26±0.10)(p=0.25),(82.2±12.9)vs(65.3±11.1)(p=0.00),(1 462±1 053)vs(1 411±943)(p=0.51)。不良反应主要为胃肠道反应,发生率36.4%,无1例患者因严重不良反应退出。结论碳酸镧是一种对维持透析患者短期疗效好、不良反应轻,耐受性良好的口服磷结合剂。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初次血液透析急性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及机制,以求采取干预措施降低发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6例肾衰竭患者初次血液透析临床资料,统计各种急性并发症的发生率,透析过程中每半小时监测一次心率、呼吸次数、血压,并于透析前后抽血检测钾、钠、氯、血糖、尿素氮和血肌酐,进行比较。结果 206例患者共发生低血压25例(12.1%),失衡综合征20例(9.7%),低血糖症4例(1.9%),低氧血症2例(0.9%),颅内出血1例(0.5%);与透析前相比较,随着透析时间的增加,心率、呼吸次数和血压渐进性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6例患者透析后血钾、血糖、尿素氮和血肌酐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透析可快速缓解尿毒症患者症状,医护人员掌握透析急性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和机制,积极采取预防措施,可有效降低急性并发症的发生率,使患者平稳、安全度过透析诱导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康复状况的影响康复及其相关因素。方法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超过3个月以上的125例患者进行调查,在患者来透析中心进行透析时收集患者的年龄、性别、是否合并糖尿病、透析前工作状态等个人情况,记录患者当前的血红蛋白、白蛋白、尿素清除指数(Kt/V)等反映临床治疗情况的指标;并发症情况采用Charlson并发症指数进行量化;患者的活动能力用Kamofsky活动指数进行量化;心理情况根据Hamilton抑郁量表对患者进行评定;生活质量评分采用生活质量量表SF-36评分标准进行逐项评分。变量之间的相关性采用单因素相关分析。结果125例患者中1级(生活不能自理)患者7例(5.6%),2级患者(生活仅能自理)43例(34.4%),3级患者47例(37.6%),4级患者13例(10.4%)。康复状况与患者的年龄存在明显的关系,年轻的患者康复状况较年老患者好(X^2=5.864,P〈0.05);1级患者大部分为老年人、糖尿病患者,其活动指数、合并症评分和抑郁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均较差,与2-4级康复患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263、7.866、6.215、5.474,P〈0.05)。患者的康复状况与年龄、是否糖尿病、透析前是否工作、血白蛋白水平、活动指数、Charlson并发症指数、Hamilton抑郁积分相关(r=-0.618、-0.512、0.593、0.369、0.801、-0.696、-0.516)。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康复情况受到生理、心理及其他诸多因素的影响,应加强对患者的人文关怀及情感支持。  相似文献   

17.
BACKGROUND: Protein-calorie malnutrition is a significant problem for patients with end-stage renal disease. Increased resting energy expenditure may be an important contributing factor. We postulate that resting energy expen diture in the different stages of renal disease and treatments may be different. METHODS: Resting energy expenditure was measured using a whole-room indirect calorimeter (metabolic chamber) along with nutritional parameters and body composition after 12-hour fasting in 15 patients with advanced chronic renal failure patients, 15 patients on chronic hemodialysis, and 10 patients on peritoneal dialysis. Patients on hemodialysis were assessed on a non-dialysis day. A 2-day dietary recall was used to assess energy intake. RESULTS: Resting energy expenditure, adjusted for fat-free mass, was similar in patients on hemodialysis and peritoneal dialysis but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renal failure (p < .05). Resting energy expenditure in all patients were generally higher (10% to 20%) than predicted values using standard equations derived in normal and obese populations, whereas daily energy intake was less (26% to 34%) than energy expenditure for all groups, adjusted for light daily activity. CONCLUSIONS: End-stage renal disease patients displayed increases in resting energy expenditure over the predicted values derived using normal populations. Resting energy expenditure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patients receiving dialysis, regardless of the modality, than patients with chronic renal failure. Daily energy intake was substantially less than required in all patient groups studied, suggesting that patients with renal failure could develop protein-calorie malnutrition because of increased resting energy expenditure, which is exacerbated by dialysis.  相似文献   

18.
殷红梅  刘辉 《现代保健》2012,(21):84-86
目的:调查新疆巴州地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现状。方法:选择2012年1月在笔者所在医院血液净化中心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共109例,平均年龄(51.60±16.27)岁;男女比例2.1:1;汉族87例(79.82锄,维吾尔族21例(19.27%),蒙古族1例(0.92%)。用调查表登记患者年龄、性别、民族、原发病、透析次数、血管通路及贫血、钙磷代谢、血压控制等发生.情况。结果:患者原发病因中,慢性肾小球肾炎占54.13%,糖尿病肾病占30.28%,每周透析2次者占49.42%;13.79%患者每周透析少于2次,每周3次者占43.68%;乙型肝炎、丙型肝炎患者分别占8.26%、5.75%;动静脉内瘘54.02%、永久性中心静脉插管40.23%。在肾陛贫血、肾f生骨病、高血压控制方面,肾性贫血纠正达标率36.78%,较去年上升7.37%。钙磷乘积〈55mg^2/dl^2者57例(65.52%)。血压小于150mmHg/90mmHg者74.71%。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最长已存活134个月。年度转归3例(2.75%)行肾移植;6例(6.9%)转至外院治疗;无改为腹膜透析治疗(PD)患者;年度透析患者死亡率11.93%。死亡患者中原发病最多为糖尿病肾病(84.62嘲。心血管及脑血管意外居死因之首,占30.77%。结论:新疆巴州地区血液透析患者以汉族为主,男性明显多于女性;糖尿病肾病比例较高,仍有超过半数患者透析不充分;永久性中心静脉插管比例较高;经济困难及健康宣教工作不到位是透析不充分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