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目的与方法:为了解军队无偿献血情况和广大官兵对无偿献血的认识,作对军队参加无偿献血2411人进行综合调查分析。结果与结论:结果发现:(1)军队无偿献血中初次献血多于二次或多次献血,初中化多于高中或大专化,18-23岁组多于24岁以上组(P<0.01),与部队的特殊结构有关;初检合格率达97.39%,复检合格率达99.75%(P>0.05),高于普通人群。(2)军队无偿献血中,以“治病救人”等积极心态居多(分别占64.1%、15.6%及11.2%),而持“随大流”等较少(分别占7.4%及4.4%),认为“无任何影响”等正确认识多(分别占54.3%及24.6%),而认为献血“有损健康”等不正确少(分别占2.1%及19.0%),其献血反应率均有显差异(P<0.01),说明军队无偿献血工作开展好于地方。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分析7666名亲友互助献血者的认知态度及心理因素。方法对本中心参加互助献血的7666名亲友献血者进行调查问卷,调查内容包括献血者的性别、年龄、职业等一般资料,以及献血者对互助献血的认知态度及心理调查。结果7666名被调查者中,男性多于女性、青年人多于青壮年及中年人、军人多于其它职业者、初次献血者多于重复献血者(P<0.01);在献血知识认知中,了解和赞成互助献血的显著少于不了解和不赞成互助献血者(P<0.01)、而本人信任和家人支持互助献血的却显著多于不信任和不支持(P<0.01);在献血心理调查中,献血动机“亲情友情”和“奉献爱心”显著多于其它选项(P<0.01)、献血心理障碍“疼痛”与“恐惧感”显著多于其它选项(P<0.01)、献血纪念品“公益物品”和“定制纪念品”显著多于其它选项、献血心理需求“献血或用血凭证”显著多于其它选项。结论开展亲友互助献血能有效缓解临床用血供需矛盾,更进一步加强无偿献血知识宣传;通过亲友互助献血,动员招募更多的献血员、扩大低危人群志愿无偿献血者队伍,形成无偿献血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军队无偿献血人员ALT不合格结果,以最大限度减少血液报废。方法对2008~2012年我院军队无偿献血者标本ALT检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结果 5年间军队无偿献血者标本ALT总体不合格率为1.51%,从年龄上分析36~45岁者不合格率最高,从性别上分析男性不合格率高于女性,从级别结构上分析干部不合格率高于士兵及士官。结论建议加强献血前咨询和教育,选择稳定、低危的献血者,同时应加强献血前ALT的快速筛查及质控,有效降低因ALT不合格而导致的血液报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乌鲁木齐市无偿献血者的人群分布及献血动机,为今后的无偿献血工作提供实践依据和宣传策略。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乌鲁木齐市2 000名无偿献血者进行问卷调查,将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学生、服务人员、私营业主、城镇户籍及常住本市的外来人口是乌鲁木齐市无偿献血的主力军;"奉献爱心"是公民献血的主要原因(87.2%),不同文化程度、不同职业的无偿献血人群献血动机有明显差异(χ2文化程度=59.780,P<0.05;χ2职业=102.339,P<0.05);"街头宣传"、"周围环境影响"、"大众媒体宣传"是献血人群了解献血知识的主要渠道。结论加强不同形式的宣传力度,挖掘不同人群的血源潜力,建立一支固定的无偿献血队伍。  相似文献   

5.
目的设计编制一套全面及适合国情的无偿献血行为自评量表,为献血研究提供工具。方法根据无偿献血中取得的经验及相关数据,参照文献,筛选出20个题目(含献血认知、献血前情绪、献血感知3个因子)。调查参加无偿献血的部队官兵及高校学生117例,取得各条目及因子评分等相关数据,并对首次及2次以上献血进行比较。结果发放量表120份,回收率100%,有效率97.5%。两次以上献血27例(A组),首次献血90例(B组)。两组总粗分、总均分、标准分、标准均分及Ⅱ,Ⅲ因子总粗分、总均分均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结论自评量表的编制可对献血者心理状况进行评估分析,并为无偿献血筛选血源及心理咨询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军队无偿献血者的献血心理健康状况。方法 对1846名军队无偿献血者进行症状自评量表(SCL-90)测定,比较其心理健康水平。结果 55.7%的献血者在献血时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心理症状为躯体化、强迫、焦虑、抑郁等。结论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军队无偿献血者的心理健康水平是当务之急,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无偿献血中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具体影响效果。方法对5000名无偿献血者进行分组研究,分组依据为献血地点的不同,对照组2500名献血于流动献血车,观察组2500名献血于固定献血屋,分别实施常规护理与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献血总反应、单次献血量以及再次献血情况。结果观察组的献血总反应,单次献血300 mL、400 mL,再次献血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综合护理干预的应用对于无偿献血者队伍的稳定与扩大具有积极影响,适合普及使用。  相似文献   

8.
王岚  赵扬辉  苏静  田媛媛  张懿芳  李霞  张莉芸 《武警医学》2012,23(8):662-663,667
目的探讨氟骨症与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的鉴别诊断要点。方法回顾分析我省某氟骨症专科医院提供的62例氟骨症与同期就诊我院54例AS的临床资料。结果氟骨症患者发病平均年龄(42.9±6.66)岁,明显大于AS患者[(18±7.57)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外周关节疼痛数目≥3者所占比例明显大于AS组(74.2%vs 3.7%,P<0.01),活动后加重所占比例明显高于AS组(83.9%vs 5.56%,P<0.01),HLA-B27阳性所占比例明显低于AS组(3.2%vs 90.7%,P<0.01),四肢骨病变、外周关节病变及骨间膜钙化比例均明显高于AS组(P<0.01),脊柱竹节样变比例高于AS组(61.3%vs 22.2%,P<0.05),骨质破坏比例明显低于AS组(P<0.01)。结论氟骨症与强直性脊柱炎的鉴别,应从流行病学、临床表现、HLA-B27检测及影像学检查等综合考虑,以减少误诊。  相似文献   

9.
牟文君 《西南军医》2011,13(6):1122-1123
目的分析无偿献血者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并探讨其预防性护理对策。方法自制表格,对无偿献血者性别、年龄、职业、等基本资料进行填写,自采血开始观察献血者血压、心率、意识、面容等至采血结束30min后。对出现不良反应者立即中止采血并对症处理。结果发生不良反应201例(201/11 732),不良反应发生率1.71%;主要不良反应为头晕,面色苍白占84.58%;不良反应与献血者性别、献血次数、餐前餐后和季节性及职业有关(P<0.01)。结论主要不良反应为头晕,面色苍白,发生不良反应的原因与献血者性别、献血次数、身体和季节性因素等相关,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宣传及预防护理,可有效预防和减少献血者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李芳  张林平 《人民军医》2011,(9):I0004-I0004
2011年6月14日是第8个“世界献血者日”,主题是“捐献更多血液,挽救更多生命”,旨在动员世界各地更多的人定期自愿无偿献血。全军和武警部队积极响应总后卫生部的号召,结合“创先争优”活动,广泛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献血主题宣传活动。驻京部队组织了500余人参加的大型现场献血活动,12家驻京军队医院分别开展了献血者感谢墙活动;解放军乌鲁木齐血站与当地少数民族稀有血型捐献者开展了联谊活动;济南军区组织所属采供血机构,深入部队开展了献血宣传活动;南京军区血液中心组织了无偿献血和输血知识讲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