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肝硬化是由不同疾病引起的慢性进行性、弥漫性肝脏疾病.肝硬化是我国常见疾病和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国内报道占住院人数的0.36%~0.64%,占内科住院人数的1.33%~2.63%.发病年龄以21~50岁最多.肝硬化分为代偿期和失代偿期.肝硬化早期属于中医"积聚"范畴.肝硬化失代偿期是肝硬化终末期的表现,病情较重且不可逆,反复发作且进行性发展.肝硬化腹水是肝硬化失代偿期最早出现的并发症,是肝硬化由代偿期发展为失代偿期的一个转折点.肝硬化腹水多属中医"鼓胀"范畴.我们把2008~2010年北京中医医院肝病科积聚、鼓胀做了回顾性调查,现把结果汇报如下.  相似文献   

2.
自拟逐水膏外治肝硬化腹水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现代医学认为,肝硬化腹水为肝硬化的失代偿期,多由乙型慢性肝炎失治误治,造成肝脏纤维化,肝脏缩小,脾脏增大,门静脉脾静脉增宽,门静脉高压所致,用自拟逐水膏外治肝硬化腹水,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腹水是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是肝硬化由代偿期转为失代偿期的重要标志,是肝硬化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腹水的发生率超过50%,并发腹水的患者,其2~5年的生存率大约为50%,难治性腹水患者1年病死率超过5096,腹水的治疗是提高患者生存率的关键Ⅲ。笔者采用实脾饮治疗肝硬化腹水,对其疗效及安全性进行了观察,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石军  詹时军 《陕西中医》2009,30(1):61-61
肝硬化是慢性肝病的后期阶段,是一种或多种病因长期作用所致的弥漫性肝脏损害。腹水的形成标志肝硬化由代偿转为失代偿期。肝硬化腹水的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阐明,因此药物治疗上采用综合疗法。笔者自2000年12月~2004年2月,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肝硬化腹水并发出血倾向22例,疗效较好,现将治疗观察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肝硬化腹水是肝硬化的常见并发症之一,标志着肝功能代偿期转为失代偿期。难治性腹水为患者处于肝硬化失代偿期晚期,其治疗难度大,预后较差。举十枣汤治疗难治性腹水1例,介绍其临证心得。  相似文献   

6.
肝硬化腹水的中医药治疗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硬化腹水是肝硬化肝功能失代偿期最常见的症状之一,是肝硬化由代偿期转为失代偿期的一个重要标志。中医根据其腹大如鼓、皮色苍黄、脉络暴露的特征,称之谓"臌胀"。其病情复杂,缠绵难愈,且易复发。  相似文献   

7.
肝硬化是各种慢性肝病发展的晚期阶段,病理上以肝脏弥漫性纤维化,再生结节和假小叶形成为特征。临床上分为代偿期,失代偿期。而肝硬化腹水为肝硬化功能失代偿期最突出的临床表现,涉及多种因素:门静脉压力升高,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有效血容量不足。大量腹水可引起腹胀、腹痛、活动受限及呼吸困难,严重时还可致一系列并发症如肝。肾综合征,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等,因此对肝硬化腹水的治疗,越来越受到重视,近年来的许多临床实践表明应用中药可以显著提高疗效。本研究主要观察实脾散对脾肾阳虚型肝硬化腹水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疏肝化瘀培本利水治疗肝硬化腹水4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硬化是危害身体健康的常见病,腹水形成往往是肝硬化由代偿期转为失代偿期的重要标志,是临床治疗的一个难题.中医学属于"臌胀"范畴,笔者采用疏肝化瘀,培本利水为法治疗肝硬化腹水40例,收到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肝硬化腹水是肝硬化肝功能失代偿期最常见的症状之一,是肝硬化由代偿期转为失代偿期的一个重要标志。中医根据其腹大如鼓、皮色苍黄、脉络暴露的特征,称之为“臌胀”。其病情复杂,缠绵难愈,且易复发。其病象为水,病位在肝,病机在于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调,肝失条达,脾失健运,肾不化水,以致气血瘀滞,湿浊壅遏,聚结腹中,发为腹水。  相似文献   

10.
杜文霞 《国医论坛》2012,27(2):37-38
肝硬化腹水是失代偿期肝硬化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为难治性疾病,预后不良。理想的治疗应针对肝脏硬化,以改变肝脏组织学病理变化,从根本上逆转导致腹水的病理基础。从中医角度看,肝硬化腹水为肝脾肾亏虚,以气虚血瘀水聚为病理基础,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为其病机特点,治疗较为棘手。  相似文献   

11.
肝硬化是由各种病因引起的肝脏慢性、弥漫性疾病,肝硬化腹水是肝硬化肝功能失代偿期最为显著的临床表现,为肝硬化晚期出现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患者早期常有腹胀,逐渐腹部隆起,腹壁绷紧发亮,青筋显露,腹色苍黄,甚至出现气短、呼吸困难症状,属中医"膨胀"、"水臌"范畴.  相似文献   

12.
肝硬化是一种累及全身各系统的慢性疾病 ,其病理变化主要是肝实质细胞广泛破坏、变性、坏死与再生 ,纤维组织增生 ,致肝脏结构紊乱。本病按其功能的变化可分为代偿期和失代偿期两个阶段 ,二者可互为转化。在肝硬化失代偿期 ,患者的生活质量较差 ,治疗和护理均很棘手。笔者旨在探讨肝硬化失代偿期的护理 ,以协助提高治疗质量和患者的生活质量。1 临床资料选取我院 1996~ 1998年肝硬化失代偿期的住院患者 4 1例 ,其诊断均符合 :11995年北京会议修订的肝硬化诊断标准 ;2按 Child- pugh分级为 B或 C级 ;3B超示腹水中等量以上。其中男 2 8例 …  相似文献   

13.
肝硬化腹水是失代偿期肝硬化的主要临床表现。近年来,笔者以益气活血法为主,运用自拟腹鼓消加减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腹水患者56例,并与单予护肝支持及利尿对症治疗作对照观察。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正>肝硬化是由各种不同病因导致的慢性肝病的终末阶段(失代偿期),主要病因有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病、肝血液循环障碍和自身免疫性肝病等。腹水是肝硬化失代偿期的突出表现,发生率高达75%[1],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导致,如门静脉高压、低白蛋白血症、有效循环血容量不足、继发性醛固酮和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2]。如何减少腹水甚至治愈肝硬化腹水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一直是众多医学家的共同目标。目前治疗肝硬化腹水有中医疗法、西医疗法以及中西医结合  相似文献   

15.
自拟腹鼓消加减治疗肝硬化腹水56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硬化腹水是失代偿期肝硬化的主要临床表现。近年来,笔者以益气活血法为主,运用自拟腹鼓消加减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腹水患者56例,并与单予护肝支持及利尿对症治疗作对照观察。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肝硬化是临床常见的慢性进行性肝病,由一种或多种病因长期或反复作用形成的弥漫性肝损害.临床上以肝功能损害和门脉高压症为主要表现,并有多系统受累,晚期常出现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继发性感染等并发症.腹水是肝硬化最突出的表现,是肝硬化由代偿期转为失代偿期一个重要标志.约50%的代偿性肝硬化患者10 a内都将发生腹水[1].我院采用中药贴敷治疗肝硬化腹水,临床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肝硬化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肝病,多由肝炎病毒、酒精等一种或多种因素引起,出现肝脏进行性、弥漫性纤维性病变,临床主要表现为肝功能受损和门静脉高压[1]。失代偿期肝硬化往往出现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顽固性腹水、重症感染等严重并发症,而危及患者生命。由于肝硬化患者的肝脏结构和功能的改变,易发生食欲不振、营养物质吸  相似文献   

18.
刘霞 《河北中医》2013,35(6):825-826
肝硬化是临床常见的慢性肝病,肝硬化腹水是肝功能由代偿期转化为失代偿期的重要标志。2010-01—2011-02,笔者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疏肝健脾消胀汤治疗肝硬化腹水53例,并与单纯西医常规治疗53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1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19.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由于肝脏代偿功能较强,可无明显症状,然后期则可累及多系统,以肝功能损害和门脉高压为主要表现。在失代偿期则可合并有腹水、黄疸、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等失代偿等,病情危急,预后极差[1]。本院近年来运用健脾益肾活血法联合拉米夫定治疗肝硬化失代偿期取得了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20.
胆碱脂酶是由肝细胞制造,主要存于血浆、中枢神经白质及肝脏中,反应肝细胞合成蛋白的能力,在肝细胞损害时,此酶合成减少,以致血清中酶的活力减低,临床上多用于估计肝脏的储备功能及肝病预后,在肝功能代偿期活力可正常,失代偿期活力可降低,这已达成共识,但究竟在失代偿期胆碱脂酶降低的程度和在治疗后腹水消失胆碱脂酶升高所达到的标准尚未见报道,因此,为观察肝硬化腹水的治疗效果,我们对30例患者进行了治疗前后的胆碱脂酶进行了检测,其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