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脑卒中后遗症的康复护理措施.方法 我院2003年至2009年共收治204例脑卒中后遗症患者,依照早期、系统化、个体化、家庭或社区化的全面护理原则,采用心理护理、针灸理疗、功能锻炼、健康教育等中西医结合的护理方法进行康复护理.结果 85%的患者恢复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15%的患者重返了工作岗位.结论 针对性的康复护理能有效地减少脑卒中患者的后遗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脑卒中后遗症的康复护理措施.方法 我院2003年至2009年共收治204例脑卒中后遗症患者,依照早期、系统化、个体化、家庭或社区化的全面护理原则,采用心理护理、针灸理疗、功能锻炼、健康教育等中西医结合的护理方法进行康复护理.结果 85%的患者恢复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15%的患者重返了工作岗位.结论 针对性的康复护理能有效地减少脑卒中患者的后遗症.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分析脑卒中后遗症患者社区康复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康复中心2014年1月~2014年12月期间收治的80例脑卒中后遗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方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治疗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实施社区康复护理。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接受不同护理3个月后的日常生活能力、抑郁、生存质量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3个月后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抑郁评分、生存质量评分及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卒中后遗症患者实施社区康复护理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能力,改善患者的抑郁程度与生存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是一种值得应用推广的护理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4.
脑卒中后遗症分型与康复治疗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裘叶忠 《现代康复》2000,4(10):1566-1566
目的观察脑卒中后遗症运用康复手段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中医辨证分4型,同时应用中药、针刺疗法。结果治疗后遗症在语言表达、肢体活动及功能改善等方面效果显,总有效率98.6%。结论中医康复方法治疗能明显提高脑卒中后遗症患的运动、语言功能。  相似文献   

5.
脑卒中患者渡过了危险的急性期后,大部分留有不同程度的偏瘫、失语等后遗症,而在制定最佳治疗康复方案中,医疗体操有其特殊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社区康复护理干预对提高脑卒中后遗症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2年12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脑卒中后遗症患者11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社区康复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6个月后的改良Barthel指数(MBI)、生活质量指数量表(QLI)、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的差异。结果干预6个月后,观察组的MBI评分、QLI评分及HAMD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社区康复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脑卒中后遗症患者的生存质量,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遗症患者居家生活护理和家庭康复指导措施。方法选择30例脑卒中后遗症患者,对其实施居家生活护理和家庭康复指导,观察患者的满意度及总有效率。结果患者总满意度为95.78%,总有效率为96.67%。结论成功的心理护理是脑卒中后遗症康复期护理的基础,完善的饮食护理是脑卒中后遗症康复期护理的关键,只有上述措施的合理应用,才能使患者最大限度恢复肢体功能、减少致残率,有效缩短康复期。  相似文献   

8.
脑卒中后遗症患者的安全指导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随着我国老年人口比例不断增加 ,老年人脑卒中患者越来越多 ,其发病率 2 19/ 10万 ,致残率80 % [1] ,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并给社会家庭带来沉重负担。为了避免脑卒中后遗症患者在家中发生碰破、烫伤、跌倒骨折以及褥疮等二次损伤 ,减轻患者的痛苦 ,这些患者出院时我们给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娱乐康复治疗改善脑卒中后遗症期患者抑郁状况及生活质量的疗效.方法 共选取在我院治疗的脑卒中后遗症期伴抑郁患者103例,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内科干预及基础康复训练,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辅以娱乐康复治疗.分别于入选时、康复治疗3个月及6个月后随访时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其抑郁程度;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评定患者肢体运动功能;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定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采用生活满意度量表(SWLS)评定患者生活质量.结果 治疗组、对照组入选时各项指标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HAMD、SWLS评分均较入选时明显改善,6个月后随访时发现其改善幅度稍减缓,但仍显著优于治疗前水平(P<0.05),并且治疗组上述指标的改善幅度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两组患者FMA评分组内及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3个月及6个月后随访时,发现两组患者MB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但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娱乐康复治疗可改善脑卒中后遗症期患者近、远期抑郁状况,提高生活满意度,至于其能否改善脑卒中后遗症期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尚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脑卒中后遗症期患者并发肺炎病原学特征,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未来脑卒中后遗症期患者并发肺炎的早期预防、干预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收集2010年4月至2020年3月北京市和平里医院确诊并接受治疗的97例脑卒中后遗症期患者并发肺炎作为肺炎组;同期131例脑卒中后遗症患者未发生肺炎作为无肺炎组;记录脑卒中后遗症期患者并发肺炎的病原学特征,设计基线资料填写表,仔细查阅患者相关资料并记录研究所需基线资料,将可能的影响因素纳入,经单因素、多因素分析找出可能导致脑卒中后遗症患者并发肺炎的影响因素。结果脑卒中后遗症期患者并发肺炎感染病原菌以肺炎克雷伯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假丝酵母菌为主,分别占31.96%、21.65%、15.46%;经单因素分析、后建立多元回归模型行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合并糖尿病、有鼻饲治疗史、预防性使用抗生素、预防性使用胃黏膜保护剂均是脑卒中患者并发肺炎的影响因素(OR=2.449、2.114、6.933、3.234,P<0.05)。结论肺炎克雷伯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假丝酵母菌是脑卒中后遗症期患者并发肺炎主要感染病原菌,而合并糖尿病、有鼻饲治疗史、预防性使用抗生素、预防性使用胃黏膜保护剂可能是脑卒中后遗症期患者并发肺炎的影响因素,临床应重视伴有上述风险因素的脑卒中后遗症期患者的早期肺炎预防,可能对降低肺炎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1.
脑卒中后遗症患者大多为老年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改变,脑卒中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因此脑卒中后遗症的康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现将2008年3月-2009年9月58例脑卒中后遗症患者康复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徐士伟 《大医生》2022,(18):86-88
目的 研究脑卒中后遗症患者改善运动功能运用现代康复技术治疗模式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9月至2021年8月邹城市中医院收治的94例脑卒中后遗症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4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现代康复技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接受治疗时、治疗后1、4、8个月的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评分,治疗前、治疗8个月后Burnnstrom分级,治疗效果。结果 开始治疗时及治疗1、4、8个月后,两组患者的FMA评分均呈现逐渐升高的趋势,治疗1、4、8个月后,观察组患者FMA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Burnnstrom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个月后,两组患者Ⅳ级、Ⅴ级比例均升高,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8.00%,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3.18%(P<0.05)。结论 在脑卒中后遗症期对患者实施现代康复技术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同时提升患者的康复质量,临床应用价...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社区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后遗症病人康复的影响。[方法]将80例出院脑卒中后遗症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病人在家自行护理,观察组病人给予社区康复护理和健康教育。入组时、6个月后对病人进行运动功能评分(FMA)评价运动功能康复情况,认知功能评分(MMSE)评价病人认知障碍的康复情况;入组时评定病人的语言功能障碍,6个月后评定病人语言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6个月后FMA评分、MMSE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语言功能康复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社区护理干预能促进脑卒中后遗症病人运动、语言、认知功能的康复。  相似文献   

14.
步态分析在偏瘫康复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王亚泉 《中国临床康复》2004,8(25):5332-5333
脑卒中所引起的偏瘫后遗症中患步态异常最常见,直接影响到患日后的生活质量。通过定量步态分析、步态参数分析可以准确客观地找到患步态异常原因,现就偏瘫康复中的具体应用研究和发展作一总结和介绍。  相似文献   

15.
社区康复对脑卒中后遗症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脑卒中的致残率很高,存活的患者中70%-80%伴有不同程度的残疾,他们出院后回到社区需要继续进行康复治疗~([1]).脑卒中后遗症期临床上多指发病后1-2年以上,主要表现为患者上肢运动控制能力差和手功能障碍、失语、面瘫、吞咽障碍、偏瘫步态、足下垂、行走困难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家庭支持在脑卒中后遗症患者应对方式、心理健康间的中介效应。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8年9月1日~2019年9月1日收治的66例脑卒中后遗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家庭亲密度与适应量表(FACESⅡ-CV)、医学应对方式量表(MCMQ)、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价患者家庭支持、应对方式及心理健康情况,并采用相关分析和中介效应分析家庭支持、应对方式及心理健康间的关系。结果:在FACESⅡ-CV评分上,脑卒中后遗症患者实际亲密度、实际适应性、理想适应性均低于常模(P0.01),理想亲密度及不满意程度均高于常模(P0.01,P0.05);在MCMQ评分上,脑卒中后遗症患者面对评分低于常模(P0.01),回避、屈服评分高于常模(P0.01);在SCL-90评分上,脑卒中后遗症患者各指标评分均高于常模(P0.01)。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脑卒中后遗症患者家庭支持得分与应对方式、心理健康评分均呈负相关(P0.05);应对方式得分与心理健康评分呈正相关(P0.05)。家庭支持在脑卒中后遗症患者应对方式、心理健康间存在部分中介作用,效应值为26.22%。结论:家庭支持在脑卒中后遗症患者应对方式、心理健康间存在部分中介作用,提高家庭支持可有效改善患者疾病应对方式和心理健康状态,因此,临床护理工作应重视家庭支持在脑卒中后遗症患者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康复护理对于脑卒中后遗症期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方法选择该院于2016年1-12月收治的98例脑卒中合并后遗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划分为两组,包括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9例,为对照组患者提供传统疾病护理,为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增加康复护理,评价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焦虑SAS及抑郁SDS评分、日常活动能力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在社会关系、生理、心理、环境等方面的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生活质量各指标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研究组患者SAS、SD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Barthel指数评分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患者Barthel指数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士为脑卒中后遗症期患者提供康复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日常活动能力、可有效改善不良情绪。  相似文献   

18.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9):1758-1759
选取2012年8月~2015年7月我院心脑血管疾病科收治的106例脑卒中后遗症患者。按照患者入院的先后顺序分为常规组和干预组各53例。常规组行常规护理,干预组行社区康复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前、后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生存质量。结果与护理前相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生存质量评分均显著提高(P<0.05),且干预组患者护理后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生存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社区康复护理干预可提高脑卒中后遗症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生存质量,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22):4365-4366
探讨脑卒中后遗症患者的用药和康复治疗情况。选取我院2010年2月~2011年2月患有脑卒中后遗症的11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神经内科药物和基础的康复训练进行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中医针灸、中成药以及康复训练进行配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67.27%,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41.82%,治疗后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对于脑卒中后遗症患者采用中医针灸和中成药进行配合治疗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调查脑卒中后遗症期患者社交障碍的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取便利抽样法,选取温州市两家三级甲等医院神经内科门诊的脑卒中后遗症期患者221例,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情绪-社交孤独问卷、巴氏指数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进行调查。结果 221例患者的孤立总分(16.45±9.96)分,孤立发生率为67.87%,孤独总分(17.48±11.76)分,孤独发生率为64.71%;巴氏指数量表总分(69.75±16.85)分,社会支持总分(37.77±7.98)分。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社会支持对脑卒中后遗症期患者社交障碍的预测作用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后遗症期患者的社交障碍发生率较高,男性、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较低、社会支持较低的患者更容易发生社交障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