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无创颅内压监测是神经危重症研究的重要方面,有助于指导疾病诊治,同时避免传统有创监测的风险和不足。目前无创颅内压监测主要通过脑血流监测、颅内压间接传导检测、神经电生理监测、脑代谢监测等方法实现,本质是检测颅内压变化引起的间接表现,如脑血流、组织结构形态、神经元电活动的改变。目前这些方法均无法准确可靠地测量颅内压,更理想的无创监测手段还需要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2.
颅内压监测在神经重症的治疗中十分重要,目前主要有无创和有创两种方法,各具优点,有创监测颅内压虽为颅内压监测的金标准,但缺点明显,无法广泛应用。视神经鞘具有特殊的解剖结构,颅内压增高时视神经鞘直径(ONSD)会出现增粗,故超声监测ONSD判断颅内压升高是一种无创、简便、易行且可以床旁重复操作的方法。本文就国内外超声监测ONSD判断颅高压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持续颅内压监测的护理与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徐亚玲 《天津护理》2009,17(6):366-367
颅内压增高(increased intracranial pressur)是颅内疾病及颅内继发病变的反应,也是神经外科疾病引起死亡的重要原因。颅内压(intracranial pressure,ICP)监测是采用传感器和监护仪动态测定颅内压的一种方法,目前已被认为是直接诊断颅内高压最迅速、客观和准确的方法,也是观察脑疾病患者病情变化、判断手术时机、指导临床用药和评估预后的必备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4.
颅脑手术后颅内压监护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颅内压监护是对颅内压力进行监测的一种方法。过去采用腰椎穿刺测颅内压的方法,不仅有导致脑疝的危险,而且只能观察到一次结果。现有应用颅内压监护的方法,既克服了腰椎穿刺时的危险,又能持续监测颅内压的动态变化,有利于诊断、治疗、估计预后,是神经外科极为重要的监护内容。我们采用美国SP2000型颅内压监护仪置于硬膜外,对42例脑手术后病人进行了颅内压的监测,判断出颅内压轻度、中度、重度增高时,神志、瞳孔、血  相似文献   

5.
彭登琼  ;陈忠兰 《华西医学》2009,(5):1299-1301
动态颅内压(intracranial pressure,ICP)监测是指采用传感器和监护仪动态监测颅内压的一种方法,被称为颅内压监测的金标准^[1]。动态颅内压监测以“初期预警系统”形式逐渐应用于临床,已经逐渐成为神经外科患者诊断和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2]。但此监测技术是有创的,可能会导致颅内感染、颅内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寻YL-1碎吸针辅助颅内压探头置入观察颅脑外伤后颅内压监测的护理特点和相关体会。方法对36例不同年龄的颅脑外伤观察期患者进行碎吸针注入,颅内压探头通过改良引流装置进入颅腔。引流颅内血肿的同时监测颅内压。结果 23例患者保守治疗成功;7例患者颅内压持续升高,通过调整引流血肿速度联合脱水药物控制颅内压;6例患者颅内压升高,通过各种方法无法控制,选择开颅手术治疗。全部患者均未出现探头脱出、移位、折断、脑脊液漏、颅内感染等并发症。结论使用YL-1碎吸针辅助颅内压探头置入具有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护理过程简单,并发症少的特点,并同时具有通过引流血肿缓解颅内压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正>颅内压(intracranial pressure,ICP)是临床工作中的重要观察指标,颅内压监测是判断颅内压增高最迅速、客观和准确的方法,也是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早期诊断、判断和改善预后的重要手段〔1〕。随着重型颅脑损伤救治的不断进展和技术的发展,颅内压监测在重型颅脑损伤治疗中的应用越来越普及,已经成为多数医院神经重症监护室的标准配置。现将我院与武汉脑科医院神经外科2013-01-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无创颅内压监测仪在神经外科临床应用经验。方法随机选取210例患者,所有患者均于住院后1、2、3、5、7d开始监测闪光视觉,诱发电位颅内压值,每次监测的同时,用腰穿测定颅内压进行对照。用无创颅内压监测仪时,每次测压15min,连续3次测定FVEP值并记录,取平均值。结果可以准确反映颅内压的改变趋势。结论无创颅内压监测是一种安全、简单、有效、无创的监护技术。  相似文献   

9.
张锋  刘波  周庆九 《中国临床康复》2014,(18):2945-2952
背景:颅内压监测作为一种有创的脑监测技术广泛应用于颅脑损伤患者,但其治疗效果备受争议。 目的:综述目前国内外颅内压监测技术的发展现状、未来趋势及临床应用。 方法:第一作者应用计算机检索1960年1月至2013年10月PubMed数据库、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超星 medalink 有关颅内压监测研究进展及临床应用的文章,英文检索词“intracranial pressure monitoring, increased intracranial pressure, brain injury, intracranial tumors, cerebral hemorrhage, cerebrovascular disease”,中文检索词“颅内压监测,颅内压增高,颅脑损伤,颅内肿瘤,脑出血,脑血管病”。共检索到160篇相关文献,70篇文献符合纳入标准。 结果与结论:颅内压监测技术有有创和无创之分,前者在临床上应用达数十年之久,为颅内压监测提供了大量的实践经验和数据,使得有创性测压方法日趋成熟;后者因存在不同程度的测量精确度差、使用局限多、方法繁杂、影响因素多等缺点而未在临床上广泛使用。目前仍然没有一种可用于临床的高精确度、无创简便、持续性的监测方法,但无创性多模态监测是颅内压监测技术的发展趋势。临床上,颅内压监测技术被应用于颅脑创伤、高血压脑出血、颅内肿瘤、脑血管病等疾病的治疗中,尤其在颅脑创伤患者中的应用积累了大量的临床数据,但以回顾性研究居多,缺少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研究。大部分研究显示颅内压监测可连续反应患者颅内压变化,在对颅内伤情和脑肿胀严重程度的判断及指导治疗、评估预后等方面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颅内压监护仪持续监护中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30例行颅内压监护仪持续监测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其疾病转归、颅内压监测方法、护理措施。结果 9例患者监护中颅内压持续60 mm Hg,予行二次手术减压,术后患者病情趋于稳定2周,其中1例因合并肺部感染死亡,植物生存1例,余7例患者意识转清。结论颅内压监护仪能及时准确反映患者颅内压变化,有助于准确判断伤情和指导治疗。颅内压监护中应予以相应术前、术后优质护理,严格规范无菌操作,以预防并发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在使用有创颅内压监护中出现颅内压波动的相关护理因素和治疗原则,探讨合理的护理方式和相关治疗。方法:监测我科50例使用有创颅内压监护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记录吸除呼吸道梗阻物、亚低温治疗、烦躁患者镇静、脑脊液引流不畅疏通、尿潴留以及使用甘露醇前后颅内压的变化,量化颅内压并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各单项的护理因素对颅内压的影响。结果:通过吸除呼吸道梗阻物、亚低温治疗、镇静、脑脊液引流通畅等相关措施,能够有效控制颅内压。结论:合理的护理和治疗措施对有效控制患者颅内压有着积极作用,为临床治疗提供有力的帮助,对改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预后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21):3715-3717
颅内压监测和血压控制是自发性脑出血治疗过程中的重要一环。颅内压监测有两重作用,一是监测颅内压实时数据以辅助治疗并评估预后,二是监测颅内压变异性评估患者神经功能及预后。血压控制能够减少血肿、再出血和脑水肿的发生率。由于颅内压、血压、脑灌注压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临床上要找到应对自发性脑出血的最佳个性化策略,需要精确平衡三者之间的量化数据关系。为此,本文对近五年来有关颅内压监测和血压控制的最新研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3.
甘露醇在颅脑损伤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颅脑损伤后常引起颅内压 (ICP)的增高 ,处理不当可增加病人的病死率。当前对颅脑损伤原发性损害的有效治疗方法不多 ,因此控制颅内压增高是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重点论述甘露醇在降低颅内压方面的作用机理、用药方法及剂量以及对其副作用的观察与控制  相似文献   

14.
颅内压监护可早期提供颅内压的动态变化,具有帮助诊断、指导治疗、判断预后和降颅压等重要作用。我院于1983年始依据颅内压监护的机理,采用简易方法对47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了颅内压监测、脑室引流,取得了一定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王春燕  罗志华 《全科护理》2014,(20):1870-1870
[目的]总结颅脑损伤病人进行颅内压监测的护理要点。[方法]对63例颅脑损伤病人进行颅内压监测,观察颅内压与病人生命体征、临床表现和预后的关系。[结果]持续颅内压动态监测未并发严重颅内感染;颅内压均有升高,其中轻度升高25例,中度升高28例,重度升高10例;恢复良好58例,中残2例,重残1例,植物生存1例,因故放弃治疗1例。[结论]持续颅内压监测可以及时准确地反映病人的颅内压情况,科学精心的护理可以判断病情变化、改善颅脑损伤病人的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超声测量视神经鞘直径(ONSD)在预测围手术期急性颅内压增高患者预后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急性颅内压增高患者180例,使用超声测量术前(T0)、麻醉后(T1)、手术开始(T2)、术后即刻(T3)、术后清醒时(T4)ONSD,无创颅内压监测仪测量不同时点颅内压,比较不同时点ONSD和颅内压的差异。分析不同时点ONSD与颅内压的关系。依据格拉斯哥预后(GOS)评分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157例(4~5分)和预后不良组23例(1~3分),比较两组不同时点ONSD的差异,分析ONSD、颅内压与GOS评分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ONSD、颅内压预测围手术期急性颅内压增高患者预后的诊断效能。结果 所有患者T0~T2时ONSD、颅内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3、T4时ONSD、颅内压均较T0时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T0~T4时ONSD均与颅内压呈正相关(均P<0.001)。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T3时ONSD、颅内压均较T0时降低,且预后良好组ONSD和颅内压均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超声测量视神经鞘直径(ONSD)与视盘高度(ODE)对颅内静脉窦血栓(CVST)患者颅内压增高的诊断价值。方法连续回顾性纳入2021年1-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及急诊科患有CVST需行腰椎穿刺术并行ONSD检查的患者50例。腰椎穿刺术后, 记录患者的颅内压初压。颅内压80~200 mmH2O为颅内压正常, 颅内压>200 mmH2O定义为颅内压增高。将50例CVST患者分为颅内压正常组(14例)和颅内压增高组(36例)。比较两组之间的基线资料、ONSD、ODE的差异, 并生成ROC曲线, 分析曲线下面积(AUC)以及ONSD的诊断界值。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法分析ONSD、ODE、CVST累及范围评分与颅内压之间是否存在相关性。结果①颅内压正常组与颅内压增高组之间性别、年龄、体质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②颅内压增高组ONSD、ODE大于颅内压正常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83±0.33)mm比(4.21±0.21)mm、(0.67±0.44)mm比(0.24±0.29)mm, 均P<0.001];Spearman相关分析...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利用NIP—200型无创颅内压监测仪监测颅内高压患者颅内压水平,探讨降颅内压效果与甘露醇用量以及其他影响因素的关系。方法:选择48例颅高压患者,应用NIP—200型无创颅内压监测仪监测患者每日颅内压,计算最高颅内压与最低颅内压的差值(降颅内压效果),采用多重逐步回归分析降颅内压效果与性别,年龄,入院时心率,引起颅高压原因(颅脑损伤、脑出血),以及降至最低颅内压时20%甘露醇总用量的关系。结果:48例患者最低颅内压平均值为(214.08±22.70)mm H2O,患者的颅内压水平从入院至最低值时甘露醇总用量的平均值为(4588.54±1664.31)m L。降颅内压效果与性别、心率和引起颅高压原因无显著性(P〉0.05),与年龄、甘露醇用量有显著性(P〈0.05)。结论:甘露醇有明显的降颅压作用,但用到一定的剂量后,便不再有降颅压作用。患者年龄越小,降颅压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19.
周桂琴 《现代护理》2007,13(31):3065-3067
重型颅脑损伤是各种外伤中最严重的损伤,其直接后果是急性颅内压增高、脑水肿。颅内压(ICP)增高,可引起脑结构移位,脑血流减少,造成脑组织受压、缺血,严重颅内压增高可危及生命。当ICP<4.7kPa时,机体可出现颅内压增高的症状和体征,如头痛、呕吐、视神经乳头水肿、Cushing氏反应  相似文献   

20.
颅内压监护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颅内压(ICP)是神经外科临床中的一项重要指标,对疾病的诊断和判断颅脑损伤程度皆有参考价值。颅内压监护是采用传感器和监护仪测量颅内压以观察颅内动态变化的方法,Guillaume于1951年最先在实验中应用颅内压监测,1960年Lundberg首先在临床上使用[1]。ICP监护之所以能准确了解ICP变化的情况,是因为它能及时准确地观察到每个瞬间颅内压的真实情况,对病情能作出正确的判断,所以亦将ICP监护称之为颅脑的“早期报警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