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探讨动态血糖监测在糖尿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19年6月江阴市人民医院治疗的13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血糖监测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n=67)和对照组(n=63),其中观察组给予动态血糖监测,对照组给予常规血糖监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等.结果:观察组...  相似文献   

2.
梁斌  黄斌 《四川医学》2011,32(8):1238-1240
目的 观察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方案与预混胰岛素治疗方案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09年11月~2010年7月收治于我院的60例口服降糖药血糖控制不理想的2型糖尿病患者.患者随机分为甘精胰岛素治疗组A组(n=32)和预混胰岛素组B组(n=28),比较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血糖均明显下降,甘精胰岛素组...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空腹血糖水平对合并2型糖尿病的中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0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综合科原发性高血压住院患者311例,根据有无2型糖尿病分为对照组(n=151)及观察组(n=160),比较2组血糖、血脂水平,进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分析空腹血糖对血压昼夜节律的影...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格列美脲在Ⅱ型糖尿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方法:符合标准的Ⅱ型糖尿病患者88例,随机分成格列美脲组(n=44)和对照组(n=44),在治疗Ⅱ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基础上予格列美脲(1~2mg/d)和其他磺脲类降糖药物(对照组)口服,治疗6个月并进行随访。主要终检标准:糖化血红蛋白(HbAlc),次要终检标准:血糖、血压、体重指数(BMI)。统计学方法用卡方检验或自身配对t检验。结果:格列美脲组HbAlc控制有效率95.45%,对照组90.90%,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患者自身治疗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HbAlc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格列美脲能有效治疗Ⅱ型糖尿病。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研究那格列奈和瑞格列奈对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随面双盲对照的临床试验,46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两组,分别服用那格列奈(270mg/d)或瑞格列奈(3mg/d)12w,测定治疗前后腹、餐后30min、60min、120min血糖和血清胰岛素水平,以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浓度,计算并比较了Homa-β指数、胰岛素早期分泌指数(IRG)和胰岛素曲线下面积与葡萄曲线下面积比值(AUCi/AUGg).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空腹及餐后血糖、HbA1c均降低,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Homa-β指数在治疗前后和两组间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AUCi/AUCg治疗后两组均升高(P<0.05),但两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IRG指数治疗后两组均增加(P<0.05),同时那格列奈组的上升幅度较瑞格列奈组更大,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那格列奈和瑞格列奈均能增加胰岛素的早期分泌,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和HbA1c水平.在常规剂量下,那格列奈促进早期且岛素分泌的作用可以较瑞格列奈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那格列奈治疗2型糖尿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采用随机、双盲双模拟、那格列奈与瑞格列奈(1:1)平行对照,整个试验过程12周。入选48例患者分为:试验组(那格列奈)24例和对照组(瑞格列奈)24例,治疗期间主要观察餐后2h血糖(2hPG)及糖化血红蛋白(HbAlc)水平。结果: 两组患者2hPG及HbAlc治疗后均较治疗前下降(P<0.01),改善值两组间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 那格列奈能有效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的2hPG和HbAlc,降糖效果好,不良反应(尤其是低血糖)少且程度较轻,患者有良好的依从性及耐受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应用胰岛素泵(CSII)和每日多次胰岛素注射(MDI)治疗儿童1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初诊的1型糖尿病患儿21例,随机分为胰岛素泵治疗组(CSII组,n=10)和每日多次皮下胰岛素注射治疗组(MDI组,n=11).CSII组持续皮下输注门冬胰岛素,MDI组给与门冬胰岛素三餐前和甘精胰岛素睡前皮下注射,依据血糖调整胰岛素用量.三个月后患者回访,应用动态血糖检测系统(CGMS)评价患者血糖波动,并测定HbA1c、空腹血糖等.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上述指标的变化和患者对不同治疗的满意度.结果 CSII组和CGMS组治疗3个月后HbA1c、空腹血糖两组间无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但是CSII组患者的血糖波动更小(P<0.05).两组患者均没有严重低血糖发生,但是CSII组低血糖发生频率低于MDI组(P<0.05).结论 CSII和MDI均能有效、安全地降低儿童1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但是应用CSII治疗的患者血糖波动更小.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那格列奈治疗2型糖尿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6个中心219例未使用药物、诊断时间>3个月的2型糖尿病患者,共计完成那格列奈组105例、瑞格列奈组114例;观察时间12周,有效性指标为空腹和标准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安全性指标包括肝肾功能、血脂、血尿常规。结果那格列奈和瑞格列奈治疗后HbA1c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那格列奈和瑞格列奈治疗后空腹和餐后2h血糖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01),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两组均未见严重不良事件。低血糖事件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那格列奈是安全有效的降血糖药物。  相似文献   

9.
C肽与血糖比值对糖尿病分型及治疗的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C肽与血糖比值 (C/GR)对糖尿病分型及治疗的意义。方法 :对 19例 1型糖尿病和 136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空腹和糖负荷后 30 ,6 0 ,12 0 ,180min的血糖和血浆C肽测定 ,将 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两个亚组 (非胰岛素治疗组和胰岛素治疗组 )。动态观察各组糖尿病患者空腹和糖负荷后各时点的C/GR。结果 :1型糖尿病组空腹和糖负荷后各时点的C/GR均显著低于 2型糖尿病组 (P <0 .0 1) ,其比值的变化趋势不同于 2型糖尿病组。 2型糖尿病两亚组C/GR的变化趋势相同 ,但胰岛素治疗组各时点的比值均显著低于非胰岛素治疗组(P <0 .0 1)。结论 :C肽与血糖比值可作为评定胰岛功能指标 ,并且对糖尿病的分型及治疗有指导意义 ,对该值较低的 2型糖尿病患者应给予胰岛素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2种血糖监测方法在胰岛素泵 (CSII)治疗2型糖尿病中的价值.方法:52例2型糖尿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26例,A组(动态血糖监测组)和B组(指尖自我血糖监测组),比较2组患者治疗3 d后空腹血糖(FBG)、早餐后2 h血糖(PBG)、日内平均血糖(MBG)、平均血糖漂移幅度(MAGE)的变化,记录血糖达标所需时间、胰岛素用量、发生低血糖情况,分析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探头血糖值和指尖自我血糖监测(SMBG)血糖值的相关性.结果:治疗3 d后两组患者血FBG、PBG、MBG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5),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MAGE显著低于B组(P<0.01);A组血糖达标所需天数明显少于B组(P<0.01);血糖达标所需胰岛素用量B组稍多于A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GMS探头血糖值和SMBG血糖值有极好的相关性(γ=0.94),A组在动态血糖监测时间段低血糖事件发生次数44次,无症状性低血糖39次,B组低血糖事件发生次数10次.结论:动态血糖监测CSII治疗2型糖尿病明显优于SMBG,控制血糖所需时间短,平均血糖波动幅度小,且安全.  相似文献   

11.
刘泽林  刘斯佳 《河北医学》2011,17(6):769-771
目的:探讨那格列奈对新发2型糖尿病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应用那格列奈治疗52例新发2型糖尿病,测定治疗前和治疗后16周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脂、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结果: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01);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与高密度脂蛋白比值较治疗前降低(P〈0.05),甘油三脂、高密度脂蛋白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那格列奈能明显降低新发2型糖尿病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对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与高密度脂蛋白比值也有降低作用,是治疗2型糖尿病有效、安全的药物。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低剂量二甲双胍与常规剂量阿卡波糖对非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本科室56名非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体重指数BMI〈30),将其随机分为两组(A组n=28,B组n=28)。A组患者前3个月接受低剂量二甲双胍(500~750mg/d)单药治疗,后3个月转为接受常规剂量阿卡波糖(150—300mg/d)单药治疗。B组患者前3个月接受阿卡渡糖治疗,后3个月接受二甲双胍治疗,剂量与A组相同。检测两组基线、第3个月末和第6个月末的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BMI、血压和血脂水平。结果:①低剂量二甲双胍显著降低了A组(P〈0.01)和B组(P〈0.05)患者的FPG水平;②低剂量二甲双胍降低了A组(P〈0.01)和B组(P〈0.01)患者的HbA1c水平。阿卡波糖只降低了B组的HbA1c水平(P〈0.05);③低剂量二甲双胍和阿卡波糖单药治疗能降低餐后2hPG,但是不能达到治疗目标值。结论:低剂量二甲双胍与常规剂量阿卡波糖相比,前者对非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门冬胰岛素30联合阿卡波糖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患者糖代谢和胰岛β细胞功能的改善情况。方法:选取30例糖化血红蛋白(HbA1c)〉8.5%的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在严格饮食控制的基础上予以12周的门冬胰岛素30联合阿卡波糖治疗方案。患者在治疗前后,连续3 d监测指尖血糖,计算平均空腹血糖(FPG)及餐后2 h血糖(PPG),并检测HbA1c;同时进行75 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细胞分泌功能指数(HOMA-β),早相胰岛素分泌指数(ΔI30/ΔG30),第二时相胰岛素分泌指数(AUCI)。结果:治疗后,患者血糖控制情况FPG、PPG、HbA1c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HOMA-IR明显改善(P〈0.05),HOMA-β和ΔI30/ΔG30均明显提高(P〈0.05),AUCI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门冬胰岛素30联合阿卡波糖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不仅有效改善糖代谢,而且能保护胰岛β细胞功能,改善早相胰岛素的分泌。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拜糖平(阿卡波糖)对于糖耐量减低患者代谢及转归的干预价值。方法:将51例符合诊断糖耐量减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6例,对照组25例,两组均予以强化生活方式干预,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拜糖平。随访1年。比较两组转归及代谢指标包括血糖、血脂、体重指数的变化。结果:随访1年后,两组转化为糖尿病的例数和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次数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患者空腹血糖、OGTr后2h血糖、体重指数、TG、TC均显著下降(P〈0.05或P〈0.01);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患者的OGTT后2h血糖、体重指数、TG显著下降(P〈0.05或P〈0.01)。结论:拜糖平可以明显降低糖耐量减低患者的血糖、血脂及体重指数,降低IGT向糖尿病的转归,对于糖耐量减低患者是一个较好的选择药物。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用于初发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疗效及对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选取24例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比较其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餐后血糖(PBG)、)、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糖化血红蛋白(HbAlc)、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等相关指标,同时选择性别年龄相匹配的健康体检者20名作为对照,分析这些指标在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24例受试者治疗前后的FBG、PBG、TC、TG及HbAlc含量的变化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血SOD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MDA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较健康正常人比较,SOD水平仍较低,MDA水平仍较高(P〈0.05)。结论:应用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在降低血糖、血脂的同时,可以减轻2型糖尿病患者体内的氧化应激水平。  相似文献   

16.
李菲  康学东 《甘肃医药》2014,(6):404-407
目的:观察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2例口服降糖药物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1例,对照组采用预混胰岛素(诺和灵30R)治疗,治疗组采用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治疗12周,观察治疗前后血糖达标情况、低血糖发生事件、体重指数及腰围变化。结果:两组患者的FBG、2hPG、HbA1C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两组治疗达标率对比无意义,治疗组达标率高于对照组,且低血糖发生率低(治疗组2人(9.5%),对照组5人(23.8%), P<0.05)。结论: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可显著改善胰岛β功能、降低血糖,低血糖发生率低,临床效果显著,是一种较为理想联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甘精胰岛素联合那格列奈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12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意向性分析(ITT)人群共120例,研究组60例、对照组60例;符合方案集分析(PP)人群共108例,研究组55例、对照组53例.研究组给予甘精胰岛素和那格列奈治疗,对照组给予重组人胰岛素注射液(甘舒霖R)和低精蛋白重组人胰岛素注射液(甘舒霖N),疗程2个月.比较2组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G)、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ITT人群分析,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7% (P <0.05);PP人群分析,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6.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6.8% (P <0.05).与治疗前基线值比较,2组治疗后的HbA1C、FBG和2hPG均明显下降(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HbA1C、FBG和2hPG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分别有7例(11.7%,7/60)和22例(36.7%,22/60)出现低血糖,研究组低血糖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那格列奈和甘精胰岛素联合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能明显降低血糖,提高临床疗效,并且低血糖发生率更低。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血糖达标治疗与常规治疗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C肽分泌功能的影响。方法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111例选用非胰岛素刺激性药物治疗后,根据HbA1c达标情况分组:≤6.5%者53例,〉6.5%者58例。对OGTF血糖、C肽值及C肽功能指数进行组间比较。结果与常规组比较,达标组患者:(1)OGTT的5个时点血糖值均显著降低(P〈0.001);(2)0min、60min和120min的C肽值显著升高(P〈0.05);(3)C肽功能指数HOMA—β、△C30/△G30、AUCC-P和DI均显著升高(P〈0.05),而HOMA—CR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达标治疗的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较常规治疗者更能显著改善其高血糖状态、C肽的基础分泌、早时相分泌和晚时相分泌功能以及葡萄糖处理能力。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活血清热方对糖尿病大鼠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红细胞中葡萄糖转运蛋白1的影响。方法:65 mg/kg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活血清热方灌胃16周,氧化酶法检测大鼠血糖,免疫抑制比浊法测定糖化血红蛋白,western法检测红细胞中葡萄糖转运蛋白1含量。结果:模型组大鼠比正常组大鼠空腹血糖显著升高(P〈0.05),糖化血红蛋白HbA1c显著升高(P〈0.05),红细胞中葡萄糖转运蛋白1含量升高;活血清热方大鼠与模型组大鼠空腹血糖无显著差异(P〉0.05),糖化血红蛋白HbA1c显著降低(P〈0.05),红细胞中葡萄糖转运蛋白1含量下降。结论:活血清热方可能通过降低糖尿病大鼠红细胞中葡萄糖转运蛋白1,从而降低糖化血红蛋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替米沙坦对高血压合并糖调节受损患者的影响。方法:入选初诊为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糖调节受损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5例每天服用替米沙坦40~80mg,对照组45例每天服用厄贝沙坦75~150mg,共治疗12周。观察高血压患者治疗前后血压(BP)、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胰岛素(FINS)和胰岛素抵抗指数(IRI)水平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明显下降,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BP治疗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FPG、2hPG、HbA1c、FINS和IRI水平明显改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替米沙坦可改善高血压合并糖调节受损患者的糖代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