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梁熙艳 《工企医刊》2003,16(6):54-55
心肺脑复苏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紧急情况,复苏能否取得成功,关键在于能否及时正确地施行现场抢救。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心肺复苏技术也在不断的更新,根据近年来的有关文献,将心肺脑复苏体会报告如下。 1 在初期阶段:(1)心脏停搏20分钟仍有复苏成功的可能。  相似文献   

2.
心肺复苏是急诊医学的重要篇章,是指对心跳骤停所致循环中断、呼吸停止和意识丧失所采取的一系列及时、规范、有效的急救措施的总称.心脏按压、人工呼吸、电除颤被誉为心肺复苏挽救生命的三大技术,是现代心肺复苏三要素.现代心肺复苏的发展历程:1956年Zoll发现电除颤,1958年Peter Safarfaxian 发现人工呼吸,...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MCC便携式心肺复苏机对心脏停搏患者进行心肺复苏的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5月~2012年4月25例心脏停搏患者进抢救室后遵医嘱应用便携式心肺复苏机实施心脏胸外按压,代替人工手动按压,进行复苏抢救.同比2010年5月~2011年4月急诊抢救心脏停傅患者22例,采用传统徒手心肺复苏,做为对照组.MCC便携式心肺复苏机按压频率100次/min,按压深度范围为38mm-50mm.传统徒手心肺复苏按心肺复苏原则操作.统计复苏成功率.结果:两组病例在性别、年龄、心脏停搏时间及病因等方面无统计学差异.患者经过机械心肺复苏,成功7例(28%),MCC便携式心肺复苏机成功率明显提高传统徒手心肺复苏.在MCC组没有一例肋骨骨折.结论:跟徒手心肺复苏相比MCC便携式心肺复苏机是安全的,有效的,它提供了一个新的CPR选择.  相似文献   

4.
陈世秀  侯瑾 《泰山卫生》2006,30(3):38-40
心肺脑复苏(CPCR)护理是抢救心跳、呼吸骤停及保护、恢复大脑功能的急救护理技术。急诊护理人员必须熟练掌握心肺脑复苏技能,明确护士在心肺脑复苏中的角色,及时了解心肺脑复苏的新动态,帮助护士在心肺复苏过程中及时准确地预见可能出现的问题,以最有效的方式进行复苏,提高临床抢救成功率。临床上因各种因素引起的心脏呼吸骤停的发生常见,若能及时采取积极有效的抢救措施,则有可能使患者复活。本文通过56例心肺脑复苏患者结果,对其影响因素及护理体会进行回顾性讨论。  相似文献   

5.
心肺脑复苏的急救配合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芳  吴霞 《临床医学工程》2009,16(11):70-72
目的探讨护士如何在最短时间里准确判断出病人呼吸心跳骤停,并尽快地配合医生进行心肺脑复苏的急救。方法对本组18例心肺复苏患者的急救与护理进行分析。发现患者出现意识丧失、大动脉搏动消失,应立即在最短时间内配合医生采取气道开放、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压、除颤、气管插管、复苏药物的应用、头部及体表大血管行经处冰敷等复苏处理。结果18例中,心肺复苏成功12例,6例无效。结论护士必须熟练掌握CPCR操作技术,密切观察危重病人的病情变化,发现异常应迅速与医生配合,采取有效的抢救措施和护理措施是提高复苏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金芳  吴霞 《医疗保健器具》2009,16(11):70-72
目的 探讨护士如何在最短时间里准确判断出病人呼吸心跳骤停,并尽快地配合医生进行心肺脑复苏的急救。方法对本组18例心肺复苏患者的急救与护理进行分析。发现患者出现意识丧失、大动脉搏动消失,应立即在最短时间内配合医生采取气道开放、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压、除颤、气管插管、复苏药物的应用、头部及体表大血管行经处冰敷等复苏处理。结果18例中,心肺复苏成功12例,6例无效。结论护士必须熟练掌握CPCR操作技术,密切观察危重病人的病情变化,发现异常应迅速与医生配合,采取有效的抢救措施和护理措施是提高复苏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师范大学生心肺复苏知识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肺复苏是心跳、呼吸骤停时的现场急救措施,快速、有效的心肺复苏可使死亡的发生减少到最低限度。有研究表明,在心跳停止4 min内开始有效心肺复苏者约50%被救活,4~6 min开始者10%被救活,10 min以上开始有效心肺复苏者极少存活[1]。要提高心肺复苏抢救的成功率,必须依靠全民参与[2]。为了解师范大学生心肺复苏知识现状,以便为开展高校大学生心肺复苏知识和技能培训提供科学依据,笔者于2005年6月上旬对浙江师范大学学生进行了相关知识调查,现报道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对象抽取浙江师范大学在校一至四年级全日制大学生938人,其中一年级252人,…  相似文献   

8.
脑复苏是当前急救或复苏医学中最迫切和艰巨的课题。根据有关文献报导:在院外停搏者中出现脑死亡或持久神经功能障碍者>50%,仅1/3能恢复病前生活方式,10%无智能损害,这提示脑复苏的艰巨性和重要性。我国在60年代初已在临床上开展了脑复苏工作,国外在60年代主要强调心肺复苏(CPR),70年代才开始注意到脑复苏的重要性,将CPR发展为心肺脑复苏(CPCR),80年代又有人提出为脑心肺复苏(CCPR),更强调了脑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萨勃心肺复苏机在心脏呼吸骤停患者进行心肺复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2004年1月至2007年12月使用萨勃心肺复苏机抢救心脏呼吸骤停患者50例作为治疗组,2000年5月至2003年12月徒手心肺复苏抢救心脏呼吸骤停患者8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复苏中患者收缩压和血氧饱和度(以复苏开始5~10min时的数据作为统计资料)、自主循环恢复(ROSC)率、住院率、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在改善心脏呼吸骤停患者的收缩压、血氧饱和度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ROSC率及住院率均高于对照组(分别为44%、40%与25%、21%).P<0.05.两组复苏期间主要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萨勃心肺复苏机克服了徒手心肺复苏中因为医护人员或患者影响复苏效果的因素,使心肺复苏更趋标准有效.萨勃心肺复苏机能提高血液灌注压,增加每搏输出量,提高心脑的血氧供应,显著提高心肺复苏成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曹琼 《中国卫生产业》2014,(17):75-76,78
2010年美国心脏协会重新修订了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成为全球心肺复苏的最新标准。作为超声科的护士在做好日常诊疗工作、做好各项超声照影及介入超声治疗的护理配合工作之外,应该及时的学习掌握关于心肺复苏的新动态、新标准,并开展相关的培训和考核,不断提升心肺复苏的技术水平,为心脏骤停的患者提供最有效及时的抢救,提高心肺复苏的成功率,为临床医生的进一步生命支持及治疗工作赢得宝贵的时间与机会。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我国心肺复苏的现状,阐述了心肺复苏设备功能和工作原理,综述了主流心肺复苏设备的研究现状,分析了目前心肺复苏设备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一种心肺复苏机器人的发展构想,并根据方案设想涉及的主要技术方向,从路径规划、人机交互、自动除颤和智能化按压4个方面对现有技术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12.
心脑肺复苏     
心跳呼吸停止是临床上最紧急的情况,因抢救重点和先决条件是恢复心跳和呼吸,故都称心肺复苏(CPR)。有关心肺复苏近年来进展较大,不断提高了心肺复苏的成活率,心肺复苏后能否存活有二个关键条件:缺氧损害程度和抢救是否及时正确,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枢神经系统功能能否恢复,也就是说不仅心肺复苏而是要求全面复苏,故目前已发展为心脑肺复苏(CCPR),提高了脑复苏成功率,减少了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心肺复苏器与徒手心肺复苏抢救心脏骤停患者中应用效果。方法将2015年1~12月间在包钢医院急诊科抢救成人心脏骤停患者为研究对象,将2015年1~6月期间采用徒手心肺复苏20例作为对照组,将2015年7~12月采用心肺复苏器抢救20例作为观察组。记录二者心肺复苏10min后,患者呼气末CO2分压的变化,并且用统计学方法(t检验)进行检验,比较二者的差异。结果徒手心肺复苏和复苏器复苏在有效性方面没有明显差异。结论复苏器在心肺复苏的优势主要在于节省人力、操作规范化方面,与传统徒手心肺复苏有效性方面没有差别。  相似文献   

14.
心肺复苏理论的历史过程及最新进展(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世界心肺复苏理论与实践的历史过程回顾,及对最新心肺复苏理论的综述,阐述了心肺复苏理论发展的历史过程,数年来各版心肺复苏指南的特点,最新心肺复苏指南的理论基础。也提出了国内急救界在院前急救实践中对最新心肺复苏指南中一些建议的不同看法。在院前CPR的现状与展望中,笔者认为院前CPR的高质量、高效果,依赖于急救网络(Emss)的完善。构建趋于完善的院前急救体系,将极大地推动了心肺复苏研究的发展。科研工作是急诊医学发展的动力,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院前急救专业队伍,制定符合我国国人体质的心肺复苏指南,是提高院前CPR质量的关键。因此,围绕中国心肺复苏指南的大课题下探讨和循证CPR的基础研究及突发事件的随机对照研究,将会对我国心肺复苏成功率提高起到极大地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5.
各种原因引起的心搏呼吸骤停——猝死,是临床上最紧急的危险情况.现代医学最令人吃惊的发现之一:猝死可以逆转,任何人经过培训,在任何地方,仅用双手和智慧就可使"死亡"的生命逆转.心肺复苏术(CPR)就是对此所采用的最初急救措施,其后的脑复苏技术又完善复苏学的含义,称为心肺脑复苏术(CPCR).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比较在为急诊科患者实施心肺复苏治疗的过程中徒手心肺复苏与Michigan Instruments,Inc.心肺复苏器所获得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本次实验研究将2020年1月~2021年12月在本院急诊接受心肺复苏治疗的患者62例根据随机双盲法分为观察组(n=31)与对照组(n=31),其心肺复苏方式分别为Michigan Instruments,Inc.心肺复苏器与徒手心肺复苏。结果:观察组患者心肺复苏有效率、复苏后10min颈动脉血流平均速度、复苏时间、复苏后即刻乳酸值与血氧饱和度以及复苏后血气分析指标、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差别于对照组患者,P<0.05;心肺复苏后20min、30min两组患者颈动脉血流平均速度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于急诊科需要接受心肺复苏治疗的患者来说Michigan Instruments,Inc.心肺复苏器的应用获得了较为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儿童重症监护病房(PICU)心搏骤停前和心肺复苏实施中的各种因素对心肺复苏短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7年3月宝鸡市妇幼保健院儿童重症监护病房治疗的86例心搏骤停患儿为研究对象,收集系统因素、心搏骤停前干预措施和心肺复苏干预措施,以心肺复苏成功作为终点指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心肺复苏失败的相关因素。结果 86例心搏骤停患儿心肺复苏成功55例(64.0%),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入住重症监护病房时间,心搏骤停前是否中应用镇静药物、心静脉通路,心肺复苏实施中是否接受气管插管、正压通气、胸外按压、补碱,不同心肺复苏工作时长患儿心肺复苏失败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多因素分析发现,心搏骤停前应用镇静药物,心肺复苏实施中接受正压通气、胸外按压、补碱,心肺复苏工作时长与心肺复苏失败有回归关系(P<0.05)。结论对于儿童重症监护病房心搏骤停患儿,其在心搏骤停前应用镇静药物以及心肺复苏过程中接受正压通气者心肺复苏失败率低,其在心肺复苏过程中接受补碱者、胸外按压者以及心肺复苏工作时长≥30 min者的心肺复苏失败率高;对于因为呼吸因素导致出现心搏骤停的患儿,应该及时进行正压通气,危重症患儿应该保持内环境的稳定,且临床医生尽可能进行长时间的心肺复苏。  相似文献   

18.
心肺复苏(Cardio pulmonary Resuscitation)简称CPR,是指当呼吸心跳停顿时,合并使用人工呼吸及心外按压来进行急救的一种技术.快速、有效的心肺复苏可以明显降低心跳、呼吸骤停患者的死亡率.心跳呼吸骤停患者如果在4分钟内得到有效的现场复苏,可能有50%的抢救成功率,超过6分钟,成功率仅为4%[1].据调查显示,70-80%心脏、呼吸骤停急症发生在院外[2],患者家属作为现场第一目击者,能够及时有效的实施救治,会增加病人的存活率.本文通过对患者家属心肺复苏知识的调查,旨在了解患者家属心肺复苏知识的现状几需求.  相似文献   

19.
《现代医院》2017,(9):1358-1360
目的对比心跳骤停临床急救中使用心肺复苏器与徒手心肺复苏,以探讨更有效的心跳骤停抢救手段。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6年10月我院急诊科收治的心跳骤停患者共106例,应用心肺复苏器进行心肺复苏患者共49例,徒手心肺复苏患者57例。观察采用不同心肺复苏手段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和抢救成功所需时间。结果采用心肺复苏器的患者抢救成功率38.8%,徒手心肺复苏的患者抢救成功率19.3%,采用心肺复苏器的患者在抢救成功率显著优于徒手心肺复苏的患者。结论使用心肺复苏器可提高心跳骤停的抢救成功率,若能解决心肺复苏器的不足,将能够在临床进一步的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心肺复苏患者的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2年12月入住我院ICU的48例心肺复苏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加强一般护理,呼吸系统护理,循环系统护理,神经系统护理以及肾功能护理。结果经过心肺复苏,严密监测以及精心的护理,所有48例心肺复苏患者存活32例,存活率66.67%。结论加强对心肺复苏患者的护理,可以提高心肺复苏患者的抢救质量与生存质量,降低患者的致残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