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 评价Q-T间期离散度(Q-Td)、校正的Q-T离散度(Q-Tcd)对煤工尘肺(CWP)患者发生严重室性心律失常的预测价值,并观察CWP患者严重室性心律失常与Q-Td、Q-Tcd的关系。方法依丹麦ABL-4血气分析仪所测100例CWP低氧血症程度和Lown’s室性心律失常分级进行分析,并以40例煤矿工人为对照。结果 (1)对照组Q-Td、Q-Tcd均未见因年龄产生的明显差异。(2)CWP低氧血症患者中,PaO2≤60 mmHg组Q-Td为(59.9±21.7)ms,Q-Tcd为(72.91±25.25)ms,较PaO2>60 mm Hg组[Q-Td为(51.53±21)ms,Q-Tcd为(57.8±18)ms]明显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的Q-Td与Q-Tcd延长,随患者低氧血症程度进展而加重。(3)Q-Td、Q-Tcd延长致CWP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级别增加。严重室性心律失常组Q-Td为(79.28±15.27)ms、Q-Tcd为(84.39±14.2)ms,比轻级室性心律失常组(L1-2)明显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Q-Td>79ms以上者中,63.33%的发生严重室性心律失常。结论 Q-Td、Q-Tcd值越大者,严重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越高。Q-Td明显延长可能预告严重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Q-Tcd、J-cd对活动平板运动实验结果判断的价值,对50例活动平板运动实验阳性者和60例阴性者运动前后的心电图Q-Tcd、J-Tcd进行对比观察.结果显示:运动前两组Q-Tcd、J-Tcd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运动后2min运动实验阳性组与阴性组比较Q-Tcd、J-Tcd差异有非常药剂学意义(P<0.01);阳性组运动后2minQ-Tcd、J-Tcd均较运动前显著延长(P<0.01);阴性组运动后2minQ-Tcd、J-Tcd与运动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户>0.05).提示运动实验后Q-Tcd、J-Tcd延长可作为判断运动实验结果的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阿霉素为主介入化疗对Q-T间期离散度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单盲法分析32例肿瘤患者行以阿霉素为主介入化疗后对Q-T离散度(Q-Td)和心率校正Q-T离散度(Q-Tcd)的影响.[结果]化疗前Q-Td、Q-Tcd分别为(53.59±15.76)ms、(60.3±16.06)ms,化疗后Q-Td、Q-Tcd分别为(60.5±18.34)ms(69.21±19.01)ms,经t检验,P值均小于0.05.[结论]Q-Td作为一种监测化疗药物心脏毒性的简便、有效指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年轻女性(年龄≤35岁)乳腺癌患者临床生物学特性和预后,初步探讨年轻女性乳腺癌患者的预后因素、治疗策略及其相关性.方法 选取2003年1月至2008年4月经术后病理确诊的97例年轻女性乳腺癌患者,观察患者的生存与复发情况,探讨临床生物学特性与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97例患者3年总生存率(OS)和3年无瘤生存率(DFS)分别为73.2%( 71/97)和64.9%(63/97).单因素分析显示临床分期、肿瘤大小、腋窝淋巴结转移、雌激素受体(ER)、手术方式、辅助化疗及内分泌治疗是年轻女性乳腺癌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P<0.01或<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ER阴性较ER阳性患者的OS和DFS为差(RR=2.949,P=0.015;RR=2.629,P=0.007),未行内分泌治疗较行内分泌治疗患者的OS为差(RR=3.179,P=0.038).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阳性较HER-2阴性患者的DFS为差(RR=2.079,P=0.032);临床分期Ⅱ、Ⅲ期较Ⅰ期患者的DFS为差(RR=2.801,P=0.017;RR=8.673,P=0.000);未行辅助化疗较行辅助化疗患者的DFS为差(RR=3.048,P=0.005).结论 ER阴性可作为独立的预后危险因素,HER-2阳性可作为年轻女性乳腺癌患者独立的疾病复发预测因素,术后行辅助化疗患者预后好,行内分泌治疗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5.
胃食管反流病的危险因素及相关心理因素分析并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危险因素及相关心理因素并观察疗效.方法 随机选取2006年1月至2008年1月符合GERD诊断患者200例(GERD组)及健康对照者200例(对照组),调查两组的个人资料,分别采用RDQ量表及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测评.比较两组的各种危险因素及GERD组患者治疗前后RDQ量表和SDS评分变化.结果 GERD组高学历、城区居住、婚姻不稳定、有工作压力、高体重指数、有吸烟史、有饮酒史、有胃病家族史、使用非甾体抗炎药(NSAID)的比例均高于对照组(P均<0.01).GERD组治疗前RDQ量表评分12分有196例患者,治疗后有8例患者,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GERD组治疗前SDS评分40分有18例患者,治疗后有3例患者,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GERD患者存在较多危险因素,特别是心理因素,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同时需要进行综合心态调整治疗,避免过度肥胖、吸烟、饮酒、过量使用NSAID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的Q-T离散度的临床意义。方法:观察了71例甲亢性心脏病患者心电图的Q-T离散度,并与96例正常组对比。结果:甲亢心患者的Q-Td、Q-Tcd比正常组显著延长,P<0.01。结论:甲亢心患者的Q-Td、Q-Tcd可作为评价其心脏功能的有意义的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胰岛素抵抗(IR)与结直肠癌(CRC)发病的关系,为CRC病因学探索及CRC的预防研究提供思路.方法 收集新诊断的312例CRC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病例组,选择286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人群间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水平(FINS)、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体质指数(BMI)、腰臀比(WHR)、糖尿病家族史、结直肠癌家族史、吸烟、饮酒等生活行为以及血脂、血脂联素水平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CRC组BMI、CRC家族史比例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且CRC组和对照组lnHNS、lnHOMA-IR分别为(2.92±0.51)、(2.46±0.45) mU/L和(1.49±0.51)、(1.02±0.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而CRC组脂联素水平[(10.1±2.9)mg/L]明显低于对照组[(13.2±2.6)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FPG、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以及糖尿病家族史、吸烟率、饮酒率、合并高血压比例等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性别、糖尿病家族史、高血压、吸烟、饮酒及血脂、FPG、BMI、WHR、脂联素未进入方程,对CRC未见显著影响;HNS与CRC (OR=4.37,95% CI=3.21~7.23)、HOMA -IR与CRC(OR=6.68,95% CI=3.79~9.53)、CRC家族史与CRC(OR=2.31,95% CI=1.83~5.64)之间的关系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R与CRC存在一定的相关性,是CRC患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肾功能不全的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影响慢性心力衰竭(CHF)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CHF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121例,按血肌酐(SCr)水平将患者分为肾功能低下组33例(SCr160~200μmol/L)、氮质血症组38例(SCr 201~450μmol/L)及肾衰竭组50例(SCr>450μmol/L),分析各组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影响CHF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 肾功能低下组、氮质血症组、肾衰竭组年龄分别为(59.7±6.4)、(64.1±7.6)、(69.2±8.4)岁,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心功能分级Ⅳ级患者所占比例分别为16.5%(13/79)、31.6%(25/79)、51.9%(41/79),左室射血分数分别为(46.7±5.1)%、(44.3±4.9)%、(41.6±4.3)%,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肾衰竭组住院时间最长(P<0.05),病死率最高(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SCr、收缩压、贫血及NYHA心功能分级是影响CHF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CHF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住院时间长、病死率高,SCr、收缩压、贫血及NYHA心功能分级是影响CHF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老年幽门螺杆菌(Hp)感染合并代谢综合征(MS)患者糖血脂代谢的相关性,为临床诊治MS患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2020年2月至2021年2月来四川省巴中市中心医院治疗的老年MS患者176例,采用尿毒[13C]片呼气试验药盒测定Hp感染情况,根据Hp感染情况分为Hp阳性组(n=59)和Hp阴性组(n=117),测定所有研究对象FBG、2hPG、HbA1c和FINS等糖代谢指标及血清TC、HDL-C和LDL-C等脂代谢指标水平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Hp感染合并MS的危险因素;对MS患者血清LDL-C、HbA1c和FINS水平与DOB值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 Hp阳性组患者FBG、2hPG、HbA1c、FINS、LDL-C水平明显高于Hp阴性组(P<0.05);Hp阳性组和Hp阴性组患者LDL-C和TC水平间无差异(P>0.05); LDL-C、HbA1c和FINS是Hp感染合并MS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MS患者DOB值与血清LDL-C、HbA1c和FINS水平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0.
190例重症脑梗死患者复发的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重症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并提出预防措施. [方法]对53例复发脑梗死及137例首发脑梗死患者,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进行脑梗死的10个危险因素分析. [结果]复发组平均年龄(69.00±10.30)岁,首发组平均年龄(62.31±12.58)岁,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首发组中男性比例大于女性(87/50),与复发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酗酒和家族史是脑梗死复发的影响因素(P=0.035,0.022,0.012),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OR=2.074).[结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重症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并可进行预防性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中老年冠心病患者血清瘦素和脂联素的表达及相关性.方法 选取88例年龄≥55岁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根据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52例和对照组36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测定血清瘦素和脂联素水平.结果 冠心病组患者血清瘦素水平高于对照组[(9.38±3.51) μg/L比(7.27±3.25) μg/L,P<0.05],脂联素水平低于对照组[(11.08±3.87) mg/L比(13.34±4.94) mg/L,P<0.05],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显示仅有血清瘦素水平是中老年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血清脂联素与瘦素水平呈负相关(r=-0.320,P=0.002).结论 中老年冠心病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的降低与瘦素水平的升高相关,血清瘦素水平的升高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而血清脂联素水平降低并不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心率震荡(HRT)对糖尿病患者急性心肌梗死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择92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组)和120例急性心肌梗死未合并糖尿病患者(非糖尿病组)为研究对象,HRT的两个参数震荡初始(TO)≥0和震荡斜率(TS)≤2.5 ms/R-R认为是阳性,比较两组HRT阴性和阳性患者临床资料的差异,并对急性心肌梗死后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糖尿病组HRT阳性和阴性患者在年龄、左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肾功能不全、LVEF<40%、窦性心动周期(R-R 间期)的标准差(SDNN)、心率变异性(HRV)阳性和HRT参数(TO、TS)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糖尿病组HRT阳性和阴性患者在年龄、LVEF水平、SDNN和HRT 参数(TO、TS)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多因素Cox 回归分析中,糖尿病组肾功能不全(OR值为4.8,95% CI:1.8 ~ 10.7,P=0.008)和 HRT 阳性(OR值为3.7,95% CI:1.5~8.6,P=0.0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非糖尿病组HRT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值为23.0,95% CI:5.2~86.0,P<0.01).结论 动态心电图参数HRT能够预测糖尿病患者和非糖尿病患者急性心肌梗死后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糖尿病肾病(DN)合并冠心病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 mAlb)和血浆B型脑钠肽(BNP)水平,探讨DN合并冠心病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确诊的126例DN合并冠心病患者(DN合并冠心病组),并选择112例单纯DN患者(DN组)、92例单纯冠心病患者(冠心病组)和126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进行同期研究.分析不同分组、不同Mogenson分期和不同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患者的血浆BNP和尿mAlb水平;分析不同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患者的基线资料(血脂、肾功能等);采用多元Logistic逐步回归模型分析DN合并冠心病患者Gensini积分升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1 )DN合并冠心病组尿mAlb[ (97.3±27.6) mg/L]和血浆BNP[( 162.8±24.5)ng/L]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12.2±2.5) mg/L、(83.5±11.8)ng/L]、冠心病组[(35.7±6.2) mg/L、( 135.2±23.7) ng/L]和DN组[(68.9±19.3) mg/L、( 124.5±16.4) ng/L](P< 0.05).(2)随着DN合并冠心病患者Mogenson分期增加,其尿mAlb和血浆BNP水平也升高(P<0.05),除Ⅲ期和Ⅳ期患者的血浆BNP外,其余分期患者尿mAlb和血浆BNP水平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支病变组尿mAlb和血浆BNP水平均低于多支病变组,非严重病变组尿mAlb和血浆BNP水平均低于严重病变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多元Logistic逐步回归模型分析表明,DN合并冠心病患者Gensini积分升高的独立危险因素为冠心病病史、糖尿病病史、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尿素氮、血肌酐、尿肌酐、肾小球滤过率以及尿mAlb和血浆BNP水平(P<0.05或<0.01).结论 尿mAlb和血浆BNP可用于评价DN合并冠心病患者的肾脏和冠状动脉损伤情况,且DN合并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加重的独立危险因素较多,因此需合理控制相关因素,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抗结核药物引起肺结核合并HBsAg阳性患者乙肝病毒再激活的相关高危因素,进一步探讨恩替卡韦对抗结核治疗后乙肝病毒再激活的作用。 方法 回顾性分析肺结核合并HBsAg阳性患者在抗结核治疗后发生乙肝病毒再激活与年龄、性别、治疗前HBV-DNA载量、长期饮酒史、低蛋白血症及是否已使用恩替卡韦抗乙肝病毒治疗等因素的关系,并把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 72例肺结核合并HBsAg阳性患者,抗结核治疗后17例(23.61%)出现乙肝病毒再激活;经χ2检验分析显示不同年龄、治疗前HBV-DNA载量、有无长期饮酒史、是否合并低蛋白血症、是否已使用恩替卡韦抗病毒等因素对出现乙肝病毒再激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522、14.421、11.466、4.303、7.810,P<0.05);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示,治疗前HBV-DNA高载量和有长期饮酒史是肺结核合并HBsAg阳性患者抗结核治疗后乙肝病毒再激活的独立危险因素(OR=26.030,95%CI:2.402~282.115;OR=27.478,95%CI:1.777~424.891),而抗结核治疗前已使用恩替卡韦抗病毒是防治乙肝病毒再激活的保护性因素(OR=0.079,95%CI:0.008~0.830)。进一步分析治疗前已使用恩替卡韦抗病毒组抗结核期间出现乙肝病毒再激活率、肝功能损害率及被迫终止抗结核治疗率分别为8.82%、17.60%、8.82%,均明显低于未抗病毒组的36.80%、52.60%、42.10%(P<0.05)。 结论 HBV-DNA高载量和有长期饮酒史是肺结核合并HBsAg阳性患者抗结核治疗后乙肝病毒再激活的独立危险因素,治疗前口服恩替卡韦可降低乙肝病毒再激活风险,减少肝脏不良事件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人微小病毒B19(HPV B19)与自然流产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30例自然流产患者作为病例组.随机抽取30例同期正常妊娠的孕妇作为对照组.所有受试者均记录自然流产的潜在危险因素.抽取所有受试者肘静脉血,采用巢式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HPV B19 DNA,采用ELISA法检测HPV B19 IgM抗体.采用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法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两组孕次≥2次,合并高血压、糖尿病,HPV B19 DNA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3.3%( 13/30)比13.3%(4/30)、33.3%( 10/30)比6.7%(2/30)、30.0% (9/30)比6.7%(2/30)、36.7%(11/30)比3.3%(1/30)](P<0.05);而HPV B19 IgM抗体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孕次≥2次、合并高血压、HPV B19 DNA阳性是孕妇发生自然流产的独立危险因素(OR=1.85、1.95、4.85,P<0.05).HPV B19 DNA阳性患者早期自然流产发生的风险明显高于晚期自然流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PV B19感染是自然流产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需要早期检测并对妊娠孕妇进行必要的干预,以降低自然流产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主动脉弓钙化(AoAC)的危险因素.方法 对接受MHD治疗≥5年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收集临床资料,并由影像学专业医师复习所有患者的胸部正位X线片,进行AoAC评分.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AoAC的危险因素.将AoAC阳性组(29例)与AoAC阴性组(37例)各临床参数进行对比.结果 共有66例患者(男21例,女45例)纳入观察,透析第0~5年的年度AoAC评分分别为(0.01340±0.074 96)、(0.018 90±0.078 55)、(0.118 50±0.170 06)、(0.15700±0.207 55)、(0.16600±0.205 37)、(0.175 50±0.222 29)分,与透析第0年相比,从透析第3年起AoAC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3.984、-4.021、-4.017,P<0.01).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只有起透年龄是AoAC的危险因素(相对风险1.177,回归系数0.163,P=0.002).AoAC阳性组起透年龄、糖尿病肾病比例、血清钙磷乘积明显高于AoAC阴性组[(59.5±12.6)岁比(52.9±13.2)岁、27.6%(8/29)比2.7%(1/37)、(5.81±1.63) mmol2/L2比(4.13±0.86) mmol2/L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随着透析时间的延长AoAC会进行性加重,起透年龄越大AoAC的危险性越高.  相似文献   

17.
熊斌 《现代预防医学》2013,40(6):1176-1178
目的 对糖尿病与结直肠癌的危险关系进行调查分析,为其临床治疗预防提供参考.方法 共纳入1 230例结直肠癌患者作为病例组,同时从门诊随机抽取1 00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详细记录两组患者的病史及基本信息,应用多因素分析探讨糖尿病与结直肠癌危险关系.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吸烟史、糖尿病史、家族结直肠癌史、胆固醇、甘油三酯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存在密切的相关性,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性别、年龄、BMI、饮酒史、高血压病史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关系不明显(P>0.05).进一步行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糖尿病史、家族结直肠癌史是结直肠癌患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糖尿病与家族结直肠史对结直肠癌发生的影响分析结果显示,无家族结直肠癌史患者,糖尿病可以增加其发生结直肠癌发生的风险(P<0.05);而有家族结直肠癌史合并糖尿病时,其发生结直肠癌的风险更高(P<0.05).结论 糖尿病是结直肠癌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其可能通过胰岛素抵抗发挥作用,当患者同时有家族结直肠癌史,结直肠癌的发生率更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微栓子与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首次发病在72 h内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70例,经颅多普勒超声(TCD)监测微栓子信号(MES)后分为MES阳性组(54例)和MES阴性组(16例),同时将无脑血管病史且无明显颅内外动脉狭窄的50例健康体检者设为对照组.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各组血清TNF-α水平.结果 53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中,MES阳性占83.02%(44/53),17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中MES阳性1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MES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TIA患者(P<0.05).对照组中未见有MES阳性者.MES阳性组急性脑梗死患者和TIA患者的TNF-α水平分别为(53.78±5.34)、(38.89±3.61) ng/L,均高于MES阴性组急性脑梗死患者和TIA患者的TNF-α水平[(48.62±3.69)、(36.89±2.71) ng/L](P< 0.05).MES阳性组、MES阴性组急性脑梗死患者和TIA患者的TNF-α水平均高于对照组[(5.61±2.22) 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NF-α水平与微栓子有一定的相关性,脑缺血患者TNF-α水平增高,使得内皮细胞和白细胞上的黏附分子表达增强,黏附分子参与了微栓子的形成过程,两者是发生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高危因素,及时有效地给予药物干预,可能对防治脑缺血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胃食管反流病(GERD)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的影响.方法 纳入本研究患者均确诊为COPD,均完成反流性疾病诊断问卷(RDQ),依据RDQ结果 分为GERD组(38例)和非GERD组(36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每年COPD急性加重次数等.结果 与非GERD组比较,GERD组每年COPD急性加重次数增多[(2.68±0.77)次,年比(1.38±0.49)次,年,t=8.74,P<0.05],气流阻塞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EV1/预计值(39.82±10.95)%比(37.11±12.24)%,t=1.00,P>0.05].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显示,RDQ分数是COPD急性加重次数一种可能的预测因子(R2a=0.39,t=6.98,P<0.05).结论 GERD可能与COPD急性加重次数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H型高血压与动脉硬化程度的相关性及其危险因素,为预防脑卒中提供依据.方法 依据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将27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为H型和单纯型高血压两组,对其进行血液生化指标及动脉硬化程度进行测定,分析两组间动脉硬化程度的差异及H型高血压患者动脉硬化的危险因素.结果 H型高血压组血Hcy水平为(17.97±9.37)μmol/L,单纯型高血压组Hcy水平为(8.18±0.99)μmol/L,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91,P<0.05).动脉硬化程度与Hcy呈正相关(r=0.126,P<0.05).Logistic回归显示年龄、尿酸、Hcy和吸烟是动脉硬化形成的危险因素.结论 H型高血压患者动脉硬化程度更严重,高Hcy血症与高血压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