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MSCTA对肝癌TACE治疗插管操作的指导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肝脏血管成像(MSCTA)在肝癌经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介入治疗中指导插管操作的意义.方法:应用东芝16层螺旋CT机,对40例肝癌患者均行MSCTA检查并用MIP和VRT进行重建,所有患者均行DSA造影.并将两者的图像进行对比,比较两者在显示肿瘤供血血管的起源、走行及变异情况,以及腹腔动脉与腹主动脉的夹角方面的信息.结果:MSCTA中MIP和VRT对二级及二级以上肝动脉的显示率达100%, MIP和VRT对三级及三级以下肝动脉的显示率分别约90%,75%.CTA与DSA对二级及二级以下肝动脉显示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三级及三级以下肝动脉的显示MIP重建图像与DSA图像无显著性差异(P>0.05),VRT重建与DSA有显著性差异(P<0.001).显示肝动脉变异11例,寄生动脉10支,DSA漏诊2例.CTA对肿瘤变异和寄生供血血管的显示以及腹腔动脉与腹腔干动脉的夹角显示;与DSA对比有高度一致的符合率.结论:MSCTA能三维清晰的显示肝动脉分支的起源、走行;检出肝癌供血动脉及肝外寄生供血动脉,清晰显示腹腔干动脉与腹主动脉的夹角;与DSA相比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对TACE介入治疗中指导插管操作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MSCTA对肝癌经导管动脉内化疗栓塞插管操作的指导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对肝癌经导管动脉内化疗栓塞(TACE)插管操作的指导价值.资料与方法 对临床确诊的80例肝癌患者分别行MSCTA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对比分析:肝癌供血血管的起源、走行、形态、变异以及寄生供血、腹腔动脉与腹主动脉的夹角;比较MSCTA与DSA的符合情况,分析MSCTA对TACE插管操作的指导价值.结果 MSCTA中最大密度投影(MIP)和容积再现技术(VRT)对肝癌规则性供血情况下二级肝动脉的显示率分别为97.5%、95%.MIP和VRT对三级肝动脉的显示率分别为96.25%、75%.MSCTA与DSA对二级肝动脉显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三级肝动脉的显示率,MIP与DSA图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RT与DS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SCTA显示寄生动脉加支,肝动脉变异18例;DSA显示寄生动脉24支,显示肝动脉变异21例;MSCTA发现肝癌寄生动脉和肝动脉解剖变异的阳性率分别为83.3%和85.7%.MSCTA和DSA在发现寄生动脉和肝动脉解剖变异概率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SCTA显示腹主动脉和腹腔干动脉在矢状面夹角狭窄4例,横断面极度左偏3例;MSCTA显示情况与DSA吻合.结论 MSCTA与DSA比较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它能全方位详尽清晰地显示肝动脉分支的起源、走行、形态;检出肝癌变异供血动脉及肝外寄生供血动脉,显示腹腔干动脉与腹主动脉的夹角,对指导TACE术中插管操作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在肝移植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病例组选择32例肝癌和肝硬化在移植前后行多层螺旋CT(MSCT)多期扫描,包括肝癌10例(肝癌组)、22例肝硬化CTP分级C级(肝硬化组).分别于肝动脉期和门脉期进行血管3D成像,重建方法包括MPR、MIP、VR.于MIP图像上分别测量腹腔动脉 (CA)、胃左动脉(LGA)、肝总动脉(CHA)、肝固有动脉(PHA)、肠系膜上动脉(SMA)及门静脉(PV)、脾静脉(SV)、肠系膜上静脉(SMV) 的管径.数据用SPSS10.0处理,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两组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间的比较用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两两比较用q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肝动脉期血管成像可清晰显示扫描范围内的腹主动脉、腹腔干,胃十二指肠动脉,肝固有动脉,肝左、右动脉及其分支;门静脉期血管成像能清晰显示门静脉系统情况.病例组32例中有21例肝动脉及其分支解剖正常,MIP及VR所显示的正常解剖肝动脉无明显差异.病例组中11例、正常对照组6例显示肝动脉分支异常.于MIP像上能准确测量腹腔大动脉血管管径及门静脉、肠系膜上静脉及脾静脉的管径,对照组与肝硬化组及肝癌组动脉管径无统计学差异,而门脉高压患者门静脉主干、肠系膜上静脉及脾静脉的管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脏MSCTA能准确显示血管解剖、变异及病变情况,对静脉、变异的肝动脉进行管径测量,掌握个体化肝脏血管变异及其血管大小信息,为手术方式、制订术中血管吻合方案提供客观依据,并监测术后血管并发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MSCTA对急性肠系膜上动静脉栓塞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经临床证实的肠系膜血管栓塞患者的急诊CT平扫、CTA及三维重建资料。结果:13例中肠系膜上动脉栓塞(superior mesenteric artery embolism,SMAE)7例、肠系膜上静脉栓塞(superior mesenteric vein embolism,SMVE)6例。直接征象:7例SMAE中,平扫见血栓密度影2例,CTA均见充盈缺损;6例SMVE中,平扫见血栓密度影4例,CTA均见充盈缺损。间接征象:13例中肠梗阻5例,腹水6例。SMAE:血管壁钙化5例,薄纸样肠壁改变2例,肠壁水肿增厚强化减弱3例;SMVE:增强扫描管壁环形强化、管径扩张5例,缆绳征4例;受累肠管、肠系膜广泛水肿增厚,增强扫描可呈明显减弱或未强化特点,肝脏门脉期强化减弱不均匀2例;合并门静脉、脾静脉血栓2例。结论:CTA对肠系膜上动静脉栓塞的诊断敏感性较CT平扫高,对于CT平扫阴性的患者行CTA检查很有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血管成像CT(MSCTA)在主动脉夹层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32例临床考虑主动脉夹层患者均经MSCTA扫描。随后采用图像后处理技术多平面重组(MPR)及曲面重组(CPR),最大密度投影(MIP)以及容积再现(VR),回顾性地分析其影像表现。结果 MSCTA各种图像后处理技术能清楚显示主动脉夹层发生部位、范围、真假腔的大小与形态、受累血管分支情况以及有无合并钙化、血栓形成等。本组MSCTA对主动脉夹层的诊断敏感性100%,特异性100%。结论 MSCTA是诊断主动脉夹层的一种无创、快速、安全、准确的检查方法,可作为主动脉夹层的首选影像检查。  相似文献   

6.
王晓岩  李净 《医学影像学杂志》2011,21(10):1485-1486
目的:研究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在肺动静脉畸形诊断和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在我院诊断与治疗肺动静脉畸形9例,使用Sensation 40层螺旋CT机做增强扫描,并对其进行肺血管三维重建。结果:MSCTA可以立体、直观地显示肺动静脉畸形的空间解剖细节,对其做出定性诊断,同时为治疗方案的制定及术后随访提供依据。结论:MSCTA是一种无创性成像方法,在肺动静脉畸形诊断和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 CT 血管造影(MSCTA)在睾丸动脉(TA)起源变异的影像表现,提高对该血管变异的认识,为睾丸病变的治疗提供帮助。方法:回顾性分析行全腹部及盆腔多层螺旋 CT 增强扫描的正常成年男性250例,采用容积重组(VR)血管生长技术(AV)进行血管重建,观察 TA 异位开口的发生率、起始血管及部位。结果:250例 TA 中共223例双侧 TA 显影,显影率89.2%(223/250),19.3%(43/223)异位开口。一侧开口异常41例,其中6.3%(14/223)异位开口于肾主动脉或分支,5.4%(12/223)异位开口于肾副动脉或分支,4.0%(9/223)异位开口于肾动脉水平上方腹主动脉前外侧壁,2.7%(6/223)异位开口于肠系膜下动脉水平下方腹主动脉前外侧壁;1例双侧开口异常,均开口于肾主动脉或分支;另1例右侧双支动脉供血。结论:采用 VR AV 最能清楚、准确、直观地显示 TA 的起源变异情况。  相似文献   

8.
9.
等密度肝癌的CT诊断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等密度肝癌的检查步骤及CT诊断价值。方法:对CT平扫检查无明显异常,再行CT增强扫描的13例等密度肝癌病例进行分析。结果:①13例中肝硬化9例,脂肝2例,乙肝2例。平扫肝均未见肿块密度灶,2例显示肝局部轮廓轻度外隆,2例肝内见直径2~3cm的环状略低密度影,环内密度与肝其它部位密度无差异。②13例增强肝内均可见单发和多发强化密度不一的低密度和略低密度结节肿块灶,多发10例,癌灶直径0.5~4cm不等,单发2例癌灶直径2~3cm。结论:肝硬化,脂肪肝合并浸润性弥漫肝癌者,CT平扫病灶多呈等密度,因此,肝硬化?脂肪肝怀疑肝癌者,CT平扫后再做CT增强以减少等密度肝癌的漏诊。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3D—MSCTA诊断颅内动脉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利用16层螺旋CT对25例临床怀疑颅内动脉瘤患者行三维血管成像,常规采用VR技术,并以MIP和MPR为辅助成像方法。结果25例共发现28个颅内动脉瘤,22例为单发,3例为多发(2个)。3 D—MSCTA所见病灶与手术结果或DSA所见相吻合。结论3D—MSCTA能清楚显示颅内动脉瘤的形态特征和周围解剖关系,且具有安全、快捷、无创等特点,可作为诊断颅内动脉瘤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检查对胰腺癌侵犯胰周主要血管的影像表现及手术可切除性评价。方法:使用16层螺旋CT对胰腺癌患者扫描后,进行动脉期和门脉期胰周主要血管CTA三维成像。以三维图像为主,结合原始图像对胰周血管是否受累进行判别及评价,并与手术对照。结果:51例手术病例与手术结果比较,术前MSCTA判断不能切除的21例中手术均无法切除,术前MSCTA判断能切除的30例中手术结果能切除28例,2例误判,判断符合率为93%。结论:MSCTA对于胰腺癌术前可切除性评估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2.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目的:探索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3D-MSCTA的技术及临床应用。方法:本文收集MSCTA血管成像44例,其中脑动脉血管MSCTA成像11例,肺动脉血管MSCTA成像21例,主动脉血管MSCTA成像6例,肝动脉血管MSCTA成像5例,髂动脉血管MSCTA成像1例。使用非离子型对比剂碘海醇100ml,对比剂注射速率为3~3.5ml/s。扫描延迟时间按照经验值,脑动脉15~20s,肺动脉10~15s,主动脉、肝动脉、及髂动脉等20~25s。扫描后原始图像数据送工作站做容积重建(VR)、最大密度投影(MIP)、多平面重组(MPR)、部份病例做曲面重组(CPR)等后处理。结果:11例脑血管MSCTA正常6例,肺动脉MSCTA(CTPA)21例,正常15例,5例肝动脉MSCTA,正常2例;脑血管动脉瘤4例,脑动静脉畸形(AVM)1例;肺动脉栓塞6例;胸主动脉夹层3例:升主动脉瘤1例;腹主动脉瘤2例;肝动脉瘤1例,肝癌1例,肝血管瘤1例;1例右髂总动脉瘤。结论:多层螺旋CT 3D血管成像(3D-MSCTA)可清晰显示各部位的三维血管形态,可以多方位、多角度地旋转图像,全面立体直观地显示病灶的整体形态,对指导临床手术有很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13.
Budd-Chiari综合征多层CT动态增强扫描及CT血管成像分析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目的探讨Budd-Chiari综合征(BCS)肝脏多层CT动态强化规律及形成机制,分析CT血管成像(CTA)在BCS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经DSA证实的28例BCS患者,在DSA检查前1周内行多层CT动态增强扫描,并对其相关血管分别以最大密度投影法(MIP)、容积成像法(VR)和多平面重建法(MPR)进行血管重建。分析BCS患者的肝脏多层CT动态强化规律,并以DSA结果为对照,评价多层CT动态增强扫描及CTA技术在判断血管梗阻平面及显示肝内、外侧支循环中的价值。结果与DSA对照,28例BCS中多层CT扫描准确判断梗阻平面者26例,未能诊断者2例,为膈肌水平以上的下腔静脉膜性阻塞。22例肝静脉梗阻的患者中,CT动态增强扫描表现为肝脏典型斑片状强化者19例,不典型强化者3例,8例出现肝内良性结节,同时还显示门脉分支狭窄、僵直20例,肝动脉增粗14例,肝内侧支静脉开放20例。6例单纯性下腔静脉梗阻患者未出现肝脏异常表现。结论肝内、外侧支静脉的出现与梗阻部位有关。多层CT动态增强扫描能够准确地反映BCS患者肝脏血流动力学变化,结合CTA技术,能够更直观、准确地显示血管梗阻平面及肝内、外侧支循环。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MSCT血管成像(MSCTA)对咯血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咯血患者的MSCTA图像及后处理资料,3例行DSA检查,2例行外科手术治疗。结果:5例患者中,单纯支气管动脉供血2例,膈下动脉、肺动脉联合供血1例,膈下动脉、支气管动脉联合供血1例,膈下动脉、肺动脉及支气管动脉共同供血1例。MSCTA共检出9支责任血管,包括4支异常增粗支气管动脉、3支扩张纡曲膈下动脉及2支远端扩张的肺动脉。结论:MSCTA不仅能较准确地显示咯血责任血管的起源、数目和走行,并且对其基础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作用,可以作为咯血病人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5.
颈部MSCTA:8层螺旋CT扫描与重建方法探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颈部CTA扫描技术条件、图像重建方法,评价CTA对颈部血管狭窄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8层螺旋CT颈部CTA检查22例,其中14例做了颈部DSA检查,CTA检查后在工作站经最大密度投影(MIP)容积再现(VR)及高级血管分析(AVA)重建血管,分析不同重建方法对颈部血管显示的能力。结果:CTA显示正常血管43支,狭窄血管45支,其中14例与DSA对照,经统计学分析二者对颈部血管狭窄的显示差异无显著性意义,AVA软件能清晰显示血管狭窄及椎动脉和周围骨质的关系,准确显示狭窄段,自动计算狭窄程度。结论:多层螺旋CT的颈部CTA检查可做为颈部动脉狭窄性病变筛选的首选检查方法,AVA软件使CTA对迂曲、与骨质关系密切的血管狭窄的分析更准确。  相似文献   

16.
肝外胆管癌的CT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加深对肝外胆管癌CT表现的认识,探索CT对肝外胆管癌的检查方法。方法:分析21例经手术病理或活检证实的肝外胆管癌的CT表现,其中肝门部胆管癌3例,胆总管癌18例。12例梗阻端行薄层放大增强扫描。结果:3例肝门胆管癌肝内胆管均扩张,2例肝门区可见肿块。18例胆总管癌均见量总管突然中断中断或变形,3例梗阻近端胆管壁不均匀增厚,5例腔内见软组织结节影,5例出现明显侵犯到腔外的软组织肿块形。结论:CT薄层大增强扫描能有效地显示梗阻端形态,是诊断肝外胆管癌有效而较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多层螺旋CT肝血管多期成像最佳时相方法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团注测试扫描(test bolus)技术在多层螺旋CT肝动脉(HA)-门静脉(PV)血管成像及肝脏多期一次成像联合扫描最佳时相设定的方法和意义.方法 选取腹部CT扫描患者184例,根据扫描技术的不同分为两组,A组59例,采取经验值法设定HA-PV扫描延迟时间;B组128例,采取test bolus技术,选定腹主动脉和肠系膜上静脉作为目标血管,设强化阈值为50 HU,先注射对比剂20 ml,测得目标血管的时间-密度曲线,分别获得HA-PV两期的扫描延迟时间,评价两种方法所得CTA图像质量,结果并采用X2检验进行比较.结果 A组:HA血管成像期,图像质量优34例(58%)、良17例(29%)、差8例(13%);PV血管成像期,图像质量优23例(39%)、良27例(46%)、差9例(15%).B组,图像质量优128例(100%)、良0例(0%)、差0例(0%);PV血管成像期,图像质量优96例(75%)、良28例(22%)、差4例(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14.97、9.18,P值均<0.05).结论 运用test bolus技术能准确地测得肝脏目标血管的时间-密度曲线,根据这一标准设定扫描延迟时间,能得到优质的CTA图像,有利于多层螺旋CT取得更好的肝脏三维血管重组图像.  相似文献   

18.
胡海菁  黄飚  李春芳   《放射学实践》2012,27(7):775-778
目的:通过对卵巢肿瘤供血动脉及引流静脉的MSCT研究,探讨卵巢血管对卵巢肿瘤的定位和定性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确诊的48例56个卵巢肿瘤,单发40例,多发8例,其中囊性为主肿瘤9例9个,囊实混合性23例24个,实性为主的16例23个。采用MSCTA重组卵巢血管,通过子宫动脉卵巢支和/或卵巢动脉及卵巢静脉丛的显示,明确肿瘤起源,并通过观察肿瘤供血动脉的来源、数量、形态、起止、走行和分布等初步判断肿瘤的良恶性,并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MSCTA显示卵巢肿瘤的供血动脉43例,敏感度为89.6%(43/48),其中显示单侧子宫动脉卵巢支35支、双侧6对,单侧卵巢动脉10支、双侧3对,肠系膜上动脉分支1支,根据供血动脉判断卵巢来源肿瘤的符合率为97.7%(42/43)。CTA显示引流卵巢静脉丛45例,敏感度为93.8%(45/48),根据卵巢静脉丛显示并进入肿块来定位诊断卵巢肿瘤的符合率为97.8%(44/45)。术前根据重组血管特点定性诊断卵巢良性肿瘤20例22处、恶性肿瘤28例34处,诊断符合率达87.5%。结论:通过对卵巢肿瘤供血动脉及引流静脉丛的MSCT研究,能明显提高卵巢肿瘤定位和定性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19.
MSCTA对腹腔干狭窄及侧支循环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建军  胡道予  汤浩  王梓  倪程  李维   《放射学实践》2012,27(4):432-435
目的:分析腹腔干狭窄的MSCTA表现,探讨MSCTA在诊断和评估腹腔干狭窄及侧支循环方面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MSCTA的30例腹腔干狭窄患者的影像学资料,男23例,女7例,平均年龄53.7岁。所有病例临床病史均未提示腹腔干血管病变。分别对腹腔干血管狭窄的程度、侧支循环及有无并发腹腔内脏动脉瘤或肠系膜上动脉狭窄进行评估。结果:30例患者腹腔干起始段均狭窄,狭窄率45%~95%。22例伴有侧支循环(73.3%,22/30),共有28个侧支交通,其中胰十二指肠动脉弓型17个(60.7%,17/28),胰背动脉型6个(21.4%,6/28),肝内型1个(3.6%,1/28),肠系膜下动脉型4个(14.3%,4/28)。8例无侧支循环(26.7%,8/22)。30例腹腔干狭窄患者中合并肠系膜上动脉狭窄4例,合并腹腔动脉瘤3例。结论:MSCTA能够准确诊断和评价腹腔干狭窄及其伴发的侧支循环或腹腔内脏动脉瘤,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胃左动脉(LGA)参与肝细胞癌(HCC)供血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双源CT对91例左叶HCC患者进行血管成像扫描,采用MPR、CPR、MIP、VR等后处理技术重建LGA。分析LGA参与HCC供血与病灶大小、位置、假包膜的完整性及接受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的关系。结果:91例患者共计104个HCC病灶,23个病灶有LGA参与供血,发生率为22.1%。23个有LGA参与供血的HCC病灶中,19个为巨块型,4个为结节型,22个突破了肝被膜,17个接受了TACE治疗,23个病例均无完整假包膜。LGA参与供血的形式包括:通过左叶肝动脉供血3个,通过左叶副肝动脉供血5个,直接发出分支进入瘤体15个。结论:LGA是常见的左叶HCC肝外侧支动脉,其发生与肿瘤较大、突破肝被膜、缺乏完整假包膜和接受TACE治疗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