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目的了解子宫切除术后患者发生恶心呕吐(PONV)的原因及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全身麻醉下的妇科子宫切除术患者495例,按是否发生PONV分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手术方式、术前禁食禁饮时间、是否使用术后镇痛等。结果 495例患者55例(11.1%)出现PONV。PONV组患者术前禁食禁饮时间、手术时间较对照组长,术后镇痛应用率高。结论手术时间长,术后使用镇痛泵及术前禁食禁饮时间长可能是PONV发生的原因,对有这些因素的患者要进行相应的预防和护理,可减少患者痛苦,对术后恢复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
聂泉  付纲  刘传辉 《贵州医药》2005,29(9):824-824
术后恶心呕吐(postoperative nausea and vomiting,PONV)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的常见并发症,发生率较高,严重影响患者术后恢复,增加了病人的痛苦。通过运用地塞米松联合格拉斯琼(granisetron)预防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PONV,观察其临床结果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正>术后恶心呕吐是最常见的麻醉及手术并发症之一~[1,2]。呕吐可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如误吸、脱水、电解质失衡,诱发心律失常等。10%的外科手术患者在术后恢复室发生术后恶心呕吐(PONV),术后24 h内,发生PONV的患者比例可升至30%~[3]。PONV已知的危险因素包括女性、使用阿片类镇痛药物、非吸烟、有PONV史或晕动病史四类~[4]。而腹腔镜手术也是引起PONV的高危因素之一。目前常采用的预防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4.
<正>术后恶心呕吐(postoperative nausea and vomiting,PONV)是围手术期常见的并发症,它的发生率达全部住院手术患者的20%~37%,大手术发生率达到35%~50%,高危患者PONV发生率高达70%~80%[1]。很多患者认为,与术后疼痛相比,PONV带来的不适更加让人难以忍受。PONV可以引起伤口裂开、食管破裂、皮下气肿、气胸等严重并发症,影响患者术后恢复。本研究中将依托咪酯  相似文献   

5.
腹腔镜妇科手术由于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已于临床广泛开展,但其术后恶心呕吐(PONV)发生率较高。本研究就氟哌利多、地塞米松单用、复合使用预防PONV进行临床观察。  相似文献   

6.
腹腔镜胆囊切除(LC)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目前已在临床广泛开展.但腹腔镜技术的CO2气腹,全麻药物及麻醉手术操作刺激等因素导致术后恶心呕吐(PONV)发生率高达53%~72%[1].PONV可导致伤口张力增加,静脉压增高,水电解质紊乱,酸碱平衡失调以及误吸、窒息等并发症[2].因此,预防PONV已成为麻醉科医生关注的重要课题之一,我们应用高选择性5-羟色胺受体(5-HT3)受体拮抗药阿扎司琼与地塞米松联合应用治疗LC术后PONV,观察其临床疗效,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纪洪波  李泽宇  王国林 《江苏医药》2021,47(10):1020-1023
目的 探讨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目标导向液体治疗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循环和术后恶心呕吐(PONV)发生的影响.方法 择期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16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80例.麻醉期间,R组输注复方乳酸钠30 mL/kg,GR组给予复方乳酸钠15 mL/kg+聚明胶肽15 mL/kg.以TEE监测心室充盈为目标导向指导输液速度,测量心脏指数(CI)评估液体治疗效果.记录术后24h内的PONV发生率;观察术中CI、BP、HR和SpO2的变化.结果 GR组术后24h内PONV发生率低于R组(13%vs.32%)(P<0.05).两组术中BP、HR、SpO2和C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身麻醉诱导可以降低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CI,采用TEE目标导向液体治疗,特别是复合应用晶体液和胶体液能快速恢复并有效维持术中循环稳定,减少PONV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李晓松  康英 《河北医药》2006,28(7):609-609
术后恶心呕吐(postoperative nausea and vomiting,PONV)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是影响患者术后康复及增加痛苦的重要因素.为了有效预防PONV,我们将格拉司琼、恩丹西酮分别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对两者预防术后PONV的疗效作一比较.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术前护理评估预警系统对减低脊柱病区患者术后恶心呕吐(PONV)的作用。方法:选择上海市东方医院吉安医院脊柱病区2020年1月—2022年11月收治的80例手术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Apfel简化风险评分进行PONV风险评估,根据Apfel简化风险评分给予预防性治疗。对比两组PONV发生率、术后疼痛程度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0~8 h和9~16 h,观察组PONV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7~24 h,两组PONV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 h和12 h,观察组语言主诉疼痛评价量表(VDS)等级评估结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两组VDS等级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吸入性肺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护理评估预警系统可以对脊柱病区手术患者进行PONV风险评估,根据评估结果给予合适预防措施可以有效降低PONV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陈慧荣 《天津药学》2009,21(2):55-58
术后恶心呕吐(PONV)是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不但影响术后病人的康复,并增加了患者住院时间和医疗费用,因此防治PONV有重要临床意义。本文综述了近期关于PONV的防治进展,为减少PONV的发生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1.
盐酸托烷司琼预防术后恶心呕吐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盐酸托烷司琼主要对抗肿瘤药物化疗后引起患者的恶心、呕吐,用于手术后治疗恶心呕吐的临床报道较少,而手术后恶心、呕吐(PONV)是围麻醉期常见的影响患者恢复质量的重要问题。据美国的一项统计,处理PONV的处方量占麻醉医师术前处方量的80%,仅次于镇痛药处方量83%。我院对手术后的患者进行了大量长时间的临床观察,并采用盐酸托烷司琼和地塞米松对PONV进行了药物的预防。现将盐酸托烷司琼预防术后PONV的临床观察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张益金 《现代医药卫生》2007,23(7):1031-1031
妇科腹腔镜手术因其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被广大患者所接受。但其术后恶心呕吐(Postoperative nausea and vomiting PONV)的发生率很高。我们试通过联合应用异丙酚和恩丹西酮观察其对PONV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13.
患者术后恶心呕吐(PONV)是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也是影响患者术后恢复及增加痛苦的重要因素。本文旨在探讨格拉司琼与地塞米松联合应用是否具有增强减轻PONV的效果。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100例胆囊切除术患者,A SA分级Ⅰ~Ⅱ级,30~75岁。男61例,女39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  相似文献   

14.
手术后恶心呕吐(PONV)是术后的主要并发症之一,增加患者的痛苦及不良情绪,不利于伤口的愈合,严重的呕吐可以引发术后并发症,延长住院时间。研究报道女性患者是PONV的高发人群,本文观察了托烷司琼复合甲泼尼龙对女性乳腺癌患者术后PONV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术中不同浓度的补充氧对进行改良式根治性乳房切除术病人术后恶心和呕吐(PONV)的影响 .方法:在一个随机、双盲研究中,60个病人接受标准全麻技术被随机分配到3个组,每组20个病人.A组术中接受30%氧,B组和C组术中分别接受50%和80%氧.术后PONV和有害事件发生被记24h.结果:在改良式根治性乳房切除术后24h PONV发生率在3个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全麻下进行改良式根治性切除术病人,术中高浓度氧给予经过24h跟踪随访发现不能预防PONV.  相似文献   

16.
术后恶心呕吐(PONV)在椎管内麻醉后的发生率为13%~42%,尤其是腹部手术并术后镇痛的患者PONV发生率更高。因此,预防PONV是术后镇痛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以往研究证明,单用氟哌利多或地塞米松对预防PONV均有一定的效果,但不十分理想。本研究将氟哌利多与地塞米松联合应用预防PON  相似文献   

17.
郑曼  张媛  丁宏华  郑文洁 《江苏医药》2003,29(11):868-868
术后恶心呕吐(PONV)是外科手术后的常见并发症,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发生率为53%~72%。PONV不仅给病人带来痛苦,还增加误吸及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率,影响病人的恢复及手术的质量。因此,有效预防和降低PONV的发生率,越来越为临床所重视。2001—2002年我们观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病人125例,格拉斯琼、地塞米松分别或  相似文献   

18.
术后恶心呕吐(postoperative nausea and vomiting,PONV)是手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近年来,对PONV的发生机制进行了大量研究,取得许多进展性成果并运用于临床。应用异丙酚麻醉、术后避免使用胆碱酯酶抑制剂以及抗呕吐药物联合应用等,降低了PONV的发生率,但仍有20%~30%的手术患者发生PONV,尤其在具有高危因素的患者中,发生率可高达  相似文献   

19.
术后恶心呕吐(PONV)是手术、麻醉及吗啡硬膜外止痛后的常见并发症.本研究旨在观察新型止吐剂欧贝(恩丹西酮)预防PONV的效果,并与灭吐灵比较,兹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异丙酚与镇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术后恶心呕吐因素众多,包括手术、病人原有的病理生理状态、麻醉药物以及与麻醉没有直接关系的因素:如前庭性、代谢性、心源性疾患等.70年代初,有人发现异丙酚作麻醉诱导时的术后恶心呕吐(postoperative nausea and vomitting,PONV)发生率明显低于巴比妥类药,以异丙酚为基础麻醉的PONV发生率也低于氟类吸入麻药.最近Myles等对4 173例术后病人的PONV的Logistic回归分析以及Sneyd等的总结也从统计学上证实异丙酚可明显减少PONV的发生率.1 镇吐剂量及给药方法有关异丙酚的镇吐作用最初仅限于临床资料的收集.未做相应的统计学分析及血药浓度监测.Alain等采用异丙酚与安慰剂(一种外观似异丙酚的脂肪乳剂)随机抽查矫外、妇科、胃肠手术病人的PONV,随评分(PONV等级评分)不同,单次iv gtt异丙酚每次10mg/ml,发现亚催眠剂量的异丙酚有直接镇吐作用,可有效地逆转PONV.Ewalenko等在甲状腺术后的镇吐研究中发现给予0.5~1mg/(kg·h)异丙酚同样起到明显的镇吐作用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