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研究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的表达与预后。方法:用免疫组化技术测定83例NSCLC的MMP2表达.并以Kaplan-Meier曲线描述生存率,Cox单、多因素分析MMP2表达与生存率的关系。结果:83例手术切除的非小细胞肺癌中。MMP2过表达者60例,非过表达者23例,过表达率为72.3%。MMP2的过表达与肿瘤类型、病理分级、性别、年龄、吸烟史无明显关系;MMP2在肿瘤组织的过表达率与淋巴结转移状态及临床分期有关(P〈0.05);MMP2过表达者预后较非表达患者差,5年生存率分别为7.4%、18.5%。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MMP2对判断NSCLC预后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是能否作为判断预后的一个独立指标有待进一步多中心研究。  相似文献   

2.
王军 《浙江临床医学》2012,(12):1457-1459
目的通过WWOX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癌灶与癌旁正常组织中表达的比较,探讨WWOX蛋白在NSCLC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用免疫组化elivision法检N51例NSCLC组织标本中WWOX蛋白的表达,与20例癌旁正常组织标本作对照,并分析WWOX蛋白与NSCLC患者年龄、性别、组织分化程度、病理类型、吸烟及淋巴结转移等关系。结果WWOX蛋白在NSCLC组织中表达的阳性率25.49%(13/51),癌旁正常组织中表达的阳性率85.0%(17/20),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WWOX蛋白阳性率与NSCLC组织分化程度、病理类型、吸烟、有无淋巴结转移有相关关系,而与患者的年龄、性别及肿瘤TNM分期无相关性。结论WWOX蛋自在NSCLC组织中表达明显低于癌旁正常组织,WWOX蛋白的表达与NSCLC的多种重要临床病理预后因素相关,有望成为判断NSCLC临床发展的分子标记。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MMP一9在非小细胞肺癌(NSCI。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NSCI,C临床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以51例NSCLC患者癌组织(A组),36例癌旁组织(B组)和18例肺良性病变组织为研究对象,标本经外科手术收集,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肺癌组织、癌旁组织和肺良性病变组织中MMP-9的表达水平,分析其病理的意义。【结果】A组中MMP-9的表达明显高于B组和c组(均P〈O.05)。MMP9在鳞癌中表达高于腺癌(P〈0.05),并且阳性率随临床分期增高而升高(P〈o.01);有淋巴结转移者的肺癌组织其阳性率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O.01)。【结论]MMP-9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高表达,可能与肺癌的侵袭和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可溶性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检测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免疫放射法检测50例首次确诊的NSCLC患者BALF中CYFRA21-1水平,以肺良性疾病为对照组,并与血清中比较,采用ROC曲线确定BALF是CYFRA21-1的阳性值(>60μg/l),结果:NSCLC患者BALF中CYFRA21-1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其阳性率为75.5%,明显高于同组血清的阳性率(53.1%)(P<0.05),结论:BALF中CYFRA21-1检测对肺癌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5.
钟声 《实用医学杂志》2008,24(6):940-943
目的:研究CC10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并观察其与癌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CC10蛋白在43例NSCLC及20例癌旁正常肺组织石蜡标本中的表达,并借助HPIAS-1000图像系统对结果进行分析。应用TUNEL技术检测43例NSCLC中癌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CC10蛋白在NSCLC中的表达率为46.5%(20/43),明显低于癌旁正常肺组织的85.0%(P〈0.01);CC10蛋白在肺癌中的表达水平与分化程度、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但与性别、年龄、肿瘤大小、肿瘤组织学分型无关(P〉0.05);CC10蛋白阳性的肺癌组织细胞凋亡指数(AI)为(5.585±1.7822)%,CC10蛋白阴性的肺癌组织为(2.856±1.3990)%,差异有显著性,癌细胞AI与NSCLC中CC10蛋白的表达有显著相关性(rs=-0.0211,P〈0.05)。结论:CC10蛋白的表达下调可能在NSCLC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NSCLC细胞的凋亡与CC10蛋白的表达下调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非小细胞肺癌中微血管密度和血小板凝集素1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微血管密度(MVD)和血小板凝集素1(Thrombospondin-1 TSP-1)的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 用免疫组化法检测42例NSCLC组织和40例肺癌旁组织中TSP-1的表达及MVD的改变。结果 NSCLC组织中MVD明显高于正常肺组织,MVD与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有关。NSCLC组织中TSP-1的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正常肺组织。TSP-1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病理类型和临床分期有关。鳞癌组织TSP-1表达阳性者MVD比TSP-1表达阴性者明显下降。而腺癌组织中TSP-1表达阳性者MVD与TSP-1表达阴性者MVD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MVD是反映NSCLC患者病期进展的良好指标,TSP-1的低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的浸润性发展有密切关系。其机制可能不仅仅与影响肿瘤血管生成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细胞凋亡抑制蛋白存活素(Survivin)的表达与其预后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100例手术标本Survivin的表达状态进行检测。结果 100例NSCLC石蜡标本中Survivin阳性率为63%,在不同TNM分期、淋巴结转移的NSCLC组织中,Survivin阳性率的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与组织学类型和分化程度无关。多因素COX回归显示:Survivin是NSCLC患者预后的独立预测因子。Survivin阳性患者手术后死亡的相对危险度是Survivin阴性患者的1.86倍;(似然比检验,P〈0.05)。结论 Survivin表达状态是NSCLC患者预后的独立预测因子,Survivin阳性表达的肺癌患者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高迁移率族蛋白1(high-mobilitygroupboxlprotein,HMGBl)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lungcancer,NSCLC)发生、发展和转移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95例NSCLC和27例癌旁正常肺组织(对照组)中HMGBl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参数的关系。结果HMGBl在转移组的高表达(65.5%)显著高于非转移组(21.6%),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尸〈0.01)。HMGBl在不同组织学分型、分化程度、TNM分期患者中,其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HMGBl在NSCLC癌组织中的高表达(48.4%)明显高于癌旁正常肺组织(2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MGBl在鳞癌组织间质高表达率为78_3%。腺癌组织间质高表达率为40.9%,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MGBl高表达与NSCLC的转移有关,可作为肺癌患者转移、治疗和预后判断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瘦素在正常肺组织及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与肿瘤血管生成、转移、分期、分型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0例NSCLC组织和10例癌旁正常肺组织中瘦素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情况。结果:瘦素在NSCLC组织及正常肺组织中均有表达,且在NSCLC组织中异质性高表达(P=0.049)。NSCLC组织中瘦素的表达与肿瘤的分化程度(P=0.024)、有无淋巴结转移(P=0.010)、临床TNM分期(P=0.024)均存在相关性。瘦素和VEGF在NSCLC组织中的表达与肿瘤淋巴结转移及肿瘤分化程度都存在相关性;在NSCLC组织中,瘦素呈表达强阳性者,其VEGF的表达率阳性者也明显增加,两者表达呈正相关(r=0.970,P〈0.01)。结论:瘦素在肺癌组织中呈异质性高表达,且与NSCLC的临床病理特征密切相关;瘦素有可能协同VEGF或通过上调VEGF的表达而促进NSCLC中肿瘤血管的生成,在NSCLC的浸润和转移过程中起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肺腺癌及鳞状细胞癌鉴别诊断中有价值的免疫组化指标。方法选择非小细胞肺癌(NSCLC)病例标本共329例,分析其临床病理特征及免疫组化细胞角蛋白7(CK7)、甲状腺转录因子1(TTF-1)、新天冬氨酸蛋白酶A(Napsin A)、细胞角蛋白5/6(CK5/6)、p40、p63表达情况。结果(1)329例NSCLC标本含肿物切除标本129例,活检标本195例,胸水标本5例。(2)含肺腺癌187例,肺鳞状细胞癌142例。(3)在肺腺癌及鳞状细胞癌鉴别诊断中,CK7、TTF-1、Napsin A、CK5/6、p40、p63在肺腺癌中的阳性率分别为97.9%、87.2%、81.3%、6.4%、3.7%、18.7%,在肺鳞状细胞癌中的阳性率分别为25.4%、11.3%、0、92.3%、95.1%、98.6%。对比两组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90.665、187.432、214.542、242.003、274.407、206.818,P均〈0.001)。(4)在3个肺腺癌指标中,CK7敏感性最高,NapsinA特异性最高;在3个肺鳞状细胞癌指标中,p63敏感性最高,p40特异性最高。结论CK7、TTF-1、Napsin A、CK5/6、p40、p63可以做为NSCLC鉴别诊断的一组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的表达与肺癌生物学行为以及血管形成之间的关系,着重分析MMP-2的表达以及新生血管形成在肺癌侵袭、转移及预后中的生物学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P法)检测62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12例癌旁正常组织中MMP-2的表达及微血管密度(MVD)的值,并分析MMP-2的表达及MVD与组织类型、肿瘤大小、TNM分期、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结果 MMP-2在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62.9%,在正常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16.7%,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MMP-2表达明显升高,以及MVD明显高于正常组织,与肿瘤的分化程度、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有相关性(P0.05),与肿瘤的大小、病理分型无关(P0.05)。MMP-2在NSCLC中的表达以及肿瘤MVD呈显著正相关。结论检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的MMP-2的表达及MVD对判断肿瘤的恶性程度和估计预后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检测Smad4和VEGF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表达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71例原发性NSCLC及对应癌旁组织中Smad4、VEGF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Smad4蛋白表达与NSCLC不同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以及其与VEGF蛋白表达的相关性。结果 Smad4和VEGF蛋白在NSCLC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57.7%(41/71)和71.8%(51/71),而对应癌旁组织中两者的表达率为77.5%(55/71)和49.3%(35/7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303,P=0.012;χ^2=7.548,P=0.006)。Smad4蛋白表达与肿瘤分化(χ^2=9.987,P=0.002)和TNM分期(χ^2=5.943,P=0.015)有关。另外,NSCLC组织中Smad4与VEGF蛋白表达呈显著负相关(r=-0.638,P=0.009)。结论 NSCLC组织中Smad4蛋白表达缺失,并与恶性临床病理特征密切相关,且Smad4与VEGF蛋白表达呈显著负相关,提示Smad4缺失可能通过VEGF促进肿瘤新生血管形成和肿瘤进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检测Claudin-1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原发癌组织及其淋巴结转移癌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与NSCLC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利用组织芯片技术,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Claudin-1在1998年1月-2003年12月收集的279例NSCLC原发癌组织及其55例淋巴结转移癌组织、54例癌旁正常肺组织中的表达。运用SPSS 13.00统计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Claudin-1在279例NSCLC原发癌组织和55例淋巴结转移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9.9%和50.9%,在鳞癌和腺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3.7%和55.7%,在高、中分化癌组和低分化癌组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8.6%和62.7%。Claudin-1在原发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高于其淋巴结转移癌组织(P<0.05);在鳞癌中的阳性表达率高于腺癌(P<0.05),且在高、中分化癌组中的阳性表达率高于低分化癌(P<0.05)。Claudin-1阳性表达之NSCLC患者的生存率高于阴性表达者(P<0.05)。结论 Claudin-1在NSCLC中的表达与患者的组织学类型及病理分级有关,且Claudin-1是NSCLC侵袭、转移的抑制因子,并且可能是一个有用的预后因子。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COX-2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88例非小细胞肺癌、23例癌旁正常肺组织中COX-2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癌旁及正常肺组织相比,非小细胞肺癌癌组织中COX-2蛋白表达明显上调(P<0.01),COX-2蛋白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有无淋巴结转移等因素无明显相关性,但与临床分期、病理组织学类型相关,肺腺癌组织中表达明显多于其他类型非小细胞肺癌。结论 COX-2蛋白在NSCLC中、特别是肺腺癌中表达上调,可探索用于预测NSCLC患者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凋亡蛋白抑制因子Survivin在肺癌细胞中的表达,并探讨其表达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60例肺癌,其中腺癌22例,鳞癌22例,小细胞癌9例,大细胞癌7例,正常肺标本l0例中Survivin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60例肺癌中有36例(60%)表达Survivin,其阳性率和表达强度均显著高于正常组(P<0.01);SCLC组表达强度显著高于NSCLC组(P<0.05);Survivin的表达强度和阳性率与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期显著相关(P<0.05),其中Ⅰ+Ⅱ期表达水平显著低于Ⅲ+Ⅳ期(P<0.05)。结论Survivin在肺癌组织中过量表达,与病情进展和恶性程度相关,对肺癌的发生、发展起促进作用,为预后和疗效估计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外周血及肿瘤组织中CD4^+T淋巴细胞上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结构域分子3(Tim-3)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收治住院的64例NSCLC患者外周血、肺癌组织和癌旁正常肺组织标本,同时选取40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采用流式法检测Tim-3和程序性死亡蛋白配体(PD-1)在CD4^+T细胞上的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测定巨噬细胞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和精氨酸酶1(Arg1)mRNA的水平,分析Tim-3和PD-1与巨噬细胞活性的关系。结果肺癌患者外周血中CD4^+T淋巴细胞上Tim-3、PD-1表达分别为4.96%和24.13%,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人群的2.05%及10.25%(P<0.05);且肺癌患者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上Tim-3^+PD-1^+的表达水平为4.36%,也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的2.63%(P<0.05)。肺癌组织中CD4^+T淋巴细胞上Tim-3、PD-1表达及Tim-3^+PD-1^+共表达均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组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癌旁正常组织比较,肺癌组织中iNOS mRNA略有降低,而Arg1 mRNA水平则显著升高,且肺组织中Tim-3、PD-1表达和Tim-3^+PD-1^+共表达与巨噬细胞活性iNOS/Arg1比值均呈负相关(P<0.05)。结论NSCLC患者外血周及肿瘤组织中CD4^+T淋巴细胞上Tim-3和PD-1表达上调,促使M1型巨噬细胞转变为M2型,具有负性免疫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回顾性分析非小细胞肺癌(NSCLC )患者的临床资料和生存状况,探讨影响其生存的主要因素。方法查阅和随访372例NSCLC患者的病历资料和生存状况,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并将各个变量纳入Cox模型,用向前逐步回归法进行分析,判断影响NSCLC患者生存的相关因素。结果372 NSCLC患者中有效病例350例,失访22例,失访率为5.91%,其中Ⅰ期62例(17.71%),Ⅱ期125例(35.71%),Ⅲ A 期82例(23.43%),ⅢB期40例(11.43%),Ⅳ期41例(11.71%)。各期间生存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显示 T NM 分期是影响患者生存的1个独立高危因素,而手术方式、是否含铂类药物和Karnofsky评分值是提高患者生存时间的3个主要因素。结论 TNM分期、手术方式、化疗方案和Karnofsky评分是影响NSCLC患者生存的独立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Notch-1抗体在小细胞肺癌(SCLC)及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表达的临床意义,并分析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采用SP免疫组化分别检测43例SCLC及40例NSCLC患者癌组织Notch-1抗体的表达,分析Notch-1抗体表达缺失与SCLC临床病理特征、淋巴结转移及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 Notch-1抗体在SCLC中的表达率为20.93%( 9/43),而在NSCLC中则高达65.00%( 26/40).Notch-1抗体在SCLC中的表达与临床分期及有无淋巴结转移相关(分别x2=5.42和P<0.05,x2=4.88,P<0.05),但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位置、肿瘤大小无关(P均>0.05);与NSCLC比较,Notch-1抗体在SCLC中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16.50,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证实Notch-1抗体阳性患者5年生存率较阴性患者为高(x2=19.87,P<0.05);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显示Notch-1抗体阳性可明显降低SCLC患者的死亡风险.结论 Notch-1抗体在SCLC与NSCLC中的阳性表达率有明显差异,与SCLC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及预后有关.因此,Notch-1表达在SCLC的诊断及预后评估方面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