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讨九味镇心颗粒联合丁螺环酮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药源性焦虑的疗效。方法精神分裂症伴药源性焦虑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丁螺环酮组(n=30),九味镇心颗粒组(n=30),九味镇心颗粒联合丁螺环酮组(n=30),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定疗效,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安全性。结果治疗第2周,九味镇心颗粒联合丁螺环酮组HAMA评分低于丁螺环酮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4、6周,九味镇心颗粒联合丁螺环酮组HAMA评分低于丁螺环酮组(P<0.05),九味镇心颗粒联合丁螺环酮组有效率(97.0%)高于丁螺环酮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九味镇心颗粒联合丁螺环酮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药源性焦虑有明确的治疗效果,耐受性较好。  相似文献   

2.
将100例焦虑症患者随机分为丁螺环酮组和多虑平组,每组50例。两组连续治疗4周,治疗前和治疗后用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和副反应量表(TESS)评分,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4周后,丁螺环酮组的HAMA和TESS评分均显著低于多虑平组(P<0.05);丁螺环酮组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高于多虑平组(P<0.05)。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坦度螺酮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的疗效及副作用。方法:应用坦度螺酮和丁螺环酮治疗广泛性焦虑症,随机取样各23例,并比较疗效及副作用,坦度螺酮:第1~2周,30mg/d,分3次,饭后口服。第3周如HAMA减分率<30%;无不良反应,则将剂量加至60mg/d,分3次,饭后口服。不需增加药量者为低剂量组、需增加药量者为高剂量组。第7~8周将高剂量组剂量减半。丁螺环酮:第1~2周,15mg/d,分3次,饭后口服。第3周如HAMA减分率<30%;无不良反应,则将剂量加至30mg/d,分3次,饭后口服。不需增加药量者为低剂量组、需增加药量者为高剂量组。第7~8周将高剂量组剂量减半。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不良反应量表(TESS)于治疗前、治疗后第1,2,3,4,6,8周末各评定1次,疗程8周。结果:两组患者的主要疗效指标HAMA评分在治疗结束时与基线比较均显著减低(P均<0.01);治疗结束时HAMA减分率:坦度螺酮组(60.30±19.76)%,丁螺环酮组(56.27±19.38)%;临床总有效率:坦度螺酮组74%,丁螺环酮组70%,两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TESS结果表明,坦度螺酮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丁螺环酮组相当,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4%和26%,主要不良反应是口干、头晕头昏、食欲减退、恶心等。结论:坦度螺酮的抗焦虑疗效与丁螺环酮相似,不良反应少而轻。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坦度螺酮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的疗效及副作用。方法:应用坦度螺酮和丁螺环酮治疗广泛性焦虑症,随机取样各23例,并比较疗效及副作用,坦度螺酮:第1~2周,30mg/d,分3次,饭后口服。第3周如HAMA减分率&;lt;30%;无不良反应,则将剂量加至60mg/d,分3次,饭后口服。不需增加药量者为低剂量组、需增加药量者为高剂量组。第7~8周将高剂量组剂量减半。丁螺环酮:第1~2周,15mg/d,分3次,饭后口服。第3周如HAMA减分率&;lt;30%;无不良反应,则将剂量加至30mg/d,分3次,饭后口服。不需增加药量者为低剂量组、需增加药量者为高剂量组。第7~8周将高剂量组剂量减半。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不良反应量表(TESS)于治疗前、治疗后第1,2,3,4,6,8周末各评定1次,疗程8周。结果:两组患者的主要疗效指标HAMA评分在治疗结束时与基线比较均显著减低(P均&;lt;0.01);治疗结束时HAMA减分率:坦度螺酮组(60.30&;#177;19,76)%,丁螺环酮组(56.27&;#177;19.38)%;临床总有效率:坦度螺酮组74%,丁螺环酮组70%,两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TESS结果表明,坦度螺酮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丁螺环酮组相当,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4%和26%,主要不良反应是口干、头晕头昏、食欲减退、恶心等。结论:坦度螺酮的抗焦虑疗效与丁螺环酮相似,不良反应少而轻。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丁螺环酮合并帕罗西汀治疗焦虑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122例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的第10版(ICD-10)诊断标准的焦虑症患者随机分为丁螺环酮合并帕罗西汀组(简称合用组,n=61)和单用丁螺环酮组(简称单用组,n=61),疗程10周.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Montgomery-Asberg抑郁量表(MADS)评定疗效,采用治疗中需处理的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reatment emergents ympotomsscale,TESS)评定安全性。结果:单用组有2例脱落未纳入统计。在10周末,合用组的显效率高于单用组(80.3%vs.69.5%,P<0.05);两组治疗后HAMA,MAD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两组治疗后合用组HAMA,MADS评分低于单用组。两组TESS评分在治疗后第2、4、6、8、10周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合用组嗜睡发生率高于单用组,但多在4周内消失。其他常见不良反应,如,头晕、头痛、恶心,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丁螺环酮合并适当计量的帕罗西汀治疗焦虑症可提高疗效,安全性较好,是一种值得参考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丁螺环酮与盐酸马普替林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对56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成2组,分别用丁螺环酮联合盐酸马普替林治疗和单用盐酸马普替林治疗,疗程6周。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评定疗效,用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治疗6周后联合用药组HAMD和HAMA评分显著低于单用药组;在第2、6周末联合用药组的治疗有效递增显著高于单用药组。2组不良反应相仿。结论丁螺环酮联合盐酸马普替林治疗抑郁症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丁螺环酮联合帕罗西汀治疗焦虑症的临床疗效以及安全性。方法将100例焦虑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治疗组50例口服丁螺环酮和帕罗西汀治疗,对照组50例口服帕罗西汀治疗,治疗周期12周。采用HAMA和TESS量表评定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2组治疗前HAM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各时间段HAMA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治疗2、4、12周后HAMA评分较对照组同时间段均显著减少(P〈0.05);2组治疗后各时间段TES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90%比72%,P〈0.05),治疗期间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螺环酮联合帕罗西汀治疗焦虑症临床效果明显,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米氮平与丁螺环酮治疗惊恐障碍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86例惊恐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观察组予以米氮平30~60 mg/d,对照组予以丁螺环酮15~30 mg/d。两组疗程均为8周。疗效评定采用Hamilton焦虑量表(HAMA),安全性评价采用副反应量表(TESS)、实验室检查及体检。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0.7%,对照组有效率为83.7%(χ2=1.17,P>0.05);治疗1、2周末,观察组HAMA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分别为t=2.94,P<0.01;t=2.49,P<0.05),但治疗4、8周末,两组HAMA评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不良反应程度均较轻微。结论米氮平治疗惊恐障碍起效快,疗效与丁螺环酮相仿。  相似文献   

9.
应用丁螺环酮治疗抑郁症患者30例,并与应用阿米替林的患者进行比较。两组疗效比较相似,丁螺环酮显效时间晚于阿米替林,但副作用较阿米替林少。提示丁螺环酮治疗抑郁症有效且副作用小,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丁螺环酮与地西泮治疗焦虑症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对照观察的方法,分为丁螺环酮组23例(男11例,女12例,年龄38±13α),丁螺环酮片15mg tid po;4Wk,为一个疗程。地西泮组22例(男9例,女13例,年龄40±11α),地西泮7.5mg tid,po;4wk为一个疗程。治疗结果:丁螺环酮组有效率86%,地西泮组90%,Ridit分析P>0.05。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地西泮组高于丁螺环酮组,但反应轻微不影响治疗。结论:丁螺环酮与地西泮比较疗效相同,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联合小剂量抗抑郁剂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伴发焦虑抑郁症状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46例精神分裂症伴发焦虑抑郁症状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76例.应用抗精神病药物联合小剂量抗抑郁治疗,对照组70例,单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于治疗前及治疗4、8w末采用简明精神病量表、汉密顿抑郁量表、汉密顿焦虑量表、副作用量表评定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简明精神病量表、汉密顿抑郁量表、汉密顿焦虑量表总分治疗后均显著下降(P〈0.01),研究组治疗4末总有效率(88.2%)显著高于对照组(65.7%)(P〈0.01);8w末两组总有效率相当(P〉0.05);两组不良反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联合小剂量抗抑郁剂对精冲分裂症患者伴发焦虑抑郁症状有辅助治疗作用,不良反应轻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糖尿病自身抗体与年龄的相关性。方法采用ELISA方法检测1202例糖尿病患者GADI、CAI、AA抗体。结果1202例受检患者中,GAD刚性309例,刚性率25.71%,ICA刚性316例,刚性率26.29%,IAA阳性118例,刚性率9.82%,不同年龄组段的GAD刚性率卡方趋势结果P<0.05,ICAI、AA阳性率卡方趋势结果均P>0.05。  相似文献   

13.
米氮平与文拉法辛治疗抑郁症对照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探讨米氮平与文拉法辛治疗抑郁症的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将10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米氮平组和文拉法辛组。于治疗1.2,6w末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和副反应量表评定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结果治疗2w末时。文拉法辛组减分率较米氮平组下降明显,差异有显著性(t=2.61,P〈0.05);治疗6w末两组减分率无显著性差异(t=0.21.P〉0.05)。治疗结束时米氮平组显效率64%,有效率88%;文拉法辛组显效率60%,有效率80%.两组疗效无显著性差异。两组不良反应均较轻微,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米氮平与文拉法辛的抗抑郁疗效肯定,不良反应轻微。  相似文献   

14.
奎硫平与氟哌啶醇治疗精神分裂症对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奎硫平与氟哌啶醇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59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30例,口服奎硫平治疗;对照组29例,口服氟哌啶醇治疗。观察8W。于治疗前及治疗第2w、4w、8w末采用潘氏量表评定临床疗效,副反应量表评定不良反应。结果治疗8W末研究组有效率为90%,对照组为75.9%(U=2.089,P〈0.05)。潘氏量表评分治疗2w末起两组总分、阳性症状分及研究组一般精神病理分,4W末起研究组阴性症状分及对照组一般精神病理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P均〈0.01);8W末对照组阴性症状分虽较治疗前有所下降,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组治疗2w末一般精神病理分、4w末总分及阴性症状分均较对照组下降显著(P〈0.01~0.05),阳性症状分各时点与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治疗8W末副反应量表评分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t=-4.016,P〈0.01)。结论奎硫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优于氟哌啶醇,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且程度较轻,安全性高,依从性好。  相似文献   

15.
文拉法辛与阿普唑仑治疗广泛性焦虑症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文拉法辛与阿普唑仑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87例广泛性焦虑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43例,口服文拉法辛治疗,对照组44例,口服阿普唑仑治疗,观察6w。于治疗前及治疗第1w、2w、4w、6w末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f临床总体印象量表评定临床疗效,副反应量表评定不良反应。结果治疗6w末研究组有效率为88.4%,对照组为88.6%(P〉0.05)。汉密顿焦虑量表、临床总体印象量表评分,两组随着治疗时间的延续均呈持续性下降,治疗1w末对照组汉密顿焦虑量表评分较研究组下降显著(P〈0.05),其它时点评分均无显著性差异。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且程度较轻微,主要为头痛、恶心、失眠、便秘、头晕等。结论两组疗效相当,阿普唑仑较文拉法辛显效快,文拉法辛较阿普唑仑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且程度较轻。  相似文献   

16.
健脑素合并碳酸锂治疗抑郁症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健脑素合并碳酸锂对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单盲对照法将69例抑郁症患者分为健脑素合并碳酸锂治疗组35例(研究组)和氟西汀合并碳酸锂治疗组34例(对照组).两组疗程均为6w.于治疗前和治疗第1、2、4、6w末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定临床疗效,副反应量表评定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治疗后各周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治疗2w末对照组汉密顿抑郁量表减分率较研究组多(P<0.05),4、6w末无差异.疗程结束时两组显效率和有效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副反应量表评分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健脑素联合碳酸锂治疗抑郁症与氟西汀联合碳酸锂疗效相当,但副反应少于后者.  相似文献   

17.
西酞普兰与氟西汀治疗首发老年抑郁症对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西酞普兰治疗首发老年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0例首发老年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0例,分别给予西酞普兰、氟西汀治疗,疗程均为6w.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临床疗效总评量表及副反应量表评定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第1、2w末研究组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较对照组下降明显(P<0.05),提示西酞普兰起效快于氟西汀.治疗6w末研究组有效率为93.3%,对照组为86.7%,两组疗效相当(χ^2=0.74,P>0.05).两组不良反应均较轻微(P>0.05).结论西酞普兰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抗抑郁药,可作为治疗老年抑郁症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瑞波西汀与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52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26例,研究组给予瑞波西汀治疗,对照组给予帕罗西汀治疗,观察6w。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副反应量表评定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治疗1w末研究组总分及睡眠障碍因子分下降显著(P〈0.05);治疗2w末研究组达痊愈标准5例,对照组1例,两组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治疗6w末研究组有效率为76.92%,对照组为73.08%,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不良反应均轻微。结论瑞波西汀治疗抑郁症疗效与帕罗西汀相当,且起效迅速、安全性高、依从性好,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9.
阿立哌唑口崩片治疗老年首发精神分裂症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阿立哌唑口崩片治疗老年期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94例老年期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48例和对照组46例,研究组口服阿立哌唑口崩片治疗,对照组口服奋乃静治疗。观察8w。于治疗前及治疗第2w、4w、6w、8w末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评定临床疗效,副反应量表评定不良反应。结果治疗8w末研究组显效率70.8%,总有效率为87.5%;对照组为67.4%、84.8%;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第2w末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总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P均〈0.01),研究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P均〈0.05);治疗8w末,总分及阴性因子、认知因子减分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0.01)。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副反应量表总分均高于研究组(P〈0.05或0.01)。结论阿立哌唑口崩片治疗老年首发精神分裂症疗效显著,与奋乃静相当,但阿立哌哗起效快,安全性高,依从性高,改善阴性症状、认知功能方面优于奋乃静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氟西汀合并支持性心理治疗对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96例精神分裂症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氟西汀联合支持性心理治疗组(研究组)48例和支持性心理治疗组(对照组)48例。两组在保持原治疗药物不变的基础上,研究组加用氟西汀治疗。两组均于治疗前及治疗第4、8w末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简明精神病量表评定临床疗效,采用副反应评定量表评定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治疗8w末汉密顿抑郁量表、简明精神病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或0.05;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及减分率研究组较对照组下降明显,差异有显著性(P<0.05;简明精神病量表总分研究组较对照组下降明显,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研究组有3例出现轻度恶心、呕吐,2例出现焦虑、睡眠差,经对症处理1w内缓解。结论氟西汀治疗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疗效好、安全性高、服药依从性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