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08例围绝经期患者睡眠障碍的原因分析与干预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围绝经期是每个妇女人生的必经阶段.此阶段卵巢功能衰退.约2/3的妇女可出现一系列由于雌激素变化所引起的各种相关症状。国外流行病学资料表明,33%-51%的围绝经期妇女存在睡眠障碍,直接影响到患者正常的生活和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2.
睡眠障碍是围绝经期女性的主要症状之一,睡眠障碍严重影响了围绝经期女性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围绝经期睡眠障碍的生物学机制尚不明确,其病理生理学也少有系统性报道。本文将对围绝经期睡眠障碍的可能生物学机制进行综述,以期为理清其发生发展过程提供理论支撑、为其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长春市社区围绝经期女性性功能障碍患病率及其应对措施,为提高围绝经期女性性生活满意度制定合理干预措施。方法采用《女性性功能指数自评量表》调查长春市红旗、前卫两个社区196例围绝经期女性性功能情况,自行设计问卷调查其在围绝经期对性功能障碍采取的应对措施。结果被调查者年龄48~53岁,随年龄增长,性功能障碍发生率呈上升趋势(P<0.01)。长春市围绝经期女性性功能障碍发生率80.1%,70.4%的女性渴望了解相关知识。对157例有性功能障碍的女性进行调查,只有18例到医院就医,其余大部分女性没有采取任何措施。结论长春市围绝经期女性性功能障碍发生率高,应对措施不良,社区医务人员应做好围绝经期性知识宣传,鼓励围绝经期女性及时采取措施,提高性生活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雌激素对妇女围绝经与绝经期抑郁障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围绝经期与绝经期抑郁障碍妇女的雌激素水平以及用雌激素治疗妇女围绝经期与绝经期抑郁障碍的效果.方法 采用磁酶联免疫技术检测了30例围绝经期和绝经期抑郁障碍妇女血清雌激素、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水平.用雌激素(单用组)或联合应用抗抑郁药物(联合组)治疗围绝经期和绝经期抑郁障碍妇女,并用Hamiltom抑郁量表评估抑郁症状的治疗效果;用围绝经期及绝经期症状评分量表评估围绝经期和绝经期症状的治疗效果.结果 围绝经期与绝经期抑郁障碍妇女血清雌激素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围绝经期及绝经期妇女(P<0.05).治疗后两组Hamiltom抑郁量表总分均明显下降(P<0.001);联合组和单用组的减分率分别为70.53%和58.24%,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联合组和单用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3.33%和80%,联合组高于单用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围绝经期及绝经期症状评分均明显下降,差异非常显著(P<0.001);联合组和单用组的减分率(73.99%和70.66%)、联合组和单用组的总有效率(96.67%和93.33%)也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围绝经期与绝经期抑郁障碍的发生与雌激素水平的降低有关,因此采用雌激素治疗围绝经期与绝经期抑郁障碍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受雌激素水平的影响,在原来抗抑郁药物的基础上,联合应用雌激素对提高疗效的作用更明显.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围绝经期妇女情绪障碍对其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和围绝经期综合征改良Kupperman评分量表,对2011年4—9月到南京市妇幼保健院进行妇女病普查的围绝经期妇女进行问卷调查,资料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围绝经期妇女中睡眠障碍发生率为23.3%,焦虑、抑郁发生率分别为28.2%、26.2%,而焦虑、抑郁均为影响围绝经期妇女睡眠质量的危险因素。结论情绪障碍可导致围绝经期妇女睡眠质量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6.
围绝经期是女性生命过程中必经的特殊时期,该时期女性生殖机能下降,体内激素水平产生波动,出现一系列临床症候群,睡眠障碍即是其中的常见症状之一。围绝经期睡眠障碍的相关因素及其发病机制,主要与激素变化、血管舒缩症状、神经递质失衡等因素有关,也与焦虑抑郁状态、情绪障碍、睡眠觉醒周期、褪黑素分泌下降、呼吸暂停和低通气、不宁腿综合征等有关,衰老本身和代谢问题也起一定作用。基于近年来较为主流的发病因素,从不同角度分析探讨了围绝经期睡眠障碍的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7.
围绝经期抑郁与性激素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围绝经期抑郁是一种首次发生于围绝经期的情感障碍性疾病,表现为焦虑、烦躁和压抑一近几年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重视围绝经期抑郁,已有的研究认为绝经前后体内性激素的变化与这种抑郁的发生有一定的相关性。现有的研究表明性激素对脑功能有显著的调节作用,而且性激素的变化和神经递质相互作用,也与围绝经期及绝经后抑郁的发生相关。  相似文献   

8.
围绝经期抑郁与性激素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围绝经期抑郁是一种首次发生于围绝经期的情感障碍性疾病 ,表现为焦虑、烦躁和压抑。近几年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重视围绝经期抑郁 ,已有的研究认为绝经前后体内性激素的变化与这种抑郁的发生有一定的相关性。现有的研究表明性激素对脑功能有显著的调节作用 ,而且性激素的变化和神经递质相互作用 ,也与围绝经期及绝经后抑郁的发生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青岛市围绝经期妇女抑郁、焦虑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采取整群与随机抽样结合方法,选取1600名35~59岁的女性,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抑郁症、焦虑症的发生率分别为2.06%,1.19%;45~54岁组发生率最高(P〈0.05)。不同年龄组抑郁及焦虑分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年龄、人际关系、对工作和生活失去兴趣、易烦躁、增加腹压时溢尿、失眠、耳鸣为抑郁、焦虑分数的影响因素,影响抑郁分数的还有生活压力、生活水平、焦虑、外阴瘙痒;影响焦虑分数的还有多疑、尿频、颈椎疼痛。结论围绝经期女性更容易发生抑郁焦虑症。除生理因素外,家庭、社会、经济、个性等均是其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查广州市社区围绝经期女性抑郁症状发生情况,并探讨其影响因素,为制定针对性的社区干预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与整群抽样相结合的方法,以广州某城区和市郊两社区为流调现场,抽取40~55岁721例围绝经期女性为研究对象,其中市区368人,郊区各353人,采用自评抑郁量表(SDS)、生活事件量表(LE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应对方式问卷(CSQ)和一般社会人口学调查表(SDQ)进行调查和评价,运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的方法,探讨影响其抑郁水平的保护因素和危险因素。结果抑郁症状发生率为8.04%,46~50岁组发生率(12.35%)显著高于40~45岁组(6.22%)和51~55岁组(5.49%,χ2=9.2552,P〈0.01);城市社区抑郁症状发生率(10.33%)显著高于郊区社区(5.67%,χ2=5.2902,P〈0.05);负性事件刺激量和自责是抑郁症状发生的危险因素,对支持利用度则是其保护因素;生活事件、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均与自评抑郁量表评分存在正性或负性显著性相关,各因子间也存在一些显著性相关。结论围绝经期抑郁的发生受多因素影响,应采取多层次和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利用Meta分析系统性评价中国女性围绝经期抑郁症状患病率。方法检索中文常用数据库1998—2012年关于中国女性围绝经期抑郁患病现状的文献。采用Stata软件中的无对照二分类资料分析法对纳入文献进行Meta分析,计算合并患病率。结果共计25篇合格文献纳入Meta分析,结果合并抑郁患病率为21.0%(95%CI,16.2%~25.8%)。其中基于社区人群的16项调查的合并抑郁患病率为21.9%(95%CI,15.7%~28.1%),9项基于医院人群的研究的合并患病率19.3%(95%CI,11.3%~27.2%)。结论中国女性围绝经期抑郁症状患病率较高,与欧美人群报告结果相当。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索受教育程度与女性围绝经期情绪障碍之间的关系。方法:研究对象为到门诊就诊的、经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筛选发现有情绪障碍的围绝经期女性65例,年龄介于40~60岁,其中小学及其以下文化20例,中学文化23例,大专及其以上文化22例。结果:不同受教育程度女性其抑郁程度有显著性差异,学历越高抑郁程度越重,二者呈低度正相关(P<0.05);不同受教育程度女性其焦虑程度有显著性差异,学历越高焦虑程度越重,二者呈低度正相关(P<0.05)。结论:受教育程度比较高的女性围绝经期情绪障碍偏重。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围绝经期综合征女性睡眠质量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以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就诊于唐山市某医院的围绝经期综合征女性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睡眠质量及相关因素的问卷调查和雌激素水平检测,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围绝经期综合征女性睡眠障碍发生情况进行分析,并采用单、多因素分析方法对睡眠障碍发生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调查围绝经期女性抑郁的发生情况,并探究围绝经期抑郁与家庭亲密度和主观幸福感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3年6月于我院妇产科就诊的378例围绝经期女性为调查对象。使用患者健康问卷抑郁量表(PHQ-9)、一般资料调查表、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量表中文版(FACESⅡ-CV)亲密度量表、总体幸福感量表(GWB)对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利用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围绝经期女性抑郁的影响因素,使用Pearson相关分析PHQ-9得分与FACESⅡ-CV亲密度量表得分、GWB得分间的关系。结果 调查对象抑郁检出率为33.86%(128/378)。不同文化水平、月经情况、改良Kupperman指数、工作状态、婚姻状态的调查对象抑郁检出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抑郁组与正常组调查对象的FACESⅡ-CV亲密度量表得分、GWB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文化水平、改良Kupperman指数、FACESⅡ-CV亲密度量表得分、GWB得分为围绝经期女性抑郁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Pearso...  相似文献   

15.
目的调查长春市围绝经期女性睡眠质量、家庭关怀度及心理健康现状,分析围绝经期女性睡眠质量与家庭关怀度、焦虑及抑郁的相关性。方法以长春市469名围绝经期女性为研究对象,采用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及家庭关怀度量表(APGAR)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长春市围绝经期女性PSQI总分(6.58±2.34)分,存在睡眠障碍者占37.31%;围绝经期女性家庭关怀度总分(6.75±1.99)分,处于中度障碍水平,严重障碍者占8.53%;围绝经期女性焦虑总分为(31.64±4.14)分,抑郁总分为(35.49±4.12)分,两者与国内常模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围绝经期女性PSQI各维度及总分与焦虑、抑郁得分呈正相关(P0.05);围绝经期女性PSQI总分与家庭关怀度总分呈负相关(P0.05),即家庭功能良好者,睡眠质量高。结论长春市围绝经期女性总体睡眠质量一般,家庭关怀度处于中度障碍水平,存在明显焦虑及抑郁情况。围绝经期女性可通过合理运动、营造良好睡眠环境、培养睡眠习惯来改善睡眠质量,家庭成员多给予围绝经期女性关心和照护,提高家庭关怀度,采取针对性措施可消除围绝经期女性焦虑及抑郁,促进围绝经期女性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调查丽水地区女性围绝经期抑郁、焦虑状况及影响因素,以此制定针对性防治对策来更好地应对女性围绝经期不良心理状态,从而提高其生活质量.方法 采用整群结合随机抽样法对丽水地区2017年6月-2019年6月1300例女性围绝经期者进行调查,采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及一般资料调查表对调查对象展开调查.调查期间先对调查...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MHD)围绝经期女性患者的抑郁、焦虑情绪的发生率及其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为围绝经期女性MHD患者的治疗及护理予以理论性指导。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7年8月在金华市中心医院接受MHD治疗的122例围绝经期女性患者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及生命质量量表(MOS SF-36)进行评估。结果122例患者中出现焦虑情绪16例,抑郁情绪29例,且主要集中发生在透析龄3~5年中。焦虑患者MOS SF-36量表各维度(除SF外)评分均明显低于无焦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抑郁患者MOS SF-36量表中RP、VT及MH维度评分与无抑郁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维度评分均明显低于无抑郁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MHD围绝经期女性患者发生焦虑或抑郁情绪的风险较大,特别是透析龄较大的患者。焦虑或抑郁情绪均会降低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盆底康复治疗在改善性唤起障碍患者中的疗效,并与普通保健治疗组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方法 将159例性唤起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80人和对照组79人,观察组接受盆底康复治疗,而对照组实行基本的性唤起障碍治疗方法,比较两组盆底肌力训练的效果及病人对性唤起障碍改善的满意度.结果 接受盆底康复治疗的患者治疗效果及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的患者:3个月后,观察组的盆底肌力均可达到3级,观察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对女性性唤起障碍改善有明显效果,而对照组平均只有1级,对女性性唤起障碍改善未见明显改善;盆底康复组合格率达到90.00%,2月后性生活满意度达76.25%,而接受一般治疗的对照组患者只有40.51%,2月后性生活满意度为44.30%.结论 对性唤起障碍实行有效的盆底康复训练,不仅能提高盆底组织的肌力,而且对性唤起障碍的治疗有很大的作用,能有效促进性生活的和谐.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究围绝经期妇女焦虑抑郁情绪、睡眠质量的流行病学调查及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20年4月—2021年4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康宁医院收治的围绝经期妇女患者786例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焦虑抑郁情绪、睡眠质量的流行病学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围绝经期妇女轻度、中度、重度焦虑、抑郁、睡眠障碍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的BMI指数、不同职业状况以及不同经济收入发生焦虑、抑郁、睡眠症状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不同初潮年龄、不同婚姻状况发生焦虑、抑郁、睡眠质量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是否患有慢性病情况、不同运动情况发生焦虑、抑郁状况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是否发生阴部瘙痒、耳鸣情况发生焦虑症状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是否发生尿频、多疑、颈椎疼痛情况发生抑郁症状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是否易烦躁、失眠、增加负压时溢尿、尿频、多疑、颈椎疼痛情况发生焦虑情况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是否易烦躁、失眠、增加负压时溢尿、发生阴部瘙痒、耳鸣时发生抑郁症状...  相似文献   

20.
目的:调查广州市社区围绝经期妇女睡眠质量及影响因素,为制定干预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与整群抽样相结合的方法,以广州某社区为流调现场,抽取40~55岁721例围绝经期女性为研究对象,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生活事件量表(LE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应对方式问卷(CSQ)和艾森克个性问卷(EPQ)进行调查,以PSQI≥7分作为界值,判断睡眠质量差;运用Spearman相关及多元回归分析,对各因素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行分析。结果721名调查者PSQI总分为6.38±2.82,睡眠质量差检出率为22.61%,51~55岁组睡眠质量差检出率为31.78%,显著高于40~45岁组的14.29%(χ2=20.856,P<0.01)和46~50岁组的22.08%,(χ2=5.691,P<0.05),46~50岁组也显著高于40~45岁组(χ2=4.963,P<0.05)。 PSQI与负性事件、消极应对和N分显著正相关,与支持利用度、客观支持和E分显著负相关。年龄、负性事件、E量表分、支持利用度和积极应对能预测睡眠质量。结论就围绝经期妇女睡眠质量而言,多因素既有直接影响又存在交互作用,应采取多层次和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