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基于下一代测序(NGS)技术的基因组拷贝数变异测序(CNV-seq)联合核型分析技术在产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于2017年1月1日—2018年12月31日以辽宁沈阳地区516例行羊水产前诊断的单胎妊娠孕妇为研究对象,进行常规G显带核型分析联合CNV-seq技术对胎儿羊水进行染色体分析。结果 CNV-seq检出核型分析漏检的30例染色体拷贝数变异(CNVs),明确13例核型分析提示染色体结构异常的具体位点,并检出5例 10%嵌合体,但漏检1例低比例(1%)嵌合体和13例被核型分析检出的染色体结构异常。结论 CNV-seq弥补了核型分析技术分辨率低的不足,提高了异常染色体检出率,值得在产前诊断方面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有创产前诊断细胞培养染色体核型分析及基因组拷贝数变异测序(CNV-seq)技术在产前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9年1月-2020年12月在本院产前咨询有临床适应证需行羊膜腔穿刺孕妇364例,分别采用CNV-seq技术和染色体核型分析,对比分析两种检测方法的优势及局限性。结果:染色体核型分析364例标本中,存在100例染色体异常,检出率为27.5%,其中染色体数目异常62例、染色体结构异常10例、染色体多态16例、嵌合体12例;CNV-seq结果显示364例标本中染色体拷贝数变异99例,检出率为27.2%,其中染色体数目异常59例、染色体结构异常2例、嵌合体11例、额外检出CNVs 27例。结论:两种方法染色体非整倍体检出能力相当,在产前诊断中两种方法联合应用可互为补充,弥补各自的不足,提高染色体异常胎儿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索在扩展性非侵入性产前检测(NIPT-plus)筛查结果异常孕妇中应用拷贝数变异测序(CNV-seq)技术联合染色体核型分析进行产前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收集2021年1月—2022年12月因NIPT-plus结果异常至阜阳市人民医院产前诊断中心自愿接受羊膜腔穿刺术并选择进行羊水核型联合CNV-seq检测的孕妇233例,统计病例产前诊断结果,并对所有病例进行随访。结果 233例羊水样本中检出86例核型异常,其中非整倍体66例、染色体结构异常9例、嵌合体13例,其中2例同时存在结构异常和嵌合。CNV-seq检出胎儿染色非整倍体同核型结果一致,12例嵌合体核型和CNV-seq均检出。1例平衡易位嵌合体CNV未检出,1例XO嵌合及1例T15嵌合核型未检出。2例性染色体相关的复杂嵌合异常,核型提示体内存在2种异常细胞系,孕妇家庭最终决定终止妊娠。CNV-seq技术在未检出非整倍体异常及嵌合体病例中检出致病及可能致病性拷贝数变异(pCNVs)13例,检出231处意义未明(VUS)的CNVs,共报告21处,占9.1%(21/231)。核型检出结构畸形病例中,有3例CNV-seq结果未见异常...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多种产前诊断技术联合应用在胎儿染色体异常产前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21年12月在济宁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行羊水细胞核型分析联合细菌人工染色体微珠(BoBs)标记技术或染色体微阵列分析(CMA)技术的4 319例孕妇资料,分析胎儿染色体异常分布情况、不同产前诊断指征及产前诊断技术的联合应用情况。结果 4 319例孕妇中检出胎儿染色体异常575例,异常检出率13.31%,检出数目异常270例,检出率为6.25%;结构异常305例,检出率为7.0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282,P>0.05)。575例异常染色体中,核型分析单独检出染色体异常以染色体平衡性重排和嵌合体为主,BoBs及CMA较核型分析额外检出染色体拷贝数变异(CNVs)195例,其中致病性及可能致病性CNVs 48例,染色体临床意义未明CNVs(VOUS)及可能良性CNVs 147例。高龄孕妇组检出染色体异常以数目异常为主,数目异常与CNVs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657,P<0.05)。超声异常组检出染...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联合运用染色体核型分析与高通量测序染色体畸变检测(CNV-seq)对胎儿颅内间隙异常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9年1月在佛山市妇幼保健院产前超声检测胎儿颅内间隙异常并行产前诊断的101例孕妇为研究对象,抽取羊水、脐血标本进行常规染色体核型分析及CNV-seq检测。结果 101例研究对象中,4例CNV-seq及染色体核型分析均检测出异常; 1例染色体异常但CNV-seq未见异常;染色体核型分析正常的96例病例中,有9例CNV-seq检测出异常,3例为致病性,6例为可能致病。核型分析的异常检出率为(5/101) 4. 95%;两者联合检测的异常检出率(14/101) 13. 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32)。结论核型分析结合CNV-seq能有效提高颅内间隙异常胎儿的染色体异常检出率,有利于临床产前咨询评估胎儿的预后,为孕妇是否继续妊娠提供更客观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单核苷酸多态性微阵列(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 array,SNP array)技术与染色体核型分析在不同高危因素孕妇产前诊断中的应用,同时了解不同高危因素间异常核型检出情况。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6月于我院产前诊断中心就诊的高危孕妇356例,于孕中期行羊水穿刺,对羊水细胞分别行染色体核型分析及SNP array检测。比较不同高危因素(高龄,超声异常,不良孕史,夫妇染色体异常,血清学筛查高风险和合并两项及以上高危因素)SNP array检出情况。结果:6例羊水样本检测失败,350例标本成功检测。染色体核型分析致病性核型检出率为6.29%(22/350),SNP array致病性拷贝数变异检出率为10.57%(37/350),两种方法异常核型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316,P=0.001)。不同高危因素间致病性拷贝数变异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238,P=0.021)。当合并两项及以上高危因素时SNP array致病性拷贝数变异检出率高于其余各组,且高于传统染色体核型分析致病性核型检出率(χ~2=4.167,P=0.031)。结论:SNP array可大大增加高危孕妇染色体致病性核型检出率,结合染色体核型分析可互补检出平衡易位及嵌合体等,以减少漏诊及出生缺陷。另外,当合并两项及以上高危因素时,SNP array技术可作为产前诊断的首选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高危孕妇产前诊断在出生缺陷干预中的作用。方法 收集2018年1月至 2019 年 7月在南宁市某医院产前诊断档案系统中进行侵入性产前诊断的产妇资料,羊水穿刺或脐静脉穿刺样本采用染色体核型分析及全基因组拷贝数变异检测(CNV-seq),双方同型地贫基因另外检测地贫基因。采用描述性分析对胎儿染色体异常及地贫基因携带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接受侵入性产前诊断孕妇1 591例,其中羊水穿刺 1 326例(占83.3%)。孕妇年龄20~48岁,以20~34岁人群为主(占69.5%)。壮族占48.7%,汉族占39.8%。产前诊断高危指征中高龄占30.5%,同型地贫基因占30.0%,血清学筛查异常占23.6%。共检出染色体异常130例,异常检出率为8.17%。不同年龄孕妇胎儿染色体异常率分别为7.1%、8.4%、1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高危指征异常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检出中度型地贫133例,检出率为27.8%(133/478)。高危指征异常检出率前5位依次是无创产前DNA检测异常、超声结构异常、地中海贫血、超声软指标异常和胎儿生长受限。结论 侵入性产前诊断通过染色体核型分析联合CNV-seq检测及地贫基因诊断技术有效提高异常诊断率,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究核型分析联合基因组拷贝数测序(copy number variation sequencing, CNV-seq)在早孕期颈项透明层(nuchal translucency, NT)增厚胎儿染色体异常检测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0月因NT≥2.5 mm就诊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产前诊断中心的164例孕妇, 获取知情同意后行羊膜腔穿刺术, 抽取羊水分别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及CNV-seq检测。   结果   164例NT增厚胎儿中, 24例核型异常, 包括15例21三体、2例18三体、4例性染色体异常、1例21三体嵌合以及2例其他染色体异常。不同NT值:2.5 mm≤NT < 3.5 mm组、3.5 mm≤NT < 4.5 mm组和NT≥4.5 mm组的核型异常检出率分别为9.38%(9/96)、18.60%(8/43)和28.00%(7/25)。不同产前诊断指征:单纯NT增厚组、NT增厚合并其他组的核型异常检出率分别为10.24%(13/127)、29.73%(11/37),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CNV-seq检出29例已知致病性及可疑致病性CNVs, 占17.68%(29/164), 但不能检测罗氏易位、平衡易位等。   结论   产前NT增厚胎儿, NT值增大且合并其他多项指征时, 胎儿染色体异常风险增高。核型分析和CNV-seq联合应用能有效提高胎儿染色体异常检出率, 有利于产前遗传咨询。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染色体核型分析联合拷贝数变异测序(copy number variation sequencing,CNV-seq)在颈项透明层(nuchal translucency,NT)增厚胎儿中的应用经验。方法:对189例孕11~13+6周胎儿NT≥2.5 mm的单胎胎儿行染色体核型分析及CNV-seq,并对染色体异常检出率进行分析。根据介入产前诊断指征分为单纯NT增厚组(119例)和非单纯NT增厚组(70例),根据NT厚度分为2.5 mm≤NT<3.5 mm组(123例)和NT≥3.5 mm组(66例)。结果:染色体核型分析检出31例(16.40%)染色体异常,包括非整倍体24例(12.70%)和结构异常7例(3.70%)。CNV-seq检出38例(20.11%)致病性拷贝数变异(pathogenic copy number variations,pCNVs),包括非整倍体24例(12.70%)和其他pCNVs 14例(7.41%)。染色体核型正常的胎儿中CNV-seq额外检出9例(5.70%)pCNVs。非单纯NT增厚组pCNVs、染色体非整倍体检出率均高于单纯NT增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pCNVs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T≥3.5 mm组pCNVs、染色体非整倍体检出率均高于2.5 mm≤NT<3.5 m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pCNVs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随着NT增厚或合并其他介入产前诊断指征的胎儿染色体异常风险增加,但与其他pCNVs无明显相关;CNV-seq联合染色体核型分析有助于检出不同类型的染色体异常,避免染色体结构异常及染色体微缺失/微重复的漏诊。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单核苷酸多态性微阵列(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 array,SNP array)技术与染色体核型分析在不同高危因素孕妇产前诊断中的应用,同时了解不同高危因素间异常核型检出情况。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6月于我院产前诊断中心就诊的高危孕妇356例,于孕中期行羊水穿刺,对羊水细胞分别行染色体核型分析及SNP array检测。比较不同高危因素(高龄,超声异常,不良孕史,夫妇染色体异常,血清学筛查高风险和合并两项及以上高危因素)SNP array检出情况。结果: 6例羊水样本检测失败, 350例标本成功检测。染色体核型分析致病性核型检出率为6.29%(22/350),SNP array致病性拷贝数变异检出率为10.57%(37/350),两种方法异常核型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316,P=0.001)。不同高危因素间致病性拷贝数变异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238,P=0.021)。当合并两项及以上高危因素时SNP array致病性拷贝数变异检出率高于其余各组,且高于传统染色体核型分析致病性核型检出率(χ2=4.167,P=0.031)。结论:SNP array可大大增加高危孕妇染色体致病性核型检出率,结合染色体核型分析可互补检出平衡易位及嵌合体等,以减少漏诊及出生缺陷。另外,当合并两项及以上高危因素时,SNP array技术可作为产前诊断的首选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定量荧光PCR(QF-PCR)在染色体畸变中诊断的准确性,探讨QF-PCR、基因组拷贝数变异测序(CNV-seq)和染色体核型分析(核型分析)这3种技术在染色体畸变的产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以及多方法联合诊断的优势和必要性。方法采用QF-PCR检测106例产前筛查高风险孕妇的产前羊水的染色体畸变,同时使用CNV-seq(102例)及核型分析(4例)检测;统计QF-PCR与后两者之间的阳性符合率。结果在21、18、13、X、Y共5种染色体非整倍体检测方面,QF-PCR与CNV-seq及核型分析的阳性符合率均为100%。对于所有46条染色体畸变的检测,CNV-seq阳性但QF-PCR无法检出的共21例,其中20例微缺失或微重复均小于5 Mb,核型分析可能均无法检出。结论 QF-PCR对5种染色体非整倍体的检测具有很高的准确性。QF-PCR结合CNV-seq,相互补充和印证,快速且覆盖面广,具有部分替代核型分析的潜力;多方法联合诊断对染色体畸变的检出具有很大的优势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染色体核型与染色体微阵列分析(CMA)在鼻骨缺失或发育不良胎儿产前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5月在本院产前超声筛查发现鼻骨缺失或发育不良的166例胎儿,根据是否合并其他微小异常或者结构异常分为孤立性组和非孤立性组,行羊膜腔穿刺术后羊水标本均进行染色体核型及染色体微阵列分析,分析鼻骨缺失或发育不良与染色体异常的关系。结果 166例鼻骨缺失或鼻骨发育异常的胎儿羊水样本中,检出染色体核型异常16例,检出率9.6%,染色体微阵列分析(CMA)异常19例,检出率11.4%。孤立性鼻骨发育异常137例,其中染色体核型异常6例,检出率4.4%;非孤立性的鼻骨发育异常29例,其中染色体核型异常10例,检出率34.5%。孤立性组CMA检出致病性拷贝数变异(CNVs)7例,检出率5.1%,非孤立性组CMA检出致病性CNVs 12例,检出率41.3%。结论 孤立性的胎儿鼻骨发育产前超声筛查异常,其染色体核型及CMA异常合计发生率高达7.3%(10/137),建议介入性产前诊断,指导后续优生干预;非孤立性的胎儿鼻骨发育产前超声筛查异常,染色体核型及CMA异常发生率更高,强烈建...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高通量测序技术对B超检测异常胎儿全基因组拷贝数变异(CNVs)产前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1年12月本院产前B超检查胎儿结构异常或软指标异常的孕中期孕妇,分别收集B超检测异常胎儿的羊水及脐血样本,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联合染色体核型技术进行检测。结果:获得羊水样本2187例,B超检测结构异常胎儿529例(24.2%),软指标异常胎儿1658例(75.8%);获得脐血样本325例,B超检测结构异常胎儿22例(6.8%),软指标异常胎儿303例(93.2%)。羊水样本中B超检测异常胎儿使用染色体核型检测异常率(10.0%)低于CNVs检测技术(22.1%),脐血样本中B超检测异常胎儿使用染色体核型检测异常率(6.8%)也低于CNVs检测技术(25.2%)。羊水样本中,CNVs检测染色体核型异常胎儿的灵敏度为99.5%,特异度100.0%(1/1);CNVs检测染色体核型正常胎儿的灵敏度为99.9%(1961/1964),特异度100.0%(5/5)。脐血样本中,CNVs检测染色体核型异常胎儿的灵敏度为95.5%,特异度为100.0%(4/4);CNVs检测染色...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产前Bobs检测技术联合传统染色体核型分析技术,在具有产前诊断指征孕妇产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3-12月该院921例具有产前诊断指征的单胎孕妇羊水,同时行产前Bobs与传统羊水染色体G显带核型分析,并比较染色体异常的检测结果。结果在921例羊水样本中,Bobs的异常检出率为5.87%,染色体核型分析的异常检出率为5.86%,Bobs对5条染色体非整倍体(13、18、21、X和Y染色体)的检测结果与羊水染色体核型分析一致,共检出例45例,包括21-三体综合征29例,18-三体综合征9例,13-三体综合征2例,性染色体数目异常5例。与核型分析相比,Bobs技术检出9例微缺失/重复综合征:1例威廉姆斯综合征、3例Xp22.31微缺失综合征、1例5p15重复综合征、1例Di George综合征(微重复)、3例Yp11.2缺失综合征;Bobs检测的以上9例染色体微缺失/重复综合征,经常规的染色体核型分析未发现异常。但核型分析发现6例平衡易位、3例低比率嵌合型数目异常和10例染色体多态性变化,Bobs并未检测到。Bobs检测联合核型分析的异常检出率为6.84%,比单一体核型分析提高了16.7%。结论产前Bobs技术联合传统核型分析技术可以对大量产前诊断样本进行快速诊断,且能更加全面的检测胎儿染色体异常,预防出生缺陷,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究不同检测方法对高危产妇胎儿染色体异常检出率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2年8月在本院接受羊水穿刺,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以及染色体微阵列分析(CMA)检测的1130例高危产妇资料,对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 总共检出异常例数142例,总检出率为12.57%。染色体核型分析检测成功1128例,检测成功率为99.82%,共检出染色体异常96例,染色体异常检出率为8.51%;CMA检测成功率为100%,染色体异常108例,染色体异常检出率为9.56%,其中两种方法均检出异常。两种检测方法染色体异常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产前诊断指征孕妇的染色体异常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染色体核型分析仍然是检测染色体异常的金标准,CMA检测可以有效提高高危产妇胎儿染色体拷贝数异常(<10Mb)的检出率,为精准产前诊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马涛  岳军 《现代预防医学》2014,(24):4448-4450
目的探讨不同指征羊膜腔穿刺产前诊断异常核型检出率及妊娠结局。方法 2012年4月1日至2014年3月31日于四川省人民医院行羊膜腔穿刺产前诊断胎儿染色体核型分析的孕妇1 257例纳入研究。回顾分析产前诊断指征及胎儿异常核型检出率以及其妊娠结局。统计学分析采用卡方检验。结果细胞培养失败9例,异常核型检出率为2.5%(31/1 248),染色体数目异常16例,染色体结构异常15例,嵌合型核型1例。夫妇一方染色体异常核型检出率为33.3%(1/3),产前超声异常组胎儿异常核型检出率为9.4%(3/32),不良孕产史孕妇异常核型检出率为2.6%(1/38),早孕期不良接触史异常核型检出率为2.3%(1/44),高龄孕妇异常核型检出率为1.8%(9/495),血清学筛查高风险组异常核型检出率为2.5%(16/636)。胎儿超声异常组异常核型检出率明显高于高龄组(χ2=7.71,P0.017)高龄组和血清学高风险组无统计学差异(χ2=0.63,P=0.430.05)。结论对高危孕妇进行介入性产前诊断可有效地检出染色体异常胎儿。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6 534例产前诊断胎儿染色体核型分析和染色体异常核型家系分析,探讨胎儿染色体异常核型的遗传方式对出生缺陷的影响。方法对具有产前诊断指征的孕妇进行胎儿羊水细胞培养、异常家系的外周血细胞培养,进行G显带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在6 534例产前诊断羊水培养中,共检出异常核型309例,异常核型检出率为4. 73%。其中常染色体的数目异常占比65. 0%(201/309),性染色体的数目异常占比13. 3%(41/309);常染色体结构异常占比19. 1%(59/309),性染色体的结构异常占比2. 6%(8/309)。异常核型中,有92例经遗传咨询知情同意后进行了家系分析,家系分析率为29. 7%(92/309)。共检出胎儿染色体核型的新发突变59例,而由遗传引起的胎儿染色体异常33例;其中染色体的数目异常41例,新发突变38例,占比92. 3%(38/41);染色体的结构异常51例,新发或体细胞突变21例,占比41. 2%(21/51);由遗传引起的结构异常30例。结论通过优生优育产前诊断和胎儿家系异常染色体核型的分析,结合全面的遗传咨询再发风险评估,从而预防和降低出生缺陷。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介入性产前诊断在中孕期产前筛查临界风险中的临床价值,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549例产前筛查临界风险的孕妇进行介入性产前诊断,通过对羊水或脐血细胞进行培养和DNA提取,分析染色体核型和单核苷酸微阵列(SNParray)芯片结果。结果 549例孕妇中检出异常核型(不含多态) 12例,占2.18%(12/549),包含性染色体嵌合4例、非整倍体5例、平衡易位1例和倒位2例。239例SNParray芯片检测,检出染色体拷贝数变异(CNV) 17例,占所有病例的3.10%(17/549),检出率为7.11%(17/239);包括4例非整倍体异常、2例致病性CNV、11例临床意义不明CNV。结论中孕期产前筛查临界风险且胎儿超声无明显异常时,不建议常规进行介入性产前诊断。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染色体微阵列分析(chromosome microarray analysis, CMA)在高龄孕妇产前遗传学诊断中的价值。方法纳入2020年1~12月漳州市医院接受羊膜腔穿刺/脐血穿刺的孕妇198例,同时用染色体核型分析G显带和CMA技术进行遗传学分析,比较两者的检测效能。结果合并1项及以上不良因素(超声结构异常和不良孕产史等)的高龄孕妇占76.3%(151/198);受检的200例胎儿中,用传统核型检测技术和CMA分析同期共检出常染色体数目异常16例(8.0%)、性染色体数目异常4例(2.0%);CMA另检出7例(3.5%)致病性/可能致病性CNVs和7例(3.5%)临床意义不明的染色体拷贝数(VOUS)变异;胎儿穿刺标本的CMA法检出率13.5%(27/200),高于传统核型分析法的检出率10.0%(20/200,配对χ~(2 )=5.14,P0.05);CMA在180例染色体核型检测结果正常的羊水样本中,额外检出明确致病性/可能致病性CNVs检出率为3.9%(7/180)。结论 CMA法有较高的染色体异常检出率,有助于减少高龄孕妇的出生缺陷。  相似文献   

20.
探讨光学基因组图谱技术(OGM)在检测染色体结构变异方面的效能和应用价值。在复杂性遗传性疾病的高精度染色体结构变异分析的临床研究中, 回顾性分析2021年1至12月于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及内分泌科就诊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检测的病例。对10例染色体核型技术检出异常的样本, 进行OGM技术检测, 部分样本行FISH、SNP array芯片或CNV-seq验证。结果显示, 利用OGM技术, 在9例样本中检出结构变异, 其中3例为非平衡性结构变异, 6例为平衡性结构变异, 包括5例易位和1例臂内倒位, 检测结果与核型、芯片等技术一致, 并能精细化断裂点位置、确定重复或插入的片段方向。另有1例断裂和重接位点位于着丝粒的易位样本未被检出。综上所述, 光学基因组图谱技术作为一种新型分子检测技术, 不仅能够发现拷贝数变异等非平衡性结构变异以及易位、倒位等平衡性结构变异, 更重要的是能够精细化断裂点位置以及确定重复或插入片段的方向, 有助于遗传病的诊断, 预防出生缺陷的发生。但目前该技术还无法检测断裂点位于着丝粒等空白区域的平衡性结构变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