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硬膜外分娩镇痛对产程时间及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1月-2016年11月在衢州市妇幼保健院妇产科住院分娩的30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根据有无分娩镇痛需要将研究对象分为干预组(150例,给予硬膜外分娩镇痛)和对照组(150例,不给予任何镇痛处理)。对两组产妇的产程时间、产妇疼痛程度、催产素使用情况、分娩方式及新生儿Apgar评分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干预组产妇的疼痛程度和第一产程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产妇催产素和产钳使用率及第二产程时间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无意义(P>0.05)。结论对分娩产妇给予硬膜外镇痛,会延长第二产程时间,增加阴道助产率,缩短总产程时间,降低分娩疼痛,对产妇分娩方式及新生儿结局无影响,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镇痛方式。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可行走式硬膜外阻滞分娩镇痛对子宫收缩、产程的影响,为推广应用可行走式硬膜外阻滞分娩镇痛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5年1至12月在新疆石河子市妇幼保健院住院自然分娩的单胎足月初产孕妇120例,根据患者自愿原则分为两组,有分娩镇痛要求的60例作为镇痛组,无分娩镇痛要求行常规分娩的60例作为对照组.镇痛组宫口开大3cm时行硬膜外阻滞分娩镇痛;对照组常规分娩,不行分娩镇痛.结果 ①镇痛组产妇镇痛后各时间点NRS评分均较对照组降低(P<0.05)10min、15min、30min、60min、120min、t/P值分别为-3.256/0.031、-6.134/0.004、-5.218/0.006、-7.137/0.002、-7.107/0.002.镇痛起效时间10.5±6.4min;②子宫收缩持续时间:镇痛后10~60min镇痛组宫缩持续时间较对照组缩短(P<0.05),10min、15min、30min、60min、t/P值分别为-2.487/0.016、-2.224/0.029、-3.013/0.004、-4.185/0.000,镇痛后120min两组宫缩持续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P值为-0.234/0.816);③子宫收缩间隔时间:镇痛后60min镇痛组较对照组宫缩间隔时间延长(P<0.05),χ2/P值为14.253a/0.003,镇痛后120min两组宫缩间隔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χ2/P值为0.244/0.970;④两组产程时间及分娩结局比较:镇痛组潜伏期较对照组延长(P<0.05),t/P值2.261/0.026,两组活跃期、第二产程时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t/P值分别为0.298/0.767、-0.374/0.709,镇痛组催产素使用率较对照组高(P<0.05),χ2/P值为5.635/0.028,两组出血量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t/P值为0.693/0.490.两组新生儿阿氏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t/P值为0.189/0.851.结论 硬膜外阻滞分娩镇痛效果确切.对宫缩在一定时间内有一过性减弱.在严密观察下合理使用催产素,不延长产程,不增加新生儿窒息率及产后出血,对母婴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硬膜外镇痛对产程和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对我院2013年10月至2014年8月2 406例产检正常并选择阴道试产的单胎初产妇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是否使用硬膜外镇痛分为两组。统计两组活跃期、第二产程、第三产程和总产程时间,产妇结局和新生儿结局。结果镇痛组活跃期、第二产程、总产程平均用时较对照组长,产后2 h平均出血量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镇痛组自然分娩率、剖宫产率分别为70.36%、29.18%,新生儿1 min、5 min Apgar评分≤7发生率为1.37%、0.61%,羊水胎粪污染Ⅱ度、Ⅲ度发生率为0.30%、0.1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硬膜外分娩镇痛会延长产程时间,但对分娩结局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析硬膜外分娩镇痛在不同产程期对分娩结局的不同影响。方法取本院产科2018年6月-2019年9月间接受产检且分娩产妇120例相关临床数据进行分析,根据产妇的不同产程进行分为甲组、乙组以及丙组,对应为潜伏期硬膜外分娩镇痛、活跃期硬膜外分娩镇痛以及无镇痛自然分娩,每组产妇均为40例,通过数据对比不同产程硬膜外分娩镇痛对分娩结局的不同影响。结果通过研究对比数据得出,不同产程硬膜外分娩镇痛在VAS评分上以及顺产率与产后出血量,甲组孕妇数据均优于乙、丙组孕妇评分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产程硬膜外分娩镇痛对于分娩结局有着不同影响,其中潜伏期硬膜外分娩镇痛可显著降低产妇疼痛感,为母婴安全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硬膜外分娩镇痛对产程时间及分娩护理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5月~2018年5月选择阴道试产的125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是否行分娩镇痛分为镇痛组与对照组,镇痛组63例,对照组62例。观察并比较两组产程时间、催产素的使用、异常胎心监护、产钳助产、剖宫产、Apgar评分。结果:镇痛组第一产程时间及第二产程时间均长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 0. 05);两组催产素的使用、异常胎心监护、产钳助产、剖宫产、Apgar评分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 0. 05)。结论:硬膜外镇痛会使产程延长,但不增加急诊剖宫产率和经阴道器械助产率,降低了社会因素手术率,对分娩结局无不良影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分娩镇痛仪对产妇分娩方式和产程时间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20年12月本院收治的114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进行分娩镇痛,研究组应用分娩镇痛仪进行分娩镇痛。观察两组产妇分娩方式、不良情绪和产程时间。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产妇自然分娩率分别为91.23%(52/57)和71.93%(41/5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SAS评分和SDS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产程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分娩镇痛仪可以改善产妇分娩方式和不良情绪,缩短产程时间。  相似文献   

7.
李耿章 《药物与人》2014,(12):64-64
目的:探讨自控硬膜外麻醉镇痛分娩对产程及胎儿的影响效果.方法:将我科收治的126例初产妇,按照产妇的意愿,将其分为2组,即:实施自控硬膜外麻醉镇痛分娩组(简称观察组)-72例,以及未使用自控硬膜外麻醉镇痛分娩组(简称对照组)-54例.观察并记录两组产妇的分娩时间、疼痛评分、顺产以及产后2h出血量以及新生儿Apgra评分.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产妇的第二产程增加明显,疼痛评分降低明显,差异具统计学意义(t=2.64,2.38;P〈0.05);且观察组产妇的顺产率增加明显,差异具统计学意义(x2 =6.84;P〈0.05).结论:自控硬膜外麻醉镇痛分娩技术,可有效提高产妇的顺产率,虽可延长第二产程,但对于产妇、新生儿的健康无影响,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8.
宁宁 《医疗装备》2023,(2):77-79
目的 探讨自控式硬膜外分娩镇痛在自然分娩产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天津市蓟州区人民医院妇产科收治的92名足月待分娩产妇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产妇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46名。两组均行自然分娩,对照组不给予麻醉镇痛,试验组给予自控式硬膜外分娩镇痛,比较两组分娩方式、新生儿Apgar评分、镇痛效果、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结果 试验组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中转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7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镇痛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第一产程活跃期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第二、三产程时间及产后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控式硬膜外分娩镇痛在自然分娩产妇中的应用效果良好,可快速有效地减轻产妇分娩疼痛,缩短其产程时间,且对新生儿无影响。  相似文献   

9.
赵建益 《健康研究》2016,(4):465-466
文章对104例孕足月待产的产妇采用硬膜外阻滞麻醉用于分娩镇痛,观察产妇产痛、产程、产后出血率以及新生儿窒息率、窘迫率等.采用硬膜外阻滞麻醉用于分娩镇痛的临床效果明显,整体过程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可行走分娩镇痛对瘢痕子宫再次妊娠患者分娩结局的影响,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2016年8月-2017年11月于南通市妇幼保健院进行治疗的95例瘢痕子宫再次分娩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序列发生法对所有对象进行分组研究,其中对照组不予以镇痛处理,观察组采用可行走分娩镇痛处理。对比两组镇痛效果、产程时间、分娩结局、新生儿体质量及各项评分指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产妇经镇痛处理后,其产后出血量、新生儿体质量、新生儿Apgar评分以及住院时间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各产程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经可行走分娩镇痛处理后不良反应较少,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瘢痕子宫产妇再次妊娠经可行走分娩镇痛处理后,患者感受疼痛程度降低,且该麻醉方式对患者产后出血量、不良反应均无增加作用,新生儿质量无变化。  相似文献   

11.
江亚宁 《中国卫生产业》2013,(1):162+164-162,164
目的临床分析分娩镇痛应用硬膜外阻滞麻醉对自然分娩产程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0年1月—2012年1月收治自然分娩的400例初产妇、经产妇(距离上次分娩时间超过8年),按照随机分配的方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200例。研究组给予硬膜外阻滞麻醉,对照组不进行干预,对比两组的镇痛效果、产程干涉率、产程进展、Apgar评分、产后出血量。结果经过麻醉后,研究组的镇痛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产程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产程干涉率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Apgar评分、产程干涉率、产后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分娩产妇,实施硬膜外阻滞麻醉,可有效改善分娩镇痛效果,缩短产程,产程干涉率下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蛛网膜下腔阻滞(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和产妇自控硬膜外镇痛(CSEA+PCEA)在分娩镇痛过程中的镇痛效果,对产程进展、分娩方式及母婴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375例初产妇病历资料,观察组(CSEA+PCEA)共165例,对照组(产程中未采用任何镇痛措施)210例,比较两组的疼痛评分、产程经过、分娩方式及母婴结局。结果观察组轻、中、重度疼痛的比率分别为93.9%、4.9%、1.2%,对照组为5.3%、24.2%、70.5%;观察组活跃期、第二产程时间及缩宫素使用率分别为(153±86)min、(77±37)min、46.1%,对照组为(116±61)min、(47±27)min、14.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剖宫产率(21.2%)较对照组(33.8%)降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难产助产、产后出血、羊水改变、新生儿Apgar评分的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CSEA+PCEA)镇痛对产程进展存在一定的影响,但对母婴的近期预后无明显影响,且明显降低了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人工气囊腹压带对于足月初产妇阴道分娩后出血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5年2月到2016年8月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七四医院产科足月初次分娩的168例产妇,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产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84例,对照组初产妇采用传统分娩方式,观察组初产妇在传统分娩方式的基础上,加用人工气囊腹压带进行辅助生产,比较两组产妇产程时间、产后2小时的出血量、生产2小时后舒张压、收缩压以及SPO2的百分比及新生儿出生时脐动脉血气分析等指标.结果 产妇所分娩的新生儿体重、新生儿出生不同时间点Apgar评分及脐动脉血血气分析中pH、PO2、PCO2、红细胞压积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t=0.113~1.753,均P>0.05).两组产妇会阴侧切率无显著性差异(χ2=0.429,P>0.05).观察组产妇第三产程时间、第三产程出血量、产后2h出血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2.142、2.908、3.214,均P<0.05),两组产妇产后2h收缩压、舒张压、SPO2均无显著性差异(t值分别为0.103、1.009、2.086,均P>0.05).结论 人工气囊腹压带辅助分娩可缩短第三产程时间,减少第三产程出血量,对母儿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硬膜外分娩镇痛对妊娠期高血压产妇产程时间、血压及分娩结局的影响,为改善分娩结局,降低剖宫产率和新生儿窒息率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7年6月在该院就诊的102例妊娠期高血压产妇为研究对象,参考随机数字表法,按照1∶1比例将纳入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1例。对照组采用腰-硬膜外阻滞麻醉分娩镇痛,观察组采用硬膜外麻醉分娩镇痛,比较两组产妇镇痛前和镇痛后不同时间段(5 min、10 min、活跃期、第二产程)收缩压、舒张压和疼痛模拟评分、下肢运动神经阻滞程度及产程时间、缩宫素使用率、分娩结局和围生儿结局。结果两组产妇剖宫产率(17.65%vs.19.61%)、产钳助产率(31.37%vs.25.49%)、自然分娩率(50.98%vs.54.90%)、新生儿Apgar评分8~10分(98.04%vs.96.0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第一产程时间[(510.00±87.00)min vs.(540.00±89.50)min、第二产程时间(59.00±19.40)min vs.与对照组(61.00±20.10)min]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镇痛后5 min收缩压[(147.00±6.00)mm Hg vs.(137.00±5.84)mm Hg、舒张压(96.50±4.33)mm Hg vs.(91.00±3.20)mm Hg,10 min收缩压(145.00±4.50)mm Hg vs.(134.00±6.10)mm Hg、舒张压(87.00±3.78)mm Hg vs.(81.00±2.69)mm Hg]高于对照组镇痛后5 min、10 min收缩压和舒张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轻度疼痛(98.04%)与对照组(96.0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下肢运动神经阻滞程度0级构成比(98.04%)高于对照组(80.39%),1级构成比和2级构成比(1.96%、0.00%)低于对照组(17.65%、1.9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缩宫素使用率(37.25%)少于对照组(50.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硬膜外分娩镇痛在妊娠期高血压产妇分娩中镇痛效果明确,对产妇血压和产程时间影响较小,利于改善分娩结局,降低剖宫产率和新生儿窒息率。  相似文献   

15.
妊高征是妊娠晚期常见并发症,我院将硬膜外阻滞分娩镇痛法应用于轻、中度妊高征产妇分娩,本文将其对分娩结局的影响及原因分析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择足月、单胎、无阴道分娩禁忌、无椎管硬膜外阻滞麻醉禁忌合并轻、中度妊高征孕妇92例,其中自愿接受分娩镇痛3 6例(A组) ,不接受分娩镇痛5 6例(B组)。两组孕妇年龄、身高、体重、孕周均无统计学差异(P >0 0 5 )。1·2 分娩镇痛方法 A组:于第一产程开始时,经L2 -3 或L3 -4行硬膜外穿刺,置管3~3 5cm。先推注1%利多卡因3ml,观察5min无脊麻阻滞和局麻药中毒征象后,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甲磺酸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在分娩镇痛中对产程及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126例足月初产妇,根据自愿镇痛原则,分为观察组76例,对照组50例,观察组使用甲磺酸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对照组无使用麻醉,对比产妇自觉疼痛反应和产程及产后2h出血量、分娩方式及胎儿宫内窘迫情况。结果观察组镇痛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在三个产程和产后2h出血量相比差异不大(p>0.05);观察组顺产例数比例多于对照组,产钳分娩和剖宫产例数比例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胎儿窘迫情况比较差异不大(p>0.05)。结论使用甲磺酸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能够减低产妇分娩时的疼痛,且产程和产后2h出血量与正常分娩差异不大,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潜伏期行硬膜外阻滞分娩镇痛对产妇及新生儿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就诊的初产单胎头位且无产科并发症的产妇120例,并分为潜伏期(宫口〈3 cm)行硬膜外阻滞分娩镇痛组(Q组)40例、活跃期(宫口〉3 cm)行硬膜外阻滞分娩镇痛组(H组)40例及非硬膜外阻滞分娩镇痛组(C组)40例。分别观察其对产妇(血流动力学、产程、出血量、疼痛效果等)及新生儿结局(Apgar评分)的影响。结果:三组产妇的血流动力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Q、H组的第二产程时间均多于C组(P〈0.05),其余产程时间及出血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Q、H组各时间点的镇痛效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Q、H组新生儿出生1、5 min Apgar评分与C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潜伏期实施硬膜外分娩镇痛,可使产妇能够尽早获得满意的镇痛效果,同时又不会对新生儿带来负面影响,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产妇认知程度对硬膜外分娩镇痛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娩时难于忍受的剧痛使每一位经历过的妇女都终身难忘.在以往,这种痛苦被视为正常现象.  相似文献   

19.
罗哌卡因分娩镇痛对产程及分娩结局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罗哌卡因分娩镇痛对产程及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足月阴道分娩产妇124例,分为无痛分娩组75例和非无痛分娩组(对照组)49例,观察镇痛效果、总产程、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时间,催产素使用、产钳助产、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及产后出血的发生情况。结果:罗哌卡因分娩镇痛效果显著(P<0.01),两组产妇中无一例出现血压下降、恶心、呕吐、麻醉后头痛等不良反应。镇痛组总产程和第一产程分别为(529.84±208.30)min、(470.51±198.86)min,均长于对照组(365.00±194.09)min、(316.33±180.30)min(P<0.01);产后出血镇痛组为(294.11±65.49)ml,也显著多于对照组(260.61±49.56)ml(P<0.01);第二产程、第三产程、催产素的使用、产钳助产、胎儿窘迫及新生儿窒息二组间均无差异(P>0.05)。结论:罗哌卡因用于分娩镇痛,效果好,副作用小,但要注意预防子宫收缩乏力和产后出血。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缩宫素联合硬膜外麻醉对单胎初产妇产后出血量及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21年5月本院分娩的单胎初产孕妇10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缩宫素结合硬膜外麻醉)与对照组(硬膜外麻醉),比较两组产程时间、视觉疼痛评分法(VAS)、产后出血量、母婴结局及应激反应指标皮质醇(Cor)、去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ADR)。结果:观察组第一、第二产程及总产程均短于对照组,第一产程潜伏期、第一产程活跃期、第二产程、第三产程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出血量产后30min(165.9±14.5ml)、2h(85.0±12.5 ml)、24h(71.0±9.0 ml)低于对照组(201.3±16.9 ml、102.1±15.7 ml、84.3±12.3 ml),宫口开3cm时、宫口全开时、胎儿娩出时,观察组的Cor、NE、ADR均低于对照组;阴道分娩率(77.4%)高于对照组(56.6%),而剖宫产率、产后出血率、软产道撕裂率、新生儿窒息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缩宫素结合硬膜外麻醉用于单胎初产孕妇分娩,有利于缩短产程,减少产后出血量并改善母婴结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