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疤痕子宫患者再次剖宫产术后产褥感染的危险因素、病原学和耐药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自2015年1月-2016年6月前瞻性收集医院收治的疤痕子宫再次行剖宫产术的孕产妇382例,分析疤痕子宫患者再次剖宫产术后产褥感染的发生率、危险因素、病原学和耐药性。结果 382例孕产妇,共31例发生产褥感染,感染率为8.12%;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凶险型前置胎盘、凶险型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产后出血和孕产妇阴道炎是疤痕子宫患者再次剖宫产术后产褥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共培养出26株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65.38%,革兰阴性菌耐药率最高的是头孢他啶,为41.18%。结论疤痕子宫患者再次剖宫产术后产褥感染率较高,凶险型前置胎盘、凶险型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产后出血和孕产妇阴道炎是高危因素,革兰阴性菌较为常见,对青霉素和头孢他啶耐药率较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剖宫产手术后发生产褥感染的相关因素及防范措施。方法:对本院1995年5月~2008年9月剖宫产手术后发生产褥感染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 486例剖宫产病人中排除手术原因后12例(0.35%)发生产褥感染,其高危相关因素如下:前置胎盘反复阴道出血、第二产程剖宫产、胎膜早破(>12 h)、盆腔炎性疾病反复发作、孕期阴道炎反复发作、妊娠合并症和并发症。结论:盆腔炎性疾病反复发作、孕期阴道炎反复发作、前置胎盘反复阴道出血、第二产程剖宫产、胎膜早破(>12 h)是剖宫产手术后产褥感染的主要相关因素,对有高危因素的产妇,术前积极治疗原发病,纠正感染因素,抗生素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及术中采取防范措施,可减少术后产褥感染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产褥感染患者的相关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6年4月间我院产科收治的76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产褥感染分为产褥感染组与对照组,比较两组产妇的年龄、产程、产前贫血、产后出血、阴道炎、妊娠期并发症、胎膜早破、分娩方式、血色素等因素之间的差异。结果两组产妇的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的产程、产前贫血、产后出血、阴道炎、妊娠期并发症、胎膜早破、分娩方式、血色素等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程过长、产前贫血、产后出血、阴道炎反复发作、妊娠期并发症、胎膜早破、剖宫产是引发产褥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应加强健康教育、丰富营养供给、适量运动、积极治疗并发症、适时应用抗生素、严格执行无菌操作等预防干预措施,以减少产褥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病原学特点及其危险因素分析。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医院收治的321例产妇,收集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率、病原学特点及其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剖宫产患者术后发生切口感染83例,感染率25.86%;83例切口感染患者血培养出病原菌98株,革兰阴性菌43株、占43.88%,革兰阳性菌50株、占51.02%,真菌5株、占5.10%;大肠埃希菌对左氧氟沙星、美罗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西丁以及诺氟沙星具有较强敏感性,而对阿莫西林、磺胺甲噁唑/甲氧芐啶具有较强耐药性;屎肠球菌及粪肠球菌对左氧氟沙星、头孢哌酮/舒巴坦、美罗培南、头孢西丁具有较强敏感性,而对阿莫西林、头孢曲松、磺胺甲噁唑/甲氧芐啶具有较强耐药性;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的年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肥胖、妊娠伴合并症、留置尿管时间、术前导尿为影响剖宫产术后发生切口感染发生的相关因素;通过logistic分析,年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肥胖、妊娠伴合并症、留置尿管时间、术前导尿及胎膜早破均是剖宫产术后发生切口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导致剖宫产术后发生切口感染的因素很多,临床上需及时关注孕妇潜在的危险因素,及时行个体化防护,并尽量减少手术时间、控制术中出血量、严控术前导尿及留置尿管时间等,从而减少切口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后产褥感染的病原菌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剖宫产术后产褥感染临床实践提供参考借鉴。方法 对2018年1月1目至2020年12月31日期间在上海市某医院行剖宫产的单胎分娩产妇进行跟踪随访,包括体温测量、阴道分泌物和宫腔分泌物采集进行培养及鉴定,并进行白细胞检测,对产褥期是否发生感染进行描述性分析,并对感染组和非感染组相关指标进行比较,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对产褥期感染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共纳入分析1 679名剖宫产手术产妇,产褥感染发生率为4.87%。检出的116株病原菌中,大肠埃希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分别为31株(26.72 %)和20株(17.2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产前生殖道感染(OR=2.775)、妊娠期合并疾病(OR=3.224)、第二产程剖宫产(OR=2.212)、产后出血(OR=2.443)、胎膜早破(OR=4.201)和瘢痕子宫(OR=1.958)是导致剖宫产术后产褥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 剖宫产术后产褥感染情况应引起临床重视,大肠埃希菌和铜绿假单胞菌是导致剖宫产产妇术后出现产褥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产前生殖道感染、妊娠期合并疾病、第二产程剖宫产、产后出血、胎膜早破和瘢痕子宫是导致剖宫产术后产褥感染的危险因素,临床上应针对病原菌和危险因素给予针对性治疗和干预。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二次剖宫产产妇术后产褥感染发生情况以及其危险因素。方法 以2019年6月至2023年6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南部战区总医院及湖南航天医院妇产科生产的二次剖宫产产妇为研究对象,收集产妇基本情况、合并疾病及分娩相关情况,并对产妇开展24 h至10 d的产褥期的健康监测,对疑似发生感染者宫腔分泌物进行病原菌检测。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二次剖宫产产妇术后感染发生情况进行分析,并采用单、多因素分析方法对影响产褥感染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1 578名产妇,发生产褥感染283例,产褥感染发生率为17.93%,其中以外阴感染最为常见,有90例;其次为子宫内膜感染,有76例;盆腹腔感染61例,其他感染56例。283例产褥感染产妇的样本中培养出病原菌418株,其中革兰阳性菌127株(30.38%),革兰阴性菌291株(69.62%)。孕期生殖道感染史(OR=2.035)、前置胎盘(OR=3.018)、胎盘早剥(OR=1.785)、合并糖尿病(OR=2.646)、产后出血(OR=2.647)的二次剖宫产产妇发生产褥感染的风险更高。结论 二次剖宫产产妇的产褥感染发生率较高,且病原菌主要为革兰阴...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生殖道支原体属感染与剖宫产术后产褥感染的关系,总结减少产褥感染的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11年12月在医院行剖宫产术后发生产褥感染的162例患者临床资料,随机选择121例进行支原体属培养,41例进行细菌培养,分析产妇的感染情况,根据感染不同情况给予相应的治疗.结果 支原体属培养阳性率为52.1%,细菌培养结果阳性率为39.0%,支原体属培养中解脲脲支原体占47.6%,人支原体占52.4%,细菌培养中表皮葡萄球菌最多,占43.8%,大肠埃希菌、奇异变形菌、肠球菌属、不动杆菌属分别占31.2%、12.5%、6.3%、6.3%.结论 孕期生殖道支原体属培养阳性是产妇剖宫产术后易发生产褥感染的高危因素,应加强孕前阴道炎的检查和治疗,减少剖宫产术后产褥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 讨论剖宫产术后肠梗阻的相关危险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2012年12月本院20例剖宫产术后发生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随机选取同期行剖宫产术未发生肠梗阻的62例患者为对照组.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ostic回归方法对可能的临床危险因素进行分析. 结果 既往腹部手术史(OR=3.45)、急诊手术(OR=1.23)、产后出血量(OR=1.81)、妊娠后期孕酮水平(OR=2.30)与术后肠梗阻的发生呈正相关. 结论 既往腹部手术史、急诊手术、产后出血量、妊娠后期孕酮水平是剖宫产术后发生肠梗阻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罗志丽 《中国妇幼保健》2009,24(23):3236-3237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和防治措施。方法:回顾分析1999年1月~2007年12月新坡卫生院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感染的发生率,引起切口感染的高危因素,统计切口愈合时间。结果:8年间共有33例发生术后切口感染占剖宫产的0.92%,胎膜早破、滞产、试产后急诊剖宫产等因素易致切口感染;对有切口感染者及早清创缝合,可明显缩短切口愈合时间。结论: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感染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应加强管理,指导孕期保健,治疗妊娠合并症及基础疾病,加强产程监护,及时剖宫产,易致切口感染的术前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对有腹部、壁切口感染者及早发现,正确的治疗能促进切口愈合。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第二产程剖宫产术中出血的相关因素.方法 选取50例进入第二产程剖宫的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将其作为观察组与50例作为对照组的同期进行非第二产程剖宫的产妇做对照,分析第二产程剖宫在手术中出现出血情况的原因及相关因素.结果 进行第二产程剖宫的产妇在手术中的出血量以及其出血发生率均明显的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中出现子宫收缩乏力、子宫切口裂伤的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2组出血的主要原因是子宫收缩乏力.结论 第二产程剖宫产是致使产后出血的主要因素,其出血的主要原因是子宫收缩乏力和子宫切口裂伤.需要加强对产妇的评估及产程观察,做好围手术期的处理,尽量降低术中出血率,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如出现出血情况,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止血.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剖宫产术后产褥感染产妇细胞因子水平和红细胞免疫状态及其与产褥感染的关系。方法选择济南市人民医院2016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105例剖宫产术后发生产褥感染产妇为感染组,选择同期未发生产褥感染产妇101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产妇细胞因子[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白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γ(IFN-γ)、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降钙素原(PCT)]和红细胞免疫指标[免疫黏附促进因子(RFER)、免疫黏附抑制因子(FEIR)、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RBC-C_(3b)RR)、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RBC-ICR)、协同肿瘤红细胞花环率(ATER)、直向肿瘤红细胞花环率(DTER)]表达水平,分析感染组不同白细胞水平上述指标的差异。结果感染组产妇血清IL-1β、IL-6、IL-8、IL-10、TNF-α、IFN-γ、hs-CRP、PCT、FEIR、RBC-ICR高于对照组(P<0.05),且随着WBC计数增加而升高(P<0.05),RFER、RBC-C_(3b)RR、ATER、DTER低于对照组(P<0.05),且随着WBC计数增加而下降(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产褥感染产妇炎性细胞因子水平明显增高,红细胞免疫功能显著下降,其水平与产褥感染、感染程度有关,可作为临床监测剖宫产产褥感染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究单胎妊娠产程中转剖宫产的相关因素,为临床及时识别中转剖宫产高危人群进行干预并提供支持。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诊断为单胎妊娠产程中转剖宫产的376例产妇作为研究组,随机匹配同孕周或相近孕周成功阴道分娩产妇作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两组产妇一般特征及产前3日内胎儿超声测量值。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产妇年龄、身高、产前体重、产前BMI值、入院空腹血糖值、产次、既往阴道分娩史、妊娠期糖尿病、胎膜早破、进入产程方式、产程中是否使用缩宫素加强宫缩、产前3日内超声测量最大羊水深度、胎儿腹围值与产程中转剖宫产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产妇年龄(OR=1.138,P<0.001)、产前BMI值(OR=1.130,P<0.001)、妊娠期糖尿病(OR=1.637,P=0.049)、胎膜早破(OR=1.448,P=0.034)、产程中使用缩宫素加强宫缩(OR=1.664,P=0.007)、产前3日内超声测量胎儿腹围值(OR=1.133,P=0.005)是产程中转剖宫产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剖宫产疤痕妊娠(CSP)手术术中出血危险因素,并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选择2017年2月-2022年4月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CSP患者157例,根据术中出血情况分为出血组(n=52)与对照组(n=105),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CSP手术术中出血的危险因素,构建预测CSP手术术中出血的列线图模型,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与校准曲线进行模型验证。结果:术中出血组与对照组在年龄、剖宫产次数、孕次、流产次数、距前次手术时间、停经时间、胎心、超声分型及血流等比较无差异(P>0.05),在瘢痕厚度、术前血hCG、孕周、孕囊直径等比较有差异(P<0.05)。绘制ROC曲线确定瘢痕厚度、术前血hCG、孕周的最佳截断值分别是1.86mm、80 889.45mIU/ml、9周。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瘢痕厚度、术前血hCG、孕周、孕囊直径等异常为CSP手术术中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分析,曲线下面积0.786(95%CI 0.709~0.862),校准曲线斜率接近1,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χ2=6...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败血症的危险因素,为临床预防术后败血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选取某妇幼保健院产科2013年1月1日—2016年10月31日剖宫产手术患者,以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危险因素分析。结果共选取剖宫产患者4 604例,发生败血症32例,发病率为0.70%。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妊娠合并糖尿病(OR=4.03)、有阴道试产(OR=15.86)、阴查次数≥3次(OR=6.77)、胎膜早破≥12 h(OR=3.47)、术中出血量≥1 000 mL(OR=4.66)、术后留置导尿管24 h(OR=2.83)、一周内有使用抗菌药物史(OR=3.20)共7个指标为剖宫产术后败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孕周≥34 W(OR=0.20)、血红蛋白≥100 g/L(OR=0.40)、清蛋白≥35 g/L(OR=0.28)和正常羊水量(OR=0.22)共4个指标为其保护因素。结论应针对孕产妇围手术期相关独立危险因素进行严格管理和对保护因素进行医学干预,以期有效预防和控制剖宫产术后败血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总结预防对策减少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方法 选取2008年6月-2011年5月行剖宫产生产并发切口感染的患者57例作为观察组,随机选择同期未发生切口感染的患者57例作为对照组,对造成切口感染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及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影响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有手术失血量、阴道检查次数、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阴道试产时间;生殖道感染、合并基础疾病、体重指数异常、胎膜早破和术前是否使用抗菌药物,影响切口感染的独立相关危险因素有手术时间长、体重指数异常、阴道检查次数多、阴道试产时间长、合并基础疾病、未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结论 影响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的因素较多,术前应避免该类因素,减少切口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高龄产妇剖宫产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温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行剖宫产术的高龄产妇2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是否合并术后感染分为感染组(n=42)和非感染组(n=2058),对比两组的年龄、体质指数、是否合并糖尿病、是否合并高血压、营养不良状况、剖宫产史、阴道检查次数、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留置导尿管时间等临床资料的差异,进而构建Logistics回归模型分析高龄产妇剖宫产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42例发生剖宫产术后感染的高龄产妇中,感染部位以生殖道为主,G~-菌感染所占的比例高于G~+菌(68.63%vs.31.37%),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感染率最高,达19.61%。Logistics多因素回归分析的结果显示,合并糖尿病(OR=1.042,95%CI=1.007~8.978)、营养不良(OR=1.570,95%CI=1.143~2.157)及术中出血量≥500 mL(OR=1.413,95%CI=1.043-1.915)是高龄产妇剖宫产术后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合并糖尿病、营养不良、术中出血量≥500mL是高龄产妇发生剖宫产术后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应针对上述高危因素积极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有效降低高龄产妇剖宫产术后感染的发生风险,促进产后恢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脑肿瘤患者术后颅内感染病原学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选取医院2013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脑肿瘤手术患者920例,统计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分析颅内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脑肿瘤术后患者颅内感染48例,感染率为5.22%,感染患者共分离出病原菌46株,其中革兰阳性菌14株,占30.44%,革兰阴性菌31株,占67.39%,真菌1株,占2.17%;革兰阴性菌对阿米卡星、庆大霉素、亚胺培南、美罗培南耐药率较高,革兰阳性菌对万古霉素、红霉素、利福平耐药率较高;脑脊液漏、手术持续时间≥3h、后颅窝手术为脑肿瘤术后颅内感染的相关因素;脑脊液漏、手术持续时间≥3h和后颅窝手术为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革兰阴性菌为脑肿瘤患者术后颅内感染主要病原菌,颅内感染危险因素较多,应针对病原菌特点及危险因素,采取相应的措施,降低颅内感染。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2014年2月至2015年12月期间随机抽取的400例剖宫产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00例,其中观察组为存在术后感染患者,对照组为术后未发生感染者,分析患者产生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同时分析对应的护理防范措施。结果:术后感染高危因素中包括体质量高、病房患者数量多、夏季季节、阴道检查频次高、血红蛋白水平低、胎膜早破、手术时间长、没有运用抗感染药物以及备皮后未尽快手术等。结论:导致剖宫产术后感染的因素较多,要针对性相关问题做好对应的护理处理才能有效保证降低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后不同抗菌药物使用方案与产褥感染的关系,以降低产褥感染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行剖宫产手术患者2160例,其中86例发生产褥感染,按照抗菌药物使用方案的不同,将产妇分为A、B、C、D组,对4组产妇的相关临床资料及术后产褥感染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160例患者发生产褥感染86例,感染率3.98%;其中A组体温恢复时间(79.5±11.8)h,产褥感染12例,感染率2.32%,药物费用(350±13)元,B组体温恢复时间(73.3± 13.5)h,产褥感染32例,感染率4.71%,药物费用(110±26)元,C组体温恢复时间(46.6±17.2)h,产褥感染5例,感染率1.10%,药物费用(280±20)元,D组体温恢复时间(98.7±15.3)h,产褥感染37例,感染率7.28%,药物费用(60±12)元;所有患者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平均3~5 d,D组患者体温恢复正常时间较其他组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D3组抗菌药物使用费用与A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患者产褥感染率明显高于A、B、C3组产褥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产后合理应用抗菌药物能降低产褥感染的发生率,对保障产妇生命健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由于剖宫产术后病人时有发热情况发生,给病人增加了不同程度的痛苦,延长了住院时间,增加了病人的经济负担。为了减少发热,有效地预防感染,下面对我院3年来的剖宫产术后病人进行了调查分析,既了解了抗生素使用的现状,也找到了存在的问题及防范措施,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