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股腘动脉病变内植入长段支架存在明显的弊端,减少血管内支架植入已成为股腘动脉病变腔内治疗的临床热点。药物涂层球囊和血管腔内减容能够减少支架植入的数量和长度,且二者存在互补优势。另外,新型点式支架为股腘动脉病变植入支架提供了新的理念。未来,可降解点式支架的研发可使股腘动脉病变的腔内治疗达到理想的“leave nothing...  相似文献   

2.
复杂股腘动脉病变(CFPAL)是临床治疗难点。药物涂层球囊(DCB)可携带药物直达病变部位释放,使药物在靶部位高浓度聚集,且可抑制内膜增生。定向斑块旋切术(DA)可通过切除血管斑块使DCB携带的药物更好地渗透入血管壁,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本文对DCB、DA治疗CFPAL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目的 紫杉醇药物涂层球囊治疗股腘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短期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山东省千佛山医院)紫杉醇药物涂层球囊治疗股腘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26例(29条患肢)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术后第7天复查踝肱指数(ABI),术后1、3、6个月进行随访,统计靶血管一期通畅率、临床再干...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Rotarex机械血栓切除联合药物涂层球囊(drug-coated balloon, DCB)扩张治疗股腘动脉硬化闭塞症支架内再狭窄(in-stent restenosis, ISR)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3月~2022年3月53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支架植入后再狭窄资料。覆膜支架9例,裸支架44例。均行Rotarex机械血栓切除联合DCB扩张治疗。术后予抗血小板及抗凝治疗。结果 53例均下肢动脉再通成功。Rotarex机械血栓切除联合DCB扩张治疗后造影,3例支架内残余血栓,留置溶栓导管溶栓,复查造影显示血流恢复;5例膝下动脉栓塞,其中胫腓干动脉开口处3例,经6F外周血栓抽吸导管吸栓后血流通畅,胫后动脉近段闭塞2例,经球囊扩张后血流通畅。3例残余狭窄>30%,置入补救性支架。术后未出现穿刺点相关并发症,无心脑血管意外或死亡。术前踝肱指数(ankle brachial index, ABI)0.33±0.06,术后出院时0.84±0.07(t=-39.443,P<0.001)。53例均完成3个月随访,52例完成6个月随访,49例完成12个月随访。...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估Rotarex减容联合药物涂层球囊治疗股腘动脉支架内再闭塞(in-stent occlusion, ISO)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9月至2021年1月我院收治的12例股腘动脉ISO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行Rotarex减容联合药物涂层球囊治疗。术后3、6、12个月使用多普勒超声检查随访。结果 本组患者病变长度为80~170 mm,平均(118.58±25.27)mm,单纯股浅动脉ISO 8例,合并腘动脉病变4例。12例患者均成功完成治疗,术中无动脉破裂穿孔,术后无穿刺点并发症发生,无心脑血管意外及死亡病例。术后患者Rutherford分级下降,ABI由术前0.49±0.12增至术后0.93±0.10,均较术前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组患者均完成随访,平均时间(12.08±3.78)个月。超声随访显示,靶血管再通后12个月一期通畅率为84.2%(10/12),12个月免于临床驱动的靶血管再干预率为91.7%(11/12)。1例患者再次出现临床症状并于术后第11个月行DCB处理后症状缓解。随访期间无死亡及截肢事件发生。结论 Rotarex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药物涂层球囊(drug-coated balloon,DCB)联合金属裸支架(bare metal stent,BMS)植入与普通球囊(plain old balloon angioplasty,POBA)联合BMS植入治疗股腘动脉泛大西洋协作组(TASC)D级病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TurboHawk旋切系统联合药物涂层球囊(DCB)治疗股腘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支架内再狭窄(ISR)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63例股腘动脉支架植入术后ISR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将其分为2组,观察组(n=28)接受TurboHawk旋切联合DCB治疗,对照组(n=35)接受单独DCB治疗,对比2组临床效果及预后。结果 63例治疗均获成功,无死亡或截肢病例。术前、术后7天及6个月2组踝肱指数(ABI)差异,术前、术后即刻及6个月靶血管最小管腔直径(MLD)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12个月观察组ABI、MLD均高于对照组,晚期管腔丢失率(LLL)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术后3、6、12个月靶血管一期通畅率分别为100%(28/28)、89.29%(25/28)及78.57%(22/28),对照组分别为91.43%(32/35)、71.43%(25/35)及51.43%(18/35),2组术后3、6个月靶血管一期通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12个月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28)。结论 血管腔内斑块旋切术联合DCB治疗股腘动脉ISR效果较好,近中期效果尤为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构建药物涂层球囊(DCB)治疗原发性股腘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预后评分模型,并探讨高危患者从联合定向经皮腔内斑块旋切术(DA)中的获益。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0月至2019年1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血管外科收治的114例原发性股腘动脉硬化性闭塞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接受单纯DCB治疗患者95例(108条患肢),其中男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药涂球囊扩张治疗股浅动脉支架内再狭窄(ISR)的短-中期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血管外科2016-10—2018-10行球囊扩张治疗的53例股浅动脉ISR患者的临床资料.按应用的球囊分为药涂球囊组(32例)和普通球囊组(21例).比较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和短中期临床效果.结果 2组患者的一般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药物涂层球囊和普通球囊治疗下肢股腘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腔内治疗后支架内再狭窄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至2017年12月于山西白求恩医院血管外科因下肢股腘动脉硬化闭塞症腔内治疗后支架内再狭窄行手术治疗的9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的一期通畅率。结果:43例使用药物涂层球囊,48例使用普通...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定向斑块旋切术联合药物涂层球囊血管成形术治疗缺血性糖尿病下肢病变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5月—2023年5月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连续收治的应用定向斑块旋切治疗的缺血性糖尿病下肢病变患者30例,平均年龄(68.6±13.2)岁,Rutherford分级≥3级,平均病变长度(15.13±9.56)mm,慢性完全性闭塞病变9例(30%),均行定向斑块旋切术联合药物涂层球囊血管成形术治疗。主要观察指标为一期通畅率和二期通畅率。次要观察指标包括技术成功率、截肢率和免于靶病变血管重建率(TLR)。结果:30例患者均应用定向斑块旋切术联合药物涂层球囊血管成形术治疗,技术成功率为100%,术后平均随访7~20(10.7±1.8)个月,随访期间,2例患者因趾端坏死行坏死趾骨截趾术,无大截肢或死亡等重大事件发生。一期通畅率为80.0%(26/30),二期通畅率为93.3%(28/30)。所有患者未行补救性支架植入。围手术期发生并发症5例,其中血管穿孔3例(10.0%),远端栓塞2例(6.7%),术中均及时通过腔内治疗缓解。结论:定向斑块旋切术联合药物涂层球囊扩张成形术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Turbo Hawk斑块旋切术联合药物涂层球囊(DCB)治疗股浅动脉长段硬化闭塞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血管外科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采用Turbo Hawk旋切术联合DCB治疗的21例股浅动脉长段硬化闭塞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处理单侧病变。其中男性15例,女性6例,年...  相似文献   

13.
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是治疗股腘动脉硬化性病变的首选方法,术后较高的再狭窄率是临床亟待解决的问题。药物涂层球囊(DCB)作为一种新兴治疗手段,可抑制血管内膜增生及炎症反应,在股腘动脉硬化性病变的初次治疗及支架内再狭窄的治疗方面可明显降低晚期管腔丢失及靶病变血运重建率。此外,DCB联合斑块切除术、DCB联合金属支架植入术可改善股腘动脉重度狭窄的临床疗效。本文对近年来DCB在股腘动脉硬化性病变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Viabahn覆膜支架植入治疗股腘动脉支架内再狭窄(in-stent restenosis,ISR)的临床效果。方法2018年5月~2020年11月,我科对16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股腘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发生ISR,造影明确病变部位和性质,经球囊或减容技术行充分管腔准备后,采用Viabahn覆膜支架植入技术重建原病变血管。结果16例股腘动脉ISR血管均重建成功,Viabahn覆膜支架植入技术成功率100%。术前踝肱指数(Ankle-Brachial Index,ABI)0.31±0.12,显著低于术后0.89±0.12(t=-48.257,P=0.000);术前后Rutherford分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568,P=0.000)。围手术期无手术相关的并发症发生。16例随访12个月,3例再发支架内再狭窄,6个月靶血管二期通畅率为100.0%(16/16),12个月二期通畅率为81.2%(13/16),12个月内未发生支架断裂和截肢的病例。结论股腘动脉ISR的处理,尤其是残余狭窄严重或合并支架断裂,使用Viabahn覆膜支架能有效扩张管腔,提高通畅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腔内支架置入与斑块旋切治疗下肢动脉短段病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我院符合泛大西洋协会指南(TASC)Ⅱ分型为A、B型股浅动脉病变的患者随机分两组纳人研究,支架置人组50例(50条动脉)和斑块旋切组50例(50条动脉).Rutherford分级3~5级。通过随访对比两组患者在技术成功率、治疗成功率、首次手术费用、通畅率、术后踝肱指数(ABI)、保肢率方面的差异。结果支架置人组与斑块旋切组技术成功率均为100%;治疗成功率分别为98%和86%(P>0.05)。术后AB1分别为0.82±0.19和0.80±0.27(P>0.05)。首次手术费[(34820±1051)元比(45635±1358)元,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随访6个月(98.0%比98.0%)、1年(89.8%比85.7%)及2年(73.5%比68.8%)—期累积通畅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年二期累积通畅率(81.6%比72.9%)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保肢率(97.9%比93.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支架置入和斑块旋切治疗TASC A、B型股浅动脉病变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药物涂层球囊治疗下肢动脉支架内再狭窄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收集2019年5月至2022年8月于北京小汤山医院接受治疗的76例下肢动脉支架内再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是否使用药物涂层球囊将其分为治疗组(n=36)和对照组(n=40)。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时间(术前、术后6个月)的踝肱指数、靶病变管腔狭窄程度、靶病变管腔内径,统计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时的管腔通畅率及安全性指标。结果 两组患者均成功进行球囊扩张,即刻手术成功率均为100%,围手术期及住院期间均未发生出血、过敏、死亡等不良事件。术后6个月,治疗组患者靶病变血管通畅率为97.2%(35/3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30/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的踝肱指数、靶病变管腔内径均高于本组术前,靶病变管腔狭窄程度均低于本组术前,且治疗组患者的踝肱指数、靶病变管腔内径均高于对照组患者,靶病变管腔狭窄程度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药物涂层球囊治疗下肢动脉支架内再狭窄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紫杉醇药物球囊(drug-coated balloon,DCB)在股腘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中的疗效及不同病变特征间的疗效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19年7月阜外医院血管中心125例经DCB治疗的股腘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患者(141侧肢体)的临床及随访资料。结果:所有患者中位随访时间19个月,纳入病...  相似文献   

18.
股腘动脉(FPA)是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好发部位。腔内治疗是治疗FPA硬化闭塞症的主要方式,然而术后再狭窄是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普通球囊血管成形术相比,药物涂层球囊(DCB)可明显提高管腔通畅率。良好的血管准备是充分发挥DCB预防再狭窄作用的前提,但在严重钙化、完全闭塞以及支架内再狭窄等复杂性FPA病变的治疗过程中,由于弹性回缩及限流性夹层等原因,DCB的应用受到限制。斑块切除技术虽不能提高血管的远期通畅率,但管腔即刻血流恢复良好,可为应用DCB创造条件。本文基于斑块切除系统和DCB的特点对二者联合治疗FPA硬化闭塞症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紫杉醇药物涂层球囊(drug-coated balloon,DCB)在股腘动脉粥样硬化性闭塞症(arteriosclerosis obliterans,ASO)腔内治疗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对2016年12月至2018年12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血管外科连续收治并接受DCB治疗的慢性股腘动脉闭...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药物涂层球囊(DCB)治疗股腘动脉长段病变的中远期结果及其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21年5月于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血管外科接受DCB治疗的114例股腘动脉长段病变(卢瑟福分级2~6级)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75例, 女性39例, 年龄(71.9±8.4)岁(范围:49~89岁)。114例患者共有138处股腘动脉长段病变, 其中初次病变111处(80.4%, 111/138), 闭塞病变116处(84.1%, 116/138), 病变长度(280.9±78.7)mm(范围:150~520 mm);联合减容治疗59处(42.8%, 59/138), 植入补救支架27处(19.6%, 27/138)。通过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别计算患者的累积初始通畅率、免于临床驱动的靶病变再次干预率、累积总体生存率。通过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 筛选影响股腘动脉长段病变通畅率的相关因素。结果 114例患者均完成DCB治疗, 技术成功率为98.2%(112/114)。术后平均随访18个月(范围:3~54个月)。术后12、24和36个月累积初始通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