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3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对静脉输液拔针后两种按压方式进行比较.方法:选择2009年2~10月十堰市人民医院心胸外科输液治疗的患者186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93例采用改良纵向大面积按压法,对照组93例采用传统横向小面积按压法,比较两组患者出血及皮下淤血的发生率.结果:改良纵向大面积按压法与传统横向小面积按压法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建议今后工作中,从人性化护理出发,注意按压方式,保护静脉血管,减轻患者的痛苦.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静脉输液后2种拔针方法的效果。方法将400例静脉输液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拔针法.观察组行缓慢拔针法。结果观察组患者拔针后疼痛、皮下瘀血发生率少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缓慢拔针按压方法可减轻患者的痛苦.利于再次静脉穿刺。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DSA、CT、B超3种方式引导下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的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4月至2018年2月行颈内静脉输液港植入共82例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DSA引导组30例,CT引导组22例,B超引导组30例,比较其手术时间、辐射剂量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3组病人经颈内静脉植入输液港的穿刺成功率均为100%。CT引导组手术时间显著长于其他两组(P<0.05)。该组接受的辐射剂量也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DSA引导组各有1例出现气胸、血胸和颈部牵拉感。CT引导组1例出现颈部牵拉感。B超引导组中各有1例出现颈部牵拉感和颈部穿刺点导管折角。3组在并发症发生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3组无1例出现感染、气体栓塞、心律失常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DSA引导下行颈内静脉PORT植入,其操作便利、耗时短、辐射剂量少,但盲视下行颈内静脉穿刺存在一定风险。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复方阿替卡因在控制老年患者静脉穿刺疼痛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例行静脉输液治疗的老年慢性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穿刺前2 min给予复方阿替卡因涂搽,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涂搽。采用Wong-Banker面部表情量表和VAS量表评价疼痛评分,并比较两组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复方阿替卡因应用于老年患者静脉穿刺,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疼痛,增加患者满意度,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 比较乳腺癌化疗患者2种臂式输液港植入方式的效果,为选择适宜植入方式及维护提供参考。方法 比较原位植入港座227例(原位组)与隧道式植入港座195例(隧道组)手术时间、感染、血栓、输液功能障碍、淤血消散时间等指标。结果 原位组手术时间显著短于隧道组,疼痛评分、输液港功能障碍、淤血发生率及淤血消散时间显著高于(长于)隧道组(均P<0.01);输液港感染及血栓发生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原位输液港植入操作时间较短,隧道输液港港座植入患者疼痛及出血情况较轻、输液功能障碍发生率低。可视患者具体情况合理选择。  相似文献   

6.
静脉输液后两种拔针方法效果比较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目的比较静脉输液后2种拔针方法的效果。方法将400例静脉输液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拔针法,观察组行缓慢拔针法。结果观察组患者拔针后疼痛、皮下瘀血发生率少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缓慢拔针按压方法可减轻患者的痛苦,利于再次静脉穿刺。  相似文献   

7.
静脉穿刺是临床常见的护理技术操作,其穿刺手法直接影响穿刺水平和患者配合治疗的情绪。为了提高静脉穿刺水平,减轻或消除患者因穿刺而导致的痛苦,我们将传统静脉穿刺方法进行了改进,有效提高了一次穿刺成功率,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两种静脉穿刺方法的效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宁 《护理学杂志》2008,23(21):41-41
静脉穿刺是临床常见的护理技术操作,其穿刺手法直接影响穿刺水平和患者配合治疗的情绪.为了提高静脉穿刺水平,减轻或消除患者因穿刺而导致的痛苦,我们将传统静脉穿刺方法进行了改进,有效提高了一次穿刺成功率,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 对PICC和PORT的综合效果指数进行测算,以评价两种中心静脉输液技术的综合输液效果。 方法 抽取上海市某三级甲等医院采用PICC或PORT行中长期静脉输液的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回顾性队列研究和横断面调查收集两种静脉输液技术的安全性、有效性及患者体验相关指标,测算并比较两种中心静脉输液技术在总留置时间、留置3~个月、6~个月及9~12个月的综合效果指数。 结果 PICC和PORT置管患者分别纳入377例、293例,PICC留置时间显著短于PORT,置管及维护过程中次要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PORT,生活质量得分显著低于PORT(均P<0.05)。PICC在总留置时间、留置3~个月、6~个月及9~12个月的综合效果指数值均小于PORT。 结论 PORT的综合输液效果优于PICC,从输液效果角度,建议优先选择PORT作为中长期静脉输液的血管管路。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锁骨下静脉与颈内静脉两种不同穿刺方式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的对比研究。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2月至2014年3月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2897例成人植入式静脉输液港锁骨下静脉与颈内静脉穿刺植入的操作方法,并比较两种植入术式的相关并发症。结果 2897例中经颈内静脉穿刺共2718例(93.82%),其中经左颈内静脉穿刺1222例,经右颈内静脉穿刺1496例;经锁骨下静脉穿刺179例(6.18%),其中经左锁骨下静脉穿刺77例,经右锁骨下静脉穿刺102例。颈内静脉穿刺成功率(98.68%)明显高于锁骨下静脉穿刺成功率(88.83%)(χ2=80.814,P=0.000)。发生植入时并发症25例(0.86%,25/2897),锁骨下静脉穿刺气胸发生率(4.47%,8/179)明显高于颈内静脉穿刺气胸发生率(0.04%,1/2718)(χ2=106.54,P=0.000)。左右侧锁骨下静脉穿刺气胸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79% vs. 1.96%,P=0.077)。左右侧锁骨下静脉穿刺血胸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8% vs. 0.07%,P=0.697)。全组无死亡病例发生。结论 植入式静脉输液港是临床需要长期静脉输液的常用技术。颈内静脉穿刺植入为一项安全、有效、并发症发生率相对较低的技术。  相似文献   

11.
完全植入式给药装置(totally implantable access port,以下简称PORT)是完全植入皮下并可长期留置的输液通道,可用于各种液体输注,包括化疗药物、肠外营养液和血液制品等。PORT具有护理简单、感染和栓塞风险低以及病人舒适度高等优势。根据不同输注路径,PORT包括静脉型[1]、腹腔型[2]和动脉型[3]、鞘内型[4],临床以静脉型PORT应用较为广泛。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总结经颈内静脉放置全植入式输液港(TIVAP)作为乳腺癌化疗静脉输液通路的使用经验。方法对2013年6月~2015年12月486例行输液港植入术的乳腺癌化疗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观察其术后及远期并发症。结果全部病例均在术中成功完成输液港植入。l例出现心悸不适,2例穿刺点周围局部血肿,1例囊袋内港体周围血肿,2例气胸,3例导管相关性感染,2例导管堵塞,1例导管断裂。至末次随访,65例带管时间4~30个月,中位带管时间15个月。本组未出现导丝断裂、pinch-off综合征等严重并发症。结论经颈内静脉放置全植入式输液港是乳腺癌化疗安全、有效的输液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