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了解梅州市梅县区妇女乳腺癌及乳腺疾病的检出情况,为进一步优化乳腺癌筛查防控策略提供依据。 方法 2017年1月—2020年12月,对在梅州市梅县区乳腺癌免费筛查机构接受乳腺检查的35岁以上妇女进行视诊、触诊和乳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乳腺彩超检查结果采用乳腺影像报告及数据系统(Breast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 BI-RADS)标准分级,乳腺彩超结果BI-RADS分级为0级和3级以上者建议到指定机构进行乳腺X线检查,乳腺X线检查结果同样采用BI-RADS分级标准报告结果。将BI-RADS 1级定义为正常乳腺,将BI-RADS 2~3级定义为良性乳腺疾病,将BI-RADS 4~5级定义为乳腺癌高风险。 结果 2017—2020年梅州市梅县区共对18 355名35岁以上妇女进行乳腺癌筛查,共检出良性乳腺疾病3 498例,检出率为19.06%,乳腺癌高风险140例,检出率为0.76%。良性乳腺疾病检出率(χ2趋势=280.087,P<0.001)和乳腺高风险检出率(χ2趋势=34.566,P<0.001)均呈逐年上升趋势。40~<50岁妇女良性乳腺疾病和乳腺癌高风险检出率均最高,检出率分别为25.43%和0.93%。生育年龄≥30岁,无母乳喂养史、未绝经、有乳腺癌家族史的其良性乳腺疾病的检出率较高(均P<0.05)。无母乳喂养史和有乳腺癌家族史的研究对象乳腺高风险检出率较高(均 P<0.05)。此外,随着学历的升高,良性乳腺疾病和乳腺癌高风险的检出率均增高(P<0.05)。 结论 2017—2020年梅州市梅县区35岁以上妇女良性乳腺疾病、乳腺癌高危风险的检出率相对较低,但呈上升趋势,应将围绝经期女性、高学历女性、晚育女性和有乳腺癌家族史女性作为乳腺癌筛查的重点人群,以提高乳腺疾病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广州市番禺区农村妇女"乳腺癌"发病情况,探讨"乳腺癌"的发病因素与干预措施。方法对广州市番禺区53650名农业户籍的常住妇女进行免费"乳腺癌"筛查。采用临床手诊+乳腺B超检查为初筛,乳腺B超BI-RADS分级3级以上者免费提供乳腺钼靶X线摄片检查,钼靶检查结果为BI-RADS分级4a级以上,经专家会诊,结合临床症状,进一步做活组织病理检查或乳腺导管检查。结果病理诊断确诊乳腺癌49例,阳性检出率为91.33/10万。结论广州市番禺区农村妇女乳腺癌发病率高,应定期开展乳腺疾病的普查普治,做到早诊早治。  相似文献   

3.
《现代医院》2019,(10):1526-1529
目的探讨彩超的BI-RADS分级在不同年龄患者良恶性肿瘤诊断研究。方法选取我院接收的500例乳腺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由超声医师进行检查及操作,分为传统乳腺彩超诊断组和乳腺彩超BI-RADS分级诊断组,传统乳腺彩超诊断组以传统方法对乳腺肿瘤进行定性,由彩超医生凭经验主观诊断。乳腺彩超BI-RADS分级诊断组根据2017年美国放射学会提出的"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US)进行分级,针对不同年龄段患者的乳腺肿瘤的声像图特征执行差别化诊断标准。对两组不同年龄的乳腺肿瘤患者的诊断准确率进行比较。结果经手术病理证实,传统乳腺超声诊断组有14例为恶性肿瘤,乳腺彩超BI-RADS分级诊断组有15例为恶性肿瘤。传统彩超诊断组对乳腺肿瘤患者的诊断符合率(35. 9%)显著低于乳腺彩超BI-RADS分级诊断组(80. 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不同年龄乳腺肿瘤患者中,乳腺彩超BI-RADS分级诊断组的诊断确诊率高于乳腺彩超BI-RADS分级诊断组,且乳腺病灶BI-RADS分级为5级者均为恶性肿瘤,如为4b-4c级,则需进行进一步的病理检查确诊; 3-4a级多数未良性肿瘤。结论对于乳腺肿瘤良恶性的定性,乳腺彩超BI-RADS分级诊断组术前彩超诊断精准率相对较高,有效的为临床提供更为精准的术前诊断,提高诊断水平,以选择更适合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乳源瑶族自治县瑶族妇女乳腺癌的危险因素。方法以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我院收集的1 504例乳源瑶族妇女作为研究对象,并以2039岁,≥40岁作为年龄段分组,对两组研究对象采取问卷调查、乳腺临床检查、乳腺B超BI-RADS分级、乳腺钼靶BI-RADS分级等筛查方法。结果 2039岁,≥40岁作为年龄段分组,对两组研究对象采取问卷调查、乳腺临床检查、乳腺B超BI-RADS分级、乳腺钼靶BI-RADS分级等筛查方法。结果 2039岁瑶族妇女乳腺B超筛查人数:742人;乳腺B超BIRADS分级:B0级3人,B1级648人,B2级63人,B3级28人,B4级0人,B5级0人,B6级0人;≥40岁瑶族妇女乳腺B超筛查人数:762人;乳腺B超BI-RADS分级:B0级0人,B1级637人,B2级102人,B3级15人,B4级8人,B5级0人,B6级0人。结论我县瑶族妇女基本上没有明显的乳腺癌高危因素,且通过乳腺临床检查、乳腺超声、乳腺钼靶进行乳腺癌普查可以提高乳腺癌的诊断率,降低假阴性率,对乳腺癌的筛查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对丽水市区2004—2007年乳腺疾病普查中乳腺癌的筛查情况分析,以期了解本地区乳腺癌发病趋势,寻找提高乳腺癌早期检出率的方法。方法:采用乳腺触诊作乳腺癌初筛检查,触诊乳腺有肿块、结节、溢液或局限增厚腺体者,进行彩超和X线检查。结果:乳腺癌患病率平均为54.61/10万,40~59岁组为本地区乳腺癌高发年龄段。结论:应教会妇女乳腺自检方法,定期开展乳腺疾病普查,提高乳腺癌检出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福建省农村妇女乳腺癌的流行情况。方法采用乳腺临床体检、彩超与钼靶检查相结合方法对27个县(市、区)36 075名35~64岁农村妇女进行普查。结果 36 075名35~64岁农村妇女中,过去接受过检查者占17.4%;病理检查确诊乳腺癌29例,检出率80.4/10万,早诊率34.5%,患者平均(49.8±6.5)岁;BI-RADS分级情况:2级和3级各1例(3.4%),4级19例(65.6%),5级8例(27.6%);最终诊断情况为:小叶瘤变和恶性分叶状肿瘤各1例(3.4%),导管原位癌6例(20.7%),微小浸润癌2例(6.9%),浸润癌19例(65.6%)。结论普及妇女乳房保健知识和自我检查方法,采用乳腺临床检查联合彩超检查作为农村妇女普查手段符合中国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Encor微创旋切系统联合超声BI-RADS分级在乳腺病灶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笔者所在医院2009年9~2010年12月行乳腺病灶Encor微创手术切除的82例患者的乳腺超声BI-RADS分级和术后病理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Encor微创手术操作成功率达100%.82例患者中乳腺癌3例,纤维腺瘤71例,导管内乳头状瘤3例,乳腺腺病5例.超声BI-RADS分级2级10例,3级有48例,4级22例,5级2例.BI-RADS分级2~3级病例无乳腺癌;BI-RADS分级4级有2例乳腺癌,占4级病例的(2/22);BI-RADS分级5级有1例乳腺癌,占4级病例的(1/2).术后发生局部血肿3例,皮下淤血10例,无感染及其他并发症,皮肤切口无明显切口瘢痕.乳腺良性肿瘤3~6个月超声复查均未见复发.结论 Encor微创旋切系统对乳腺病灶切除活检效果良好,联合超声BI-RADS分级能准确评价乳腺病灶的性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及乳腺钼(Mo)靶X射线影像在乳腺原位癌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2003年10月至2009年9月在本院住院并经术后组织病理学诊断证实为乳腺原位癌的21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其临床资料、彩色多普勒超声结果及乳腺钼靶X射线影像结果进行分析,并按照乳腺影像学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分级标准进行分级,并采用Cohen kappa(k值)统计方法评估两种分级方法的符合程度.结果 21例患者的彩色多普勒超声结果按照BI-RADS及BI-RADS关于超声诊断(BI-RADS-US)分级标准进行分级的结果:2例(9.52%)为5级;15例(71.42%)为4级(4A亚级为5例,4B亚级为4例,4C亚级为6例);4例(19.04%)为3级.乳腺钼靶X射线影像结果按照BI-RADS分级标准:2例(9.52%)为2级;3例(19.04%)为3级;13例(61.90%)为4级(4A亚级为3例,4B亚级为7例,4C亚级为3例);3例(14.29%)为5级.21例患者乳腺钼靶X射线影像和彩色多普勒超声的BI-RADS分级(≥4级)结果完全一致为15例(71.42%).Cohen Kappa(k)值为0.73(>0.6),表明两种诊断方法的BI-RADS分级结果一致性良好.结论 乳腺钼靶X射线影像及乳腺彩色多普勒超声结果的BI-RADS与BI-RADS-US分级检查结合临床检查对于乳腺原位癌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4752例妇女乳腺疾病普查分析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妇女乳腺疾病患病情况,通过普查使乳腺疾病早发现、早治疗。方法:2007年1月~6月,应用乳腺近红外线诊断仪对我院辖区4 752例妇女进行乳腺疾病普查,发现乳房肿块继续行乳腺彩超、钼靶摄像、针吸细胞学、活检等检查,发现乳头溢液行溢液涂片检查。结果:查出乳腺疾病1 784例(37.54%),乳腺增生症1 691例(35.59%),乳腺纤维腺瘤42例(0.88%),导管扩张症6例(0.13%),脂肪瘤30例(0.63%),乳腺癌2例(0.04%),其它13例(0.27%)。城镇妇女乳腺疾病患病率显著高于农村妇女(P<0.01),中年女性发病率较高。结论:需进一步提高妇女乳腺保健意识,积极开展乳腺疾病普查和加大普查工作力度,对乳腺癌预防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病理对照,探讨超声BI-RADS分级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430例乳腺癌的超声BIRADS分级情况,与病理对照,寻找两者的相关性。结果:430例乳腺癌患者中,初始评估超声BI-RADS 5级297例,BIRADS 4C级34例,BI-RADS 4B级20例,BI-RADS 4A级28例,BI-RADS 3级51例,阳性预测值88.13%;重新评估超声BI-RADS分级后,阳性预测值提升为93.72%。BI-RADS 5级与组织病理学诊断基本一致,BI-RADS 3~4级与组织病理学诊断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癌在肿块直径<2 cm、L/T<1、内部回声均匀、呈低或无回声、后方回声增强,或未见明显实质性肿块仅表现为不均质低回声区等情况下,与乳腺良性病变难以鉴别,正确评估超声BI-RADS分级存在一定的难度。结论:超声BI-RADS分级有利于提高乳腺癌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2021年广东省户籍35~64周岁常住妇女的乳腺癌筛查现状及分布特征,为制定有效的乳腺癌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21年广东省妇女乳腺癌筛查情况年报表的数据,对2021年广东省珠三角地区、粤东地区、粤西地区(包括湛江、茂名和阳江3个地市)及粤北地区共21个地市接受乳腺癌筛查的2 231 092名35~64周岁妇女筛查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21年广东省妇女乳腺癌筛查率为37.78%;乳腺癌筛查彩色超声检查结果显示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4类和5类的比例为1.78%,乳腺X线检查BI-RADS 4类和5类为6.61%,组织病理学检查乳腺癌检出比例为18.17%。乳腺X线随访检查率为28.95%,组织病理学随访检查率为22.05%。全省乳腺癌检出率为171.71/10万,珠三角、粤东、粤西和粤北地区乳腺癌检出率分别为182.71/10万、148.37/10万、232.26/10万和114.62/10万,不同地区乳腺癌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6.284,P<0.05)。乳腺癌早期诊断率为40.41%,早期治疗率为...  相似文献   

12.
妇女乳腺普查5000例结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遵义市红花岗区妇女乳腺疾病的发病情况。方法:采用乳腺临床触诊检查、便携式B超、乳腺彩超、乳腺X线检查和肿块活检等方法对5000例35~69岁妇女进行乳腺疾病普查。结果:乳腺增生是乳腺疾病首位原因,平均检出率为45.42%,乳腺癌平均检出率为0.04%;35~49岁是乳腺癌高发年龄段。结论:普及宣传妇女乳腺疾病防治知识,注意各年龄阶段乳腺疾病防治重点,合理认识和正确使用普查方法可提高乳腺癌检出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北京市密云区适龄妇女宫颈癌、乳腺癌患病情况,为"两癌"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宫颈癌筛查含妇科、阴道镜和组织病理检查。乳腺癌筛查含乳腺临床(手诊)、彩超和乳腺X线摄影检查。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2015年密云区宫颈癌筛查64 431人,妇科检查异常22 408人,检出率34.8%,其中妇科炎性疾病检出率14.7%;筛查出宫颈上皮内瘤变368人,检出率571.2/10万;宫颈癌12人,检出率18.6/10万。乳腺癌筛查70 417人,检出乳腺增生16 733人,检出率23.8%;其次,乳腺纤维腺瘤106人,检出率150.5/10万;筛查出乳腺癌21例,检出率29.8/10万。结论密云区妇女生殖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应加强筛查或体检,及早采取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农村妇女两癌筛查的实践,提供评价数据,探讨筛查模式。方法 2009—2011年襄垣县妇幼保健院对该县适龄妇女开展宫颈癌筛查,经醋酸/碘染色后肉眼观察,阳性者转诊阴道镜,镜下有病变时取活检,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开展乳腺癌筛查,以临床检查为初筛,阳性或可疑者通过彩超检查,结果阳性或可疑者行乳腺X线进行诊断。X线阳性或可疑者取活检,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结果完成27 517名妇女的宫颈癌筛查,6 122名妇女的乳腺癌筛查,其中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Ⅱ级及以上病变的患病率为0.49%,早诊率为91.2%。乳腺良性肿瘤33例(0.53%),乳腺癌2例(0.03%),早诊率为50.0%。结论宫颈癌检查有筛查基础,筛查及早诊、早治效果明显。乳腺癌筛查仍需规范加强技术培训,提高筛查水平。同对对农村妇女进行宫颈癌、乳腺癌联合筛查优于单一项目筛查。筛查体系和技术队伍建设是基层妇女保健服务的保证。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索适龄妇女乳腺癌筛查及早诊早治服务管理模式,提高适龄妇女的参检率和筛查质量,提高乳腺癌的早诊早治率,为政府保障妇女健康提供全方位的科学依据。[方法]采取以妇幼保健三级网络为平台、多部门协作、适龄妇女及家庭广泛参与的乳腺癌筛查及高危可疑人群专人咨询随访管理的早诊早治模式,利用2008-2009年中央补助地方项目资金和筛查技术方案,对10 000例适龄妇女采用问卷调查、触诊、钼靶和B超组合检查模式实施适龄妇女乳腺癌初筛,次年对其中的7000例进行了复查。[结果]乳腺疾病检出率为29.7%,其中乳腺癌检出率60/10万(早期乳腺癌50/10万);乳腺增生症检出率27.24%;乳腺囊肿检出率50/10万;乳腺纤维瘤检出率50/10万。患病高峰年龄在38~50岁。[结论]基于妇幼保健系统为平台的红塔区适龄妇女乳腺癌筛查及早诊早治管理模式科学、可行。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乳腺血氧功能影像检查仪联合钼靶X线检查在40岁及以上体检妇女乳腺癌筛查中的作用。方法10 076名妇女进行乳腺癌筛查,均进行乳腺血氧功能影像检查仪及钼靶X线检查,将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Ⅲ级以上妇女进行的活检病理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对比不同检查方法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 10 076名体检妇女中经乳腺血氧功能影像检查仪、钼靶X线诊断为BI-RADSⅢ级以上235例,其中早期乳腺癌13例,良性病变222例;乳腺血氧功能影像检查仪灵敏度为69.23%,特异度为85.59%;钼靶X线灵敏度为76.92%,特异度为82.88%;联合检查灵敏度为100.00%,特异度为82.88%;乳腺血氧功能影像检查仪联合钼靶X线的正确指数0.829高于单项检测的正确指数0.548和0.598(U=2.117、2.501,P0.05)。结论乳腺血氧功能影像检查仪联合钼靶X线检查能有效提高40岁及以上体检妇女乳腺癌筛查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7.
汇川区5000例妇女乳腺疾病普查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贵州省遵义市汇川区妇女乳腺疾病患病状况。方法:采用乳腺临床触诊检查、乳腺钼靶、乳腺彩超和肿块活检等方法对5 000例35~69岁妇女进行乳腺疾病普查。结果:5 000例妇女中发现妇女1 959例妇女患乳腺疾病,患病率为39.18%,其中乳腺癌4例,乳腺疾病发病率因年龄不同有明显差异。结论:40~60岁为遵义市汇川区妇女乳腺癌的高发年龄,积极开展妇女乳腺疾病的普查,教会妇女进行乳房自我检查,做到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对乳腺癌的预防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倪凤  罗觉纯  李从娥 《现代保健》2010,(31):141-142
目的 了解妇女乳腺疾病患病情况.方法 应用乳腺手诊,乳腺彩超及乳腺钼靶X线对12964例35~59岁农村妇女进行检查.结果 乳腺疾病2119例患病率16.35%,其中乳腺增生1690例、乳腺纤维瘤42例、乳腺癌7例、乳腺导管扩张症7例,其它乳腺疾病373例.结论 乳腺疾病高发人群,乳腺增生症41~49岁,其次35~40岁,乳腺纤维瘤40岁以下,乳腺癌40~50岁之间,积极开展乳腺疾病普查,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对预防乳腺癌和乳腺癌早期检出率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深圳市光明新区适龄妇女两癌(乳腺癌及宫颈癌)进行筛查,根据筛查结果分析两癌发病特点,制定相应防治对策。方法选取2011年2月-2015年1月在该院辖区内筛查点进行筛查的适龄女性资料进行分析,资料来源于干部体检及免费两癌筛查。乳腺癌筛查方法:采用触诊及乳腺彩超对受检者进行乳腺癌初步筛查,对疑似病例、阳性受检者、高危人群转诊至上级医院进行乳腺靶向检查;宫颈癌筛查方法:由妇科医生进行常规妇检及阴道分泌物检查,并行液基细胞学(TCT)学检查,对结果为阳性受检者进行HPV检查,必要时行阴道镜取活检检查。结果本次共筛查12 686例女性,BI-RADS分级Ⅲ发生率各年龄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年龄段BI-RADS分级Ⅳ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CT检测结果显示,宫颈癌筛查各年龄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39岁以下女性HPV阳性率明显高于40~49岁女性及50岁以上女性(P<0.05)。本次筛查中,乳腺癌确诊7例,宫颈癌确诊9例,各年龄段乳腺癌、宫颈原位癌及宫颈浸润癌患病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39岁以下女性CIN患病率明显高于40~49岁及50岁以上女性(P<0.05)。结论 39岁以下女性HPV及CIN患病率较高,40~49岁女性BI-RADS分级Ⅲ患病率、TCT检测阳性率较高,BIRADS分级Ⅳ多见于50岁以上女性。加强育龄期妇女两癌预防的宣传力度,每年针对各年龄段高发疾病进行重点筛查,以社区为单位,建立健康管理档案,将两癌预防及筛查列为健康体检必需项目,保证健康体检率及筛查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遵义市红花岗区妇女乳腺病患病情况。方法:2009年9~12月对遵义市红花岗区的5004例妇女乳腺疾病的普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临床检查表和流行病学问卷调查形式收集资料,初筛方法为临床触诊,进一步检查采用乳腺钼靶、乳腺彩超和病理检查。结果:共筛查出各种乳腺疾病2065例,患病率为41.27%;各种乳腺疾病中,乳腺增生的患病率居首位;35~40岁是乳腺疾病的发病高峰时期,40~60岁是乳腺癌的发病高峰时期。结论:积极开展妇女乳腺疾病的普查,传授妇女乳腺自我检查的方法,提高其自我保健意识,对乳腺疾病的早期预防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