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调查三甲医院护士参与“互联网+护理服务”的意愿,分析其影响因素,为“互联网+护理服务”在湖州的顺利开展提供参考。方法 对湖州市三甲医院500名符合国家“互联网+护理服务”资质的护士,采用自制的“互联网+护理服务”意愿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30.80%的护士知晓“互联网+护理服务”政策;37.00%愿意参与“互联网+护理服务”,18.40%拒绝,44.60%持观望态度;PICC/输液港护理(64.95%)、静脉注射(63.97%)、留置引流管的护理(63.48%)、静脉输液(63.24%)、皮下及肌内注射(62.25%)及鼻饲(61.27%)是参与意愿较高的护理服务项目;护士政策知晓度、是否有足够空余时间、“互联网+护理”从业经历是影响护士参与“互联网+护理服务”意愿的主要因素。结论 护士对“互联网+护理服务”的总体参与意愿较低,而业余时间充裕、有“互联网+护理服务”从业经历以及对该项政策存在一定知晓度的护士对“互联网+护理服务”的参与意愿更强。应从多方位加大“互联网+护理服务”的推广教育,促进“互联网+护理服务”有序开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 为社区有就医需求患者提供及时方便的上门护理服务,改善患者就医体验。 方法 在医院微信服务号建立子系统“护理服务到家”,设基础护理17项、专科护理6项、母婴护理5项、检验服务11项共4类39项服务项目;对医护人员进行培训后正式运行(线上下单,上门服务)。 结果 “护理服务到家”运行128 d,上门服务652单;上门护士1 196人次、医生108人次;患者满意度为100%;上门服务项目均顺利完成,未发生投诉和不良事件,未发生医生护士相关安全问题。 结论 基层医院实施“互联网+上门护理服务”,改善了患者就医体验,同时有助于体现护士职业价值感,以及缓解看病难的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出院患者家庭成员对家庭护理服务的需求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家庭护理的完善及社区服务体系的建立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778名出院患者家庭成员进行调查。结果家庭成员对家庭护理服务完全需求496人(63.7%),部分需求178人(22.9%),不需求104人(13.4%);对护理技术、用药指导、康复护理、疾病知识、饮食指导5个方面13个条目的需求率为47.9%~93.9%;50.1%的家庭能承受的费用在800~1000元/月;家庭护理服务需求程度受患者年龄、家庭月人均收入、医疗费用来源、家庭结构、患者自理能力以及家属文化程度的影响(P0.05,P0.01)。结论大部分家庭需要家庭护理服务,且其需求程度受经济、患者病情等因素影响,应健全家庭护理服务体系满足患者家庭对家庭护理服务的需求。  相似文献   

4.
目的构建以三级综合性医院为主体的"互联网+护理服务"信息平台并运行,为"互联网+护理服务"试点工作的推进提供参考。方法成立跨部门、多学科的研发小组,依托院内信息化建设集成平台,以互联网为载体,以O2O模式为实施路径,基于J2EE平台,采用Java编程语言和服务器端Java技术开发。21例患者端用户和4名护理人员使用平台,通过量性与质性数据评价平台运行效果。结果 21例患者注册平均时间为(3.21±0.78)min,服务满意度为100%。半结构式访谈患者及护理人员的使用体验,对信息平台操作的便捷性、界面的专业性与设计感、流程的可操作性等感到满意。结论以三级综合性医院为主体的"互联网+护理服务"信息平台的构建基于政策导向与患者需求,以服务安全为核心,具有较好的适用性与易用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索以专科小组为主导的“互联网+护理服务”实施效果。方法 2022年7-12月由58名网约护士实施常规“互联网+护理服务”(实施前),2023年1-6月由103名网约护士实施以专科小组为主导的“互联网+护理服务”(实施后),评价比较实施前后网约护士接单量、接单行为及服务患者的满意度。结果 专科小组为主导的“互联网+护理服务”实施前后分别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179例次和409例次。实施后网约护士接单行为及患者对“互联网+护理服务”满意度显著优于实施前(均P<0.05)。结论 以专科小组为主导的“互联网+护理服务”有利于增强网约护士的接单行为意愿,改善患者接受“互联网+护理服务”的体验。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广东省“互联网+护理服务”试点工作进展,为政策制定提供依据。 方法 选取177所“互联网+护理服务”试点医疗机构,使用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平台统一设计的统计表进行横断面调查,包括管理及服务制度、运行机制及流程、出诊护士培训体制等。 结果 实际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工作的试点机构146个,其中三级医院占58.90%;共有13 154名护士参与服务,服务总人次为192 442,平均患者满意度96.63%,出诊护士对试点工作总体满意度为88.67%。实际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项目数43项,其中服务量排序靠前的项目为母婴护理(44 074人次)、生命体征监测(23 313人次)、家庭巡视(21 636人次);排序靠后为人工肛门便袋护理(16人次)和一般灌肠(16人次)。 结论 广东省的“互联网+护理服务”试点工作已经取得初步成效,初步形成符合本地特色的服务模式,但仍需扩大服务人群,补充服务项目,优化支付机制,加强监管系统。  相似文献   

7.
目的 调查郑州市社区居民对“互联网+护理服务”的使用意愿以及影响因素。 方法 对346名郑州市居民采用自制社区居民对“互联网+护理服务”使用意愿调查表进行调查。 结果 郑州市社区居民“互联网+护理服务”使用意愿总分61.85±10.88,不同年龄、受教育程度、居住地、医保形式、是否患有慢性病、是否了解“互联网+护理服务”的社区居民的 使用意愿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其中年龄、文化程度、患慢性病、了解“互联网+护理服务”与否是使用意愿的主要影响因素(均P<0.01)。 结论 郑州市社区居民“互联网+护理服务”使用意愿呈中等水平,该类平台应针对不同人口学特征的用户群体增加人性化、简洁化应用功能,尤其应重点关注文化程度较低的慢性病老年人群的使用意愿及体验。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护士对“互联网 +护理服务”的认知和参与意愿的现况,为促进“互联网 +护理服务”在郑州市的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对郑州市13所医院409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51.10%护士不知晓国家卫健委下发的“互联网 +护理服务”通知。82.89%护士对“互联网 +护理服务”表示支持。64.30%护士表示参与的意愿强烈。护士最愿意提供的服务项目有血糖监测(75.65%)、健康指导(74.61%)、静脉输液(74.35%)和静脉采血(71.76%),参与意愿较低的服务项目包括灌肠(38.60%)、膀胱冲洗(37.56%)、造口护理(34.46%)、吸痰(32.90%)等。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具有专科护士证书、月收入3000~5999元及知晓“互联网 +护理服务”程度高的护士更愿意参与到“互联网 +护理服务”(P<0.05,P<0.01)。结论 护士对“互联网 +护理服务”的知晓度较低,但具有较高的参与意愿。提示相关卫生部门应紧跟国家政策,加大对新兴护理模式的宣传力度,鼓励护士积极参与,以护士的认知和参与意愿为导向,完善相关法律规定,引导“互联网 +护理服务”在非试点地区进行尝试和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互联网+护理服务"的研究现状、热点情况及发展趋势,以期为我国"互联网+护理服务"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参考。方法以中国知网作为检索源,选取主题为"互联网+护理服务"的文献,检索从建库至2020年7月31日发表的相关研究文献,使用文献计量学软件Citespace5.6.R5对文献进行计量分析。结果共检索出有效文献231篇,发文量整体呈上升趋势,研究方向多集中在单一护理领域,作者和机构间合作较少,热点关键词为延续护理、专科护士、临床护士、慢性病、老年人、养老服务、医师多点执业等,研究热点变化从临床护士、护理管理者、养老服务到专科护士、质性研究、伤口造口、信息化平台、慢性病等方向。结论"互联网+护理服务"日益受到研究者关注,但仍存在诸多问题。需加强"互联网+护理服务"研究的深度和广度,注重学科间、作者和机构间的交流与合作,拓展研究主题,从而使"互联网+护理服务"得到健康发展,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延伸医院护理服务,满足患者居家护理服务需求。方法成立"互联网+护理服务"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初步构建医院-家庭、医院-社区、医院-社区-家庭3种护理服务模式,研发相应信息平台,建立运行保障机制。结果实施4个月,为83例患者提供124例次护理服务,未发生护理相关不良事件;患者满意度评分4.41±0.69;参与护理服务的31名护士对该模式的10个评价条目肯定率为64.5%~100%。结论以医院为主体的"互联网+护理服务"模式,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患者居家护理服务需求,有利于促进护士多点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构建互联网护理咨询服务模式并验证其运行效果。方法依托医院优质资源,成立互联网护理服务团队;结合民众实际需求,制定互联网护理咨询服务具体内容和流程并运行。统计线上护理就诊人数、就诊人员满意度及护士职业获益感,评价实施效果。结果 2020年1月21日至8月2日累计接诊患者3 847例次;互联网就诊人员满意率为97.79%;互联网护理服务模式实施后,护理人员职业获益感总分及各维度得分显著提高(均P<0.01)。结论开展互联网护理咨询服务能满足各类人群的护理健康咨询需求,提高就诊人群的就医满意度,并提升护理人员的职业获益感。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肠造口患者接受“互联网+护理上门服务”的真实体验,为进一步完善肠造口护理上门服务体系提供参考。方法 对11例肠造口患者进行半结构式一对一深度访谈,采用Colaizzi 7步法分析资料、提炼主题。结果 提炼出4个主题:患者选择“互联网+护理上门服务”的原因(并发症,高龄,减轻照顾者负担,住院-居家的过渡);“互联网+护理上门服务”对患者的影响(提高造口自我护理能力,帮助患者恢复正常的生活及工作,情绪治疗);“互联网+护理上门服务”与传统的医疗机构就诊的区别(节省时间,享受个体化的服务);建议(完善保险体系,普及和宣传力度有待加强)。结论 肠造口患者对接受“互联网+护理上门服务”具有积极的体验感,该方式的护理服务有利于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由医院顺利过渡到居家形式。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构建基于“互联网〖HT6K〗+医联体”的老年慢病患者延续护理模式,并评价实施效果。方法 1所三级医院、1所二级医院、1所社区医院、14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43家村卫生室建立医联体,对医联体内出院的老年慢病患者,开展“互联网+延续护理”服务。实施前后对患者的满意度、照顾者负担及护士职业认同感进行测评。结果 实施2年7个月,共开展“互联网〖HT6K〗+医联体”延续护理服务1 859例次,胃管护理最多(37.32%),其次为导尿及相关护理(35.87%);患者对9个条目的满意率为75.59%~100%;实施后,照顾者负担评分显著降低,护士职业认同感得分显著提高(均P<0.05)。结论 基于“互联网〖HT6K〗+医联体”的老年慢病患者延续护理满足了老年慢病患者的需求,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减轻照顾者负担,提升护士职业认同感。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社区现有养老服务内容以及老年人对社区养老服务的护理需求,为政府合理分配社区养老服务资源,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提供参考.方法 基于2017?2018年中国老年人健康长寿影响因素追踪调查数据(CLHLS),采集有关老年人期望社区提供的养老服务需求与社区供给情况,以及老年人人口学、社会经济状况、健康状况相关数据,运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晚期癌症患者预立医疗照护计划参与现状,分析影响因素,为针对性干预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中文版预立医疗照护计划参与问卷、家庭支持量表、创伤后成长量表对349例晚期癌症患者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 患者中文版预立医疗照护计划参与总分为84.54±23.05;处于行为改变前意识阶段、思考阶段、准备阶段、行动阶段的患者比例依次为36.7%、37.2%、22.3%及3.7%。回归分析显示,文化程度、病程、替别人做过医疗决定、家庭支持、创伤后成长是患者预立医疗照护计划参与的主要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 晚期癌症患者预立医疗照护计划参与水平处于中等偏下,仅少部分患者处于行为改变准备与行动阶段;应加强文化程度低、病程短、家庭支持及创伤后成长水平较低患者的干预与支持。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急性应激障碍发生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斯坦福急性应激反应问卷对349例脑卒中住院患者进行调查。结果共163例(46.70%)患者发生急性应激障碍;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性格、是否存在偏瘫及是否吞咽功能障碍是脑卒中患者发生急性应激障碍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P0.01)。结论脑卒中患者急性应激障碍发生率较高,内向性格及存在偏瘫和吞咽功能障碍的患者更容易发生急性应激障碍。医护人员应及时为高危患者提供个体化治疗及预见性护理,防止脑卒中患者发生急性应激障碍。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在校护理本科生自我价值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安徽省某高校护理学院420名本科生,采用青年学生自我价值感量表、人际信任量表及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护理本科生总体自我价值感条目均分3.85±0.58,一般自我价值感条目均分3.68±0.53,特殊自我价值感条目均分3.59±0.36。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社会支持、人际信任、成绩、健康状况和年级是总体自我价值感的影响因素(调整R2=0.194);社会支持、成绩、人际信任和学生干部是一般自我价值感的影响因素(调整R2=0.282);社会支持、成绩、人际信任、健康状况、年龄、留守经历和学生干部是特殊自我价值感的影响因素(调整R2=0.328)。结论护理本科生的自我价值感水平偏低,应引起社会及教育者的重视,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以提高护理本科生的自我价值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