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易超 《河南医学研究》2020,29(8):1406-1408
目的探讨经尿道钬激光膀胱肿瘤切除术对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P53、ki-67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商城县人民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92例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两组,各46例。对照组行传统经尿道电切术,观察组行经尿道钬激光膀胱肿瘤切除术,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P53与ki-67蛋白阳性表达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少,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P53与ki-67蛋白阳性表达率、并发症总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采用经尿道钬激光膀胱肿瘤切除术治疗可减少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降低P53、ki-67蛋白阳性表达。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估非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患者应用经尿道激光整块切除与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治疗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选择2018年4月至2021年4月间山东省枣庄市肿瘤医院就诊的100例非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观察组给予经尿道激光整块切除术治疗,对两组非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膀胱冲洗时间、导尿管留置时间和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治疗费用为(11985.26±312.52)元,低于对照组的(15201.36±321.58)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的肿瘤标准物水平均降低(P<0.05)。治疗后两组CYFRA21-1、BLCA-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并发症(膀胱穿孔、血尿、闭孔神经反射)总发生率(6.00%vs.8.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患者采用经尿道激光整块切除与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治疗均可达到理想治疗效果,但经尿道激光整块切除术治疗的费用低廉,疗效与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无明显差异,患者更易接受。  相似文献   

4.
5.
目的 研究对比经尿道钬激光与等离子双极电凝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non muscle-invasive bladder cancer,NMIBC)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入院治疗的42例NMIBC患者,通过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钬激光组及双极电凝组。双极电凝组21例行等离子双极电凝切除术治疗,钬激光组21例行经尿道钬激光切除术治疗。将两组的围术期相关指标、并发症发生率、1年复发率、生活质量进行比较。结果 钬激光组围术期相关指标均优于双极电凝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钬激光组治疗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双极电凝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钬激光组的并发症发生率、1年肿瘤复发率均低于双极电凝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MIBC患者采用经尿道钬激光切除术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均比等离子双极电凝切除术高,远期生存率和生活质量均较高,但等离子双极电凝切除术适用范围广,两种手术各具优势。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比经尿道钬激光切除术(HOLRBT)与经尿道等离子电切(TURBT)的手术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的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2月—2018年10月在我院接受手术的NMIBC患者108例为观察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给予TURBT手术,观察组予以HOLRBT手术,对比两组围术期指标、血清指标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的各项围术期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5d的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均明显低于术前,且观察组又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3.7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4.81%(P<0.05)。结论:HOLRBT术式及TURBT术式均可治疗NMIBC患者,但HOLRBT术式的手术效果相对较好,且安全性也较高。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探讨经尿道针状电极电切术与经尿道钬激光剜除术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前瞻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11月于十堰市人民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膀胱癌患者95例,其中48例接受经尿道针状电极电切术,47例接受经尿道钬激光剜除术。比较针状电极电切组与钬激光剜除组围手术期情况、术后并发症、肝细胞生长因子(HGF)、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生存率的差异性。结果钬激光剜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肉眼血尿时间、膀胱冲洗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低于针状电极电切组(P<0.05),导尿管留置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钬激光剜除组闭孔神经反射发生1例,无膀胱穿孔,尿道狭窄2例,针状电极电切组闭孔神经反射发生7例,膀胱穿孔6例,尿道狭窄3例,两组比较,剜除组的闭孔神经反射发生率和膀胱穿孔发生率均低于电切组(P<0.05),尿道狭窄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HGF、TSGF和TNF-α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钬激光剜除组HGF、TSGF和TNF-α水平均低于针状电极电切组(P<0.05)。两组术后1年、2年、3年的无病生存率和无进展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尿道针状电极电切术与钬激光剜除术均可有效治疗NMIBC,但钬激光剜除术具有并发症较少、术后恢复较快等优势,疗效可靠,手术更安全。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非肌层浸润膀胱癌患者经尿道不同膀胱切除术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非肌层浸润膀胱癌患者84例,于2019年4月~2020年1月入院治疗,依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2例.对照组为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观察组为经尿道钬激光膀胱肿瘤切除术.对比两组临床相关指标、术中闭孔神经反射与膀胱穿孔发生例数与生活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老年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的效果。方法:选取80例老年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患者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分别采用常规膀胱切除术、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术后1、3、5年生存率以及生活质量。结果: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2.50%,术后1年、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95.00%、82.50%、75.00%;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5.00%,术后1年、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97.25%、85.00%、77.50%;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3年、5年两组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老年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生存率较高,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非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治疗中,经尿道二次电切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50例初次行经尿道电切之后,病理诊断为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全部患者于术后4~6周行二次电切术,比较初次手术与二次术后的肿瘤组织病理学特点。结果:经二次治疗后,50例患者中,21例无肿瘤生存,20例发现肿瘤残余病灶,6例发现肿瘤遗漏病灶,5例既存在残留病灶又存在遗漏病灶。治疗后从病理分期看,21例无肿瘤生存,10例为Ta期,11例为T1期,8例进展至T2期。经临床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得出:T1期、高分级及肿瘤直径3 cm均是二次电切术病理分期升至T2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经尿道二次电切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T1期、高分级及肿瘤直径3 cm是患者疾病发展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应充分重视。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经尿道钬激光膀胱肿瘤切除术(THLRBT)治疗老年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100例老年NMIBC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行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TURBT)治疗,观察组行THLRBT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相关指标(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时间、导尿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水平、排尿功能指标(最大逼尿肌压力、最大尿流率)水平、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结果:观察组导尿管留置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和术后下床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最大逼尿肌压力和最大尿流率均高于术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00%、复发率为2.00%,分别低于对照组的16.00%、18.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HLRBT治疗老年NMIBC患者可缩短术后导尿管留置时间和住院时间,提高排尿功能指标水平,以及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优于TURBT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分析膀胱部分切除术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两种不同术式对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经过治疗且术后能随访到的135例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按术式分为两组,I组膀胱部分切除术64例,II组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71例,通过分析其在术后两年内的复发程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程、导尿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等指标比较两种术式的临床疗效。结果:Ⅰ组和Ⅱ组的两年内复发率分别为37.5%和36.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在手术时程、导尿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均比I组短,且术中出血量更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上,Ⅰ组易出现膀胱痉挛症状,Ⅱ组易出现膀胱穿孔与闭孔神经反射。结论: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相对于膀胱部分切除术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具有恢复快、创伤小的特点,其临床疗效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T2期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101例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所有患者术后病理均为浸润性尿路上皮癌(T2期),观察组84例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将肿瘤位置膀胱壁全部切除,包括周围1.5 cm膀胱黏膜组织。对照组17例行根治性膀胱切除术,观察记录两组患者复发情况、并发症、生存率及生活质量等临床资料。 结果 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53.1±10.3)min低于对照组的(202.4±31.5)min,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11.7±1.7)d低于对照组的(28.0±4.7)d,观察组平均术中出血量(13.7±6.3)mL少于对照组的(470.6±143.1)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和对照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7.6%、84.5%、78.5%和94.1%、82.4%、76.4%,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4例患者术后出现尿路感染,经抗炎对症治疗后痊愈。对照组1例患者出现肾积水行肾穿刺造瘘引流,1例患者出现输尿管梗阻,2例出现尿路感染行抗炎治疗,1例患者出现急性肠梗阻行手术治疗。观察组较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费用低,保留膀胱,生活质量明显提高,患者满意度高。 结论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对于肿瘤单发、体积较小(直径≤2 cm)、分期较早(T2期)的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疗效可靠,安全性及术后生活质量高。对于肿瘤多发、体积较大(直径>2 cm)的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应首选根治性膀胱切除术。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非浸润性膀胱肿瘤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二次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R-TURBt)治疗膀胱肿瘤73例和行膀胱部分切除术(开放手术组)治疗膀胱肿瘤67例的临床资料,将各指标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TURBt+R-TURBt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等均明显小于开放手术组.结论:TURBt+R-TURBt治疗非浸润性膀胱肿瘤,具有操作简单、可重复多次操作、手术损伤小、术后恢复快、疗效确切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患者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中应用钬激光与2μm激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0年2月因NMIBC于我院行膀胱切除术的94例患者,将其随机纳入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术中采用钬激光进行切除操作,观察组则采用2μm激光,对比2组围术期指标(手术用时、术中出...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 评价经尿道针状电极膀胱肿瘤整块切除术与经尿道钬激光膀胱肿瘤切除术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自2015年3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113例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依据手术方法分为针状电极经尿道膀胱肿瘤整块切除术组(针状电极组63例)和钬激光膀胱肿瘤切除术组(激光组50例)。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膀胱冲洗时间、尿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随访期复发率,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13例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无中转开放手术,无输血病例,无膀胱穿孔病例。所有病例病理均可满足病理分期要求,其中Ta期31例,T1期82例。低级别尿路上皮癌77例,高级别尿路上皮癌36例。所有病例术后随访时间3~22个月,平均随访时间(11.4±5.8)个月。针状电极组肿瘤复发6例(9.5%,6/63),激光组复发7例(14%,7/50),两组均无病理分期进展者。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膀胱冲洗时间、尿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随访期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尿道针状电极膀胱肿瘤整块切除术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安全有效,可以有效避免由于闭孔神经反射引起的膀胱穿孔等严重合并症,切除标本满足病理分期要求。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比较分析经尿道铥激光和钬激光膀胱肿瘤切除术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 2017年7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160例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入选患者分成铥激光组(经尿道铥激光膀胱肿瘤切除术,n =80)及钬激光组(经尿道钬激光膀胱...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再次经尿道电切术(ReTUR)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的临床意义.方法 76例非肌层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分别接受单次经尿道电切术(TUR)联合膀胱内灌注化疗(单次TUR组,n=38)或单次TUR、ReTUR联合膀胱内灌注化疗(ReTUR组,n=38).观察ReTUR组患者首次TUR术后肿瘤残存率和ReTUR术后重新分期率;首次TUR术后次日起对患者进行随访,比较两组患者肿瘤复发率.结果 ReTUR组患者首次TUR术后肿瘤残存率为31.6%,ReTUR术后重新分期率为10.5%.ReTUR组患者肿瘤复发率显著低于单次TUH组患者(2.8%和21.1%,P<0.05).结论 ReTUR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可发现首次TUR术后的残存肿瘤,提高肿瘤分期的准确性,降低肿瘤复发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