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目的:探讨益肾化瘀汤联合中药外敷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159例,随机分为试验组80例和对照组79例。试验组患者采用益肾化瘀汤联合中药外敷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仅采用内服益肾化瘀汤进行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经过治疗,试验组患者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其总有效率为97.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试验组患者的复发率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肾化瘀汤联合中药外敷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二者发挥协同作用,能够明显促进药物功效,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益肾化瘀汤内服配合中药外敷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73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患者内服益肾化瘀汤配合中药外敷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仅内服益肾化瘀汤治疗,治疗半年后,比较两组患者病症变化、生育条件好转情况等.结果:经过半年治疗,治疗组患者下腹疼痛情况明显好转,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患者经过治疗妊娠率高达31.4%,患者的生育条件明显改善.结论:将内服益肾化瘀汤联合中药外敷疗法应用于子宫内膜异位症,能够减轻患者病症,且能改善患者的妊娠条件,该临床治疗方法有效、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光明中医》2021,36(17)
目的分析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实施益肾化瘀汤内服配合中药外敷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6月—2020年9月收治的80例肾虚血瘀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分为观察组(40例,实施益肾化瘀汤内服配合中药外敷治疗)和对照组(40例,实施益肾化瘀汤内服治疗)。结果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疗程完成后血清CA125检测值更低,各病症评分更低,诊疗总有效率更高,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肾虚血瘀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实施益肾化瘀汤内服配合中药外敷治疗方式,可在较短时间内帮助患者缓解痛经等临床症状,使其恢复较正常的机体内微循环状态及生殖能力,可有效避免患者机体受过多损伤。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益肾化瘀汤口服配合中药外敷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00例轻、中度确诊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口服益肾化瘀汤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中药外敷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及停药后12个月的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46例,有效率92.00%,对照组治疗有效38例,有效率76.00%,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3例,复发率6.00%,对照组复发7例,复发率14.00%,经比较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肾化瘀汤口服配合中药外敷是治疗轻、中度子宫内膜异位症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益肾汤联合孕三烯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2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120例。2组均口服孕三烯酮胶囊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口服益肾汤,连续服用12周后观察2组疗效。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有效率治疗组为94.2%,高于对照组的76.7%(P0.05);盆腔疼痛下降幅度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卵泡发育成长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血清激素水平下降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糖类抗原125(CA125)含量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肾汤联合孕三烯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疗效优于单纯孕三烯酮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化瘀止痛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的效果。方法此次实验收集了该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患者6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组患者30例;对照组选择单纯西药治疗,观察组选择化瘀止痛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各项实验数据。结果观察组患者各项临床症状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观察组临床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上述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择化瘀止痛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可有效改善患者各项临床症状,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中药内服外敷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方法: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观察组用益肾化瘀汤内服配合中药外敷治疗,对照组仅给予益肾化瘀汤内服。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97.9%、对照组72.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率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12个月,复发率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内服外敷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中药内服外敷在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EMT)的临床疗效。方法:观察组93例用益肾化瘀汤内服配合中药外敷下腹、脐部,对照组93例单服益肾化瘀汤。结果:VAS评分对照组总有效率78.5%,观察组95.7%,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率对照组13.6%,观察组40.0%,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对照组76.3%,观察组94.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肾化瘀汤内服配合中药外敷在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效果显著,且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自拟三花益肾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10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米非司酮治疗,观察组采用自拟三花益肾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三花益肾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补肾化瘀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效果及对血清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将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100例根据入院时间排号后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50例,对照组口服米非司酮12.5 mg,1次/d,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补肾化瘀汤,1剂/d,分2次口服,治疗3个月后观察2组患者VAS疼痛评分、血清激素水平及临床疗效。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雌二醇(E_2)和促卵泡生成激素(FSH)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E_2和FSH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0.0%,高于对照组的6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化瘀汤联合米非司酮能够提高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临床疗效,降低疼痛和改善患者血清激素水平。  相似文献   

11.
张帆  邓雷厉  盘娟 《中医杂志》2003,44(11):841-842
目的:观察化瘀调经方配合盆炎液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方法:选择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52例,采用化瘀调经方内服,盆炎液保留灌肠,对照组38例口服丹那唑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有效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15%,对照组为76.32%,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化瘀调经方配合盆炎液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地:观察内服汤剂与中药保留灌肠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患者给予口服化瘀消癥汤,配合中药保留灌肠疗法,连续治疗3个月。结果:本组痊愈7例,显效26例,有效22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1.67%。结论:口服化瘀消癥汤配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3.
王蓓 《新中医》2015,47(3):163-164
目的:观察化瘀消癥汤联合米非司酮预防子宫内膜异位症腹腔镜保守术后复发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行腹腔镜保守手术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78例,随机分为2组各39例,2组患者均于月经干净后5~7天行腹腔镜保守性手术治疗,对照组予以口服米非司酮;中西医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术后5~7天加用化瘀消癥汤口服,2组均治疗3月。观察临床疗效、随访观察2年内的复发率和妊娠情况。结果:总有效率中西医组为92.31%,对照组为74.3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西医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中西医组治疗后2年内妊娠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化瘀消癥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的疗效较显著,能降低患者的复发率,提高临床妊娠率。  相似文献   

14.
《中药材》2019,(4)
目的:探讨益肾活血汤治疗寒凝血瘀型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西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寒凝血瘀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120例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60例,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60例,采用补肾活血汤治疗,对比两组的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各血液流学变指标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外周血抗子宫内膜抗体(EMAb)阳性率及血清CA125、TNF-α、PGF_(2α)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益肾活血汤治疗寒凝血瘀型子宫内膜异位症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机体血液循环状态,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补肾温阳化瘀法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患者的临床资料。对照组采用孕三烯酮治疗,治疗组采用补肾温阳化瘀法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5.71%、60.71%,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温阳化瘀法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中药配合内美通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5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采用中药配合口服内美通,对照组单纯口服内美通治疗.均治疗3个月,并建立随访,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药物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中药配合口服内美通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有效.  相似文献   

17.
《陕西中医》2017,(10):1343-1344
目的:观察补肾化瘀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口服米非司酮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补肾化瘀汤,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两组患者症状改善情况、盆腔包块大小变化、血清免疫学指标含量及安全性指标变化。结果:试验过程中观察组脱落1例,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4.87%,与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75.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盆腔包块较对照组明显缩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降低CA125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降低患者血清中TNF-α含量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EMAB转阴率为69.23%,对照组为4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血尿便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等各项安全检查均未见异常改变。结论:补肾化瘀汤联合米非司酮可明显改善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临床症状,缩小患者盆腔包块大小,降低肿瘤相关免疫学指标,且对肝肾功能无明显损害。  相似文献   

18.
《陕西中医》2017,(12):1700-1702
目的:观察丁氏妇科益肾暖宫方对多次IVF-ET患者子宫内膜厚度的影响及对临床妊娠率的影响。方法:60例入选患者均为两次以上胚胎移植反复失败的患者,为激素替代周期冻胚移植者,均有子宫内膜薄的情况,临床表现有肾虚症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在移植前口服2~3个月丁氏妇科益肾暖宫方(服药时间据患者肾虚临床症状而定)。对照组在移植前休息观察。结果:治疗组在移植前肾虚证候积分、子宫内膜厚度均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临床妊娠率明显提高。结论:丁氏妇科益肾暖宫方能改善多次IVF-ET患者子宫内膜厚度,提高临床妊娠率。  相似文献   

19.
温肾化瘀法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60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中医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方法。方法:将100例肾虚血瘀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经后以温肾化瘀法为主,经前、经期以化瘀温经止痛法为主治疗,并与桂枝茯苓胶囊对照组40例对照。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在临床症状、部分体征、基础体温、妊娠方面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肾化瘀法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20.
解毒化瘀汤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5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解毒化瘀汤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方法:采用解毒化瘀汤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55例,单独的化瘀汤比较观察疗效。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9.29%、74.07%,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该解毒化瘀中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优于单纯化瘀中药功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