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磁共振胆胰管成像技术(MRCP)对肝外胆管梗阻性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肝外胆管梗阻性疾病患者的MRCP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良恶性肝外胆管梗阻的MRCP表现进行总结分析。结果:37例中,良性梗阻23例,MRCP主要表现为胆管均匀扩张及逐渐狭窄,肝外胆管较肝内胆管扩张明显,肝内胆管呈"枯树枝状"改变;恶性梗阻14例,MRCP主要表现为胆管截断,胆胰管扩张,出现"双管征",肝内外胆管扩张一致。恶性梗阻患者的肝内外胆管扩张程度明显大于良性梗阻者。结论:MRCP作为一种无创的影像检查方法,对肝外胆管梗阻性疾病的诊断具有较高准确性,在评价肝外胆管梗阻性疾病中具有很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内窥镜逆行胆胰管造影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 63例肝外胆管梗阻性疾病进行内窥镜逆行胆胰管造影 (ERCP)检查 ,取不同角度体位摄片与磁共振胆胰管造影资料( 1 ) (MRCP)进行对比。结果 :ERCP检查一次性成功率为 89% ,失败率 11% ,定位诊断准确率为 10 0 % ,对梗阻的原因诊断准确率为 89.3 %。MRCP检查 5 4例均一次成功 ,对肝外胆管梗阻的定位诊断和定性准确率分别为 10 0 %、88.9%。结论 :ERCP与MRCP在对肝外胆管梗阻的定位、定性诊断准确率大致相近。对肝外胆管梗阻检查为明确病因ERCP检查可作为首选 ,在ERCP检查失败或病情较重患者可行MRCP检查。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MRCP)诊断胆道梗阻性疾病的价值及良、恶性梗阻性疾病的影像表现。方法:对45例胆道梗阻性疾病患者的MRCP和临床诊治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MRCP定位诊断准确率100.0%,定性准确率88.9%;胆道结石表现为胆管内充盈缺损、周围有胆汁包绕或为"杯口状"阻塞,胆管炎表现为胆管节段性扩张和狭窄,恶性病变表现为胆管突然截断或偏心性狭窄。结论:MRCP对胆道梗阻性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应作为常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对胆道梗阻的诊断价值。方法:对52例胆道梗阻者MRCP的梗阻端及胆管影像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MRCP能够清晰显示胰胆管树。良性梗阻端呈杯口状、渐进性狭窄等表现;胆管轻中度扩张呈枯枝状;恶性梗阻端呈截断、鸟嘴状等征象,胆管呈残根状、软藤状及双管征等中重度扩张表现。结论:MRCP具有安全、无创、诊断准确率高等优点,结合资源图像可对梗阻病变进行定位、定性诊断。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胰胆管水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MRCP)在梗阻性黄疸病因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33例梗阻性黄疸病人禁食6-8小时空腹行MRCP及多层螺旋CT检查.首先,与临床及手术病理结果进行比较,评价其诊断准确事、敏感性及特异性;其次,描述良恶性梗阻的影像学表现,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的关系;结果 33例中,良性梗阻10例,其中结石7例,炎性狭窄3例.恶性梗阻23例,其中肝门癌5例,胆管中段癌3例,胆管下段癌4例,胰头癌5例,壶腹癌8例.33例MRCP定位诊断均与临床及手术病理结果相符,定位准确率为100%(36/36),诊断结石敏感性及特异性均为 100%;炎症敏感性为66.6%,特异性为100%;肿瘤敏感性为91.3%,特异性为80%,总的定性诊断准确率为93.9%;CT结石定位准确率及敏感性、特异性均为100%;肿瘤定位准确率为82.6%,敏感性为86.9%,特异性为63.6%;炎症敏感性为33.3%,特异性为100%.MRCP及CT两组诊断指标统计学处理,无显著差异.所有病例均显示肝内或肝内外胆管及胆囊不同程度扩张,良性梗阻以轻-中度扩张为主,肝内胆管扩张大部呈"枯树枝征",1例炎性狭窄呈"软藤征"而误诊为肿瘤.恶性梗阻以中-重度扩张为主,肝内胆管扩张均呈"软藤征".结论 MRCP能完整的显示胰胆管系统,明确梗阻部位,是一种简单、无创且安全的检查方法;MRCP定位诊断明显优于CT,发现病变及定性诊断与CT相比无显著差异,在梗阻性黄疸病因诊断中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SSFSE-MRCP对肝外胆管梗阻性疾病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0,自引:8,他引:10  
目的 评价单次激发厚层投射磁共振胆胰管成像(SSFSE-MRCP)对肝外胆管梗阻性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共有64例肝外胆管梗阻性疾病患者接受SSFSE-MRCP检查,其中肝外胆管结石34例,恶性胆管梗阻30例,全部病例均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结果 全部64例MRcP检查均一次成功,胆胰管显示满意。MRCP对肝外胆管梗阻程度的判断和定位诊断准确率为100%,结合常规MRI图像定性诊断准确率为89.1%。结论 SSFSE-MRCP检查成功率高,操作简单快速,对肝外胆管梗阻的定位诊断准确,结合 常规MRI扫描,对肝外胆管梗阻的定性诊断也有较高准确性。  相似文献   

7.
贾天礼  林井副 《基层医学论坛》2008,12(34):1117-1119
目的评价低场强MRCP对胆管恶性梗阻性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39例胆管梗阻恶性患者,常规T1WI、T2WI及脂肪抑制T2WI检查后,行MRCP检查,结合手术、病理结果、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果39例患者MRCP检查均一次成功,胆管及胰管扩张显示满意,定位诊断准确率为100%,定性准确率为82%。3例MRCP仅肝内胆管扩张,肿块T2WI高信号;8例肝门区癌肿MRCP表现为肝门区不规则或类圆形信号缺损,肝内胆管扩张以肝门区为中心呈“枯枝”状或“蟹足”样扩张,肿块T2WI高信号。16例胆总管中段截断,胆管断端呈横形或“鸟嘴”样截断,近段胆管、肝内胆管扩张,肿块T2WI稍高信号5例;12例胆管末端截断或狭窄,胆管断端呈横形、“鸟嘴”样或“鼠尾”状截断,90%(10/12)伴“双管征”,肿块T2WI稍高信号8例。结论MRCP能较好地显示胰胆管的解剖和病理变化,可为恶性胆胰肿瘤术前可切除性提供评价,对不可切除的癌肿行介入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胰胆管成像在肝外胆管疾病的影像价值.方法 对手术病理和/或其他影像学证实的肝外胆管疾病患者37例,回顾分析其常规MRI及MRCP影像. 结果 MRCP显示胰胆管的解剖结构清晰;肝外胆管病变的定位和梗阻程度诊断准确率100 %;恶性梗阻病变定性准确率85.7%.结论 MRCP能够清晰显示胰胆管的解剖和病理变化,结合原始图像分析,可提高肝外胆管疾病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9.
姜洪  蔡崧  赵国华  崔兴宇 《黑龙江医学》2004,28(12):906-908
目的 评价低场磁共振胆管成像 (MRCP)对恶性胆管梗阻性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 6 7例临床疑诊恶性胆管梗阻的患者进行了MRCP检查 ,并与ERCP/PTC和手术病理结果相对照。结果 对恶性胆管梗阻MRCP总的诊断价值为敏感度 86 5 7% ,特异度 10 0 % ;ERCP/PTC总的诊断价值为敏感度 91 0 4 % ,特异度 10 0 %。两者相比 ,统计学无显著性差异 (χ2 =0 4 7,P >0 0 5 )。MRCP对恶性胆管梗阻的定位诊断准确率为 10 0 % ,定性诊断准确率为 91 2 8%。结论 低场磁共振MRCP检查成功率高 ,对恶性胆管梗阻的定位、定性准确 ,可为外科手术或临床保守治疗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肝门部不同病变致胆管梗阻的MRI、MRCP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肝门部胆管梗阻患者的临床、MRI和MRCP表现,所有病例均进行了MRCP检查,15例同时行MRI检查,其中1例还作了3D动态MRI增强检查.25例中10例经手术病理学证实,其余15例均经临床影像学资料全面综合分析而确诊.结果:25例肝门部胆管梗阻患者中,8例肝门部胆管癌,3例肝门部原发性肝癌,5例肝门部转移癌,3例胆管结石,2例先天性胆管囊肿术后吻合口狭窄,4例胆囊切除术后胆管损伤.16例肝门部胆管恶性梗阻者MRI均表现为肝门区软组织块影,MRCP胆管梗阻端多为鼠尾状、突然中断或腔内充盈缺损,扩张的肝内胆管多为中重度(软藤状);9例胆管良性梗阻者MRCP胆管梗阻端多为杯口状、细线状,扩张的肝内肝管多为轻度(枯枝状).结论:MRCP结合MRI对肝门部胆管梗阻患者,大多能作出准确的定位和定性诊断,对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1.
曾良成  禹建峰 《吉林医学》2011,(19):3856-3857
目的:探讨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对肝外胆道梗阻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56例肝外胆道梗阻病例,对其MRCP影像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影像诊断结果与手术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MRCP对肝外胆道梗阻的定位诊断准确率为100%,定性诊断准确率为87.5%。结论:MRCP对肝外胆道梗阻的定位和定性诊断准确率高,而且是无创性检查,是肝外胆道梗阻性病例最佳的术前检查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2.
刘祥雏  秦忠 《吉林医学》2013,(32):6756-6758
目的:探讨磁共振胰胆管造影术(MRCP)联合常规MRI序列对梗阻性黄疸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2例经手术病理或临床随访证实的胰胆管疾病的MRCP及MRI常规扫描序列影像学表现。结果:72例胆管系统不同程度扩张的病例中,良性者占62.5%(45/72),恶性者占37.5%(27/72)。MRCP联合常规MRI序列对胆道梗阻定位准确率100%(72/72),定性准确率87.5%(63/72)。结论:MRCP可以无创性诊断梗阻性黄疸病变,结合常规MRI技术可准确显示梗阻部位,判断梗阻病因,定位及定性准确率高,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对胆道梗阻性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8例经B超或CT检查怀疑胆道梗阻性疾病患者行MRI平扫及MRCP检查。结果48例中36例得到手术病理证实,其余12例与临床综合诊断相吻合。良性梗阻21例,其中胆总管结石18例,MRCP表现为梗阻端以上胆总管均匀扩张,肝内胆管均呈枯树枝状扩张。恶性梗阻27例,肝门部胆管癌6例,胆总管癌7例,MRCP表现为梗阻端呈截断征,肝内胆管软藤样扩张;胰头癌8例,壶腹部癌6例,MRCP可见双管征。结论MRCP安全、简便、无创,结合MRI平扫对胆道梗阻}生疾病有很大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低场MRI在胆管梗阻中的应用.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胆管梗阻患者84例,对其MRI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84例梗阻部位定位准确,定位诊断准确率为100%.MRI诊断胆管梗阻明显优于CT检查.MRI系统显示胆道满意,有55例恶性胆管梗阻,图像可见卫星结节、中心瘢痕、增强后呈中度环形强化.表现为肝内块状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其中3例呈梗阻端杯口状、5例呈萝卜根样、22例呈鸟嘴样、25例呈截断状.84例中胆管图像呈枯枝状,胆管直径:6~10mm,为中度扩张,共有34例;有50例胆管直径>10mm,胆管图像呈腊肠状,为重度扩张.扩张的肝内胆道均呈为"软藤"状.下段胆管癌的胰管扩张,呈现为"双腔"征.结论:MRI对胆道梗阻性疾病定位准确,特异性高,是诊断胆道梗阻性疾病定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彭如臣  刘玥  王浩 《北京医学》2002,24(2):102-104
目的评价磁共振胆胰管造影(MRCP)对肝外胆管梗阻性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71例梗阻性黄疸患者均采用岛津公司0.5 T SMT-50X型磁共振成像仪进行扫描,采用自旋回波(SE)重T2加权、三维(3D)数据采集成像技术.结果 MRCP显示肝内胆管扩张的程度、肝内外胆管是否一致性扩张及阻塞段是否突然中断与梗阻性质有一定关系.结合MRCP原始图像及MR常规扫描可明显提高诊断准确率,特别是对胆管结石的诊断准确率.结论 MRCP检查对肝外胆管梗阻的定位、定性诊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磁共振胰胆管成像在阻塞性黄疸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搜集临床高度怀疑为阻塞性黄疸、行常规MRI及MRCP检查后病例资料完整的患者120例,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良恶性胆系梗阻胆管扩张程度有显著差异;(2)从胆管扩张形态分析,枯枝状胆管扩张48例,良性胆系梗阻占79.2%(38/48);软藤状胆管扩张63例,恶性胆系梗阻占77.8%(49/63);串珠状胆管扩张6例,慢性胰腺炎占66.7%(4/6)。(3)从胆管梗阻部位末端形态分析,倒杯口状34例均为结石;截断状52例,良性4例,恶性48例;鼠尾状26例,良性15例,恶性11例。结论 MRCP是一种有效诊断胆系梗阻的影像学检查技术,根据胆管扩张程度、扩张形态及梗阻部位的形态改变,能较准确地鉴别良、恶性梗阻。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MRCP)联合磁共振冠状位成像在胆管梗阻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经病理证实的70例胆管梗阻性黄疸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病人术前均进行MRCP及MRI冠状位成像(平扫+增强)序列扫描,分析MRCP、MRI冠状位及两者联合3组检查方法对胆管梗阻的定位及定性诊断准确率。结果3组检查方法对胆管梗阻的定位诊断准确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胆管梗阻的定性诊断准确率分别为71.4%、82.9%、94.3%,联合检查准确率高于MRCP、MRI冠状位单一检查方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其中良性胆管梗阻的定性诊断准确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胆管梗阻的定性诊断准确率分别为58.7%、78.3%、93.5%,联合检查准确率高于MRCP、MRI冠状位单一检查方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结论在胆管梗阻的定位诊断方面,MPCP与MRI冠状位成像均有较高的诊断准确性;在胆管梗阻的定性诊断方面,MRI冠状位对恶性梗阻的定性诊断准确性优于MRCP序列,且两者联合可显著提高对胆管梗阻的定性诊断,为临床明确梗阻性黄疸的病因提供较高价值的参考依据,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磁共振胆管水成像(MRCP)对胆道梗阻性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80例胆管疾病患者的临床诊断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MRCP定位诊断准确率100%,定性诊断准确率90.2%.结论 MRCP对梗阻的定位诊断是可靠的,是诊断良、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单次激发快速自旋回波(single shot fast spin echo,SSFSE)序列MRCP结合常规MR断层图像对肝外胆道梗阻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SSFSE序列MRCP对80例肝外胆道梗阻患者进行扫描,同时进行常规MR扫描。观察肝外胆道梗阻性病变梗阻的位置、胆管扩张形态、程度及梗阻端病变的MRCP表现特征;比较MRCP及MRCP结合常规MR对肝外胆道梗阻性病变的定性诊断。结果MRCP定位诊断符合率为100%。定性诊断MRCP准确率为77.5%,MRCP结合常规MR为91.3%。结论SSFSE序列MRCP能充分显示胆道的解剖形态,与常规MR扫描相结合对肝外胆道梗阻性病变的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0.
低场磁共振MRCP在诊断梗阻性黄疸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低场磁共振胰胆管水成像(MRCP)在梗阻性黄疸定位、定性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35例黄疸患者MRI、MRCP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MRCP结合常规MRI检查能清楚显示胆管扩张及狭窄部位、范围及是否伴胰管扩张,并能鉴别梗阻的良恶性,定位诊断准确率达100%,定性诊断准确率达82.96%。结论低场磁共振MRCP检查安全、简便、无创伤,在判断梗阻性黄疸的定位、定性上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